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歲又除。頓迴和氣滿寰區。春見解綠江南樹,不與人間染白須。
殘蠟燭,舊桃符。寧辭末後飲屠蘇。歸歟幸有園林勝,次第花開可自娛。
——《鷓鴣天·丁已除夕》趙師俠〔宋代〕
……
猿飛日月大怒,“鏗”一聲拔出倭刀,一刀向白複劈來。
身未動,刀氣如虹。隻見刀尖上發出的罡氣將草叢劈開,仿佛一條水線從碧草叢中激射而來。
白複腳尖一挑,一塊磨盤大的石塊飛向草線。
“唰”一聲,鬼刃的刀氣迎向石塊,將石塊劃成兩半。
白複一拉鐵錘,三人避開,一條水線“嗖”一聲從三人身前掠過。
僅憑隔空的刀氣就能有如此大的威力。此人被稱作扶桑鬼刃,顯然不是浪得虛名。
“騰騰騰”,猿飛日月雙手持刀,邁開大步,衝向白複。
看似離白複還有五丈的距離,此人三步就逼近白複身前,正是“縮地成寸”的功夫。
白複玄鐵刀當仁不讓,迎風一展,直奔猿飛日月麵門。
“轟”兩人毫無花俏硬拚一招。
白複連退五步,猿飛日月腳下生根,紋絲不動。若不是白複百戰力竭,可能尚有一拚之力,而眼下的白複,遠不是此人對手。
兩軍交戰,不同尋常比武。
猿飛日月才不會顧及宗師身份,就束縛住自己的手腳。
猿飛日月冷哼一身,不等白複調勻氣息,一招“迎風斬”,劈向白複脖頸,要將白複梟首。
白複拖刀遊走,避開倭人刀尖,玄鐵刀擦著對方刀鋒,切入倭人腰腹。猿飛日月毫不退讓,手中赤焰刀橫斬,迎向白複。
“當”兩人長刀再次相撞。
白複連退數步。
……
十招過後,白複體悟到猿飛日月的刀法。東瀛刀法與中土武功大相徑庭。倭人刀法幹淨利落,毫無花俏,極其簡潔,關鍵就在於快捷和兇狠。
唯其至簡,所以刀法至剛,角度狠辣,出刀迅疾。
用中土武學的道統來看,隻攻不守,隻剛不柔,算不得上乘武功。但猿飛日月刀走偏鋒,將這一脈武功發揮到極致,卻也極難對付。除非是劍聖、劍魔這類大宗師級別的高手,尋常化境高手恐非其對手。
白複心道:“此人刀法也不知在何處學得,竟然有一種天地源頭的洪荒之力,隱然能跟自己的巽坎真氣抗衡。每一次刀氣襲來,竟有烈焰灼燒之感。”
白複所料無誤,正如其所詫異,猿飛日月的師門,不僅隱秘詭譎,而且地勢兇險,時不時有火山噴發,火山熔漿漫山遍野流淌。
猿飛日月天賦秉異,常年在火山口閉關修煉,機緣巧合下,竟然將師門心法與火山噴發的天地偉力融會貫通,獨創出橫掃東瀛的“烈焰刀法”。
猿飛日月一長一短兩把倭刀,也頗有來曆,是由東瀛最好的鑄劍師,用扶桑最優質的鐵礦,在火山熔漿中百煉而成。長刀名為“赤焰”,短刀取名“冰火”,堅硬柔韌,鋒銳異常。
……
在白複揣度倭人的時刻,猿飛日月也在判斷著白複的武功。
猿飛日月暗襯:“支那小子,雖然明顯處在下風,竟然能跟自己周旋十招,不落敗績。倘若讓此人存於世上,乃我扶桑明日之大敵。彼之英雄,吾之仇寇。不能讓此人活著迴去。”
此念一出。猿飛日月殺心大起,出手毫不留情,更加狠辣。
硬拚數十招,白複瀕臨崩潰邊緣,體內真氣幾乎耗盡,迴血不足。
一旦沒有真氣的加持,玄鐵刀沉重異常,反成拖累。
白複瞅一個雙方攻防轉換的空檔,將玄鐵刀插在身後,取出另一把長劍“照膽”,此劍得自蜀山論劍,是白複心愛之物。
白複右手拇指被永王李璘削斷,隻能用左手劍,雖然沒有右手劍嫻熟,但也遠勝一般劍客。
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剛!
白複劍法一變,劍氣忽強忽弱,忽吞忽吐,至柔妙法,抵擋住猿飛日月的進攻,且趁機反撲。
白複走位飄忽,一步一蓮花,將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等武侯八卦陣的陣法融入身法。
鬥到緊要關頭,白複形如疾風驟雨,穿來插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八人一般,一劍化八劍,八劍動九天。
此劍法正是劍聖裴旻劍法第五式。此劍法難度極高,不僅要求劍客本身武功卓絕,更要求劍客精熟武侯八卦陣。
白複之劍則如跗骨之蛆,暴風驟雨般傾瀉而來,不給猿飛日月喘息之機。
白複劍勢淩厲,仿佛從九霄俯衝而下,將猿飛日月的身形籠罩於八隅之內。
白複以快打快,劍光如日月,迅疾電馳。猿飛日月剛要用赤焰刀橫斬,白複手腕一抖,劍光倏爍而景逝,劍芒乍現,飄滭而星流,直刺倭人咽喉。
猿飛日月一側身,長劍從其脖頸挑過,劍上的氣勁將倭人的脖頸劃出一道淺淺的血痕。
猿飛日月大吃一驚,沒想到白複落在下風之時,還能發起如此淩厲的反擊。
猿飛日月畢竟是刀法大家,幾招過後,便摸清楚了白複的底細——真氣不足,難以為繼。
猿飛日月不再追求招式變化,加強攻勢,試圖用罡氣逼迫白複用體內真氣決戰。
最高妙的兵法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
倘若被對手調動,按照對手喜歡的方式交鋒,白複定會一敗塗地。
白複突然莫名其妙往空檔出劈出一劍,出劍離猿飛日月尚有一丈距離。
獨狼見白複劍招失誤,暗道不好,心道:“白龍恐怕真氣透支,如此下去,定然兇多吉少!”
獨狼把一柄腰刀遞給鐵錘,道:“錘班,倭人兇狠,我和白龍一起跟他拚了,你伺機逃…”
話音未落,場上局麵發生變化。
白複剛才令人捉摸不透的一劍卻令猿飛日月大駭。原來這一劍正劈在猿飛日月前後兩招銜接處。隻要猿飛日月上前搶攻,就自動將咽喉送至白複劍下。
猿飛日月心道:“莫非你能識破我的劍法?不可能,中土武士無人見過我的劍術啊?”
猿飛日月移形換位,踏前一步,手中赤焰刀劈出。眼裏高明之人就能看出,猿飛日月看似劈出一刀,實則暗含七八種變化。無論白複如何閃躲,皆在刀氣籠罩之下。
白複好似閑庭信步,隨手一劍,範鑄兩儀,佪旋四七,從另一個角度刺向猿飛日月咽喉。
猿飛日月倘若繼續進攻,兩人將同時身中刀劍,而自己受傷部位卻在致命咽喉。
猿飛日月隻能強行撤刀,急刹腳步,一個倒翻,七八種厲害變化還未施展便化為無形。
白複劍隨意走,如影隨形,再刺一劍,這一劍更為離譜,方而不矩,圓而不規,後發先至,再刺倭人咽喉。
猿飛日月還未搶攻,便淪為防守,隻能環刀遊走,護住全身。
白複洋洋灑灑揮出一劍,劍勢不屈不撓,又奔咽喉。
猿飛日月隻能再次變招,身形疾旋,躲過此劍。
……
幾招下來,白複劍乘流光,身策飛景,淩六虛,貫涵溶。劍招出乎無上,入乎無下。經乎汗漫之門,遊乎窈眇之野。逍遙恍惚之中,俳徊茫昧之間,仿佛不是生死廝殺,而是技擊遊戲。
猿飛日月仿佛弈棋,被白複占了先手,隻能被動迴應,身形連續倒退,顏麵盡失。
猿飛日月明明功力在白複之上,卻被白複泣鬼神的劍法,殺得狼狽逃竄。猿飛日月氣的哇哇大叫,把心一橫,使出自己的招牌功夫——烈焰刀法。
猿飛日月麵如酒醉,罡氣調動,赤焰刀身變的通紅,仿佛剛出熔爐,正要淬火的半成品刀。
赤焰刀一刀劈出,刀身映出霓彩,烈焰撲麵而來。
白複根本不能近身搶攻,倭人赤焰刀刀氣籠罩之處,就是重重火焰。
猿飛日月連人帶刀,化成一團光焰撲來,白複衣袍須眉皆燃,險象環生。隻能騰挪躲閃,幾番遊走下來,真氣不濟,瀕臨油盡燈枯。
倘若此時,戰場上隻有白複一人,或許還能通過絕頂輕功逃生。但受鐵錘拖累,又不能不顧戰友逃遁。
白複計無可施,頓生沮喪之感,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湧上心頭。
白複這一走神,被猿飛日月抓出戰機。倭人一刀劈出,正中白複長劍劍身,一劍將白複長劍斬斷。
出道數年,這還是第一次在交手中,被敵手將長劍斬斷。
“難道此地就是葬身之所?”
此念一出,白複頓時心如死灰!
殘蠟燭,舊桃符。寧辭末後飲屠蘇。歸歟幸有園林勝,次第花開可自娛。
——《鷓鴣天·丁已除夕》趙師俠〔宋代〕
……
猿飛日月大怒,“鏗”一聲拔出倭刀,一刀向白複劈來。
身未動,刀氣如虹。隻見刀尖上發出的罡氣將草叢劈開,仿佛一條水線從碧草叢中激射而來。
白複腳尖一挑,一塊磨盤大的石塊飛向草線。
“唰”一聲,鬼刃的刀氣迎向石塊,將石塊劃成兩半。
白複一拉鐵錘,三人避開,一條水線“嗖”一聲從三人身前掠過。
僅憑隔空的刀氣就能有如此大的威力。此人被稱作扶桑鬼刃,顯然不是浪得虛名。
“騰騰騰”,猿飛日月雙手持刀,邁開大步,衝向白複。
看似離白複還有五丈的距離,此人三步就逼近白複身前,正是“縮地成寸”的功夫。
白複玄鐵刀當仁不讓,迎風一展,直奔猿飛日月麵門。
“轟”兩人毫無花俏硬拚一招。
白複連退五步,猿飛日月腳下生根,紋絲不動。若不是白複百戰力竭,可能尚有一拚之力,而眼下的白複,遠不是此人對手。
兩軍交戰,不同尋常比武。
猿飛日月才不會顧及宗師身份,就束縛住自己的手腳。
猿飛日月冷哼一身,不等白複調勻氣息,一招“迎風斬”,劈向白複脖頸,要將白複梟首。
白複拖刀遊走,避開倭人刀尖,玄鐵刀擦著對方刀鋒,切入倭人腰腹。猿飛日月毫不退讓,手中赤焰刀橫斬,迎向白複。
“當”兩人長刀再次相撞。
白複連退數步。
……
十招過後,白複體悟到猿飛日月的刀法。東瀛刀法與中土武功大相徑庭。倭人刀法幹淨利落,毫無花俏,極其簡潔,關鍵就在於快捷和兇狠。
唯其至簡,所以刀法至剛,角度狠辣,出刀迅疾。
用中土武學的道統來看,隻攻不守,隻剛不柔,算不得上乘武功。但猿飛日月刀走偏鋒,將這一脈武功發揮到極致,卻也極難對付。除非是劍聖、劍魔這類大宗師級別的高手,尋常化境高手恐非其對手。
白複心道:“此人刀法也不知在何處學得,竟然有一種天地源頭的洪荒之力,隱然能跟自己的巽坎真氣抗衡。每一次刀氣襲來,竟有烈焰灼燒之感。”
白複所料無誤,正如其所詫異,猿飛日月的師門,不僅隱秘詭譎,而且地勢兇險,時不時有火山噴發,火山熔漿漫山遍野流淌。
猿飛日月天賦秉異,常年在火山口閉關修煉,機緣巧合下,竟然將師門心法與火山噴發的天地偉力融會貫通,獨創出橫掃東瀛的“烈焰刀法”。
猿飛日月一長一短兩把倭刀,也頗有來曆,是由東瀛最好的鑄劍師,用扶桑最優質的鐵礦,在火山熔漿中百煉而成。長刀名為“赤焰”,短刀取名“冰火”,堅硬柔韌,鋒銳異常。
……
在白複揣度倭人的時刻,猿飛日月也在判斷著白複的武功。
猿飛日月暗襯:“支那小子,雖然明顯處在下風,竟然能跟自己周旋十招,不落敗績。倘若讓此人存於世上,乃我扶桑明日之大敵。彼之英雄,吾之仇寇。不能讓此人活著迴去。”
此念一出。猿飛日月殺心大起,出手毫不留情,更加狠辣。
硬拚數十招,白複瀕臨崩潰邊緣,體內真氣幾乎耗盡,迴血不足。
一旦沒有真氣的加持,玄鐵刀沉重異常,反成拖累。
白複瞅一個雙方攻防轉換的空檔,將玄鐵刀插在身後,取出另一把長劍“照膽”,此劍得自蜀山論劍,是白複心愛之物。
白複右手拇指被永王李璘削斷,隻能用左手劍,雖然沒有右手劍嫻熟,但也遠勝一般劍客。
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剛!
白複劍法一變,劍氣忽強忽弱,忽吞忽吐,至柔妙法,抵擋住猿飛日月的進攻,且趁機反撲。
白複走位飄忽,一步一蓮花,將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等武侯八卦陣的陣法融入身法。
鬥到緊要關頭,白複形如疾風驟雨,穿來插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八人一般,一劍化八劍,八劍動九天。
此劍法正是劍聖裴旻劍法第五式。此劍法難度極高,不僅要求劍客本身武功卓絕,更要求劍客精熟武侯八卦陣。
白複之劍則如跗骨之蛆,暴風驟雨般傾瀉而來,不給猿飛日月喘息之機。
白複劍勢淩厲,仿佛從九霄俯衝而下,將猿飛日月的身形籠罩於八隅之內。
白複以快打快,劍光如日月,迅疾電馳。猿飛日月剛要用赤焰刀橫斬,白複手腕一抖,劍光倏爍而景逝,劍芒乍現,飄滭而星流,直刺倭人咽喉。
猿飛日月一側身,長劍從其脖頸挑過,劍上的氣勁將倭人的脖頸劃出一道淺淺的血痕。
猿飛日月大吃一驚,沒想到白複落在下風之時,還能發起如此淩厲的反擊。
猿飛日月畢竟是刀法大家,幾招過後,便摸清楚了白複的底細——真氣不足,難以為繼。
猿飛日月不再追求招式變化,加強攻勢,試圖用罡氣逼迫白複用體內真氣決戰。
最高妙的兵法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
倘若被對手調動,按照對手喜歡的方式交鋒,白複定會一敗塗地。
白複突然莫名其妙往空檔出劈出一劍,出劍離猿飛日月尚有一丈距離。
獨狼見白複劍招失誤,暗道不好,心道:“白龍恐怕真氣透支,如此下去,定然兇多吉少!”
獨狼把一柄腰刀遞給鐵錘,道:“錘班,倭人兇狠,我和白龍一起跟他拚了,你伺機逃…”
話音未落,場上局麵發生變化。
白複剛才令人捉摸不透的一劍卻令猿飛日月大駭。原來這一劍正劈在猿飛日月前後兩招銜接處。隻要猿飛日月上前搶攻,就自動將咽喉送至白複劍下。
猿飛日月心道:“莫非你能識破我的劍法?不可能,中土武士無人見過我的劍術啊?”
猿飛日月移形換位,踏前一步,手中赤焰刀劈出。眼裏高明之人就能看出,猿飛日月看似劈出一刀,實則暗含七八種變化。無論白複如何閃躲,皆在刀氣籠罩之下。
白複好似閑庭信步,隨手一劍,範鑄兩儀,佪旋四七,從另一個角度刺向猿飛日月咽喉。
猿飛日月倘若繼續進攻,兩人將同時身中刀劍,而自己受傷部位卻在致命咽喉。
猿飛日月隻能強行撤刀,急刹腳步,一個倒翻,七八種厲害變化還未施展便化為無形。
白複劍隨意走,如影隨形,再刺一劍,這一劍更為離譜,方而不矩,圓而不規,後發先至,再刺倭人咽喉。
猿飛日月還未搶攻,便淪為防守,隻能環刀遊走,護住全身。
白複洋洋灑灑揮出一劍,劍勢不屈不撓,又奔咽喉。
猿飛日月隻能再次變招,身形疾旋,躲過此劍。
……
幾招下來,白複劍乘流光,身策飛景,淩六虛,貫涵溶。劍招出乎無上,入乎無下。經乎汗漫之門,遊乎窈眇之野。逍遙恍惚之中,俳徊茫昧之間,仿佛不是生死廝殺,而是技擊遊戲。
猿飛日月仿佛弈棋,被白複占了先手,隻能被動迴應,身形連續倒退,顏麵盡失。
猿飛日月明明功力在白複之上,卻被白複泣鬼神的劍法,殺得狼狽逃竄。猿飛日月氣的哇哇大叫,把心一橫,使出自己的招牌功夫——烈焰刀法。
猿飛日月麵如酒醉,罡氣調動,赤焰刀身變的通紅,仿佛剛出熔爐,正要淬火的半成品刀。
赤焰刀一刀劈出,刀身映出霓彩,烈焰撲麵而來。
白複根本不能近身搶攻,倭人赤焰刀刀氣籠罩之處,就是重重火焰。
猿飛日月連人帶刀,化成一團光焰撲來,白複衣袍須眉皆燃,險象環生。隻能騰挪躲閃,幾番遊走下來,真氣不濟,瀕臨油盡燈枯。
倘若此時,戰場上隻有白複一人,或許還能通過絕頂輕功逃生。但受鐵錘拖累,又不能不顧戰友逃遁。
白複計無可施,頓生沮喪之感,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湧上心頭。
白複這一走神,被猿飛日月抓出戰機。倭人一刀劈出,正中白複長劍劍身,一劍將白複長劍斬斷。
出道數年,這還是第一次在交手中,被敵手將長劍斬斷。
“難道此地就是葬身之所?”
此念一出,白複頓時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