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指揮使府。
今天的架勢明顯不對,雖然隻是剛剛進屋,但是我已經覺得氣氛不對勁,坐在上首的正是登州副總兵南宮俊,也是登州這一片最高軍事主官,坐在他旁邊的,是一個文官模樣打扮的人,看他朝服的顏色和補子,似乎和南宮俊一樣是正二品的官員,按照明朝以文製武的策略,南宮俊在他麵前還是要矮一截的。
大廳的兩旁則坐著宋應龍留給我負責處理政務的登州文官以及衛所的幾個指揮同知,當然包括這兩個月玩命練兵的劉潛,這老頭自從上次開始練兵以來,一直都沒歇著,原本有些發福的體型和白淨的臉現在已經迴複成一身精壯和古銅的皮膚顏色。
不過在劉潛的對麵,還坐了幾位看上去像指揮使的人,他們一個個沉著臉,像死了人一樣。
看來是出事了。
心裏不說話,隻是默然,大廳中隻有一把椅子是空的,是左手的中間的一個位置。
竟然需要出動總兵一級,那看來這次絕對不是什麽小打小鬧的倭寇了,不過前些日子雨柔和雨若一直在和我提一些事,所以我心裏也並不是完全不知道這次會議是要幹什麽的。不過現在我要做得,是先聽聽這些人有什麽高見,然後再發表我的意見。
我剛一坐定,南宮俊就站了起來,接著朝著旁邊的那個文官點了點頭,示意會議開始。
“今日召集登州,萊州,泰安一帶諸位衛所指揮前來,不為其他,乃是來商量一件大事!”南宮俊將大手一揮,指著一直坐著的那個文官道:“這位,是南京兵部尚書王大人,此次前來此地,協助山東和南直隸各地,會剿流寇孫進逆賊!”
南宮俊話音一落,底下立刻亂成了一團,大多數武官一個個交頭接耳,臉上寫著驚恐之色。
果然還是來了。
之前雨若和雨柔一直在和我談論南直隸今年大旱的事情,四五月的時候,南直隸各地已經出現非常嚴重的災情,朝廷也多次派遣巡按安撫各地,但是各地的災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日益惡化,到了五月底的時候,在南直隸的廬州,六州一帶,已經出現了大量逃荒的人群,當地官府為了製止災民外流或者逃入本地,四處搜捕驅趕災民。引起了極大的民憤,朝廷設置在南京的監察官員雖然將這一情況送到京師,但是情況卻日益惡化,到了六月初的時候,亳州的官員在鎮壓災民的時候終於激起了民變,大量流民在一個叫孫進的當地小吏的指揮下,攻進了亳州府,亳州知府倉皇之間逃出城外,並連夜派人送書前往南直隸,請求出兵鎮壓,可是亳州指揮使指揮的兩千官軍卻被孫進手下的農民軍擊潰,逼得南直隸上報京師,請求調動南直隸各地駐軍會剿流民。
這個孫進帶領這支人數大約一萬的流民部隊在朝廷的進剿軍到達之前離開亳州,接著就在南直隸以及附近各省兜圈子,把南直隸各地搞得人仰馬翻,而且更麻煩的是,流民人數也再不停的增長,到了六月中的時候,孫進在南直隸商丘一帶同官軍交戰時,已經有大約兩萬的流民,雖然那一戰官軍勉強算是贏了,但是卻完全沒有捕捉到孫進的主力,根據朝廷發的邸報的說法,孫進的這支流民部隊,於其他各地的流民大不相同,其部並不是全員都上的烏合之眾,而是孫進本人統帥了其中的近四千人是作戰主力。
孫進在商丘敗走之後,率領流民一直北上,雨柔那邊根據淩家各地產業發來的關張消息幾天前就推測出了孫進部隊的前進方向,估摸著五六天便會到達登州,不得不佩服雨柔的情報天分和她的商業天分一樣傑出,她的消息比朝廷的要準確多了。
“孫進流賊人多勢眾,故而朝廷派我來登州和南宮總兵一起會剿,此事事關重大,各位大人有什麽就直說,不必諱言!”那個王大人看了一眼南宮俊,緩緩的掃了眾人一遍,接著便道:“京師兵部給南京留守兵部的意思是,務必要在登州附近一帶截住孫進此賊,決然不能讓此人繼續北進,現在朝廷正為遼東之事發愁,若然孫賊坐大,肯定會動搖朝廷大事的!”
說是這麽說,流民問題一直都是明朝中後期的一塊心病,大凡天災,流民必起,也不知道明朝的那些官員怎麽處理的,每次天災發生之時,流民是越處理越多。
“孫賊人數多達兩三萬,確實是很不容易對付,今日請各位來,就是想商量一下有什麽辦法可以堵住這群流賊!以免讓朝廷責備下來,諸位臉上也掛不止!”
“王大人所言甚是,但是流賊人數眾多,僅我們登州一帶兵力,恐怕無法抵擋!”座中的一個武將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況且前些時候登州還出了一部分兵力去遼東,此時流民來襲,我們還是要從長計議的好!”
從長計議你,哼,不就是嚴守各城,讓流民通過我們的防線嗎?
南宮俊和那個王大人的臉色明顯不好看,這個人的提議顯然就是通常明朝地方軍對付流民的傳統方法了,據城而守,禮送出境。盡量不惹事,盡量不打仗,這樣才是最保險的做法,大家相互推諉責任,到時候流民就算到了北京城下,大家都有責任,自然是法不責眾,一了百了了。
“前些日子聽兵部諸位大人說,登州有位年輕的指揮使大敗倭寇,不知道是哪一位?”眼見大家都不說話,那個王大人勉強笑了一下,問了起來。
我戳,這個時候想起我來了,真是如李光忠所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看南宮俊的眼光已經落在我頭上,我也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站了起來。
“末將登州指揮使張子雲,拜見大人!”
眾人的眼光立刻就都落在了我身上,其他幾個指揮使也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我,似乎完全不相信那個傳說中損失十幾人全滅倭寇的將軍竟然會是這樣一個年輕人。
“真的假的,這就是那個傳得很神的登州指揮使!”
“不會是殺了幾十個倭寇就說自己大捷吧!”
“之前又不是沒有人這麽做過!”
眾人這麽議論紛紛,不但是我,就連南宮俊的臉上也掛不住了,他重重的咳嗽了一聲,打斷了眾人的議論。倒是那個南京兵部的王大人卻是一臉的笑意。
“張將軍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大的功績,登州之地果然藏龍臥虎,既如此,張將軍可有什麽良策,不妨和我們說說如何?”
本來是不打算說的,但是被剛剛那一陣議論弄得我心情相當不爽,當下重重的咳嗽了一聲,前些日子雨柔推測出孫進進軍路線之後,我就一直在思索著如何應對,今日正好說出來,讓南宮俊和這個看起來應該還有些貨的王大人給參考參考。
“流民本就是大明的子民,若非情不得已,也自然不會與朝廷作對,此次孫進一事,說到底也是官吏貪暴,引起民憤引起的。所以若要是想阻擋孫進北上,必須以武輔文,先挫其銳氣,然後再尋機招撫,方可為一勞永逸之策。”
“張將軍說的頭頭是道,隻怕做起來就沒那麽容易了吧!”還沒等南宮俊和那個王大人說話,坐在我對麵的一個將領卻首先給我澆了一盆冷水。
坐在上座的那個王大人不說話,隻是默默的撫了撫下頜上的那幾縷花白胡須,接著又看了看身旁的南宮俊,臉上的表情突然嚴肅了起來,接著他緩緩站起來看著我道:“既然張將軍胸有成竹,那對付孫賊一事,就交付給張將軍如何?”
哈?什麽情況?我微微一愣,這聽起來怎麽這麽耳熟,推卸責任,這個不是李光忠當初讓我對付倭寇時的場景嗎?不會是又打算來坑我吧,我看了一眼南宮俊,見他一臉笑意,我突然明白為什麽今天這會議非要選在登州指揮府開,這壓根從一開始就要把這燙手山芋扔給我啊。
“按照兵部的推測,孫賊此次的目的,是過濟南府,沿著登州一線往北,雖然官軍沿路都已經設卡布防,但是孫賊一夥,人多勢大,官軍兵力不足,恐怕硬打是不行的,幸好從兵部轉來文書,說登州指揮使張子雲手中還有些兵力,可以阻擋孫進流賊北進,故而命南京留守兵部會同登州副總兵南宮俊督戰,集結周邊官軍剿滅孫賊!”那個南京來得王大人一邊說一邊看著我,臉上的笑意一直未斷。
“兵部尚書李成大人特意修書給我,命我轉告張將軍,此事事關重大,如果登州衛應對不利,聖上怪罪下來,張將軍可就麻煩了!”南宮俊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副冷冷的警告表情。
果然是躲都躲不掉啊,雖然早知道我登州這裏的事情會驚動朝廷,但是沒想到這麽快朝廷的手就伸到登州了,想想也是,如果大明的那些帝國官員真的是整天喝茶閑聊不做事的話,大明帝國早在嘉靖的時候就完蛋了,看來還得修正一下自己對於史書上大明官員的印象,大明的這些文官雖然看上去很懶,但是絕非史書上寫的啥事也不幹。
王大人似乎還覺得南宮俊的這幾句警告不夠嚴厲,緩緩地接過話頭道:“如果孫賊越過山東成功北上直隸,威脅京師的話,那南京留守兵部,山東布政使,以及登州總兵和各位衛所指揮這瀆職怠慢之罪是肯定跑不了的。到時候六部言官參奏我們的奏折可能都會把我們這些人給淹死,如果最後惹得聖上龍顏大怒,我等項上人頭怕是難保了。”
我現在算是明白那個時候當官的為啥戰戰兢兢了,這整天的有上司在你耳邊說:“若是剿匪不力,你就等著上刑場吧!”,這感覺一定相當爽,雖然以前一直不在意,但是現在想想,生活在現代的那些官員們還真是夠幸運的,即使行政不作為或者犯了大錯,至少不會有掉腦袋的問題。
古代的地方官當的爽,也當的難啊!
看著座中大多數人都是一臉土色,想必其中很多人也是領教過言官的厲害,所有人都看著南宮俊和王大人,神情哀怨,像是死了親爹娘一樣。不過這個時候我是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了。
身為武官的登州衛指揮使,果然是被壓著的份,看來得想個法子弄個大點的官當當,省的以後被壓死。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了我的頭上,剛剛還是對我百般刁難的諸位同僚們此時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看著我,一臉怨婦表情,似乎是在乞求我趕緊想辦法度過目前的這個難關。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畢竟這要是真出了什麽差錯,我恐怕就隻有流亡海外這條路了,不過這前提還是,我要能溜得出去,不過保險起見,還是先去見見風二吧,實在不行我就請求李旦收留我。
我站起身,衝著王大人和南宮俊抱拳道:“既然朝廷相信末將,末將也就隻能盡力而為了,待末將迴去,好好計議一番,再來迴報二位大人。”
王大人點點頭,臉上又浮現出那習慣性的笑容:“張將軍,孫賊雖然勢大,但是要來登州還是需要幾天的,還希望張將軍你身上不要有負擔,即使將軍兵敗,我想兵部也是會體諒將軍的!”
是,兵部會體諒,但是言官們是不會體諒的,這個姓王的老奸巨猾,完全不像是南京留守兵部的人,倒是像極了在京城混了許多年的老油條。
混蛋,等我擺平孫進,看你到時候怎麽說。
今天的架勢明顯不對,雖然隻是剛剛進屋,但是我已經覺得氣氛不對勁,坐在上首的正是登州副總兵南宮俊,也是登州這一片最高軍事主官,坐在他旁邊的,是一個文官模樣打扮的人,看他朝服的顏色和補子,似乎和南宮俊一樣是正二品的官員,按照明朝以文製武的策略,南宮俊在他麵前還是要矮一截的。
大廳的兩旁則坐著宋應龍留給我負責處理政務的登州文官以及衛所的幾個指揮同知,當然包括這兩個月玩命練兵的劉潛,這老頭自從上次開始練兵以來,一直都沒歇著,原本有些發福的體型和白淨的臉現在已經迴複成一身精壯和古銅的皮膚顏色。
不過在劉潛的對麵,還坐了幾位看上去像指揮使的人,他們一個個沉著臉,像死了人一樣。
看來是出事了。
心裏不說話,隻是默然,大廳中隻有一把椅子是空的,是左手的中間的一個位置。
竟然需要出動總兵一級,那看來這次絕對不是什麽小打小鬧的倭寇了,不過前些日子雨柔和雨若一直在和我提一些事,所以我心裏也並不是完全不知道這次會議是要幹什麽的。不過現在我要做得,是先聽聽這些人有什麽高見,然後再發表我的意見。
我剛一坐定,南宮俊就站了起來,接著朝著旁邊的那個文官點了點頭,示意會議開始。
“今日召集登州,萊州,泰安一帶諸位衛所指揮前來,不為其他,乃是來商量一件大事!”南宮俊將大手一揮,指著一直坐著的那個文官道:“這位,是南京兵部尚書王大人,此次前來此地,協助山東和南直隸各地,會剿流寇孫進逆賊!”
南宮俊話音一落,底下立刻亂成了一團,大多數武官一個個交頭接耳,臉上寫著驚恐之色。
果然還是來了。
之前雨若和雨柔一直在和我談論南直隸今年大旱的事情,四五月的時候,南直隸各地已經出現非常嚴重的災情,朝廷也多次派遣巡按安撫各地,但是各地的災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日益惡化,到了五月底的時候,在南直隸的廬州,六州一帶,已經出現了大量逃荒的人群,當地官府為了製止災民外流或者逃入本地,四處搜捕驅趕災民。引起了極大的民憤,朝廷設置在南京的監察官員雖然將這一情況送到京師,但是情況卻日益惡化,到了六月初的時候,亳州的官員在鎮壓災民的時候終於激起了民變,大量流民在一個叫孫進的當地小吏的指揮下,攻進了亳州府,亳州知府倉皇之間逃出城外,並連夜派人送書前往南直隸,請求出兵鎮壓,可是亳州指揮使指揮的兩千官軍卻被孫進手下的農民軍擊潰,逼得南直隸上報京師,請求調動南直隸各地駐軍會剿流民。
這個孫進帶領這支人數大約一萬的流民部隊在朝廷的進剿軍到達之前離開亳州,接著就在南直隸以及附近各省兜圈子,把南直隸各地搞得人仰馬翻,而且更麻煩的是,流民人數也再不停的增長,到了六月中的時候,孫進在南直隸商丘一帶同官軍交戰時,已經有大約兩萬的流民,雖然那一戰官軍勉強算是贏了,但是卻完全沒有捕捉到孫進的主力,根據朝廷發的邸報的說法,孫進的這支流民部隊,於其他各地的流民大不相同,其部並不是全員都上的烏合之眾,而是孫進本人統帥了其中的近四千人是作戰主力。
孫進在商丘敗走之後,率領流民一直北上,雨柔那邊根據淩家各地產業發來的關張消息幾天前就推測出了孫進部隊的前進方向,估摸著五六天便會到達登州,不得不佩服雨柔的情報天分和她的商業天分一樣傑出,她的消息比朝廷的要準確多了。
“孫進流賊人多勢眾,故而朝廷派我來登州和南宮總兵一起會剿,此事事關重大,各位大人有什麽就直說,不必諱言!”那個王大人看了一眼南宮俊,緩緩的掃了眾人一遍,接著便道:“京師兵部給南京留守兵部的意思是,務必要在登州附近一帶截住孫進此賊,決然不能讓此人繼續北進,現在朝廷正為遼東之事發愁,若然孫賊坐大,肯定會動搖朝廷大事的!”
說是這麽說,流民問題一直都是明朝中後期的一塊心病,大凡天災,流民必起,也不知道明朝的那些官員怎麽處理的,每次天災發生之時,流民是越處理越多。
“孫賊人數多達兩三萬,確實是很不容易對付,今日請各位來,就是想商量一下有什麽辦法可以堵住這群流賊!以免讓朝廷責備下來,諸位臉上也掛不止!”
“王大人所言甚是,但是流賊人數眾多,僅我們登州一帶兵力,恐怕無法抵擋!”座中的一個武將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況且前些時候登州還出了一部分兵力去遼東,此時流民來襲,我們還是要從長計議的好!”
從長計議你,哼,不就是嚴守各城,讓流民通過我們的防線嗎?
南宮俊和那個王大人的臉色明顯不好看,這個人的提議顯然就是通常明朝地方軍對付流民的傳統方法了,據城而守,禮送出境。盡量不惹事,盡量不打仗,這樣才是最保險的做法,大家相互推諉責任,到時候流民就算到了北京城下,大家都有責任,自然是法不責眾,一了百了了。
“前些日子聽兵部諸位大人說,登州有位年輕的指揮使大敗倭寇,不知道是哪一位?”眼見大家都不說話,那個王大人勉強笑了一下,問了起來。
我戳,這個時候想起我來了,真是如李光忠所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看南宮俊的眼光已經落在我頭上,我也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站了起來。
“末將登州指揮使張子雲,拜見大人!”
眾人的眼光立刻就都落在了我身上,其他幾個指揮使也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我,似乎完全不相信那個傳說中損失十幾人全滅倭寇的將軍竟然會是這樣一個年輕人。
“真的假的,這就是那個傳得很神的登州指揮使!”
“不會是殺了幾十個倭寇就說自己大捷吧!”
“之前又不是沒有人這麽做過!”
眾人這麽議論紛紛,不但是我,就連南宮俊的臉上也掛不住了,他重重的咳嗽了一聲,打斷了眾人的議論。倒是那個南京兵部的王大人卻是一臉的笑意。
“張將軍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大的功績,登州之地果然藏龍臥虎,既如此,張將軍可有什麽良策,不妨和我們說說如何?”
本來是不打算說的,但是被剛剛那一陣議論弄得我心情相當不爽,當下重重的咳嗽了一聲,前些日子雨柔推測出孫進進軍路線之後,我就一直在思索著如何應對,今日正好說出來,讓南宮俊和這個看起來應該還有些貨的王大人給參考參考。
“流民本就是大明的子民,若非情不得已,也自然不會與朝廷作對,此次孫進一事,說到底也是官吏貪暴,引起民憤引起的。所以若要是想阻擋孫進北上,必須以武輔文,先挫其銳氣,然後再尋機招撫,方可為一勞永逸之策。”
“張將軍說的頭頭是道,隻怕做起來就沒那麽容易了吧!”還沒等南宮俊和那個王大人說話,坐在我對麵的一個將領卻首先給我澆了一盆冷水。
坐在上座的那個王大人不說話,隻是默默的撫了撫下頜上的那幾縷花白胡須,接著又看了看身旁的南宮俊,臉上的表情突然嚴肅了起來,接著他緩緩站起來看著我道:“既然張將軍胸有成竹,那對付孫賊一事,就交付給張將軍如何?”
哈?什麽情況?我微微一愣,這聽起來怎麽這麽耳熟,推卸責任,這個不是李光忠當初讓我對付倭寇時的場景嗎?不會是又打算來坑我吧,我看了一眼南宮俊,見他一臉笑意,我突然明白為什麽今天這會議非要選在登州指揮府開,這壓根從一開始就要把這燙手山芋扔給我啊。
“按照兵部的推測,孫賊此次的目的,是過濟南府,沿著登州一線往北,雖然官軍沿路都已經設卡布防,但是孫賊一夥,人多勢大,官軍兵力不足,恐怕硬打是不行的,幸好從兵部轉來文書,說登州指揮使張子雲手中還有些兵力,可以阻擋孫進流賊北進,故而命南京留守兵部會同登州副總兵南宮俊督戰,集結周邊官軍剿滅孫賊!”那個南京來得王大人一邊說一邊看著我,臉上的笑意一直未斷。
“兵部尚書李成大人特意修書給我,命我轉告張將軍,此事事關重大,如果登州衛應對不利,聖上怪罪下來,張將軍可就麻煩了!”南宮俊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副冷冷的警告表情。
果然是躲都躲不掉啊,雖然早知道我登州這裏的事情會驚動朝廷,但是沒想到這麽快朝廷的手就伸到登州了,想想也是,如果大明的那些帝國官員真的是整天喝茶閑聊不做事的話,大明帝國早在嘉靖的時候就完蛋了,看來還得修正一下自己對於史書上大明官員的印象,大明的這些文官雖然看上去很懶,但是絕非史書上寫的啥事也不幹。
王大人似乎還覺得南宮俊的這幾句警告不夠嚴厲,緩緩地接過話頭道:“如果孫賊越過山東成功北上直隸,威脅京師的話,那南京留守兵部,山東布政使,以及登州總兵和各位衛所指揮這瀆職怠慢之罪是肯定跑不了的。到時候六部言官參奏我們的奏折可能都會把我們這些人給淹死,如果最後惹得聖上龍顏大怒,我等項上人頭怕是難保了。”
我現在算是明白那個時候當官的為啥戰戰兢兢了,這整天的有上司在你耳邊說:“若是剿匪不力,你就等著上刑場吧!”,這感覺一定相當爽,雖然以前一直不在意,但是現在想想,生活在現代的那些官員們還真是夠幸運的,即使行政不作為或者犯了大錯,至少不會有掉腦袋的問題。
古代的地方官當的爽,也當的難啊!
看著座中大多數人都是一臉土色,想必其中很多人也是領教過言官的厲害,所有人都看著南宮俊和王大人,神情哀怨,像是死了親爹娘一樣。不過這個時候我是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了。
身為武官的登州衛指揮使,果然是被壓著的份,看來得想個法子弄個大點的官當當,省的以後被壓死。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了我的頭上,剛剛還是對我百般刁難的諸位同僚們此時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看著我,一臉怨婦表情,似乎是在乞求我趕緊想辦法度過目前的這個難關。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畢竟這要是真出了什麽差錯,我恐怕就隻有流亡海外這條路了,不過這前提還是,我要能溜得出去,不過保險起見,還是先去見見風二吧,實在不行我就請求李旦收留我。
我站起身,衝著王大人和南宮俊抱拳道:“既然朝廷相信末將,末將也就隻能盡力而為了,待末將迴去,好好計議一番,再來迴報二位大人。”
王大人點點頭,臉上又浮現出那習慣性的笑容:“張將軍,孫賊雖然勢大,但是要來登州還是需要幾天的,還希望張將軍你身上不要有負擔,即使將軍兵敗,我想兵部也是會體諒將軍的!”
是,兵部會體諒,但是言官們是不會體諒的,這個姓王的老奸巨猾,完全不像是南京留守兵部的人,倒是像極了在京城混了許多年的老油條。
混蛋,等我擺平孫進,看你到時候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