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整夜隻聞睢陽城樓金鼓聲,不見唐軍任何動靜。尹子奇身旁偏將道:“將軍,恐怕是唐軍擾敵之策,切勿中計。”


    果不其然,雄雞報曉,天光大亮,睢陽城樓偃旗息鼓,寢兵絕鼓,再無動靜。


    尹子奇破口大罵,緊繃一夜的身心終於鬆弛下來。燕軍官兵熬了通宵,人困馬乏,奉命各自迴營,解甲歇息。


    尹子奇雙眼布滿血絲,迴到中軍大帳,脫下甲胄,頭一沾枕頭,就沉沉睡去。


    張巡在城樓上見燕軍各營將領,領兵歸營。將士們腳步虛浮,人馬困頓,精神萎靡。


    唐軍等的就是這一刻!


    張巡和麾下驍將南霽雲、雷萬春、白複等十餘將領,各率五十騎精銳,從睢陽城門衝出,如猛虎下山,穿林躍澗,殺氣騰騰衝向燕軍大營。


    南霽雲、白複等神箭手率先衝鋒,奔馳騎射中連發數箭,幹掉吊鬥、箭樓上的巡邏哨兵。


    白複掏出專破路障的新式武器——星鏈雙錘。這種武器是依據唐門圖紙,打造而成。兩端是拳頭大小的銅錘,兩錘之間用一條鐵鏈鏈接。


    白複在頭頂搖動星鏈雙錘,奮力甩向前方。星鏈雙錘旋轉飛出,將軍營門口布防的鐵蒺藜、鹿角等路障席卷蕩開。


    白複連續甩出七、八條星鏈雙錘,在軍營門口掃蕩出一條丈尺寬的道路,一馬平川。


    白複馬快,率先衝到軍營門口,勒馬急停,淩空躍起。


    玄鐵厚背刀“鏘”一聲,衝天而起。


    白複仿佛身處颶風風眼,坎巽兩氣遊走全身,以脊柱為軸心,如龍卷風般旋轉。一股凜然強悍的氣勁從腳心湧泉穴而上,貫穿脊椎,直奔頭頂百會穴。


    白複雙腿一攪,雙手持刀,龍卷飛旋,如同投石機轟出的一枚巨石,撞向燕軍營門。


    燕軍營門用水杉粗木製成,銅栓鐵閘,堅硬厚重,卻經不起白複連人帶刀,毀天滅地的一擊。


    “哢嚓”一聲,營門、柵欄俱碎,裂成齏粉。


    營門一破,再無障礙。唐軍數百鐵騎唿嘯衝鋒,闖進燕軍大營。


    燕軍士卒通宵值守,頭腦昏沉,哪料到唐軍會在這時候殺來?!聽到賬外喧嘩,沒反應過來,一個個睡眼惺忪從帳篷探出頭來,一刀就被唐軍揮舞的馬刀斬下。


    按照既定策略,擒賊先擒王!


    唐軍數百鐵騎放棄追殺逃竄的士卒,直衝尹子奇的中軍大營,不費吹灰之力殺到尹子奇的寢帳前。


    雷萬春槍挑帳簾,發現帳內淩亂,空無一人。


    原來,唐軍殺到時,尹子奇驚醒,此時已經逃出大帳,躲在營地角落,試圖重整軍隊,反擊來敵。


    燕軍大營硝煙滾滾,人喊馬嘶,士卒亂竄,南霽雲、雷萬春和白複等諸將在營地內往返追殺,始終無法找到燕軍主將尹子奇。


    燕軍人多勢眾,時間一長,兇險漸生。


    張巡讓雷萬春和白複率領眾將有序撤退,自己和南霽雲等人斷後,掩護唐軍精銳撤離軍營。


    見唐軍撤走,燕軍慢慢聚攏。尹子奇擔心有詐,僅派零星士卒上前偷襲。


    張巡念頭一動,心生一計。他招攏唐軍將士,削尖蒿杆,用作箭矢,射向偷襲的燕軍士卒。


    中箭的燕軍士兵見箭矢不能洞穿皮甲,不由一愣。從地上撿起箭矢一看,竟是蒿杆製成。


    士兵們大喜,以為唐軍沒有箭矢了,紛紛向尹子奇跑去,請求主將派兵追殺,將這幾十名尚未撤走的唐軍將士截殺在軍營之中。


    張巡抬眼望去,軍營偏安一角處,有一名小校翻身上馬,被眾將簇擁,朝自己這邊掩殺過來。


    張巡撫髯一笑,身旁大將南霽雲心領神會。


    南霽雲挽弓搭箭,一拳主定,拉弦掠胸。前手推泰山,後手握虎尾。滿開弓,急放箭,勢如追風,疾如逐電。


    “嗖”


    雕翎箭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繞過眾將頭頂,極速下墜,正中尹子奇的左眼。


    “啊呀!”


    尹子奇一聲慘叫,跌落馬下。


    南霽雲拍馬,手持犀角長刀,衝向尹子奇,試圖萬人軍中,取敵將首級。


    尹子奇的親兵們用長矛盾牌組成槍陣,牢牢護住主將,將南霽雲擋在陣前。其餘燕軍將領紛紛趕來,與南霽雲絞殺在一起。


    南霽雲揮刀如揮槳,上下翻飛,刀光所至,落英繽紛。三五個迴合,便殺退四圍敵將。


    南霽雲抬眼再找敵軍主將時,已看不到尹子奇的身影。


    主將重創,燕軍無心戀戰,再次從睢陽撤軍。


    此戰,唐軍斬殺敵將五十餘人,擊斃五千多名燕軍士卒。


    張巡遂下令殺牛宰羊,慰勞三軍,盡軍出戰。


    城門打開,唐軍傾巢而出。燕軍諸將見唐軍僅有數千步、騎,卻敢貿然出城,與草原騎兵野戰,不禁嘲笑唐軍自不量力。


    張巡親執戰旗,從城門洞裏衝出,一馬當先,直衝偽燕軍陣。白複和南霽雲一左一右,護在張巡身旁。


    唐軍將士山唿海嘯,像離弦之箭,萬箭齊發,射向燕軍大陣。將士們槍挑刀砍,無不以一當十。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燕軍還沒來得及反應,前營陣腳瞬間就被唐軍前鋒衝亂。燕軍大駭,來不及重新列陣防禦,紛紛向後退卻。


    唐軍趁勢掩殺,白複和南霽雲率唐軍精銳,在燕兵軍陣中橫槍躍馬,縱橫衝突,快意馳騁……


    唐軍旋即大破燕兵,斬殺三十餘將,斃敵士卒三千餘人,乘勝追擊,追殺潰逃燕軍數十餘裏。


    翌日,燕軍又收攏殘餘兵馬,整軍反攻睢陽。


    張巡再次領兵出城迎戰,兩軍不分晝夜,鏖戰數十迴合,唐軍屢摧其鋒。


    燕軍仗著兵多將廣,士卒數倍唐軍,屢敗屢戰,一直圍攻不輟。


    燕軍圍城不撤,唐軍日益困頓。長此以往,不是辦法。


    這日,張巡叫來南霽雲、雷萬春和白複等核心將領,密謀商議,定下一計。


    當日黃昏,張巡命將士在睢陽城頭擂鼓鳴金,搖旗呐喊,喊殺聲陣陣,仿佛即刻就要出城襲營。


    尹子奇聞報,親自登上飛樓,瞭望唐軍敵情。


    燕軍官兵,個個頂盔摜甲,枕戈待旦,加強警戒,從傍晚到次日淩晨,絲毫不敢鬆懈。


    正月十七日,劍南軍唐軍士卒賈秀等五千人聚眾起兵,將軍席元慶、臨邛郡守柳奕將其誅殺,原因不詳。


    至德二載正月安慶緒即位後,嚴莊手握偽燕軍政大權,他迅速調整了安祿山在位期間的一係列軍事部署。


    其中一項就是進軍江淮,打開通往江南財賦重鎮的門戶。


    倘若燕軍能揮師南下,不僅可以源源不斷為兩京提供糧餉輜重,還可以為大燕另辟領地。若中原戰事不利,大燕朝廷可定都金陵,割據江東,與李唐王朝劃江而治。


    嚴莊遂命大將尹子奇為河南節度使,命其盡快攻克睢陽,揮師南下。


    尹子奇乃是安祿山的愛將,武藝高強,精通兵法。


    正月二十五日,尹子奇領命,調動媯州、檀州,及同羅部落、奚部落士兵,迅速集結了十三萬大軍,兵鋒直指睢陽。


    戰報傳來,睢陽告急。


    睢陽太守許遠立刻遣使向張巡求救,希望張巡部增援睢陽。


    正月末,張巡帶著麾下三千將士進駐睢陽。睢陽城中,太守許遠的人馬僅有三千八百人。兩位將領的總兵力也不過區區六千八百餘人,迎戰尹子奇十三萬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


    ……


    尹子奇根本沒把區區唐軍放在眼裏。他計劃五日內,踏平睢陽。


    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南下奪取襄陽,切斷唐軍糧草軍餉轉運線;另一路東南奔襲,直取金陵。


    兩路大軍如一把鐵鉗,將江南富庶沃野牢牢鎖在手心。


    ……


    一開始圍城,尹子奇就全力猛攻。


    十三萬燕軍像錢塘大潮,鋪天蓋地湧上睢陽城頭。


    張巡心如磐石,堅韌冷靜,不為所動。根據戰場情況,不斷變換防禦手段。唐軍士氣如虹,殺聲震天,擊退了燕軍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進攻。


    十六天暴風驟雨般的激戰,睢陽城巋然不動。唐軍殲滅燕軍兩萬餘人,俘獲燕軍將領六十多人。


    尹子奇這才曉得張巡的厲害,燕軍傷亡過大,不得不拔營而走,乘夜撤退。


    擊退尹子奇後,睢陽太守許遠與張巡惺惺相惜。許遠更加敬重張巡,對張巡道:“遠懦不習兵,公智勇兼濟,遠請為公守,請公為遠戰”。


    自此,許遠將守城禦敵的指揮權全部交給張巡,自己負責征調糧秣,修繕武器裝備,保障軍需後勤。


    兩個月後,尹子奇卷土重來,再圍睢陽。


    張巡激勵將士道:“吾受國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諸君捐軀命,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