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麵東風冷,漫天春雪翻。醉歸不怕閉城門。


    一路瓊瑤,一路沒車痕。


    一路遠山近樹,妝點玉乾坤。


    ——節選自《喝火令.己亥驚蟄後一日》顧太清(清)


    ……


    夜半時分,獄卒打開牢門,將火把插在牆壁上。一名魁梧健碩的軍人獨自走入牢房。


    正是朔方軍主帥李光弼。


    盤膝而坐的白複睜開雙眼,淡定如常,毫無驚訝之色,仿佛知道李光弼會出現。


    李光弼看到白複神情,大有深意一笑,道:“看樣子,你等候多時了。”


    白複淡淡一笑,道:“大帥今日之舉,頗有深意。莫不是想效法周瑜打黃蓋,讓我投奔叛軍詐降?”


    李光弼搖搖頭,狡黠一笑,道:“‘大唐第一先鋒’詐降,讓陛下難堪不說,史思明也不會相信。”


    白複道:“那大帥此舉,意欲何為?”


    李光弼道:“朔方軍內也有內鬼,史思明對咱們的兵力部署和調動了如指掌。


    你今日蒙冤,定會對我心生怨恨。若我所料無誤,近期就會有人暗中與你串聯,我希望你能幫我把他找出來。”


    白複眼眸劃過一絲精芒,道:“大帥計將安出?”


    李光弼俯下身子,在白複身旁耳語一番。


    白複聽罷,沉思良久,道:“我有一策,可讓魚肉熊掌兼得。”


    ……


    兩人籌劃完畢,李光弼起身離去。


    李光弼正要步出牢門,就聽身後白複冷冷問道:“大帥,我今日受辱過甚,你就不怕我真的記恨你?


    到時候裏應外合,將計就計?”


    李光弼頓住腳步,但沒有迴頭。


    他不露聲色道:“若忠嗣將軍的弟子連這點慧根都沒有,也就不配做他的傳人!”


    說罷,李光弼拉開牢門,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白複瞳孔驟然一縮。


    忠嗣師父在離恨天傳自己兵法之事,由於涉及玄宗和肅宗之間的恩怨,僅有青玄掌門、徐太傅等少數人知道。


    這李光弼如何得知?


    ……


    誠如李光弼所言,朔方軍確有內鬼。


    史思明很快就知曉河陽城糧草不足的軍情。


    不僅如此,史思明還得知了唐軍糧草輜重的補給路線。


    史思明隨即下令,調兵扼守河陽西麵的河清(今河南濟源市南黃河渡口),意圖切斷唐軍的糧道。


    李光弼得到斥候偵查情報,立刻親自領兵,進駐野水渡(今河南孟津縣北黃河渡口)戒備。


    部署完畢,當天夜裏,李光弼的大帳徹夜燈火通明,親兵們進進出出,奔走不停。


    李光弼命部將雍希顥留守營寨,自己神不知鬼不覺,悄悄北返河陽。


    史思明收到線報,李光弼親自出馬,率領一千兵馬在野水渡安營紮寨。


    史思明將密函扔進火盆。


    看著炭火由明轉暗,密函化為灰燼,史思明眯起縫眼,心中暗襯:“


    看來唐軍缺糧的情況屬實。


    本想斷其糧道,沒想到剛下餌,大魚就咬鉤了。


    輕騎出城,李光弼還真是夠膽!


    既然送上門來了,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史思明即刻召來麾下猛將李日越,道:“李光弼擅長守城,野戰不是咱們的對手。


    他今日輕騎冒進,突然出現在野水渡,正是活捉他的最好時機。你率五百精銳鐵騎,連夜渡過黃河,未必把他給我逮住。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抓不到,提頭來見!”


    史思明厲聲喝道。


    李日越心中咯噔一下,看著史思明陰戾的眼神,後脊梁陣陣發冷。


    ……


    就在李日越率兵奔襲之時,


    守在野水渡的主將雍希顥又是一番滋味。


    離開野水渡前,李光弼特意將守將雍希顥叫入帳中。


    李光弼眼神高深莫測,道:“叛軍駐紮在此的主將高庭暉、李日越、喻文景皆是力敵萬人的悍將。


    史思明一旦得知我在此地,定會派他們其中一人領軍,前來劫營。


    我現在就返迴河陽,你切勿將我行蹤告知他人。


    你在營中設下埋伏。


    敵軍人馬一來,你們隻需虛張聲勢,無須與之對決交戰。


    若我所料無誤,敵將定會投降。一旦其投降,你速速帶他來見我。”


    ……


    雍希顥看著漆黑的夜空,啞然失笑。


    “今夜夜黑風高,確實是劫營的好天氣。但不擊敗叛軍,敵將高庭暉等人就會束手就擒?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雍希顥從軍十數年,還未見過這等好事。


    不過不信歸不信,軍令如山,雍希顥還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戒備。雍希顥安排唐軍士卒隱藏在壕溝後麵,合衣而眠,輪換休息。


    ……


    李日越率領五百精銳鐵騎,星夜疾馳,一個時辰後抵達野水渡。


    距離唐軍營寨尚有數裏,李日越讓騎兵下馬休息,養精蓄銳。


    李日越遠眺唐軍營寨,隻見營寨大帳燈火通明。


    李日越心中竊喜,暗道:“李光弼果然在此!得來全不費工夫!”


    淩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分。通常來說,也是守軍最容易放鬆警惕的時刻。


    營寨大帳的燈火終於熄滅。其餘帳篷的燈火也陸續熄滅,偶有寨零星燈光。


    整個營寨歸於寂靜,偶有幾聲犬吠。


    李日越率領精銳,偷偷摸到唐軍營寨柵門前。


    隻見崗樓上巡邏的數名哨兵靠在廊柱上打盹,鼾聲四起,睡得正香。


    燕軍斥候翻入營寨,偷偷將柵門拉開。


    李日越大喜,一馬當先,策馬衝入營寨。


    隻聽一聲鳴鏑響,營寨四周喊殺聲四起,成千上萬支火把將營寨照的宛如白晝。從壕溝、崗樓、沙包壘等處探出無數弩機,密密麻麻對準燕軍鐵騎。


    李日越頭皮發麻,知道中了唐軍埋伏之計。


    李日越硬著頭皮問道:“敢問司空大人是否在此?”


    雍希顥從大帳中走出,笑道:“大帥昨晚就迴河陽了。”


    李日越一愣,環視一圈,問道:“營中兵馬多少?”


    雍希顥傲然道:“一千朔方精銳!”


    李日越又問:“司空大人不在,請問這裏誰是主將?”


    雍希顥報上自己的名號。


    “大帥,咱們殺出去吧,他們區區千人,攔不住咱們!”麾下親信對李日越道。


    李日越沉吟良久,對麾下親信道:“這次情報偏差如此之大,你當是偶然嗎?定是有人將我們出賣,借刀殺人。


    唐軍設伏充分,可見早有準備,一早就料到我們今晚會劫營。


    時間、地點都是精心選擇的,就等著咱們飛蛾撲火,自投羅網。


    倘若強行衝殺,必然折損不少弟兄。


    就算我們突圍出去,甚至生擒雍希顥,但抓不到李光弼,燕帝那邊,我們也是死路一條。


    幕後下棋之人高啊!


    算準了咱們進退維穀,生死兩難。


    這弈棋人,若不是咱們那幾個死對頭,就是李光弼安插在燕帝身旁的內鬼。”李日越恨得咬牙切齒。


    “那可如何是好?”親信急切問道。


    李日越雙目寒光一閃,對麾下親信道:“如今之計,隻有歸順唐軍,才有活路。”


    李日越也是殺伐決斷之人,一旦下了決心,毫不拖泥帶水。


    他一聲令下,燕軍五百鐵騎放下武器,下馬投降。


    沒有交戰,李日越就率眾投降,雍希顥對李光弼佩服的五體投地。


    雍希顥立刻按照李帥之策,陪著李日越一起晉見李光弼。


    李日越投誠後,李光弼對李日越十分優待,推心置腹,視其為知己心腹。


    很快,高庭暉也率部來降。


    ……


    荔非元禮頗為好奇,向李光弼求教道:“大帥,李日越和高庭暉都是出了名的悍將,您為何能輕而易舉將其收入囊中?”


    李光弼微微一笑,道:“此乃人情使然啊。


    史思明自詡燕雲鐵騎天下無敵,一直憤恨沒有機會與我在野外決戰。


    這次聽說我輕騎出城,認為一定能將我擒獲。


    史思明一直懷疑高庭暉、李日越、喻文景三人中,有一人暗中降唐。李日越沒有把我活捉,自然嫌疑甚大,故不敢迴去。


    李日越一投降,嫌疑便落在了高庭暉和喻文景身上。史思明必然會猜忌此二人。


    高庭暉的才幹勇氣都勝過李日越,聽說李日越受到唐軍厚待信任,自然會興起壓過他的念頭。投降是遲早的事。


    昨日聖旨到,李日越連升數級,被朝廷封為右金吾大將軍。而高庭暉在史思明帳下,隻不過是一個區區六品的五台府果毅。


    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原來如此。大帥,您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這兩員猛將,李靖將軍複生,也不過如此!”


    荔非元禮雙挑大指,由衷敬佩。


    沒過多久,由於李光弼的保薦,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己亥(初六日),大唐朝廷任命高庭暉為右武衛大將軍,官秩正三品。


    消息傳到燕軍,燕軍將領動了心思,每日一到天黑,便暗地裏開始串聯……


    ……


    這日黃昏時分,倦鳥歸巢。李光弼借著巡防營地的名義,來到孤鷹斥候把守的區域。


    有一個人,他不得不謝。


    隻見一襲白衣,盤坐在河灘大石上垂釣。


    倘若有人離的足夠近,便能聽清他的喃喃自語:


    “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用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