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抽空到香雪苑看望韓蕙,一迴林母正院便見眾人皆喜氣洋洋,來來往往十分熱鬧,不知發生了何事。


    正在疑惑,忽見林母院中名喚雀兒的小丫頭抱著一匹尺頭迎麵走來,忙攔下問道:“雀兒,這是出了什麽事了?”


    雀兒聞言忙停住腳步,笑道:“姐姐還不知道呢,孫姨娘有喜了,太太吩咐了,闔府每人賞三個月月錢呢,這是天大的喜事,老太太高興得不行,咱們院裏的又額外賞了尺頭並荷包,大家都在領賞呢,方才春雨姐姐還在尋姐姐呢,姐姐快去吧!”說罷抱著東西匆忙走了。


    紫菀聞言不禁一怔,孫姨娘有孕?


    心道難不成這個孩子就是林如海那個三歲便夭折的兒子?原著中並未明說這孩子是否是庶出,不過如今除了孫姨娘外並未聽聞府中其他人懷有身孕,不知道這一胎是男是女,按原著中的時間推算,這個孩子倒是極有可能。


    紫菀一麵尋思,一麵迴了上房。


    路過東廂房的時候便見春雨正指使眾丫鬟婆子在房裏翻箱倒櫃地找東西,見紫菀來了,抱怨道:“你這小蹄子跑哪兒逛去了,也不知道早些迴來,倒叫我好找。”


    紫菀忙笑道:“方才送姑娘迴去,迴來的時候見園子裏□□正好,便略逛了逛,我方才聽雀兒說姐姐找我?”


    春雨聞言笑道:“可不是,孫姨娘今兒診出了喜脈,咱們府裏已經許久未聞喜訊了,老太太高興地不得了,方才便賞了一對百子千孫的玉如意給孫姨娘,連帶咱們幾個也沾了光,每人賞了好幾樣頭麵首飾,還有兩匹尺頭並兩個荷包,我幫你挑了幾樣,都放在隔壁屋裏,你一會子再帶迴去,這會子趕緊過來幫忙。”


    紫菀聞言道了謝,忙上前幫忙,一麵問道:“這是在找什麽?怎麽這會子不早不晚的翻起箱子來了?”


    春雨正指使小丫頭架梯子,正欲答話,便見菡萏小心翼翼抱著一座翡翠雕的石榴盆景從裏間出來,聞言笑道:“我何嚐不是如此說,老太太讓我從庫房裏挑些寓意吉祥的古董擺設,收拾好了明兒一早給孫姨娘送去,我原說如今天色晚了,明兒再找去,偏老太太不依,隻說我們偷懶兒。”


    紫菀聽了這話,抿嘴一笑,心道平日看林母都不大理會這些妾侍姨娘們,沒想到一懷孕這待遇就天差地別了,真真是母憑子貴,若孫姨娘這一胎真的誕下麟兒,到時候其地位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東廂房放的都是林母的梯己,除了幾十個描金箱子和七八個大板箱外,其餘清一色都是頂箱大櫃,素日取放東西都得架梯子才行,春雨紫菀菡萏帶著一眾丫頭婆子爬上爬下,直忙了大半個時辰才收拾好。


    春雨與菡萏便去了林母屋裏迴話,紫菀今日不當值,想起春雨的話,便去了隔壁耳房裏,見裏間桌上放著一個蓋著紅色綢布的托盤,便知這就是林母的賞賜了,紫菀便先把東西放迴了房裏。然後與綠萼芍藥幾人一道去吃了晚飯,又要了熱水梳洗,迴了房時已是掌燈時分了。


    紫菀吃畢飯無事可做,想起今日得的東西還未收好,便坐到桌邊把托盤裏的東西拿過來細看。


    隻見裏麵放著幾匹尺頭並兩個荷包,還有一個一尺見方的紅錦匣子,那尺頭是一匹玫瑰紫織金緞子,一匹大紅色哆羅呢,那緞子倒也罷了,那哆羅呢可是舶來品,等閑難得,頗為貴重。


    紫菀把兩匹尺頭用包袱包好,放進樟木箱子裏。再拿過紅錦匣子打開一看,不禁一怔,隻見裏麵是一對蝦須鐲,一對鑲紅寶菱花紋金耳墜兒並一支白玉嵌紅珊瑚珠雙結如意釵。


    紫菀原先看書時就對引起大觀園一場風波的蝦須鐲十分好奇,不禁拿起來仔細端詳,隻見這鐲子十分輕巧,做工也十分精細,是以極細的金絲編織成雙龍戲珠的樣式,龍頭互相銜在一起,龍口中間含著一顆小指頭般大小的珍珠,色澤圓潤,極為難得,這珠子便價值不菲,再加上這鐲子的工藝精巧別致,其價值不下百兩。


    隻是如今紫菀還是個小丫頭,手腕纖細,這鐲子一時半會也戴不上,便拿帕子仔細包好,放進了首飾匣子裏。


    另外兩個荷包裏各裝著六個花開富貴的小金錁子,一個約有七分重,合起來就是八兩四錢,依如今的市價,一兩金子大約能兌十兩銀子,這些金錁子折成銀子便是八十四兩,幾乎可以買上十畝上好的良田了。


    那耳墜兒與珠釵也十分精巧別致,這些東西加起來便值好幾百兩銀子,心中暗讚林家富貴,怪不得紅樓書中襲人在寶玉身邊不過幾年,家裏便複了元氣,晴雯出去時衣履簪環也能攢下好幾百金,那還隻是在小爺身邊伺候呢,積累就如此豐厚。


    林家可比賈家富貴多了,林家的幾位主子出手也大方,雖不是時常打賞,但每一次賞賜都十分豐厚,看來等自己離開時應該能攢下一筆不小的財產。


    想到此處,紫菀心情極好,把東西依次收好鎖進櫃子裏,早早便睡下了。


    這邊廂賈敏迴到正院時天色也暗了下來,各處都已掌燈,她這一日都不曾好生歇息,迴了上房後隻覺渾身酸疼,便歪在軟榻上閉目養神,連晚飯也不曾吃。


    賈敏歪了好一會子才緩過來,便去西廂房看了一會黛玉,迴房後見林如海還未迴來,便知道必是往孫姨娘院子去了。


    雖然高興孫姨娘有孕,但見林如海如此,此時心中仍不免有些酸澀之意,輕輕地撫了撫小腹,歎了口氣,隻可惜自己沒那個福氣。


    吳嬤嬤提了個填漆盒子進來,就見賈敏坐在那裏,也不說話,隻坐在燈下呆呆出神。


    吳嬤嬤見狀不免心疼,勸道:“太太且先歇息會子,累了這一日了,我聽清荷幾個丫頭說太太飯也不曾好生吃,老奴特地去小廚房做了兩個菜,太太好歹吃兩口。”


    賈敏聞言方迴過神來,勉強笑道:“這不早不晚的,媽媽怎麽過來了?”


    吳嬤嬤是賈敏的奶嬤嬤,打小便服侍她,一直盡心盡責,賈敏待她也不同別個,乃是賈敏身邊第一人。


    後來賈敏嫁入林府,吳嬤嬤便舍了兒子媳婦,跟著過來服侍了,賈敏心中感激,後來把奶兄一家也接了過來,如今正幫她打理嫁妝產業。


    過了幾年吳嬤嬤年紀也大了,近兩年精力大不如前,便極少出來走動,賈敏也怕勞累了她,一應事宜多交於張媽媽等人去做。


    她是看著賈敏長大的,對她的心事也最為了解,勸道:“太太放心,這一胎不論是男是女,孫姨娘終究是個妾,無論如何越不過您去,況且咱們老爺也不是那等寵妾滅妻之人,您才是老爺明堂正道娶進來的夫人,她便是生下個哥兒,到時也是記在太太您的名下,您可不能因此事而與老爺離了心,您如今要做的,就是好生保養身子,說不準來年就能懷個哥兒呢。”


    她是賈敏的乳娘,情分非比尋常,賈敏一直對她最為信任,張媽媽都尚且靠後,此時聞言也不覺她逾矩,揉了揉額笑道:“媽媽說的是,是我糊塗了,勞煩媽媽一片心意,把飯菜擺上來吧。”


    清荷忙上前擺好碗箸,寒梅接過捧盒,揭開盒子一看,見是一碗紅棗枸杞烏雞湯,一碟糟的鵝掌鴨信,一碟素炒口蘑,一碟薑汁魚片,一碟五香仔鴿,還有一碟翠玉豆糕,並一大碗熱騰騰碧瑩瑩的綠畦香稻粳米飯。


    賈敏見了便笑道:“許久未嚐過媽媽的手藝了,今兒聞了這味兒倒有了些胃口。”


    寒梅聞言大喜,忙給賈敏盛了一小碗飯,吳嬤嬤又盛了一盅烏雞湯,笑道:“這是嬤嬤親自熬的紅棗枸杞烏雞湯,都熬了好幾個鍾頭了,加了紅棗和枸杞,最是補氣養血的,香的不得了,太太快嚐嚐。”


    賈敏搖頭失笑,到底不忍拒絕,接過湯盅,嚐了一口,極為鮮美可口,與以往所嚐大不相同,不免疑惑,奇道:“這湯是用什麽法子做的,倒不像素日的那般油膩膩的,十分清爽鮮甜。”


    吳嬤嬤聞言更是喜悅,笑道:“這是老奴新學的法子,先加了幾片老薑在大鍋裏煮開,撇去浮油,再加紅棗和枸杞,用砂鍋小火燉出來的。最是清甜可口的,太太要是喜歡,老奴便日日給太太熬一盅。”


    賈敏吃了小半碗飯,又喝了一盅雞湯,吃了兩塊翠玉豆糕便飽了。


    清荷便叫人進來收拾碗箸,又送上茶來。賈敏接過漱了口,忽想起一事來,向寒梅問道:“咱們小庫房裏還有些什麽藥材?”


    清荷正在一邊收拾東西,聞言笑道:“這些都是紫蘭和問菊兩個管著,我跟寒梅倒不大清楚,太太不如叫她兩個過來問話。”說罷叫了紫蘭與問菊進來。


    賈敏問了話,紫蘭想了想,迴道:“上等官燕怕是還有二十來斤,血燕約莫還有四五斤,百年份的野山參隻還有兩對,百年以下的倒還有好些,還有前些時日下麵送了兩簍子茯苓霜上來,還沒動呢。”


    賈敏聞言沉吟了一會,吩咐道:“明兒拿一簍子茯苓霜給老太太送去,再拿些給玉兒屋裏送去,叫綠漪每日服侍玉兒吃了。另外再拿六斤官燕,兩斤血燕並兩支人參給孫姨娘送去,再去東暖閣裏找幾匹好料子,並紫檀匣子裏的那套羊脂白玉頭麵和那套攢珠頭麵也找出來一道送去。”紫蘭問菊依言去了。


    寒梅開了暖閣裏的描金箱子,取了兩匹織金雲錦,兩匹梅紅色緙絲蜀錦,兩匹上用妝花緞,兩匹上用宮綢,兩匹霞影紗過來。


    少時,清荷也去取了首飾來與賈敏過目。


    隻見一套是極品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玉色溫潤細膩,毫無瑕疵,簪、鐲、戒指、耳墜兒、挑心、壓鬢等等一應俱全,十分精致,那套攢珠頭麵也十分難得,做工精巧別致,那珠子皆是蓮子一般大小,顆顆渾圓,極為名貴。


    這兩套都是賈敏的嫁妝,還從未戴過,吳嬤嬤見了不禁有些肉疼,道:“太太,這兩套頭麵可是你出閣時老太太特意給的,便是有錢也沒處買去,就這麽送給了那孫氏未免太可惜了。”


    賈敏聞言搖頭道:“媽媽可不能如此說,如今孫姨娘是林家的功臣,隻要她能平安誕下麟兒,便是給再多東西也無妨,何況區區兩套首飾。”說罷便讓清荷幾人好生收起來,明兒一早給孫姨娘送去。


    賈敏方交代完畢,便聽外麵丫頭傳話道:“老爺迴來了。”賈敏聞言心中一喜,忙放下茶盞迎了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丫鬟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荷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荷梨並收藏紅樓丫鬟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