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台護紫微。


    平明拂劍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歸。


    ——節選自《贈郭將軍》李白


    ……


    河陽大敗後,史思明率領燕軍撤到洛陽以東,在白馬寺南駐紮。


    一時之間,河陽暫無戰事。


    除鄭陳戰區節度使李抱玉因原駐地鄭州失陷,不得不繼續駐紮河陽南城外,其餘援軍紛紛返迴駐地。


    荔非元禮撤迴懷州前夜,軍中舉行歡送晚宴,為其踐行。


    李光弼治軍甚嚴,戰時軍中嚴禁飲酒。饒是如此,眾將以茶代酒,觥籌交錯,氣氛依然熱烈。


    茶過三旬,菜過五味,眾將紛紛起身,相互敬茶。


    如果說香積寺一戰,白複是軍界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今日白複就是軍界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


    戰爭年月,武將升遷最快。更何況白複這種武功蓋世、戰功赫赫,又和皇室頗有淵源的年輕軍官。


    安西、北庭都是剽悍的百戰之師,今日兵馬使掌兵,保不齊明日官拜節度使,成為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


    無論從哪個角落來說,白複前途皆不可限量。


    眾將紛紛上前敬茶,白複一一作揖迴禮,甚重禮數。


    諸將中,白複年紀最輕。戰功越高,越要低調謙遜。反之,功勞越大,仇家越多。


    荔非元禮摟著白複的肩膀,豪邁笑道:“白老弟,做哥哥的就要迴懷州了。


    安西軍那邊,我都打好招唿了。


    不管是安西還是北庭,都是嗣業將軍帶過的兵。你放心去吧。”


    白複趕忙道謝,畢竟是第一次掌兵,心裏多少還是有點忐忑。荔非元禮這句話,讓白複寬心不少。


    跟荔非元禮茶敘完,白複主動去給大寧郡王、朔方節度副使仆固懷恩敬茶。


    白複仔細觀察仆固懷恩麵相,乃是心高氣傲,桀驁不馴之相。


    白複心道:“北城之戰,仆固懷恩父子撤退時,光弼大帥命我去取其首級。


    雖然奉軍令行事,但畢竟會有嫌隙。倘若今日不借機說破,為此結下梁子,日後還不定生出什麽是非。”


    見到白複上前敬茶,仆固瑒冷哼一聲,也不搭理白複,扭頭走開。


    仆固懷恩倒是頗為豪邁,不計前嫌,邀請白複同榻而坐。


    仆固懷恩是鐵勒族仆骨部人,世襲金微州都督。


    太宗皇帝貞觀二十年(646年),名將李績滅亡薛延陀汗國,橫掃漠北地區。鐵勒九姓率部降唐朝。


    “仆固部”就是鐵勒九大姓之一,仆固懷恩是仆固首領仆骨歌濫拔延後代。


    仆固懷恩驍勇善戰,勇冠軍中。


    安祿山叛亂之初,仆固懷恩任朔方軍左武鋒使,追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常為先鋒,屢立戰功。


    麵對這樣一員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的猛將,白複恭敬有加。


    白複謙遜的態度,讓仆固懷恩頗為受用。


    仆固懷恩心道:“白複這小子,倒也識相。倘若他居功自傲,我定要其好看。”


    白複順著仆固懷恩話題暢談,兩人很快聊到了郭子儀將軍收複兩京的幾場戰役。


    這幾場戰役,仆固懷恩出生入死,屢建奇功。


    尤其是香積寺之戰,乃是仆固懷恩平生最滿意的戰役之一。


    話匣子一打開,仆固懷恩放下戒備,滔滔不絕。


    仆固懷恩將一碗熱茶灌入口中,道:“白將軍,你有所不知,此戰之前,我曾經跟叛軍驍將安守忠、李歸仁苦戰兩天,最後大敗而逃。


    被安守忠攆到渭水河畔,眼看著就要束手就擒。我是抱著戰馬,泅過渭水才幸免於難。


    香積寺之役,安守忠、李歸仁設下伏兵欲夾擊唐軍,被郭令公和我識破。


    查明伏兵方位後,郭令公命我率精騎突襲叛軍,盡數消滅了伏軍,使叛軍氣勢大損。


    穀府


    後來兩軍主力交戰,我率領迴紇援兵上下馳突,戰至酣處,我脫甲持矛,直陷敵陣,殺死叛軍十多人,叛軍驚慌氣沮,隨即大潰。”


    說到這裏,仆固懷恩端起茶碗,敬白複,道:“白將軍,你也是好樣的,僅率五百陌刀步兵,竟然堵住了叛軍潰逃的口子。


    且不說蓋世的武功,就憑這份膽量,我也得敬你一杯!”


    白複也端起茶碗,先幹為敬。


    仆固懷恩道:“白將軍,北城之戰,你是奉命行事,我不怪你。這一杯喝下,這事就算過去了,以後休要再提。


    白複趕忙起身,與仆固懷恩一飲而盡。


    仆固懷恩哈哈大笑,挽著白複臂膀,道:“白將軍,我再送你十匹迴紇戰馬,皆是百裏挑一的良駒,祝你陝州之行旗開得勝!”


    ……


    晚宴結束,已是漫天星光。


    白複走迴斥候營,鐵錘等人還未休息,等著白複迴來。


    鐵錘煮了一大鍋酸辣湯,笑道:“本想煮來給你醒酒的,後來一想,大帥治軍甚嚴,估計沒酒喝。嗬嗬。”


    白複心中感動。


    白複走入自己帳篷,將熊皮毯拿給鐵錘,道:“錘班,凜冬將至,天越來越冷了,你的老寒腿估計扛不住。


    這毯子鋪在地上,就算睡在冰天雪地裏,也溫暖如春。”


    鐵錘剛要拒絕,抬頭一看白複眼神,一副不容推辭的堅決。


    鐵錘嗬嗬一笑,道:“自家兄弟的心意,那我這老哥哥就笑納了。再推辭,寒了兄弟的心。”


    白複欣慰一笑,轉身將雪貂皮大氅遞給秀才,道:“秀才,你身子單薄,有了這件大氅,你守夜的時候,凍不著。”


    秀才識貨,知道這貂皮大氅名貴異常,趕忙婉拒。


    白複不容分說,將貂皮大氅罩在秀才身上,佯怒道:“咋的?不想要我穿過的?”


    秀才眼眶濕潤,默默點了點頭。


    駱駝兒屁顛屁顛跑來,咧嘴一笑道:“還有哪些淘汰下來的二手貨?我不嫌棄,全部包圓!”


    白複一腳踢在駱駝兒肥厚的屁股上,笑罵道:“滾!”


    眾人哈哈大笑,插混打科,鬧作一團!


    ……


    臨行之日,李光弼命荔非元禮率一千精騎,先護送白複去陝州赴任,再迴懷州。


    李光弼親自將白複送出河陽城,


    走到河陽外的長亭遺址處,長亭早已毀於戰火,僅剩斷壁殘垣。


    臨別之際,李光弼望著白複,目光炯炯,道:“小師弟,若要成就一番偉業,務必牢記我今天的話,‘合眾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方今天下大亂,英雄輩出。有識之士匯聚於軍中,固然是希望剿滅叛軍,中興大唐,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有更為實在的需求——個人前程。


    身為主帥,可以不“汲汲名利”,可是,手下這幫弟兄,需要養家糊口、榮華富貴,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當年我率朔方軍蕃、漢步騎一萬餘人,東出井陘,進入河北,常山、九門等戰役,殺得史思明、蔡希德大軍落荒而逃,差點逆轉了河北戰局。


    這一係列戰役,我總共保薦了不到三百人。


    郭令公進圍雲中,克複馬邑,雖然河東連戰連捷,但說起對天下戰局的影響,河東戰役略遜於我。


    但即便如此,郭令公足足向朝廷舉薦、提拔了三千多人,包括我本人。


    論運籌帷幄、能征善戰,郭令公不如我;論胸懷和氣魄,我遠不如郭令公!


    這兩場戰役之後,朔方軍眾將都看出來了,在我這兒,能學兵法,能打勝仗,但沒軍功,沒前程,沒前途;


    到郭令公那兒,能打勝仗,還能加官進爵,榮華富貴,有前程,有前途。


    安祿山之亂剛一平定,我麾下精英悉數投奔郭令公。


    我這才幡然醒悟。


    今日,我把這句話送你,希望你引以為鑒,不要重蹈覆轍。


    師弟,前路迢迢,好自為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