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吒,思欲解世紛。


    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


    ——節選自《贈何七判官昌浩》李白


    ……


    尉遲驃騎輸得心服口服。他一瘸一拐來到觀戰高台處,向白複謝罪。


    白複將其攙扶起來,對諸將道:“演習自然有輸有贏,輸在自己人手下不丟人。希望大家總結經驗,反思不足。


    叛軍隨時可能西進,隻有趕在他們入侵陝州之前,練出一支鐵軍,我們才有把握立於不敗之地。”


    此戰過後,安西北庭的老兵再也不敢倚老賣老,小覷川幫和鄉勇。


    川幫弟子也更加敬重老兵。陝州鄉勇更是對安西北庭行營充滿崇拜,渴望在沙場上建功立業。


    三路人馬,惺惺相惜,彼此敬重,和睦相處,終於融合在一起。


    ……


    演習完畢,白複將嶽虎竹、裴破空等鄉勇精銳叫入帳中。


    白複招唿大家坐下,道:演習中,諸位的出手,我都仔細看過了。


    諸位的武功底子,皆來自少林一脈。隻可惜,諸位所學的招式有限,空有一身內力,無法充分施展。


    好比家財萬貫,卻不懂花錢之法。


    數年前,我在少林短暫客居過,蒙空見方丈不棄,達摩院和羅漢堂的長老也破例傳我一些金剛伏魔拳法、一指頭禪和維摩詰身法等絕學。


    少林今已不在,我將這些拳腳功夫傳給大家,也不算違背少林祖訓。希望這些功夫能夠彌補諸位在武學上的不足。


    眾鄉勇大喜過望,對望一眼,笑逐顏開。


    白複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笑道:“大家莫高興的太早,這些絕世武功我雖然懂拳腳招式,但並不知其武功心法。


    沒有禪門心法輔佐,這些武功的威力僅能發揮出二三成。”


    說罷,白複手腕一翻,對著一丈外的蠟燭,淩空一指。勁風一縷,燭火應聲而滅。


    白複道:“這就是一指頭禪。”


    隔空就能點穴,眾鄉勇欣喜若狂。


    白複從起手式開始,將這路指法傳與眾人。


    在白複的指點下,半個時辰後,嶽虎竹、裴破空兩人已能將一尺遠的蠟燭點滅。


    白複讚許道:“你們的底子果真是少林的,陽剛至純,一脈相承,才有如此迅速的進步。


    倘若每日勤加習練,三個月後,你們也能將一丈外的燭火點滅。


    不過蠟燭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想憑此武功與人對戰,恐怕還要不斷苦練才行。”


    嶽虎竹、裴破空趕忙施禮致謝。


    其餘鄉勇精銳,領悟力各有高低,白複不厭其煩,一一指點。


    輪到裴十四出手,此人乃是裴破空的堂兄,村落出了名的老好人。


    隻見他還沒從袖袍中伸出手,指風便已經透袍而出,點滅一丈外的火燭。更厲害的是,袖袍沒有任何破損。


    眾人皆驚!


    白複也感錯愕,好奇問道:“十四,此功夫你以前學過?”


    裴十四不可思議地望著自己的雙手,也覺得此事匪夷所思。


    見白將軍問到,裴十四若有所思迴道:“不瞞將軍,一指頭禪的指法我雖然是第一次學,但您剛才一教,我的手指頭好像就不聽使喚,仿佛魚兒見到了水,躍躍欲試。”


    “哦,還有這般奇事?”白複大為詫異。


    裴十四再次示範,白複凝神內觀,即刻探查出裴十四勁氣走勢。


    白複大為詫異,道:“你體內的真氣充沛,心隨意轉,調動自然。隻有一種解釋,你懂此指法的心法!奇哉,怪哉!”


    裴十四略一沉吟,道:“將軍,我學過一部佛經,您幫我看看,這是不是就是心法?”


    說罷,口念真言,將一部佛經流利念誦。


    白複作為武學大家,一聽便知。


    白複點頭道:“不錯,這就是一指頭禪的心法。十四,這部心法你是如何學來?”


    裴十四道:“教大家打坐吐納的那個老和尚見我憨厚,就對我說:‘傳你一部佛經,你須時時念誦,不出三五年,必有大用。’


    老和尚傳法數日,見我一字不漏牢牢記住後,才離開村莊。


    說也怪,自從我會背此佛經後,每次心煩意亂之時隻要念誦,立刻就會心火頓消,心境澄明。


    於是我每日耕作、挑水劈柴時,都詠誦不斷,生怕忘掉一字。”


    白複聽罷,環顧四周,道:“老和尚是否讓你們也背誦過這部佛經?”


    眾人搖搖頭,道:“老和尚讓我們背誦的是另一部佛經。”


    眾人依次背誦,人人默背的,竟然都是不同的佛經。眾人此時也覺得此事蹊蹺,背誦完畢後,齊刷刷望向白複。


    白複瞠目結舌,呆立當場。


    嶽虎竹、裴破空趕忙問道:“將軍,可有何不妥?”


    白複沉默不語,緩緩起身,在帳中踱步三圈,這才開口。


    他望著眾人,道:“你們每個人背誦的佛經,分為上下兩部。上半部確實是佛經,而且都是佛門經典,而下半部呢……”


    白複賣個關子,噤口不言。


    “怎樣?”眾人大急。


    白複吐了一口濁氣,徐徐道:“下半部,乃是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心法!”


    ……


    眾鄉勇離開後,白複陷入深深的沉思:“


    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大部分招式,自己要麽習得,要麽見過少林高僧演練。唯有七十二絕技的心法未能一窺奧義。


    今日之後,這天下恐怕唯有自己一人,能將少林七十二絕技重新編撰、整理。


    為往聖繼絕學,功莫大焉!


    可是,為何是自己?”


    電光火石間,白複心念一動。


    他找來紙筆,筆走龍蛇,將一位高僧的樣子勾勒在宣紙上。


    畫像栩栩如生,高僧慈眉善目,仿佛要從畫卷中走下來,傳經弘法。


    白複再次將鄉勇們喚來,逐一詢問。


    不出白複所料,傳陝州鄉勇武功的老和尚,果然就是一代高僧——少林主持空見方丈!


    白複記得太傅告訴過自己,空見方丈雖然佛法精湛,但不會武功。


    要想將少林佛經瑰寶和絕學留下,又不違祖訓,此舉不失為一步妙手。


    據悉,安祿山起兵南下時,少林寺毀於戰火。


    寺內僧人不是被叛軍殺戮,就是遠遁他鄉。


    少室山下,荒無人煙,寺內空無一人,僅剩斷壁殘垣,野草狐鼠。


    而那令天下武者魂牽夢縈的藏經閣,早就化為一堆灰燼……


    沒想到,一切緣法都出現在今日!萬般經緯,竟結於一點!


    白複喃喃自語,道:“人言,禪宗祖師有六大神通,其中‘漏盡通’能穿越時空。今日得見,此言不虛!”


    白複仰望星空,仿佛看見老方丈眼光深邃如海,泛著智慧之光。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