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月明千裏,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裏》牛嶠(唐)
……
劉桓發現白複居心叵測,他雙掌齊出,般若勁氣如一道巨浪,拍向白複胸口。
白複右掌一揮,坎鼎真氣擊出,以排山倒海之勢迎向劉桓雙掌。
“嘭!”
勁氣相撞,劉桓連退三步,白複身如磐石,紋絲不動。
劉桓反手一抄,將紮入地麵青磚的熟銅棍握在手中。他一聲厲喝,身後十二名持棍的彌勒教徒迅速散開,結成金剛伏魔大陣。
以劉桓為首的這幾人正是當年少林鐵血僧團的十三棍僧,其武功明顯高於其他的彌勒教徒。
十三人操練有素,步伐迅捷。陣法一結,環環相扣,攻守平衡,氣勢森嚴。
劉桓再次張口,衝白複道:“
李唐無道,導致天下大亂、生靈塗炭。如今,天下人皆知,李氏氣運已盡,應由有德之人執掌江山。你又何必逆天而行?”
白複歎道:“你師父空見方丈乃是一代高僧,以普渡眾生為己任,大慈大悲、譽滿天下。
看到你謀逆篡位,用天意來糊弄信眾,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寧。”
聽到師父空見方丈之名,劉桓終於色變。但他很快恢複如常,冷笑道:“新佛出世,除去舊魔,李氏將滅,劉氏當王!”
白複搖搖頭,道:“死到臨頭,你還執迷不悟,枉為少林首座弟子。”
劉桓哈哈大笑,道:“少林算什麽,我聖教當一統天下,建成中土佛國!今天,就用你們頭顱鮮血,祭奠聖教祭壇!”說罷,一揮手,十三棍僧列陣迎戰。
當年,白複與少林羅漢堂的十三名執法棍僧交過手,見識過羅漢降妖陣的厲害。看這十三棍僧的氣勢,這套金剛伏魔大陣應該遠勝羅漢降妖陣。
白複不敢托大,手腕一翻,玄鐵厚背刀出現在手中。
長刀在手,白複仿佛附體,周身散發出淩厲殺氣,戰袍無風自起。
劉桓一聲令下,棍僧率先發動攻擊。
三名棍僧圍住白複,呈品字形進攻。三人分上中下三路搶攻,棍如金剛杵,讓白複退無可退。
一人形如飛鳥,淩空斜劈一棍,擊向白複頭顱。中間一人,腰腹發力,持棍橫掃。第三人動若脫兔,在地上一個翻滾,切入白複近身,掃向白複腳踝。
此三僧攻守默契,身步相隨,棍棒上下翻飛。
在今日白複眼中,三人的進攻猶如花拳繡腿,速度慢不說,氣勁也不夠。白複淵渟嶽峙,隻劈出一刀,刀尖上強勁的罡氣便把三人生生逼退。
劉桓喝道:“隻慮激湍穿峽破,故將砥柱挽波頹。”
十三棍僧迅速疾走,腳步弧形盤旋,腳轉身隨,跑位飄忽,陣型為之一變。陣中真氣流轉,化淩厲為圓融。靜水流深,暗流湧動。
白複身前七名棍僧同時挺棍直刺,招式樸素無華,但速度驚人。七搗七刺,全陣著力。
白複一刀斬出,七人疾旋避開。刀頭劈在熟銅棍頭上,熟銅棍竟然沒有被劈斷。刀尖罡氣如同撞在一張彈力無比的大網上,迅疾無比的迴彈。
白複恍然大悟,金剛伏魔大陣與北燕慕容氏的“還施彼身大陣”有異曲同工之妙。兩種陣法的高明之處,都在於借力打力。
十三棍僧的棍法展開,立刻形成一種氣場。所謂的“金剛伏魔圈”,就是渾雄真氣之圈。一旦發動大陣,圈中真氣就如同一張彈弓織網,將對手的勁氣反彈迴去。
場域內罡氣激蕩,猶如激流中的漩渦。白複攻向任何一人的勁氣,都會被場域吞噬,加速罡氣漩渦的旋轉力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伏魔圈是白複構建而成的。白複罡氣力道越強,伏魔圈內洄旋的勁氣越強,反噬之力越劇烈。
這就是此種陣法的可怕之處,一旦大陣發動,可輕鬆絞殺勁力勝過自己十數倍之敵,不死不休。
在範陽的偽燕皇宮,白複第一次見識“還施彼身大陣”,費了一番周折,才把五個使銅鈸的五行使當場斬殺。
既知大陣奧秘,白複頓生破陣之法:
這套陣法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借力打力。隻要自己不貿然調動先天罡氣,不強行進攻,就不會被大陣彈網反擊。
白複持刀而立,如同急流中的礁石,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眼見白複識破此陣的奧秘,劉桓再次喝道:“降魔蜜頓金剛杵,說法偶成舍利堆。”
十三名棍僧得令,他們快速戴上麂皮手套,變換攻擊方式。
白複前後八人像投標槍一樣,對準白複將熟銅棍投擲出去。八根熟銅棍猶如夾牆內的狼牙釘,犬牙差互,交錯咬合。
白複身形一晃,避開銅棍投擲。大陣對麵棍僧伸手一抄,將這八根熟銅棍控在掌中。
白複左右兩側,四名棍僧旋轉熟銅棍的中段,扭開螺旋後,熟銅棍變成鐵鏈連接的雙節棍。
四名棍僧揮動雙節棍,以七十二絕技中的“歸去來兮功”,將雙節棍甩出。迴旋的雙節棍試圖纏繞白複的脖頸和雙腿……
熟銅棍、雙節棍一根根落下,又一根根擲出,十二名棍僧隨接隨拋。
隻見銅棍在天空中,此起彼落,來迴穿梭,金光閃爍,勁力渾雄,聲勢煞是驚人,猶如幻魔之術。
十數根熟銅棍、雙節棍亂飛亂擲,中間又夾著棍僧們淩厲迅疾的擊刺,讓白複忙於招架。
猛地裏劉桓振臂一擲,手中熟銅棍如標槍一般,電擎而出,向白複疾射過去。
穿越金剛伏魔圈時,劉桓投擲出的這根熟銅棍劈啪作響,隱然有風雷之聲。
眼見熟銅棍飛至眼前,白複不慌不忙,猿臂一伸,一刀斬出。
“砰!”
刀頭劈在熟銅棍上,白複隻覺渾身如被雷擊,一道霹靂從刀頭傳至掌心,再從掌心傳導到腳心。
白複渾身震顫,手腳麻痹,差點將玄鐵刀扔在地上。
生死搏殺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遇見此種情況。
白複身如鬼魅,在金剛伏魔圈中遊走,在沒有摸清大陣奧秘之前,盡量避開與對方兵刃接觸。
李像等千牛衛將士在外圍觀察,隻見金剛伏魔陣中時不時有藍光乍現,刺眼灼目。白複四處躲閃,似乎毫無反擊之力。可見情況危機,不容樂觀。
李像大急,率領千牛衛精銳發動幾次衝鋒,想去營救白複,都被外線防禦的彌勒教徒拚死阻擊。
猞猁兒等射雕手也發現金剛伏魔陣的異常,從宮殿屋脊上遠距離狙擊。
但金剛伏魔陣外一丈之地,仿佛有一個無形的防護罩。猞猁兒等神箭手,連射數箭,無論是雕翎箭,還是狼牙鐵箭,皆射不穿隱形防護罩。一進此區域,箭矢紛紛墜落。
雙方主將在此決戰,事關主將生死、兩軍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
金剛伏魔陣瞬間成了戰役的焦點。
如同沙場上的山頭高地,兩方人馬都殺紅了眼,圍繞著金剛伏魔陣,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亡命衝鋒。
……
7017k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裏》牛嶠(唐)
……
劉桓發現白複居心叵測,他雙掌齊出,般若勁氣如一道巨浪,拍向白複胸口。
白複右掌一揮,坎鼎真氣擊出,以排山倒海之勢迎向劉桓雙掌。
“嘭!”
勁氣相撞,劉桓連退三步,白複身如磐石,紋絲不動。
劉桓反手一抄,將紮入地麵青磚的熟銅棍握在手中。他一聲厲喝,身後十二名持棍的彌勒教徒迅速散開,結成金剛伏魔大陣。
以劉桓為首的這幾人正是當年少林鐵血僧團的十三棍僧,其武功明顯高於其他的彌勒教徒。
十三人操練有素,步伐迅捷。陣法一結,環環相扣,攻守平衡,氣勢森嚴。
劉桓再次張口,衝白複道:“
李唐無道,導致天下大亂、生靈塗炭。如今,天下人皆知,李氏氣運已盡,應由有德之人執掌江山。你又何必逆天而行?”
白複歎道:“你師父空見方丈乃是一代高僧,以普渡眾生為己任,大慈大悲、譽滿天下。
看到你謀逆篡位,用天意來糊弄信眾,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寧。”
聽到師父空見方丈之名,劉桓終於色變。但他很快恢複如常,冷笑道:“新佛出世,除去舊魔,李氏將滅,劉氏當王!”
白複搖搖頭,道:“死到臨頭,你還執迷不悟,枉為少林首座弟子。”
劉桓哈哈大笑,道:“少林算什麽,我聖教當一統天下,建成中土佛國!今天,就用你們頭顱鮮血,祭奠聖教祭壇!”說罷,一揮手,十三棍僧列陣迎戰。
當年,白複與少林羅漢堂的十三名執法棍僧交過手,見識過羅漢降妖陣的厲害。看這十三棍僧的氣勢,這套金剛伏魔大陣應該遠勝羅漢降妖陣。
白複不敢托大,手腕一翻,玄鐵厚背刀出現在手中。
長刀在手,白複仿佛附體,周身散發出淩厲殺氣,戰袍無風自起。
劉桓一聲令下,棍僧率先發動攻擊。
三名棍僧圍住白複,呈品字形進攻。三人分上中下三路搶攻,棍如金剛杵,讓白複退無可退。
一人形如飛鳥,淩空斜劈一棍,擊向白複頭顱。中間一人,腰腹發力,持棍橫掃。第三人動若脫兔,在地上一個翻滾,切入白複近身,掃向白複腳踝。
此三僧攻守默契,身步相隨,棍棒上下翻飛。
在今日白複眼中,三人的進攻猶如花拳繡腿,速度慢不說,氣勁也不夠。白複淵渟嶽峙,隻劈出一刀,刀尖上強勁的罡氣便把三人生生逼退。
劉桓喝道:“隻慮激湍穿峽破,故將砥柱挽波頹。”
十三棍僧迅速疾走,腳步弧形盤旋,腳轉身隨,跑位飄忽,陣型為之一變。陣中真氣流轉,化淩厲為圓融。靜水流深,暗流湧動。
白複身前七名棍僧同時挺棍直刺,招式樸素無華,但速度驚人。七搗七刺,全陣著力。
白複一刀斬出,七人疾旋避開。刀頭劈在熟銅棍頭上,熟銅棍竟然沒有被劈斷。刀尖罡氣如同撞在一張彈力無比的大網上,迅疾無比的迴彈。
白複恍然大悟,金剛伏魔大陣與北燕慕容氏的“還施彼身大陣”有異曲同工之妙。兩種陣法的高明之處,都在於借力打力。
十三棍僧的棍法展開,立刻形成一種氣場。所謂的“金剛伏魔圈”,就是渾雄真氣之圈。一旦發動大陣,圈中真氣就如同一張彈弓織網,將對手的勁氣反彈迴去。
場域內罡氣激蕩,猶如激流中的漩渦。白複攻向任何一人的勁氣,都會被場域吞噬,加速罡氣漩渦的旋轉力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伏魔圈是白複構建而成的。白複罡氣力道越強,伏魔圈內洄旋的勁氣越強,反噬之力越劇烈。
這就是此種陣法的可怕之處,一旦大陣發動,可輕鬆絞殺勁力勝過自己十數倍之敵,不死不休。
在範陽的偽燕皇宮,白複第一次見識“還施彼身大陣”,費了一番周折,才把五個使銅鈸的五行使當場斬殺。
既知大陣奧秘,白複頓生破陣之法:
這套陣法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借力打力。隻要自己不貿然調動先天罡氣,不強行進攻,就不會被大陣彈網反擊。
白複持刀而立,如同急流中的礁石,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眼見白複識破此陣的奧秘,劉桓再次喝道:“降魔蜜頓金剛杵,說法偶成舍利堆。”
十三名棍僧得令,他們快速戴上麂皮手套,變換攻擊方式。
白複前後八人像投標槍一樣,對準白複將熟銅棍投擲出去。八根熟銅棍猶如夾牆內的狼牙釘,犬牙差互,交錯咬合。
白複身形一晃,避開銅棍投擲。大陣對麵棍僧伸手一抄,將這八根熟銅棍控在掌中。
白複左右兩側,四名棍僧旋轉熟銅棍的中段,扭開螺旋後,熟銅棍變成鐵鏈連接的雙節棍。
四名棍僧揮動雙節棍,以七十二絕技中的“歸去來兮功”,將雙節棍甩出。迴旋的雙節棍試圖纏繞白複的脖頸和雙腿……
熟銅棍、雙節棍一根根落下,又一根根擲出,十二名棍僧隨接隨拋。
隻見銅棍在天空中,此起彼落,來迴穿梭,金光閃爍,勁力渾雄,聲勢煞是驚人,猶如幻魔之術。
十數根熟銅棍、雙節棍亂飛亂擲,中間又夾著棍僧們淩厲迅疾的擊刺,讓白複忙於招架。
猛地裏劉桓振臂一擲,手中熟銅棍如標槍一般,電擎而出,向白複疾射過去。
穿越金剛伏魔圈時,劉桓投擲出的這根熟銅棍劈啪作響,隱然有風雷之聲。
眼見熟銅棍飛至眼前,白複不慌不忙,猿臂一伸,一刀斬出。
“砰!”
刀頭劈在熟銅棍上,白複隻覺渾身如被雷擊,一道霹靂從刀頭傳至掌心,再從掌心傳導到腳心。
白複渾身震顫,手腳麻痹,差點將玄鐵刀扔在地上。
生死搏殺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遇見此種情況。
白複身如鬼魅,在金剛伏魔圈中遊走,在沒有摸清大陣奧秘之前,盡量避開與對方兵刃接觸。
李像等千牛衛將士在外圍觀察,隻見金剛伏魔陣中時不時有藍光乍現,刺眼灼目。白複四處躲閃,似乎毫無反擊之力。可見情況危機,不容樂觀。
李像大急,率領千牛衛精銳發動幾次衝鋒,想去營救白複,都被外線防禦的彌勒教徒拚死阻擊。
猞猁兒等射雕手也發現金剛伏魔陣的異常,從宮殿屋脊上遠距離狙擊。
但金剛伏魔陣外一丈之地,仿佛有一個無形的防護罩。猞猁兒等神箭手,連射數箭,無論是雕翎箭,還是狼牙鐵箭,皆射不穿隱形防護罩。一進此區域,箭矢紛紛墜落。
雙方主將在此決戰,事關主將生死、兩軍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
金剛伏魔陣瞬間成了戰役的焦點。
如同沙場上的山頭高地,兩方人馬都殺紅了眼,圍繞著金剛伏魔陣,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亡命衝鋒。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