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怡親王府。
最近怡親王府有些熱鬧,無論京官還是地方官,總會有人遞帖子進府要想求一見。怡親王一慣的低調,多數不見。
此時的怡親王誌得意滿,一襲素白長袍,白玉王冠將頭發高高束結,更顯得豐神如玉,神采飛揚。
計先生狹長的細眼裏閃著精光,“王爺,皇後百日已過,明日大朝,王爺隻需恭敬守禮就成,自有百官為王爺搖旗呐喊。但是不得皇上明旨,王爺斷不可退朝。”
怡親王似有疑慮,一時沒有說話。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計先生無疑是很了解怡親王的,看了一眼雲明,繼續道:“今時不同往日,皇上年老體衰,就是想扶持皇孫也是不可能了,皇上已別無選擇,一定會恩準的。”
“不錯,主少而臣強,那是亂國之源,父皇不會如此糊塗。本王之意,是否靜等父皇詔書即可。”雲明對皇帝的敬畏是從小養成的,盡管心中怨極,一時還是難以決斷。
“王爺,莫非忘了還有一個閑親王,雖說現下傳迴來的消息是他宿在客棧,並不管兵事。因他剛去北疆,還對王爺構不成威脅,可是若給他幾年時間,他如果成為另一個睿親王,王爺又將何去何從?”計先生眼裏寒光攝人,“王爺隻有入主東宮,進可攻退可守,方能高枕無憂。”
雲明臉色沉了沉,眼裏同樣寒芒閃過。“計先生所言甚是,一切隻在明日!”
第二天,天際剛撕開第一道亮光。就有朝官出府往皇宮趕。卯時還沒有到,光明殿外已站滿了官員。
劉林生和盛夏幾乎是最後到場的,看到寂靜一片的朝官,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出了震驚,看來今日的大朝會將有大事發生。劉林生一下就想到那個可能性,不由地挺直了背。“終於來了。”
光明殿厚重的朱門緩緩打開,百官魚貫而入。
皇帝一身明黃龍袍,頭戴紫金山河冠。麵容平靜地坐在那張寬大的赤金龍椅上,他的目光沒有看山唿萬歲的百官,而是投向光明殿外,似乎要穿透皇宮。看盡天下風光。
“皇上。東宮之位空懸已久,百官惶恐,天下百姓亦有非議。臣懇請皇上為江山計,選立太子。”禮部尚書第一個開口。
“臣附議。”“臣附議。”“臣等附議。”百官紛紛手持朝芴往大殿中間去。
皇上恍若未聽未見,依然沒有收迴目光,心裏怒火卻在翻騰,好個雲明,這是讓百官逼宮來了。
“皇上。怡親王賢德仁厚,睿智清明。可堪大任。請皇上慎思之。”
“皇上,怡親王至孝至賢,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實心用事,事必親躬,請皇上慎思之。”
之後是各級官員例數怡親王的政績,反正一個意思,這天下之所以有今天,與怡親王密不可分。皇上,你不立怡親王為太子,簡直天理難容!
“臣附議。”“臣附議。”“臣等附議。”
劉林生看著這一場鬧劇,也出班啟奏,“臣以為,天下有序,方有天理可循。太子當立,然而,天地君親師,君為上,立誰為太子,當以皇上一言決之,為臣為子豈可妄議!”
站在最前麵的怡親王略退向邊上,掃了一眼劉林生,身子愈低,恭敬肅聽。
皇帝終於收迴了目光,威嚴凜冽地目光掃過每一個官員,頓時朝堂一片寂靜。良久,有膽小的官員雙股戰戰,有的官員冷汗直冒。
“朕乃當今天子,爾等朝臣隻有諫議之權,是誰給你們的膽子,竟敢在光明殿無視君上。”皇帝一拍龍椅,怒聲斥道:“來人,將蕭炎山免了朝服,扔出殿外。”
禮部尚書蕭炎山被拖了出去。百官一時寒噤,沒有人開口。
皇帝卻忽然笑了,“諸卿一心為國,朕心中有數。怡親王雲明,朕素來信重,他辦的差事,甚合朕心。傳旨,立雲明為太子,輔朕國事。”
雲明長出一口氣,百官麵麵相覷,如此簡單就成了。看來皇上心裏早有決斷,自己這些人如此行事反而落了下乘。
退朝後,百官慢慢踱出皇宮,臉上一直繃著。總不能讓皇上覺得他們歡天喜地地抱了另一條粗大腿吧。
雲明走到劉林生身旁,肅手相謝。他本以為劉林生之意是反對他為太子,不曾想劉林生方才一席話破了僵局。看來還是這幾個得父皇看重的重臣模得到父皇的脾氣。
劉林生淡淡笑道:“恭喜王爺。”
皇帝迴了怡德殿,側臥在榻上,臉色鐵青,喘著粗氣。
“皇上,您既已下了決斷,又何苦氣著自己。”和祿侯在一旁勸慰道。
“這個逆子,這個逆子!”皇帝恨恨地罵了兩句,忽然坐起,又笑了,“這樣也好,不夠狠絕的人是坐不穩這寶座的。朕原本還有些憂心,他會被百官左右。”
笑了幾聲,皇帝又有些怔忡,模了模自己虛浮的臉,“取銅鏡來。”
和祿取了銅鏡過來,皇帝看看自己完全花白的頭發,臉上有了悲容。“朕老了,朕老了。”
雲明一迴到怡親王府,下令閉門謝客。在聖旨下來之前,他更要謹言慎行。
雲明進了書房密室,再次進了那個他再也沒來過的暗室。長明燈前,兩個牌位冷清清地立在那裏。
“我贏了,你們瞧,我贏了。雲清、雲正,你們再也沒有機會瞧不上我了。以後所有人都將跪倒在我腳下。”雲明一杯接一杯的喝著酒,似乎這裏也沒有那麽陰冷了,光明殿的金光照進了他心裏。他越喝越暢快,哈哈大笑:“我才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既使以後死了,你們也隻能跪在我腳下。哈哈哈……”
劉林生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驚人的消息通報給光明堂。他知道光明堂有更為快捷的傳遞消息的途徑。然後,他迴到府上,也叫人備下酒菜,一人獨酌。事情走到這一步,他也無能為力。他苦笑一聲,自己果然隻擅長斷案,並不擅長朝爭。想到剛才怡親王的致謝,他又苦笑一下,喝下一杯苦酒。
劉世傑推門進來,“父親,可是怡親王被立為太子了?”
劉林生點頭,“雖說立為太子不等於最終結局,為父終是心下苦澀。”
“父親,閑親王臨走前留下一句話,若是怡親王為太子,請父親收羅怡親王一係官員的罪證。”劉世傑替他倒了一杯酒。
“靠這些可動不了他。”劉林生搖頭。
劉世傑神秘一笑,湊到劉林生耳朵旁輕聲道:“李驍軍站在我們這邊。”
於無聲處聽驚雷。
劉林生猛然驚起,神色立變,時而驚歎,時而又有些不信。最後想起當初樓池月的一句話:“槍杆子裏出政權,我深以為然。”
那時之初,她就布好局了嗎?(未完待續。)
最近怡親王府有些熱鬧,無論京官還是地方官,總會有人遞帖子進府要想求一見。怡親王一慣的低調,多數不見。
此時的怡親王誌得意滿,一襲素白長袍,白玉王冠將頭發高高束結,更顯得豐神如玉,神采飛揚。
計先生狹長的細眼裏閃著精光,“王爺,皇後百日已過,明日大朝,王爺隻需恭敬守禮就成,自有百官為王爺搖旗呐喊。但是不得皇上明旨,王爺斷不可退朝。”
怡親王似有疑慮,一時沒有說話。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計先生無疑是很了解怡親王的,看了一眼雲明,繼續道:“今時不同往日,皇上年老體衰,就是想扶持皇孫也是不可能了,皇上已別無選擇,一定會恩準的。”
“不錯,主少而臣強,那是亂國之源,父皇不會如此糊塗。本王之意,是否靜等父皇詔書即可。”雲明對皇帝的敬畏是從小養成的,盡管心中怨極,一時還是難以決斷。
“王爺,莫非忘了還有一個閑親王,雖說現下傳迴來的消息是他宿在客棧,並不管兵事。因他剛去北疆,還對王爺構不成威脅,可是若給他幾年時間,他如果成為另一個睿親王,王爺又將何去何從?”計先生眼裏寒光攝人,“王爺隻有入主東宮,進可攻退可守,方能高枕無憂。”
雲明臉色沉了沉,眼裏同樣寒芒閃過。“計先生所言甚是,一切隻在明日!”
第二天,天際剛撕開第一道亮光。就有朝官出府往皇宮趕。卯時還沒有到,光明殿外已站滿了官員。
劉林生和盛夏幾乎是最後到場的,看到寂靜一片的朝官,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出了震驚,看來今日的大朝會將有大事發生。劉林生一下就想到那個可能性,不由地挺直了背。“終於來了。”
光明殿厚重的朱門緩緩打開,百官魚貫而入。
皇帝一身明黃龍袍,頭戴紫金山河冠。麵容平靜地坐在那張寬大的赤金龍椅上,他的目光沒有看山唿萬歲的百官,而是投向光明殿外,似乎要穿透皇宮。看盡天下風光。
“皇上。東宮之位空懸已久,百官惶恐,天下百姓亦有非議。臣懇請皇上為江山計,選立太子。”禮部尚書第一個開口。
“臣附議。”“臣附議。”“臣等附議。”百官紛紛手持朝芴往大殿中間去。
皇上恍若未聽未見,依然沒有收迴目光,心裏怒火卻在翻騰,好個雲明,這是讓百官逼宮來了。
“皇上。怡親王賢德仁厚,睿智清明。可堪大任。請皇上慎思之。”
“皇上,怡親王至孝至賢,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實心用事,事必親躬,請皇上慎思之。”
之後是各級官員例數怡親王的政績,反正一個意思,這天下之所以有今天,與怡親王密不可分。皇上,你不立怡親王為太子,簡直天理難容!
“臣附議。”“臣附議。”“臣等附議。”
劉林生看著這一場鬧劇,也出班啟奏,“臣以為,天下有序,方有天理可循。太子當立,然而,天地君親師,君為上,立誰為太子,當以皇上一言決之,為臣為子豈可妄議!”
站在最前麵的怡親王略退向邊上,掃了一眼劉林生,身子愈低,恭敬肅聽。
皇帝終於收迴了目光,威嚴凜冽地目光掃過每一個官員,頓時朝堂一片寂靜。良久,有膽小的官員雙股戰戰,有的官員冷汗直冒。
“朕乃當今天子,爾等朝臣隻有諫議之權,是誰給你們的膽子,竟敢在光明殿無視君上。”皇帝一拍龍椅,怒聲斥道:“來人,將蕭炎山免了朝服,扔出殿外。”
禮部尚書蕭炎山被拖了出去。百官一時寒噤,沒有人開口。
皇帝卻忽然笑了,“諸卿一心為國,朕心中有數。怡親王雲明,朕素來信重,他辦的差事,甚合朕心。傳旨,立雲明為太子,輔朕國事。”
雲明長出一口氣,百官麵麵相覷,如此簡單就成了。看來皇上心裏早有決斷,自己這些人如此行事反而落了下乘。
退朝後,百官慢慢踱出皇宮,臉上一直繃著。總不能讓皇上覺得他們歡天喜地地抱了另一條粗大腿吧。
雲明走到劉林生身旁,肅手相謝。他本以為劉林生之意是反對他為太子,不曾想劉林生方才一席話破了僵局。看來還是這幾個得父皇看重的重臣模得到父皇的脾氣。
劉林生淡淡笑道:“恭喜王爺。”
皇帝迴了怡德殿,側臥在榻上,臉色鐵青,喘著粗氣。
“皇上,您既已下了決斷,又何苦氣著自己。”和祿侯在一旁勸慰道。
“這個逆子,這個逆子!”皇帝恨恨地罵了兩句,忽然坐起,又笑了,“這樣也好,不夠狠絕的人是坐不穩這寶座的。朕原本還有些憂心,他會被百官左右。”
笑了幾聲,皇帝又有些怔忡,模了模自己虛浮的臉,“取銅鏡來。”
和祿取了銅鏡過來,皇帝看看自己完全花白的頭發,臉上有了悲容。“朕老了,朕老了。”
雲明一迴到怡親王府,下令閉門謝客。在聖旨下來之前,他更要謹言慎行。
雲明進了書房密室,再次進了那個他再也沒來過的暗室。長明燈前,兩個牌位冷清清地立在那裏。
“我贏了,你們瞧,我贏了。雲清、雲正,你們再也沒有機會瞧不上我了。以後所有人都將跪倒在我腳下。”雲明一杯接一杯的喝著酒,似乎這裏也沒有那麽陰冷了,光明殿的金光照進了他心裏。他越喝越暢快,哈哈大笑:“我才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既使以後死了,你們也隻能跪在我腳下。哈哈哈……”
劉林生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驚人的消息通報給光明堂。他知道光明堂有更為快捷的傳遞消息的途徑。然後,他迴到府上,也叫人備下酒菜,一人獨酌。事情走到這一步,他也無能為力。他苦笑一聲,自己果然隻擅長斷案,並不擅長朝爭。想到剛才怡親王的致謝,他又苦笑一下,喝下一杯苦酒。
劉世傑推門進來,“父親,可是怡親王被立為太子了?”
劉林生點頭,“雖說立為太子不等於最終結局,為父終是心下苦澀。”
“父親,閑親王臨走前留下一句話,若是怡親王為太子,請父親收羅怡親王一係官員的罪證。”劉世傑替他倒了一杯酒。
“靠這些可動不了他。”劉林生搖頭。
劉世傑神秘一笑,湊到劉林生耳朵旁輕聲道:“李驍軍站在我們這邊。”
於無聲處聽驚雷。
劉林生猛然驚起,神色立變,時而驚歎,時而又有些不信。最後想起當初樓池月的一句話:“槍杆子裏出政權,我深以為然。”
那時之初,她就布好局了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