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趙姬或是呂不韋,甚至是李斯……這些名字在他的腦海中瞬間黯去。
嬴政仿佛又迴到了十三年前——剛到秦國的時候,隻是自己靜靜的呆著,不哭不笑的更不開口說話。強烈的自我厭惡在心底滋生,慢慢的就變成了一種自我憎恨。
“公子?”跪在榻邊的青鸞欣喜的直起身,握了他的手問:“您醒了嗎?”
站在暗處的嬴政未曾走近,他對著青鸞搖搖頭,隻是在一邊不語的凝視著。
榻上之人緩緩睜開眼睛,起身望了望四周的問:“天黑了嗎?怎麽不點燈?”
“天……天黑?”女子驚愕的張了張嘴,房間裏明明是鋪滿了金色的陽光,難道說?她不敢相信的伸出手在孩子眼前晃了晃,那雙澄澈的眸子,居然沒有反應。
“青鸞,你哭了?”
“沒有,沒什麽。您等等,我……我這就去點燈。”
循聲朝青鸞所在的那個方向望去,怎麽連一點月光也看不到。
他扭頭撫上了自己睜開的雙眼,臉上居然泛起了一抹淺淺的笑意。
“原來是這樣,看不到了,是什麽都看不到了嗎?”
“不會不會,太醫……他們一定會想辦法的!”
聽她哭得說不出話來,景臻反倒是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隻說:“沒有什麽好難過的,這樣反倒更好。”
“公子?”
“不該看到的,不敢看到的,還有那麽多不想看到的東西,終於可以不用去看了。”
女子壓低了聲音,眼淚還是止不住的往下流,待她迴頭再看時已不見了嬴政人影。
完美的東西,本身就是脆弱而危險的,隻能被定格在那麽短短的一瞬間。
但嬴政,這個人在景臻心中,卻從來都是那麽的完美。是出於自私還是執著呢?當他發現,這份隻屬於自己完美居然也有瑕疵的時候……
青鸞不知道該怎麽開口,因為她不想去告訴這兩個人,一切從一開始就錯了。
“大王,嫪毐的三族都被誅滅,那他府上的門客?”
“全部流放。”
李斯有點吃驚,罷了,參與謀反的那些都已經殺了至於其他的,也不定然要做絕。
“依照秦法,相國大人昔年保舉嫪毐進宮,也可定為謀反。”
“免去呂不韋的一切職務,食邑爵位照舊,遣返封地永遠不得返迴鹹陽。”
這一決定真是讓李斯完全說不出話了,嬴政不剝奪呂不韋文信侯的爵位,居然還讓他迴河南經營那享有十萬戶的封地!
“大王,是打算隻去一個虛名?相國大才遠播天下,這樣恐怕被他國竊而用之啊。”
秦國的宰相,在離職後也多半被其他六國請去為官為相,想那公孫衍就是身掛五國相印的,不免呂不韋會效仿。如此的做法,實在不像是嬴政一貫的舉止。
“下臣愚見,不如……先貶為庶人或者尋地囚禁?”
“你下去吧。”
“大王,這件事……”
“下去!”嬴政一拍桌案,眼中的憎惡不禁讓李斯脊背發涼的連連後退。
“下臣失言請大王恕罪,下臣先告退。”
出宮的路上,李斯一直冥思苦想的猜度著嬴政的心思。事先明明商量的好好的,當時看大王的樣子可是非要置呂不韋於死地不可啊!怎麽如今反倒變了?既然給呂不韋留下了退路,那背叛相府的自己豈不是多了一條死路?心中不得開解的李斯步子越走越快,一個不留神就撞上了前麵的內侍。
“奴才該死,冒犯大人了。”
“不妨事不妨事。”李斯邊說邊整理著衣飾,“敢問這些,是要用來祭祀天地的?”
被撞翻在地的托盤裏都是用麵團做成的三牲,若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平日裏的豬羊肉食。那人聞言看了李斯一眼,小聲說:“最近宮裏,要避血光!”
避血光?李斯豁然開朗的點了點頭,隻是嬴政一直推崇刑法,怎麽信起這一套儒家的做法了?他不說明,隻歎道:“真是,難得大王如此仁善。”
“哎呀,大人多想了,這還不都是為了那小公子?”
“公子?是為了扶蘇公子?”
那宦官擺擺手,說:“不不不!這一位是大王的弟弟,前朝公子嬴景臻。”
“哦,李斯真是孤陋寡聞了。不過這避血光,又是怎麽迴事?”
李斯看那人有些犯難,會意的從袖中摸出了一片金箔的遞於他說:“還望賜教。”
“這個自然自然。”收好了東西,這宦官才繼續說:“聽說是在大鄭宮的時候被嚇著了,就是那天晚上,在太後宮裏……不知怎麽就傷著了眼睛,看不見了。”
“不知怎麽的?”
見四下無人,他才貼在李斯耳邊道:“其實是大王給推的,跟太後那事一樣,不讓說!大王現在,可為這事著急著呢。”
“原來這樣,看來這位公子,倒是頗得大王喜歡。”
“何止是頗得啊。”那人理好了托盤裏的東西,“這宮裏人都知道,大王可是打小就愛得發緊呢!大人若沒事的話,奴才先告退了。”
“哦,有勞了。”看人已經走遠,李斯的眼中不禁泛起了一股異樣的目光。
他所效勞的,應是並吞寰宇之地,執掌天下之人,怎麽嬴政卻被一個無知孩童給絆住了?
梟首飲血,秦國一直是以這樣的虎狼之師威懾六國,如今祭祀都不用犧牲了,於秦國真是荒唐可笑。可見這個贏景臻,不是個該留的人。
經曆過那一次謀反,況且嬴政又是剛剛掌權,按理說他應該比以往更加勤勉的處理政務才對。可嬴政如今把詩書刑法等每日必上的課程統統停掉了,就連鍾愛的騎馬舞劍也沒再做過。大臣們都有些不解,這位大王連早朝也不願多說的大王究竟在幹什麽。漸漸的宮中開始傳言,大王和自己的親弟廝混在一起做那龍陽之事,其實男風在當今親貴間不算什麽,但這嬴政和嬴景臻在他人眼裏是親生兄弟,亂()倫這一條總是上不得台麵的。
很多文臣也想要勸諫,但看這偌大的秦國的確是被嬴政治理的有條不紊,他們再有微詞也隻能由著嬴政去了,心想畢竟大王年青,總是有些玩性的。隻有李斯冷笑著低‘哼’了一聲,心裏猜度著個中的情由。
而嬴政既不是如大多人所想的沉迷於歌舞玩樂,也沒有和他的景臻弟弟一起共赴雲雨,他此時正安靜的端坐在池塘邊,不語也不動隻望著前麵的兩人發呆。
半年的時間過去,現在都已經是三月了。
從雍城迴到鹹陽後,這個活脫明朗的孩子仿佛轉了性情,整日裏或是撫琴或是吹笛,即便和青鸞也說不上幾句話。
池邊琴聲悠揚,他隻道景臻的曲真是彈得越來越好了,就連那位教琴的師傅也常常自愧不如。怎麽能不好呢?嬴政的臉上有幾分惆帳,在那個一片黑暗的世界裏,除了寄情於絲竹音韻,又還能做些什麽。
“公子,起風了,我們早些迴去吧。”青鸞溫和的說著,俯下身子,正想為他拍去落在衣上的柳絮。然而剛抬起的手腕,卻被輕輕擋了下來。她抬頭望著已然走近的嬴政,隨即會意的點點頭。
青鸞往後退了一小步,傾了身子說:“您先別動,等奴婢先把衣服理理好。”
嬴政指尖輕挑,本是附著於那人領口和肩頭的柳絮便緩緩而下,而身邊響起的卻是青鸞的聲音。隻是孩子那雙熟悉的眼睛裏,仍是無風無浪的死寂一片,嬴政一個遲疑,指腹便輕輕蹭到了這人秀氣的眼角。已經有太久——沒有碰過這張臉了。
“青鸞,怎麽了?”
“哦!是園子裏的柳絮,都落在公子的睫毛上了。”
“柳絮……”景臻的聲音裏透著一股懷念,任眼前之人撫摸著自己的眉眼,說:“春天,這麽快就到了?那現在花園裏的花,一定很看好吧。”
嬴政霎時停了動作,迴望著青鸞點點頭。
“奴婢幫您抱著琴,您是要自己走迴去嗎?”
他聽了搖搖頭,說:“有點累了。”
嬴政聞言蹲下身子,等青鸞把人穩穩的扶到背上後便扣緊了孩子雙腿的站起身來。一路上跟在後麵的青鸞一臉傷感,而嬴政卻隻是微笑著把腳步放得更緩了。
知不知道又有什麽分別呢?
景臻已經完全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裏,根本並不在乎陪在身邊的是誰,反正都看不到了,誰來背對他都是一樣的。隻是嬴政自己放不下這一份從脊背處傳來的溫暖,隻是他想看到,那雙小手還能緊緊的扶著自己的雙肩。
“大王,您為什麽不明說呢?這樣子陪著下去,也不能有什麽改變。”女子輕聲說著,幫他把未批的折子分出類來。而嬴政似乎沒聽見,繼續低頭思考著什麽。
“大王恕罪,奴婢……真是裝不下去了。”
“青鸞?”
女子咬了咬下唇,鼓足了勇氣才說:“奴婢,不想看著您這麽懲罰自己。”
“你覺得,這是一種懲罰嗎?”嬴政擱下筆,語聲也變得更加柔和:“把孤當做平常的下人有什麽不好呢。至少對陌生人,景臻還會微笑會點頭還會說話,雖然隻能靜靜的看著不能迴答,對於我來說卻也足夠了。但是他麵對嬴政……罷了,就算是寡人,很多時候也不知該怎麽去麵對自己。”
“您為什麽不試試呢?也許公子他……”
“景臻有一個自己的世界,我不想再把他卷入到這些混亂裏。”
青鸞搖搖頭,她還是不能理解,這明明想要卻又不敢開口,這會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和愧疚。
時間過去了一年,又一年。
太醫說耐心調理個幾年,公子的眼睛總會有起色。可不知是什麽原因,他似乎還是那樣,單單能感到些光線的沒有任何好轉。他們都習慣了這樣的日子,而景臻,也漸漸長大的不能再稱之為‘孩子’。
嬴政看著那清俊淡雅的眉眼,想象著他再過五年的模樣。那時候,景臻一定會是個讓女子們倚門偷看的翩翩君子吧。隻是這世上,怎麽會有能與之相配的人呢?但如若那個人是自己……嬴政搖搖頭,打斷了這些不著邊際的臆想。
“大王什麽時候迴來?”
“此去雍城隻為把母親接迴宮裏,用不了幾日。”
青鸞欣喜的點點頭,隻道他也終於能放下那段過去了。
嬴政仿佛又迴到了十三年前——剛到秦國的時候,隻是自己靜靜的呆著,不哭不笑的更不開口說話。強烈的自我厭惡在心底滋生,慢慢的就變成了一種自我憎恨。
“公子?”跪在榻邊的青鸞欣喜的直起身,握了他的手問:“您醒了嗎?”
站在暗處的嬴政未曾走近,他對著青鸞搖搖頭,隻是在一邊不語的凝視著。
榻上之人緩緩睜開眼睛,起身望了望四周的問:“天黑了嗎?怎麽不點燈?”
“天……天黑?”女子驚愕的張了張嘴,房間裏明明是鋪滿了金色的陽光,難道說?她不敢相信的伸出手在孩子眼前晃了晃,那雙澄澈的眸子,居然沒有反應。
“青鸞,你哭了?”
“沒有,沒什麽。您等等,我……我這就去點燈。”
循聲朝青鸞所在的那個方向望去,怎麽連一點月光也看不到。
他扭頭撫上了自己睜開的雙眼,臉上居然泛起了一抹淺淺的笑意。
“原來是這樣,看不到了,是什麽都看不到了嗎?”
“不會不會,太醫……他們一定會想辦法的!”
聽她哭得說不出話來,景臻反倒是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隻說:“沒有什麽好難過的,這樣反倒更好。”
“公子?”
“不該看到的,不敢看到的,還有那麽多不想看到的東西,終於可以不用去看了。”
女子壓低了聲音,眼淚還是止不住的往下流,待她迴頭再看時已不見了嬴政人影。
完美的東西,本身就是脆弱而危險的,隻能被定格在那麽短短的一瞬間。
但嬴政,這個人在景臻心中,卻從來都是那麽的完美。是出於自私還是執著呢?當他發現,這份隻屬於自己完美居然也有瑕疵的時候……
青鸞不知道該怎麽開口,因為她不想去告訴這兩個人,一切從一開始就錯了。
“大王,嫪毐的三族都被誅滅,那他府上的門客?”
“全部流放。”
李斯有點吃驚,罷了,參與謀反的那些都已經殺了至於其他的,也不定然要做絕。
“依照秦法,相國大人昔年保舉嫪毐進宮,也可定為謀反。”
“免去呂不韋的一切職務,食邑爵位照舊,遣返封地永遠不得返迴鹹陽。”
這一決定真是讓李斯完全說不出話了,嬴政不剝奪呂不韋文信侯的爵位,居然還讓他迴河南經營那享有十萬戶的封地!
“大王,是打算隻去一個虛名?相國大才遠播天下,這樣恐怕被他國竊而用之啊。”
秦國的宰相,在離職後也多半被其他六國請去為官為相,想那公孫衍就是身掛五國相印的,不免呂不韋會效仿。如此的做法,實在不像是嬴政一貫的舉止。
“下臣愚見,不如……先貶為庶人或者尋地囚禁?”
“你下去吧。”
“大王,這件事……”
“下去!”嬴政一拍桌案,眼中的憎惡不禁讓李斯脊背發涼的連連後退。
“下臣失言請大王恕罪,下臣先告退。”
出宮的路上,李斯一直冥思苦想的猜度著嬴政的心思。事先明明商量的好好的,當時看大王的樣子可是非要置呂不韋於死地不可啊!怎麽如今反倒變了?既然給呂不韋留下了退路,那背叛相府的自己豈不是多了一條死路?心中不得開解的李斯步子越走越快,一個不留神就撞上了前麵的內侍。
“奴才該死,冒犯大人了。”
“不妨事不妨事。”李斯邊說邊整理著衣飾,“敢問這些,是要用來祭祀天地的?”
被撞翻在地的托盤裏都是用麵團做成的三牲,若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平日裏的豬羊肉食。那人聞言看了李斯一眼,小聲說:“最近宮裏,要避血光!”
避血光?李斯豁然開朗的點了點頭,隻是嬴政一直推崇刑法,怎麽信起這一套儒家的做法了?他不說明,隻歎道:“真是,難得大王如此仁善。”
“哎呀,大人多想了,這還不都是為了那小公子?”
“公子?是為了扶蘇公子?”
那宦官擺擺手,說:“不不不!這一位是大王的弟弟,前朝公子嬴景臻。”
“哦,李斯真是孤陋寡聞了。不過這避血光,又是怎麽迴事?”
李斯看那人有些犯難,會意的從袖中摸出了一片金箔的遞於他說:“還望賜教。”
“這個自然自然。”收好了東西,這宦官才繼續說:“聽說是在大鄭宮的時候被嚇著了,就是那天晚上,在太後宮裏……不知怎麽就傷著了眼睛,看不見了。”
“不知怎麽的?”
見四下無人,他才貼在李斯耳邊道:“其實是大王給推的,跟太後那事一樣,不讓說!大王現在,可為這事著急著呢。”
“原來這樣,看來這位公子,倒是頗得大王喜歡。”
“何止是頗得啊。”那人理好了托盤裏的東西,“這宮裏人都知道,大王可是打小就愛得發緊呢!大人若沒事的話,奴才先告退了。”
“哦,有勞了。”看人已經走遠,李斯的眼中不禁泛起了一股異樣的目光。
他所效勞的,應是並吞寰宇之地,執掌天下之人,怎麽嬴政卻被一個無知孩童給絆住了?
梟首飲血,秦國一直是以這樣的虎狼之師威懾六國,如今祭祀都不用犧牲了,於秦國真是荒唐可笑。可見這個贏景臻,不是個該留的人。
經曆過那一次謀反,況且嬴政又是剛剛掌權,按理說他應該比以往更加勤勉的處理政務才對。可嬴政如今把詩書刑法等每日必上的課程統統停掉了,就連鍾愛的騎馬舞劍也沒再做過。大臣們都有些不解,這位大王連早朝也不願多說的大王究竟在幹什麽。漸漸的宮中開始傳言,大王和自己的親弟廝混在一起做那龍陽之事,其實男風在當今親貴間不算什麽,但這嬴政和嬴景臻在他人眼裏是親生兄弟,亂()倫這一條總是上不得台麵的。
很多文臣也想要勸諫,但看這偌大的秦國的確是被嬴政治理的有條不紊,他們再有微詞也隻能由著嬴政去了,心想畢竟大王年青,總是有些玩性的。隻有李斯冷笑著低‘哼’了一聲,心裏猜度著個中的情由。
而嬴政既不是如大多人所想的沉迷於歌舞玩樂,也沒有和他的景臻弟弟一起共赴雲雨,他此時正安靜的端坐在池塘邊,不語也不動隻望著前麵的兩人發呆。
半年的時間過去,現在都已經是三月了。
從雍城迴到鹹陽後,這個活脫明朗的孩子仿佛轉了性情,整日裏或是撫琴或是吹笛,即便和青鸞也說不上幾句話。
池邊琴聲悠揚,他隻道景臻的曲真是彈得越來越好了,就連那位教琴的師傅也常常自愧不如。怎麽能不好呢?嬴政的臉上有幾分惆帳,在那個一片黑暗的世界裏,除了寄情於絲竹音韻,又還能做些什麽。
“公子,起風了,我們早些迴去吧。”青鸞溫和的說著,俯下身子,正想為他拍去落在衣上的柳絮。然而剛抬起的手腕,卻被輕輕擋了下來。她抬頭望著已然走近的嬴政,隨即會意的點點頭。
青鸞往後退了一小步,傾了身子說:“您先別動,等奴婢先把衣服理理好。”
嬴政指尖輕挑,本是附著於那人領口和肩頭的柳絮便緩緩而下,而身邊響起的卻是青鸞的聲音。隻是孩子那雙熟悉的眼睛裏,仍是無風無浪的死寂一片,嬴政一個遲疑,指腹便輕輕蹭到了這人秀氣的眼角。已經有太久——沒有碰過這張臉了。
“青鸞,怎麽了?”
“哦!是園子裏的柳絮,都落在公子的睫毛上了。”
“柳絮……”景臻的聲音裏透著一股懷念,任眼前之人撫摸著自己的眉眼,說:“春天,這麽快就到了?那現在花園裏的花,一定很看好吧。”
嬴政霎時停了動作,迴望著青鸞點點頭。
“奴婢幫您抱著琴,您是要自己走迴去嗎?”
他聽了搖搖頭,說:“有點累了。”
嬴政聞言蹲下身子,等青鸞把人穩穩的扶到背上後便扣緊了孩子雙腿的站起身來。一路上跟在後麵的青鸞一臉傷感,而嬴政卻隻是微笑著把腳步放得更緩了。
知不知道又有什麽分別呢?
景臻已經完全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裏,根本並不在乎陪在身邊的是誰,反正都看不到了,誰來背對他都是一樣的。隻是嬴政自己放不下這一份從脊背處傳來的溫暖,隻是他想看到,那雙小手還能緊緊的扶著自己的雙肩。
“大王,您為什麽不明說呢?這樣子陪著下去,也不能有什麽改變。”女子輕聲說著,幫他把未批的折子分出類來。而嬴政似乎沒聽見,繼續低頭思考著什麽。
“大王恕罪,奴婢……真是裝不下去了。”
“青鸞?”
女子咬了咬下唇,鼓足了勇氣才說:“奴婢,不想看著您這麽懲罰自己。”
“你覺得,這是一種懲罰嗎?”嬴政擱下筆,語聲也變得更加柔和:“把孤當做平常的下人有什麽不好呢。至少對陌生人,景臻還會微笑會點頭還會說話,雖然隻能靜靜的看著不能迴答,對於我來說卻也足夠了。但是他麵對嬴政……罷了,就算是寡人,很多時候也不知該怎麽去麵對自己。”
“您為什麽不試試呢?也許公子他……”
“景臻有一個自己的世界,我不想再把他卷入到這些混亂裏。”
青鸞搖搖頭,她還是不能理解,這明明想要卻又不敢開口,這會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和愧疚。
時間過去了一年,又一年。
太醫說耐心調理個幾年,公子的眼睛總會有起色。可不知是什麽原因,他似乎還是那樣,單單能感到些光線的沒有任何好轉。他們都習慣了這樣的日子,而景臻,也漸漸長大的不能再稱之為‘孩子’。
嬴政看著那清俊淡雅的眉眼,想象著他再過五年的模樣。那時候,景臻一定會是個讓女子們倚門偷看的翩翩君子吧。隻是這世上,怎麽會有能與之相配的人呢?但如若那個人是自己……嬴政搖搖頭,打斷了這些不著邊際的臆想。
“大王什麽時候迴來?”
“此去雍城隻為把母親接迴宮裏,用不了幾日。”
青鸞欣喜的點點頭,隻道他也終於能放下那段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