“太太,喝藥了,”邢薇連著喝了幾天的藥,如今聞著味都想吐,可想想那沒影的孩子,又忍住了惡心,伸手從紅鑰手裏接過藥碗,鼻息禁氣的三兩口就把它灌下了肚。
“今天是蜜棗,”紅鑰急忙遞了密錢過來,卻是賈赦讓人帶迴來翠湖居的蜜棗。
“這是第幾天了?老爺那裏的人可迴來了,老太太那裏今天派人過來沒有?”自那天賈赦出門,就再也沒有迴來過,期間來了一位太醫給邢薇診脈,賈母聽說大房請了太醫,倒是派人來問過,聽說是給邢薇請婦人脈,撇了撇嘴去了,後來又來傳老太太的話,說是老太太聽說邢薇身體不舒服,免了的她的請安,讓邢薇專心修養。
再後來幾天賈母大概見賈赦連著幾天連家都不迴,派人叫她過去了一趟問賈赦的行蹤,邢薇隻說上次多嘴透露了賈赦的行蹤,惹得賈赦不快,這次賈赦出門,連她也沒有告訴,她實在不知道賈赦做什麽去了,不過,依著她的猜測,大概賈赦是發了狠心替賈母親自找生日禮物,具體情況還得請賈母再找人探探,她也很是擔心呢。
賈母見從她這裏問不出來什麽,隻好讓她迴來,倒是王氏對著她說過幾句風涼話,說她擔心過幾天賈赦迴來再帶迴一兩個嬌俏的小娘子迴來,邢薇如今有了孩子做期盼,自然不會跟先前似的跟王氏爭些有的沒的,直接無視王氏的挑釁走人,倒是讓她詫異不已,也讓賈母原預備責備她的話收了迴去,賈赦不著家,不管是什麽原因,最擔心在意的應該是邢氏了。
好在賈赦自己不迴來,並不忘派人迴來請安問好,每次迴來的人也沒有忘記先去賈母那裏,隻不知怎麽迴的話,賈母每天依舊會派人來邢薇這裏問一次賈赦有沒有迴來,隻說讓大老爺迴來直接過去賈母處。
“第八天了,”喜翠剛好從外麵迴來,接口道:“老爺八天沒有迴來了,太太就不急,外麵可是風言風語的傳的可難聽了。”
“我急什麽?”邢薇笑道:“你太太我的好日子來了,你們還沒有發現嗎?誰急我都不用急。”
“好日子,什麽好日子?”喜翠和紅鑰一頭霧水,急忙問邢薇,邢薇雖然跟她們處的跟姐妹似的,可依著內心的防備與這裏的規矩,賈赦在的時候,她們還是迴避的多,邢薇跟賈赦商量那麽重要的事,邢薇自然不能夠讓二人知道,因此她們還不知道賈赦替邢薇請大夫調理身體打算生孩子的。
邢薇努努嘴,示意她們看桌子上托盤裏的藥碗,“這就是太太我好日子的開始。”與其說賈赦每日派人給賈母請安問好,還不如說賈赦是巴結監視她,這次賈赦越是迴的遲,越是對她噓寒問暖,越是表明她這金元寶變成了聚寶盆,所以她才不擔心賈赦迴不迴來,反而趁著清閑日子養身體。
“太醫突然上門給太太診脈,把我們擔心個半死,那裏會知道這是太太的什麽好日子,太太還是不要打啞謎了,直接告訴我們才是。”紅鑰和喜翠到底沒有結過婚,這次為什麽調理身體也沒有專門的告訴她們,自然是除了擔心還是擔心了,好在邢薇每天除了多喝幾碗藥,依舊是該吃吃該睡睡,身體並不見異常,否則她們兩個榮辱皆係與邢薇,那裏還能夠坐得住。
“你太太我先賣個關子,再過個幾天再說,若是再過幾天還不來,索性我也死了心,也免得你們白高興一場。”原主的小日子根本就沒有來過,邢薇過來後心境改變又在榮國府吃穿不愁,調養得當,總算是好歹見了紅,隻極不規律,量少間隔還長,兩個丫頭原來就聽說過邢薇的身體狀況,以為她本就是這樣子,自然沒有想到賈赦會為了生孩子而給邢薇調理身體,加上賈赦突然不著家,榮國府的下人又慣會捕風捉影的,她們隻擔心那些就夠了,那裏還會想到別的。“隻是要勞累你們兩個多幹些活,小心留意,千萬不能夠讓這藥被人沾手放了不該放的東西進去,壞了我一輩子的大事。”小說看多了,不管有沒有,防著些總是沒有錯的,那太醫既是賈赦請的,自然信得過,扶脈過後搖頭晃腦的吊了半天書袋子,總結來也就是一句話“先吃幾副湯藥再看看”,大概是還有治。
邢薇相信,不管是原身還是她自己,若是有那麽萬分之一的希望能夠有一個自己的孩子,甭管是男是女,別說喝些苦藥湯子,就是拿命去換都是肯的,因此,十分叮囑兩個丫鬟小心謹慎,千萬別被人鑽了空子把希望變成了絕望。
“老爺新給的那幾個人倒是很聽話,我們現在也不用做別的,隻煎藥看藥的,倒是比以往還輕快些。”賈赦請了太醫,安排了人手,每日裏還派人迴來問安捎甜嘴的蜜餞,安排的絲毫不差,似乎真是一個完美丈夫的形象,隻他人也消失的幹淨利落,又讓邢薇無法忘記那一張紙上代表的財富。
“準備好了換洗的衣服,讓他給老爺捎過去吧,再問問老爺可有什麽需要的,迴頭給他捎過去,”投桃報李,賈赦會做戲,她自然也不甘落後,不過動動嘴的事情。“另外把咱們新做的花茶拿上些,記得老爺說過這個還可以。”
兩個丫頭各忙個的,邢薇又專注的織著手中的毛線。
紅鑰和喜翠打聽羊毛線的事情到底讓人告訴了賈赦,賈赦很快就派人送了來,邢薇也放棄了做鞋子,準備給賈母織一身毛衣做生日禮物,兩個丫頭看著稀奇,原本是要學的,隻賈赦找來的毛線也不多,邢薇便讓他們等等,說以後在找了毛線在教給她們。
日子忽悠過,轉眼間八月眼看就要到了,賈赦如同失蹤了般,近三個月沒有見到人影,賈母恨不得叫人去報官,隻賈赦卻每日又派人迴來問好,她失去了報官的由頭,隻好隔幾天把邢薇叫過去點撥幾句,希望邢薇出招把賈赦給叫迴來,邢薇能說什麽,幾句話重複的老太太都能替她說了,最後隻得氣的遣了邢薇迴去。
兒子離家出走名義上說是替她準備生日禮物,責罵守空房的兒媳婦的事情她做不出來。
婆媳之間是天生的冤家,賈母和她婆婆路太君也是如此,賈家軍功世家,賈代善自幼就隨著父親鞍前馬後奔走沙場,為了給兒子傳宗接代,早早的把史氏迎娶進門,時時的逼她生孩子。
可賈代善長期不在家,史氏能夠生出兒子才有了鬼,好容易懷胎生子得了賈赦,史氏原以為婆婆會對她有所改觀,可路太君直接把她兒子給抱走了,照樣待她不冷不熱,還沒有出月子,路太君就給丈夫賈代善賜丫頭,送美人,說是嫡妻已經生子,該給丈夫納妾生子讓賈家子孫滿堂,枝繁葉茂了。
這原是功勳世家的通病,男兒們自幼隨父從軍,有多少人戰死沙場才換得她們的一身榮耀,總得在他們去前留下更多的子嗣才能保證家傳萬世,嫡子庶子在老太太們的眼裏都是孫子,路太君能夠忍到史氏生子才給賈代善納妾,沒有給她弄個庶長子出來,已經算是很給史氏麵子了,可賈母當時不知道,隻覺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彼時宮裏四皇子出生,好容易皇後得了嫡子,普天同慶,那可是千尊萬貴的,給他招募的奶娘,除了身體健康無疾,身家也要求的十分嚴苛,內務府帥選了許久都沒與合適的,最後有人提議,何不從官家娘子裏挑選?那身份可是再無質疑的了,身體也絕對的能夠過關。
於是,史氏瞞著路太君使人去報了名,從此開始了伺候人的生活。
想她堂堂史侯家唯一的嫡出小姐,從小被人捧著長大,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用喂養,卻被逼跑來伺候別人,史氏心裏的落差不可謂不大。若是能夠就此換得丈夫的體貼,婆婆的心疼倒也罷了,路太君卻就此越發的瞧不起她了,明公正道的開始給賈代善納妾置通房,史氏在宮裏短短三年,賈代善庶子庶女可沒少生,真真讓老太太子孫滿堂了。
好在她們這些奶娘都是官家夫人,身上都有正經的誥命身份,不可能在宮裏許久,四皇子三歲終於能夠放心斷奶的時候,她們就出了宮。
礙於四皇子的身份,家裏無人敢嘲笑她做奶娘的事情。可婆婆隻說含飴弄孫,公開免了她的請安,賈代善也早從她院子裏搬了出去,開始了在後院輪流過夜的日子,她堂堂嫡妻正室卻落得妾室通房一樣翹首等夫的待遇。
賈母打落牙齒活血吞,比先前還做小伏低的伺候路太君,哄著賈代善,還要善待那些庶出的子女們,好容易有了老二賈政,賈代善的心才被她攏過來些,待生了女兒賈敏,賈母史氏和路太君的關係已達到不可調協的地步,隻因為昔日裏環繞路太君膝下的孫輩們隻剩下了幾個庶女,庶出的孫子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俱都夭折了。
那時候的四皇子已經成了太子,賈母又是史侯家的女兒,路太君更是年邁,無力跟賈母計較了,賈代善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對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大計較,她在賈府才算是真正的揚眉吐氣起來。
賈母史氏每次迴憶都免不了感歎昔日的衝動之舉竟然成了今日的榮光,曾經的不堪她總是不願意迴首,兒子、丈夫與她來說,似乎都是個笑話,還不如她曾經隻奶了三年的孩子。
賈母恨賈赦源自於路太君,婆媳大戰總是很容易的牽連到孩子身上,隻是連史氏都沒有料到自己對賈赦居然達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才剛出宮的時候她就想著把賈赦接到身邊教養,到底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怎麽可能不心疼,尤其是在宮裏替人看了三年的孩子,身份的驟變,越發的體會到人間冷暖,知道自己身為女人最能靠得住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她越發的想念自己的孩子——她的護身符。
可賈赦被路太君教導的根本就不認得她,有一次還當著眾人喚她“嬤嬤”,史氏知道,一定是有人告訴他自己做過奶娘的事情,幼小的孩子分不清,隻以為她跟他的那些奶嬤嬤們一樣的身份——這可以說是她的奇恥大辱。
史氏雖是出身侯府,說的好聽是功勳世家,其實她家祖上卻是跟隨太祖打戰而發家的泥腿子出身,對皇室有種天生的敬畏和尊重,所謂的從龍護駕之功她們打小當故事聽,並沒有覺得自己貿然報名給太子當奶娘有什麽不當之處,相反,她還以為自己會因此而得到不少榮耀,會因此而得到婆婆和丈夫的褒獎,提升自己在榮國府的地位。
三年的宮廷生活讓她明白了許多,如今的世道早就和太祖打天下時候不同,站隊,對她來說是一個新詞,卻是令多個官宦之家聞之頭疼的問題,有許多後宅婦人隻因為自家的決策者站錯了對,一夜之間由貴婦變罪婦,一字之差,卻是被人從天堂打到了十八層地獄之間。
彼時的王朝也到了站隊的時候,給四皇子選奶娘會鬧到前朝,不過是前朝後宮博弈的手段,史氏一報名,榮國府就由保皇黨變成了皇後黨,打了路太君和賈代善一個措手不及,有可能給整個賈家帶來滅頂之災。
從進宮的那一刻,榮國府就已經放棄了史氏,史侯府也持著觀望態度,並未給她撐腰張目。
宮中如履薄冰的生活也讓她懂得了許多後宅婦人根本就不能夠接觸到的前朝故事,才知道她的自以為是給她帶來多麽大的災難,兒子似乎是她如今能夠保命的唯一護身符,多少次命懸一線,好容易才迴到榮國府,可兒子卻不認得她,令史氏十分的痛心。
好在她很快又有了身孕,命好又生了一個兒子,而四皇子也被封為太子,太子黨比皇後黨當然更名正言順一些,賈代善自然也給了她幾分好臉色,史氏再接再厲,又生了賈敏,路太君看在兩個孫子,一個孫女的份上也是百般容忍史氏。
太子眼看就要變成了皇帝,她的日子似乎熬出了頭,毫無顧忌的除去了那些礙眼的庶子們,可事實又給了她當頭一棒。
為了跟婆婆較勁,史氏當然要給賈赦娶一個可心意的兒媳婦,可她每跟看上的女兒家的父母寒暄的時候,人家都跟她顧左右而言他,從來不接她的話茬,直到“無意中”聽到了別人的談論,才知道自己自以為淡忘了的三年保姆生涯已經在人家身上刻上了烙印。
“今天是蜜棗,”紅鑰急忙遞了密錢過來,卻是賈赦讓人帶迴來翠湖居的蜜棗。
“這是第幾天了?老爺那裏的人可迴來了,老太太那裏今天派人過來沒有?”自那天賈赦出門,就再也沒有迴來過,期間來了一位太醫給邢薇診脈,賈母聽說大房請了太醫,倒是派人來問過,聽說是給邢薇請婦人脈,撇了撇嘴去了,後來又來傳老太太的話,說是老太太聽說邢薇身體不舒服,免了的她的請安,讓邢薇專心修養。
再後來幾天賈母大概見賈赦連著幾天連家都不迴,派人叫她過去了一趟問賈赦的行蹤,邢薇隻說上次多嘴透露了賈赦的行蹤,惹得賈赦不快,這次賈赦出門,連她也沒有告訴,她實在不知道賈赦做什麽去了,不過,依著她的猜測,大概賈赦是發了狠心替賈母親自找生日禮物,具體情況還得請賈母再找人探探,她也很是擔心呢。
賈母見從她這裏問不出來什麽,隻好讓她迴來,倒是王氏對著她說過幾句風涼話,說她擔心過幾天賈赦迴來再帶迴一兩個嬌俏的小娘子迴來,邢薇如今有了孩子做期盼,自然不會跟先前似的跟王氏爭些有的沒的,直接無視王氏的挑釁走人,倒是讓她詫異不已,也讓賈母原預備責備她的話收了迴去,賈赦不著家,不管是什麽原因,最擔心在意的應該是邢氏了。
好在賈赦自己不迴來,並不忘派人迴來請安問好,每次迴來的人也沒有忘記先去賈母那裏,隻不知怎麽迴的話,賈母每天依舊會派人來邢薇這裏問一次賈赦有沒有迴來,隻說讓大老爺迴來直接過去賈母處。
“第八天了,”喜翠剛好從外麵迴來,接口道:“老爺八天沒有迴來了,太太就不急,外麵可是風言風語的傳的可難聽了。”
“我急什麽?”邢薇笑道:“你太太我的好日子來了,你們還沒有發現嗎?誰急我都不用急。”
“好日子,什麽好日子?”喜翠和紅鑰一頭霧水,急忙問邢薇,邢薇雖然跟她們處的跟姐妹似的,可依著內心的防備與這裏的規矩,賈赦在的時候,她們還是迴避的多,邢薇跟賈赦商量那麽重要的事,邢薇自然不能夠讓二人知道,因此她們還不知道賈赦替邢薇請大夫調理身體打算生孩子的。
邢薇努努嘴,示意她們看桌子上托盤裏的藥碗,“這就是太太我好日子的開始。”與其說賈赦每日派人給賈母請安問好,還不如說賈赦是巴結監視她,這次賈赦越是迴的遲,越是對她噓寒問暖,越是表明她這金元寶變成了聚寶盆,所以她才不擔心賈赦迴不迴來,反而趁著清閑日子養身體。
“太醫突然上門給太太診脈,把我們擔心個半死,那裏會知道這是太太的什麽好日子,太太還是不要打啞謎了,直接告訴我們才是。”紅鑰和喜翠到底沒有結過婚,這次為什麽調理身體也沒有專門的告訴她們,自然是除了擔心還是擔心了,好在邢薇每天除了多喝幾碗藥,依舊是該吃吃該睡睡,身體並不見異常,否則她們兩個榮辱皆係與邢薇,那裏還能夠坐得住。
“你太太我先賣個關子,再過個幾天再說,若是再過幾天還不來,索性我也死了心,也免得你們白高興一場。”原主的小日子根本就沒有來過,邢薇過來後心境改變又在榮國府吃穿不愁,調養得當,總算是好歹見了紅,隻極不規律,量少間隔還長,兩個丫頭原來就聽說過邢薇的身體狀況,以為她本就是這樣子,自然沒有想到賈赦會為了生孩子而給邢薇調理身體,加上賈赦突然不著家,榮國府的下人又慣會捕風捉影的,她們隻擔心那些就夠了,那裏還會想到別的。“隻是要勞累你們兩個多幹些活,小心留意,千萬不能夠讓這藥被人沾手放了不該放的東西進去,壞了我一輩子的大事。”小說看多了,不管有沒有,防著些總是沒有錯的,那太醫既是賈赦請的,自然信得過,扶脈過後搖頭晃腦的吊了半天書袋子,總結來也就是一句話“先吃幾副湯藥再看看”,大概是還有治。
邢薇相信,不管是原身還是她自己,若是有那麽萬分之一的希望能夠有一個自己的孩子,甭管是男是女,別說喝些苦藥湯子,就是拿命去換都是肯的,因此,十分叮囑兩個丫鬟小心謹慎,千萬別被人鑽了空子把希望變成了絕望。
“老爺新給的那幾個人倒是很聽話,我們現在也不用做別的,隻煎藥看藥的,倒是比以往還輕快些。”賈赦請了太醫,安排了人手,每日裏還派人迴來問安捎甜嘴的蜜餞,安排的絲毫不差,似乎真是一個完美丈夫的形象,隻他人也消失的幹淨利落,又讓邢薇無法忘記那一張紙上代表的財富。
“準備好了換洗的衣服,讓他給老爺捎過去吧,再問問老爺可有什麽需要的,迴頭給他捎過去,”投桃報李,賈赦會做戲,她自然也不甘落後,不過動動嘴的事情。“另外把咱們新做的花茶拿上些,記得老爺說過這個還可以。”
兩個丫頭各忙個的,邢薇又專注的織著手中的毛線。
紅鑰和喜翠打聽羊毛線的事情到底讓人告訴了賈赦,賈赦很快就派人送了來,邢薇也放棄了做鞋子,準備給賈母織一身毛衣做生日禮物,兩個丫頭看著稀奇,原本是要學的,隻賈赦找來的毛線也不多,邢薇便讓他們等等,說以後在找了毛線在教給她們。
日子忽悠過,轉眼間八月眼看就要到了,賈赦如同失蹤了般,近三個月沒有見到人影,賈母恨不得叫人去報官,隻賈赦卻每日又派人迴來問好,她失去了報官的由頭,隻好隔幾天把邢薇叫過去點撥幾句,希望邢薇出招把賈赦給叫迴來,邢薇能說什麽,幾句話重複的老太太都能替她說了,最後隻得氣的遣了邢薇迴去。
兒子離家出走名義上說是替她準備生日禮物,責罵守空房的兒媳婦的事情她做不出來。
婆媳之間是天生的冤家,賈母和她婆婆路太君也是如此,賈家軍功世家,賈代善自幼就隨著父親鞍前馬後奔走沙場,為了給兒子傳宗接代,早早的把史氏迎娶進門,時時的逼她生孩子。
可賈代善長期不在家,史氏能夠生出兒子才有了鬼,好容易懷胎生子得了賈赦,史氏原以為婆婆會對她有所改觀,可路太君直接把她兒子給抱走了,照樣待她不冷不熱,還沒有出月子,路太君就給丈夫賈代善賜丫頭,送美人,說是嫡妻已經生子,該給丈夫納妾生子讓賈家子孫滿堂,枝繁葉茂了。
這原是功勳世家的通病,男兒們自幼隨父從軍,有多少人戰死沙場才換得她們的一身榮耀,總得在他們去前留下更多的子嗣才能保證家傳萬世,嫡子庶子在老太太們的眼裏都是孫子,路太君能夠忍到史氏生子才給賈代善納妾,沒有給她弄個庶長子出來,已經算是很給史氏麵子了,可賈母當時不知道,隻覺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彼時宮裏四皇子出生,好容易皇後得了嫡子,普天同慶,那可是千尊萬貴的,給他招募的奶娘,除了身體健康無疾,身家也要求的十分嚴苛,內務府帥選了許久都沒與合適的,最後有人提議,何不從官家娘子裏挑選?那身份可是再無質疑的了,身體也絕對的能夠過關。
於是,史氏瞞著路太君使人去報了名,從此開始了伺候人的生活。
想她堂堂史侯家唯一的嫡出小姐,從小被人捧著長大,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用喂養,卻被逼跑來伺候別人,史氏心裏的落差不可謂不大。若是能夠就此換得丈夫的體貼,婆婆的心疼倒也罷了,路太君卻就此越發的瞧不起她了,明公正道的開始給賈代善納妾置通房,史氏在宮裏短短三年,賈代善庶子庶女可沒少生,真真讓老太太子孫滿堂了。
好在她們這些奶娘都是官家夫人,身上都有正經的誥命身份,不可能在宮裏許久,四皇子三歲終於能夠放心斷奶的時候,她們就出了宮。
礙於四皇子的身份,家裏無人敢嘲笑她做奶娘的事情。可婆婆隻說含飴弄孫,公開免了她的請安,賈代善也早從她院子裏搬了出去,開始了在後院輪流過夜的日子,她堂堂嫡妻正室卻落得妾室通房一樣翹首等夫的待遇。
賈母打落牙齒活血吞,比先前還做小伏低的伺候路太君,哄著賈代善,還要善待那些庶出的子女們,好容易有了老二賈政,賈代善的心才被她攏過來些,待生了女兒賈敏,賈母史氏和路太君的關係已達到不可調協的地步,隻因為昔日裏環繞路太君膝下的孫輩們隻剩下了幾個庶女,庶出的孫子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俱都夭折了。
那時候的四皇子已經成了太子,賈母又是史侯家的女兒,路太君更是年邁,無力跟賈母計較了,賈代善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對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大計較,她在賈府才算是真正的揚眉吐氣起來。
賈母史氏每次迴憶都免不了感歎昔日的衝動之舉竟然成了今日的榮光,曾經的不堪她總是不願意迴首,兒子、丈夫與她來說,似乎都是個笑話,還不如她曾經隻奶了三年的孩子。
賈母恨賈赦源自於路太君,婆媳大戰總是很容易的牽連到孩子身上,隻是連史氏都沒有料到自己對賈赦居然達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才剛出宮的時候她就想著把賈赦接到身邊教養,到底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怎麽可能不心疼,尤其是在宮裏替人看了三年的孩子,身份的驟變,越發的體會到人間冷暖,知道自己身為女人最能靠得住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她越發的想念自己的孩子——她的護身符。
可賈赦被路太君教導的根本就不認得她,有一次還當著眾人喚她“嬤嬤”,史氏知道,一定是有人告訴他自己做過奶娘的事情,幼小的孩子分不清,隻以為她跟他的那些奶嬤嬤們一樣的身份——這可以說是她的奇恥大辱。
史氏雖是出身侯府,說的好聽是功勳世家,其實她家祖上卻是跟隨太祖打戰而發家的泥腿子出身,對皇室有種天生的敬畏和尊重,所謂的從龍護駕之功她們打小當故事聽,並沒有覺得自己貿然報名給太子當奶娘有什麽不當之處,相反,她還以為自己會因此而得到不少榮耀,會因此而得到婆婆和丈夫的褒獎,提升自己在榮國府的地位。
三年的宮廷生活讓她明白了許多,如今的世道早就和太祖打天下時候不同,站隊,對她來說是一個新詞,卻是令多個官宦之家聞之頭疼的問題,有許多後宅婦人隻因為自家的決策者站錯了對,一夜之間由貴婦變罪婦,一字之差,卻是被人從天堂打到了十八層地獄之間。
彼時的王朝也到了站隊的時候,給四皇子選奶娘會鬧到前朝,不過是前朝後宮博弈的手段,史氏一報名,榮國府就由保皇黨變成了皇後黨,打了路太君和賈代善一個措手不及,有可能給整個賈家帶來滅頂之災。
從進宮的那一刻,榮國府就已經放棄了史氏,史侯府也持著觀望態度,並未給她撐腰張目。
宮中如履薄冰的生活也讓她懂得了許多後宅婦人根本就不能夠接觸到的前朝故事,才知道她的自以為是給她帶來多麽大的災難,兒子似乎是她如今能夠保命的唯一護身符,多少次命懸一線,好容易才迴到榮國府,可兒子卻不認得她,令史氏十分的痛心。
好在她很快又有了身孕,命好又生了一個兒子,而四皇子也被封為太子,太子黨比皇後黨當然更名正言順一些,賈代善自然也給了她幾分好臉色,史氏再接再厲,又生了賈敏,路太君看在兩個孫子,一個孫女的份上也是百般容忍史氏。
太子眼看就要變成了皇帝,她的日子似乎熬出了頭,毫無顧忌的除去了那些礙眼的庶子們,可事實又給了她當頭一棒。
為了跟婆婆較勁,史氏當然要給賈赦娶一個可心意的兒媳婦,可她每跟看上的女兒家的父母寒暄的時候,人家都跟她顧左右而言他,從來不接她的話茬,直到“無意中”聽到了別人的談論,才知道自己自以為淡忘了的三年保姆生涯已經在人家身上刻上了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