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成都城內,已經獨當一麵的張亦和潘傅正在茶樓之中喝茶聊天。此時的張亦已經從之前的試點都尉升遷為騎校尉了,掌管著一支自己的軍隊,而且這支軍隊是陳淵當年最為精
銳的部隊,陳淵在漢中打仗也並沒有帶著這支軍隊去,留下給張亦,好守護在成都的陳家。潘傅此時也真正成了成都令,也就相當於成都太守,真正管理成都的便是潘傅,雖然潘傅是名義上
的成都之首,很多決策潘傅還是會和張亦商量。
目前成都有兩支軍隊,一支是張亦的,另一支是嚴顏的,嚴顏領的這支軍隊也曾經是陳淵帶領過的軍隊,現在嚴顏是這支軍隊的頭,話雖如此,嚴顏當年是陳淵的副將,現在的嚴顏
擔任益州功曹兼討逆校尉,雖然官職比張亦大,礙於張亦特殊的身份,嚴顏對張亦不能說事言聽計從,卻也沒有正麵反對過,特別是陳淵領軍去漢中之後;對於潘傅,嚴顏很少有機會和潘傅
打交道,況且潘傅是成都令,說起來就比嚴顏官大了,所以更不可能對潘傅不敬。
張亦和潘傅正在喝著茶,卻急匆匆來跑來一人。來人是陳家的一仆人,而且還是張亦的心腹。
“大公子,二公子也在啊,這是今早得到的密報。”說著,那仆人便從懷中取出信件,交給了張亦。
張亦想,可能是要領軍增援漢中,頓時來了興趣,急忙接過信件。可潘傅卻不這麽想,潘傅也想過如果陳淵是讓張亦領軍去增援漢中,那自己也應該被告知才對,這麽說自己是成都
令,成都的糧食等一切雜物還是要從自己手中拿走,所以這信件兩人都可以過問才對。所以潘傅排除了這一想法,那可能就是這地方發生了一些問題。
張亦接過信件後,迫不及待的打開信封,也不顧及一邊的潘傅,便開始閱讀書信。一旁的潘傅對張亦還是挺感動的,不懷疑自己就在自己身邊打開信件了,不過潘傅還是把臉轉到一
旁去了。張亦看著信中的內容,臉上也漸漸失去了笑容。
“可惡,這夥山賊竟敢如此明目張膽。”
書信從張亦手中掉落到了潘傅的腳底下,潘傅轉臉看到張亦的表情後,拾起書信,看看到底書寫了什麽。
原來是有一夥山賊在作祟,而且根據信中的消息,這夥山賊有近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就現在,成都城這的兵才六千多人,於是潘傅想到這可以是一個陰謀,但是卻不能說
出個所以然來。
張亦收到密報之後,就前去調兵遣將去了。
潘傅也迴到了自己的崗位,計算著給即將出城的士兵們的糧草。
張亦來到成都校場,找嚴顏商議。張亦道:“嚴校尉,這夥山賊人數過多,如果不把成都兵馬全數帶出,很難滅了這股山賊。”
嚴顏拱手迴道:“平夷將軍出兵漢中之時,末將定為將軍保全成都,現在這夥山賊並沒有要攻取何處的動向,不急於滅了他們,等到將軍凱旋之時,再發兵剿滅這山賊也不遲啊。”
張亦不以為然,罷了罷手道:“義父此番前往征討劉焉,此戰已打兩年之久,也不見義父趕走劉焉,並非我不相信義父能趕在劉焉。義父在涼州之時,便得常勝將軍之稱,義父之所
以沒有急著趕走劉焉,必有他的道理,想必義父是讓我得在益州境內曆練一番,正好這夥山賊便個機會。”
嚴顏見勸不得,於是道:“若如此,末將領命前去清剿這股山賊。”
張亦不幹了,張亦可是想自己帶兵出去,但是嚴顏聲望遠遠高於張亦,而且自己之前在江州的時候還和嚴顏代過一段時間,對嚴顏也很敬重。正不知怎麽辦的時候,張亦的軍中司馬
劉亮道:“校尉大人,我覺得嚴校尉說得有理,嚴校尉帶出清剿這夥山賊,這時候萬一成都內有什麽事情發生的時候,還需要你來主持大局呢。”
張亦覺得也是,於是下令道:“嚴顏!”“末將在!”“你領五千人馬前去剿滅這股山賊。”“末將領命!”
嚴顏走後,劉亮來到張亦身邊道:“大人,如若嚴顏帶去五千人馬,那城中兵馬就千餘人了,是不是派給嚴顏的人馬過多了點。”
張亦道:“不然,密報稱這山賊人數過萬,原本我是想讓他領六千人去的,就是想到成都不能有失,才少給他千人,留下來保全成都安危,而且我留下的這千餘人中,有七百多眾是
父親留給我最為精銳的益州部隊。所以留守成都綽綽有餘了。”
嚴顏領命後,帶兵從東門前去清剿這股山賊而去。
兩天之後,嚴顏來到了密報所說的地方。看了下四周,問道:“可是此處?”從嚴顏馬後出來一人應道:“迴稟校尉,正是此處。”
看著前方地形,嚴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但還是謹慎的對身後的親兵道:“你帶著幾名斥候到四周看看。”被點到的親兵領著數名斥候便離開了這支大部隊。
嚴顏帶著軍隊在這休息了半個時辰之後,前去偵查的一斥候迴來稟報:“報,啟稟校尉,前方有幾千人,正遠行於此。”
聽到那夥山賊居然要跑路,於是便有拍馬屁的道:“定是知道校尉威名,想要逃走!”嚴顏麵露喜色,命令道:“給我追!”中士兵齊聲道:“諾!”五千人馬便急衝衝的追趕著前
方正在“逃亡”的山賊們。追著追著,嚴顏覺察到現在軍隊處於的位置正是一個很好的埋伏之地,擔心這夥山賊會在此做埋伏,但又一想,一夥山賊能有多大的作為。
也正在此時,探子迴報,說前方的山賊似乎逃累了,正在前方休息。
正當嚴顏麵露喜色,準備發動進攻之時,又來一探子迴報:“校尉,不好了,後方有幾千人眾追趕而來,從服飾上看,和前方山賊無異。”
嚴顏立馬就知道果真中計了,然後又看到前方塵土飛揚,眼尖的士兵道:“校尉,前方山賊調頭而來。”
“報~~~,校尉,北麵山頭湧出數千人馬。”
這時,嚴顏的軍中司馬道:“校尉,敵放兵馬近兩萬人,我方五千人,敵眾我寡,早些撤兵吧。趁南方沒有山賊,先去南邊……”
還沒等著司馬說完,又一探子迴報;“校尉,已無路撤兵了,南邊也聚來數千山賊。”
這時,嚴顏身邊的幾位副將道:“校尉,不如想成都求來援軍,好撤迴城中啊。”
嚴顏應道:“成都已無兵馬,來不了援軍了,此處離江州城有幾日路程。”
那副將道:“稟校尉,快馬加鞭有三日路程。”
嚴顏對那副將道:“江州也有六千人馬,若來五千餘人,不僅可以保住我五千兵馬,也可滅了這一大股山賊,除去益州一大害。你帶著數人請來江州援軍,定有重賞。”
“諾!”那副官接了嚴顏的命令之後,便帶著些人前往江州。
“不可與四路同時開戰,先破了東麵山賊,若江州李太守帶兵增援,也可接應李太守。”嚴顏打定主意,先滅了東邊的山賊,好與李未匯合,又派兵迴成都告訴張亦和潘傅自己的處境,同時讓他們做好成都的防禦措施,嚴顏現在已經感覺到這群山賊並非普通的山賊,普通山賊怎麽可能會如此龐大,兩萬多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但是這並不是嚴顏要擔心的問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迅速把東邊的那一股山賊滅了,好與李未匯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有機會除掉剩下來的這股山賊。
兩天後,成都城中。
嚴顏的傳信使迴到了成都,進入了蜀郡太守府,這裏是潘傅的工作地,潘傅也是這裏的領事者、頭人。
那信使道:“大人,嚴校尉被山賊包圍起來了。”
潘傅先是一驚,知道肯定有什麽原因,於是讓信使繼續道來。信使接著道:“大人,此番嚴校尉去後打聽得這股山賊並非普通山賊,而且這些山賊有兩萬多人,而且山賊從四方而來,把成都那五千兵馬包圍起來了。嚴校尉派我迴來之前,他有讓人前去江州找李未太守,希望李未太守能從那兒調來兵馬,救助嚴校尉。救下嚴校尉之後再想方法除掉剩下的其他山賊。嚴校尉還讓我轉告大人,讓大人做好防禦成都城的措施。”
聽完信使的話後,潘傅陷入了沉思。“下去休息吧。”信使下去之後,潘傅有叫人去請來張亦,說有要事相商。
迴憶剛才那信使的話,潘傅也感覺這次這夥山賊是有目的。
想想,好端端的怎麽會突然冒出一股有兩萬多的山賊呢,而且從嚴顏被包圍這事,潘傅感覺到這事一定有人在後麵指示的。
哪兒來的這麽多的人,這個問題讓潘傅想到了一個點上,那就是可能是益州世家中的某個世家要站出來帶頭造反了。
於是,潘傅好好的分析了益州稍有勢力一點的世家們。
銳的部隊,陳淵在漢中打仗也並沒有帶著這支軍隊去,留下給張亦,好守護在成都的陳家。潘傅此時也真正成了成都令,也就相當於成都太守,真正管理成都的便是潘傅,雖然潘傅是名義上
的成都之首,很多決策潘傅還是會和張亦商量。
目前成都有兩支軍隊,一支是張亦的,另一支是嚴顏的,嚴顏領的這支軍隊也曾經是陳淵帶領過的軍隊,現在嚴顏是這支軍隊的頭,話雖如此,嚴顏當年是陳淵的副將,現在的嚴顏
擔任益州功曹兼討逆校尉,雖然官職比張亦大,礙於張亦特殊的身份,嚴顏對張亦不能說事言聽計從,卻也沒有正麵反對過,特別是陳淵領軍去漢中之後;對於潘傅,嚴顏很少有機會和潘傅
打交道,況且潘傅是成都令,說起來就比嚴顏官大了,所以更不可能對潘傅不敬。
張亦和潘傅正在喝著茶,卻急匆匆來跑來一人。來人是陳家的一仆人,而且還是張亦的心腹。
“大公子,二公子也在啊,這是今早得到的密報。”說著,那仆人便從懷中取出信件,交給了張亦。
張亦想,可能是要領軍增援漢中,頓時來了興趣,急忙接過信件。可潘傅卻不這麽想,潘傅也想過如果陳淵是讓張亦領軍去增援漢中,那自己也應該被告知才對,這麽說自己是成都
令,成都的糧食等一切雜物還是要從自己手中拿走,所以這信件兩人都可以過問才對。所以潘傅排除了這一想法,那可能就是這地方發生了一些問題。
張亦接過信件後,迫不及待的打開信封,也不顧及一邊的潘傅,便開始閱讀書信。一旁的潘傅對張亦還是挺感動的,不懷疑自己就在自己身邊打開信件了,不過潘傅還是把臉轉到一
旁去了。張亦看著信中的內容,臉上也漸漸失去了笑容。
“可惡,這夥山賊竟敢如此明目張膽。”
書信從張亦手中掉落到了潘傅的腳底下,潘傅轉臉看到張亦的表情後,拾起書信,看看到底書寫了什麽。
原來是有一夥山賊在作祟,而且根據信中的消息,這夥山賊有近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就現在,成都城這的兵才六千多人,於是潘傅想到這可以是一個陰謀,但是卻不能說
出個所以然來。
張亦收到密報之後,就前去調兵遣將去了。
潘傅也迴到了自己的崗位,計算著給即將出城的士兵們的糧草。
張亦來到成都校場,找嚴顏商議。張亦道:“嚴校尉,這夥山賊人數過多,如果不把成都兵馬全數帶出,很難滅了這股山賊。”
嚴顏拱手迴道:“平夷將軍出兵漢中之時,末將定為將軍保全成都,現在這夥山賊並沒有要攻取何處的動向,不急於滅了他們,等到將軍凱旋之時,再發兵剿滅這山賊也不遲啊。”
張亦不以為然,罷了罷手道:“義父此番前往征討劉焉,此戰已打兩年之久,也不見義父趕走劉焉,並非我不相信義父能趕在劉焉。義父在涼州之時,便得常勝將軍之稱,義父之所
以沒有急著趕走劉焉,必有他的道理,想必義父是讓我得在益州境內曆練一番,正好這夥山賊便個機會。”
嚴顏見勸不得,於是道:“若如此,末將領命前去清剿這股山賊。”
張亦不幹了,張亦可是想自己帶兵出去,但是嚴顏聲望遠遠高於張亦,而且自己之前在江州的時候還和嚴顏代過一段時間,對嚴顏也很敬重。正不知怎麽辦的時候,張亦的軍中司馬
劉亮道:“校尉大人,我覺得嚴校尉說得有理,嚴校尉帶出清剿這夥山賊,這時候萬一成都內有什麽事情發生的時候,還需要你來主持大局呢。”
張亦覺得也是,於是下令道:“嚴顏!”“末將在!”“你領五千人馬前去剿滅這股山賊。”“末將領命!”
嚴顏走後,劉亮來到張亦身邊道:“大人,如若嚴顏帶去五千人馬,那城中兵馬就千餘人了,是不是派給嚴顏的人馬過多了點。”
張亦道:“不然,密報稱這山賊人數過萬,原本我是想讓他領六千人去的,就是想到成都不能有失,才少給他千人,留下來保全成都安危,而且我留下的這千餘人中,有七百多眾是
父親留給我最為精銳的益州部隊。所以留守成都綽綽有餘了。”
嚴顏領命後,帶兵從東門前去清剿這股山賊而去。
兩天之後,嚴顏來到了密報所說的地方。看了下四周,問道:“可是此處?”從嚴顏馬後出來一人應道:“迴稟校尉,正是此處。”
看著前方地形,嚴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但還是謹慎的對身後的親兵道:“你帶著幾名斥候到四周看看。”被點到的親兵領著數名斥候便離開了這支大部隊。
嚴顏帶著軍隊在這休息了半個時辰之後,前去偵查的一斥候迴來稟報:“報,啟稟校尉,前方有幾千人,正遠行於此。”
聽到那夥山賊居然要跑路,於是便有拍馬屁的道:“定是知道校尉威名,想要逃走!”嚴顏麵露喜色,命令道:“給我追!”中士兵齊聲道:“諾!”五千人馬便急衝衝的追趕著前
方正在“逃亡”的山賊們。追著追著,嚴顏覺察到現在軍隊處於的位置正是一個很好的埋伏之地,擔心這夥山賊會在此做埋伏,但又一想,一夥山賊能有多大的作為。
也正在此時,探子迴報,說前方的山賊似乎逃累了,正在前方休息。
正當嚴顏麵露喜色,準備發動進攻之時,又來一探子迴報:“校尉,不好了,後方有幾千人眾追趕而來,從服飾上看,和前方山賊無異。”
嚴顏立馬就知道果真中計了,然後又看到前方塵土飛揚,眼尖的士兵道:“校尉,前方山賊調頭而來。”
“報~~~,校尉,北麵山頭湧出數千人馬。”
這時,嚴顏的軍中司馬道:“校尉,敵放兵馬近兩萬人,我方五千人,敵眾我寡,早些撤兵吧。趁南方沒有山賊,先去南邊……”
還沒等著司馬說完,又一探子迴報;“校尉,已無路撤兵了,南邊也聚來數千山賊。”
這時,嚴顏身邊的幾位副將道:“校尉,不如想成都求來援軍,好撤迴城中啊。”
嚴顏應道:“成都已無兵馬,來不了援軍了,此處離江州城有幾日路程。”
那副將道:“稟校尉,快馬加鞭有三日路程。”
嚴顏對那副將道:“江州也有六千人馬,若來五千餘人,不僅可以保住我五千兵馬,也可滅了這一大股山賊,除去益州一大害。你帶著數人請來江州援軍,定有重賞。”
“諾!”那副官接了嚴顏的命令之後,便帶著些人前往江州。
“不可與四路同時開戰,先破了東麵山賊,若江州李太守帶兵增援,也可接應李太守。”嚴顏打定主意,先滅了東邊的山賊,好與李未匯合,又派兵迴成都告訴張亦和潘傅自己的處境,同時讓他們做好成都的防禦措施,嚴顏現在已經感覺到這群山賊並非普通的山賊,普通山賊怎麽可能會如此龐大,兩萬多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但是這並不是嚴顏要擔心的問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迅速把東邊的那一股山賊滅了,好與李未匯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有機會除掉剩下來的這股山賊。
兩天後,成都城中。
嚴顏的傳信使迴到了成都,進入了蜀郡太守府,這裏是潘傅的工作地,潘傅也是這裏的領事者、頭人。
那信使道:“大人,嚴校尉被山賊包圍起來了。”
潘傅先是一驚,知道肯定有什麽原因,於是讓信使繼續道來。信使接著道:“大人,此番嚴校尉去後打聽得這股山賊並非普通山賊,而且這些山賊有兩萬多人,而且山賊從四方而來,把成都那五千兵馬包圍起來了。嚴校尉派我迴來之前,他有讓人前去江州找李未太守,希望李未太守能從那兒調來兵馬,救助嚴校尉。救下嚴校尉之後再想方法除掉剩下的其他山賊。嚴校尉還讓我轉告大人,讓大人做好防禦成都城的措施。”
聽完信使的話後,潘傅陷入了沉思。“下去休息吧。”信使下去之後,潘傅有叫人去請來張亦,說有要事相商。
迴憶剛才那信使的話,潘傅也感覺這次這夥山賊是有目的。
想想,好端端的怎麽會突然冒出一股有兩萬多的山賊呢,而且從嚴顏被包圍這事,潘傅感覺到這事一定有人在後麵指示的。
哪兒來的這麽多的人,這個問題讓潘傅想到了一個點上,那就是可能是益州世家中的某個世家要站出來帶頭造反了。
於是,潘傅好好的分析了益州稍有勢力一點的世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