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後,聖旨便下來了。已歿多年的臨淮公劉衡,追封為濟南王,劃祝阿縣、安德縣、朝陽縣、平昌縣、隰陰縣、重丘縣六地為其封邑。
濟南王幼年即歿,追封為王也就罷了,可他哪裏能有什麽後人去承他的封邑呢?眾人都對這道旨意摸不著頭腦,議論紛紛的。轉眼又想起如今時日敏感,說不得要多留個心眼,所以一個個都等著聖上的後話。
果然,又等了半日,另一道聖旨下來了,二皇子劉恭入繼為濟南王之子,喪儀按親王世子規格置辦。
曆來過繼是為承嗣血脈,讓這一支不至於斷了後人、不得流傳,從沒有讓死人作為嗣子的。所以聖上這兩道旨意一下,頗有些不倫不類之感,眾人都被唬住了。但轉念又想,聖上將這個犯事的兒子出繼,隱隱是有了把他除籍嫡支的意思,也算給了所有親貴們一個交代和告慰,便也沒怎麽橫加阻撓。
如此,聖上終於鬆了口氣。
因著夏日裏天熱,遺體不耐存放,聖上命令太子於次日主持喪禮。
於是次日辰時,長寧殿那邊準時舉起哀來。
因二皇子劉恭名分已定,帝後及太子又都在,行宮裏的眾人少不得全來。半真半假地哭著,惋惜二皇子英年病逝。
泌陽長公主不愛來這等地方,又因去世的不過是小輩,托了病,命人致意一聲也就罷了。成息侯卻推辭不得,帶著一兒一女來了長寧殿。
第一件要做的,自然是拜祭二皇子。
這位二殿下雖一手折騰出了行宮被圍的意外,到底年紀還輕,剛剛滿了二十便去了。成息侯一想到他和竇憲差不多大,心裏就泛上憐憫,很難真的憎恨他。歎了口氣替他上了柱香,口中默默念誦著祝禱詞,“今生已矣,願往生極樂...”
一時誦畢,他轉眼看了看身旁的兒女。履霜倒還恭謹,竇憲卻敷衍的很,拿著香草草鞠了三躬便完了。他心中略有些不悅,但見周圍俱是親貴,不便開口責罵,隻得忍下了。等一家人上完香,被小黃門帶去休息的偏殿時,方開口對竇憲道,“你這孩子,都說死者為大,你怎麽還這樣吊兒郎當。”
竇憲無所謂道,“我同劉恭又不熟。”
成息侯皺眉道,“人家到底是皇子。”
竇憲懶的說,轉過了臉。他的長隨竇順卻咽不下心裏的氣,覷著身邊無人,道,“也難怪公子氣不順。那犯了事的二殿下倒迂迴曲折地重新封了王,咱們公子拚殺兩次,到現在也沒個說法。還要恭恭敬敬地來拜他,這...”
他話未及說完,已被成息侯喝斷,“大膽!陛下就在不遠處,你還要胡說?”
竇順忙告了罪,臉上的神情卻不大服氣。
履霜便打圓場道,“阿順也是對二哥忠心,才說這樣的話。爹快別罵他了。”
成息侯麵色緩和了一些,“我知道他是個好的,隻是咱們這樣人家,也要謹慎些才好。”
一家人正說著話,遠遠看見太子走了過來,忙俯身行禮。
太子虛扶了一把,“姑父快帶著表哥表妹起來。我年紀輕,原是不用這些虛禮的。”
成息侯恭敬道,“殿下寬厚,是我們的福氣,卻也不敢失了禮數。”
太子道一聲“姑父總這樣客氣”,便說,“此來是為兩件事...一則是憲表哥的封賞,請表哥再耐心等候些時日。這程子父皇身體不好,我暫時不便進言。等二哥的喪事過了,我會看看時機的提醒父皇的。”
竇憲淡淡地謝過了,“勞累殿下,幾次為我費心。”
“表哥客氣。”太子又道,“第二件便是多謝表妹。”見眾人的目光都匯集到了履霜身上,他解釋說,“昨兒二哥的靈柩入行宮,馮貴人扒拉著大鬧,怎麽也勸不走。多虧表妹替我出了主意,這才沒讓人看皇家的笑話。”
竇憲聽了不知為什麽,心裏有些不舒服,責備地看了履霜一眼。她忙對劉炟道,“殿下客氣。——既祭了二殿下,臣女等便先告退了。”
劉炟點點頭,叮囑他們路上當心,說完,揮手命小黃門送他們出去。自己仍沿著原路迴去,主持喪儀去了。
一出了長寧殿,竇憲便問,“怎麽昨日你碰見劉炟,也不說?”
履霜臉一紅,解釋道,“偶然碰上的嘛,想著沒什麽好說的,就沒講。”
竇憲神色稍緩,但還是忍不住不悅,“他表妹表妹的喊,也不知哪裏同你沾了親。”
履霜聽他話語裏多有不滿之意,直覺不妥,果然,一旁的成息侯皺了眉,嗬斥道,“不知禮的孽障,人家太子殿下客氣,才這麽喊你妹妹,哪裏就有了你這樣的話?可知你素日讀書太少,人情半點不通。還不快迴去,看你的書去!”
竇憲不滿地喊了聲“爹”,“您已經把我拘在房裏看了好幾天的書了,也足了吧。”給履霜暗暗地使了個眼色。
履霜跟著求情道,“二哥總看書,眼睛會壞的...”
往常她有什麽事,求一求成息侯多半會答應。這次他卻鐵了心,拒絕地很徹底,“憲兒你若看書看絮了,便約著阿璜他們幾個去行獵,總能找到事情做的。你妹妹漸漸地也大了,總跟在你後麵胡鬧像什麽樣?”又對履霜道,“霜兒,你若閑了,隻管來找爹爹。爹帶著你出去走動。若你嫌爹這裏不好玩呢,去申伯伯那裏找令嬅她們姐妹玩。”
他說的申令嬅姐妹,是他多年好友壽春侯的女兒們。自行宮之亂後,他總是勸履霜多去和她們姐妹幾個來往。
竇憲聽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想開口抱怨。但履霜見父親的神情斬釘截鐵,忙悄悄對他搖了搖頭。他隻得忍氣閉了嘴,聽履霜答應說,“一會兒就去,爹。”
而聖上,雖置身於靈堂中,眼睛卻看向外麵,一路目送成息侯一家遠去。
那邊太子也暫時忙完了手邊的事,走了過來,一麵奉上手裏的巾帕,一麵道,“父皇不如迴去吧。天這樣的熱,您又病著。二哥的喪儀兒臣會處理好的。”
聖上歎息道,“我不是不放心你。隻是父子一場,這是我見你二哥的最後一麵了。”接過巾帕擦了擦額上的汗水,一麵步履蹣跚往內殿走。
太子忙上前去扶住。
聖上轉頭道,“你看竇憲此人如何?”
太子低聲道,“竇憲此人...五分勇,三分謀。”
聖上嗬嗬笑了一聲,“那剩下的兩分呢?”
太子有些猶豫,但終究還是輕聲說了,“憲表哥眉宇間似有兩分傲氣...”
聖上點頭,“你說的不錯。這親貴之家的孩子嘛,難免的。”
太子低聲道,“所以父皇要兒臣去找他,說那樣一番話?”
聖上點點頭,笑,“你懂我的意思?說來聽聽呢。”
劉炟輕聲道,“兒臣記得讀史時,有一段齊康公不貴田萌,而屬其子...印象很深。”
聖上心中讚歎,拍著他的肩道,“我兒果然聰慧。父皇老了,幫不上你什麽忙了。可敲敲邊鼓、拉拉胡弦的本事,還是有的。”
劉炟忙誠懇地謙讓起來,“父皇是真命天子,必定福壽萬年。切勿再說這樣的話。”
聖上聽著,也不計較,隻囑咐他道,“你二哥的喪事辦完,再過十來天便要到中秋了。不必讓大夥兒跟著咱們一起難過,往年怎麽慶賀今年還是一樣吧。”
劉炟微一沉默,隨即稱是,“等二哥這兒的事了了,兒臣便著手中秋事宜。父皇放心。”
聖上點點頭,“去外麵忙吧。”見他鬢發上全是汗水,憐惜道,“萬事能分派給下人的,就都交給他們。別什麽都親力親為的。”
劉炟點點頭,轉身出去了。
王福勝注視著他的背影,悄聲問,“陛下把話說的那樣含糊,太子能聽懂嗎?”
聖上指著他離去的放心笑歎,“你可別小瞧了他!”
王福勝笑道,“哪裏敢小瞧呢,殿下冷不防冒出什麽齊康公、田萌,這些話也隻有您聽得懂。”
聖上漫聲道,“齊康公麽,從前他手下有一員虎將田萌,因性情桀驁不馴,幾次征戰得勝,康公都未予他封贈。你可知是什麽緣故?”
王福勝為難道,“奴才字都認不全的,哪裏會知道這些呢?少不得要陛下教我了。”
“康公是以田萌屬其子。父薄而子厚,田萌必盡忠於康公太子,以報知遇之隆。不然若父子皆厚其人,彼必意氣揚揚。”聖上看著窗外的藍天,歎道,“這幾次每每與炟兒說話,我都覺出他比我想象的更聰明。且等著中秋家宴吧。”
濟南王幼年即歿,追封為王也就罷了,可他哪裏能有什麽後人去承他的封邑呢?眾人都對這道旨意摸不著頭腦,議論紛紛的。轉眼又想起如今時日敏感,說不得要多留個心眼,所以一個個都等著聖上的後話。
果然,又等了半日,另一道聖旨下來了,二皇子劉恭入繼為濟南王之子,喪儀按親王世子規格置辦。
曆來過繼是為承嗣血脈,讓這一支不至於斷了後人、不得流傳,從沒有讓死人作為嗣子的。所以聖上這兩道旨意一下,頗有些不倫不類之感,眾人都被唬住了。但轉念又想,聖上將這個犯事的兒子出繼,隱隱是有了把他除籍嫡支的意思,也算給了所有親貴們一個交代和告慰,便也沒怎麽橫加阻撓。
如此,聖上終於鬆了口氣。
因著夏日裏天熱,遺體不耐存放,聖上命令太子於次日主持喪禮。
於是次日辰時,長寧殿那邊準時舉起哀來。
因二皇子劉恭名分已定,帝後及太子又都在,行宮裏的眾人少不得全來。半真半假地哭著,惋惜二皇子英年病逝。
泌陽長公主不愛來這等地方,又因去世的不過是小輩,托了病,命人致意一聲也就罷了。成息侯卻推辭不得,帶著一兒一女來了長寧殿。
第一件要做的,自然是拜祭二皇子。
這位二殿下雖一手折騰出了行宮被圍的意外,到底年紀還輕,剛剛滿了二十便去了。成息侯一想到他和竇憲差不多大,心裏就泛上憐憫,很難真的憎恨他。歎了口氣替他上了柱香,口中默默念誦著祝禱詞,“今生已矣,願往生極樂...”
一時誦畢,他轉眼看了看身旁的兒女。履霜倒還恭謹,竇憲卻敷衍的很,拿著香草草鞠了三躬便完了。他心中略有些不悅,但見周圍俱是親貴,不便開口責罵,隻得忍下了。等一家人上完香,被小黃門帶去休息的偏殿時,方開口對竇憲道,“你這孩子,都說死者為大,你怎麽還這樣吊兒郎當。”
竇憲無所謂道,“我同劉恭又不熟。”
成息侯皺眉道,“人家到底是皇子。”
竇憲懶的說,轉過了臉。他的長隨竇順卻咽不下心裏的氣,覷著身邊無人,道,“也難怪公子氣不順。那犯了事的二殿下倒迂迴曲折地重新封了王,咱們公子拚殺兩次,到現在也沒個說法。還要恭恭敬敬地來拜他,這...”
他話未及說完,已被成息侯喝斷,“大膽!陛下就在不遠處,你還要胡說?”
竇順忙告了罪,臉上的神情卻不大服氣。
履霜便打圓場道,“阿順也是對二哥忠心,才說這樣的話。爹快別罵他了。”
成息侯麵色緩和了一些,“我知道他是個好的,隻是咱們這樣人家,也要謹慎些才好。”
一家人正說著話,遠遠看見太子走了過來,忙俯身行禮。
太子虛扶了一把,“姑父快帶著表哥表妹起來。我年紀輕,原是不用這些虛禮的。”
成息侯恭敬道,“殿下寬厚,是我們的福氣,卻也不敢失了禮數。”
太子道一聲“姑父總這樣客氣”,便說,“此來是為兩件事...一則是憲表哥的封賞,請表哥再耐心等候些時日。這程子父皇身體不好,我暫時不便進言。等二哥的喪事過了,我會看看時機的提醒父皇的。”
竇憲淡淡地謝過了,“勞累殿下,幾次為我費心。”
“表哥客氣。”太子又道,“第二件便是多謝表妹。”見眾人的目光都匯集到了履霜身上,他解釋說,“昨兒二哥的靈柩入行宮,馮貴人扒拉著大鬧,怎麽也勸不走。多虧表妹替我出了主意,這才沒讓人看皇家的笑話。”
竇憲聽了不知為什麽,心裏有些不舒服,責備地看了履霜一眼。她忙對劉炟道,“殿下客氣。——既祭了二殿下,臣女等便先告退了。”
劉炟點點頭,叮囑他們路上當心,說完,揮手命小黃門送他們出去。自己仍沿著原路迴去,主持喪儀去了。
一出了長寧殿,竇憲便問,“怎麽昨日你碰見劉炟,也不說?”
履霜臉一紅,解釋道,“偶然碰上的嘛,想著沒什麽好說的,就沒講。”
竇憲神色稍緩,但還是忍不住不悅,“他表妹表妹的喊,也不知哪裏同你沾了親。”
履霜聽他話語裏多有不滿之意,直覺不妥,果然,一旁的成息侯皺了眉,嗬斥道,“不知禮的孽障,人家太子殿下客氣,才這麽喊你妹妹,哪裏就有了你這樣的話?可知你素日讀書太少,人情半點不通。還不快迴去,看你的書去!”
竇憲不滿地喊了聲“爹”,“您已經把我拘在房裏看了好幾天的書了,也足了吧。”給履霜暗暗地使了個眼色。
履霜跟著求情道,“二哥總看書,眼睛會壞的...”
往常她有什麽事,求一求成息侯多半會答應。這次他卻鐵了心,拒絕地很徹底,“憲兒你若看書看絮了,便約著阿璜他們幾個去行獵,總能找到事情做的。你妹妹漸漸地也大了,總跟在你後麵胡鬧像什麽樣?”又對履霜道,“霜兒,你若閑了,隻管來找爹爹。爹帶著你出去走動。若你嫌爹這裏不好玩呢,去申伯伯那裏找令嬅她們姐妹玩。”
他說的申令嬅姐妹,是他多年好友壽春侯的女兒們。自行宮之亂後,他總是勸履霜多去和她們姐妹幾個來往。
竇憲聽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想開口抱怨。但履霜見父親的神情斬釘截鐵,忙悄悄對他搖了搖頭。他隻得忍氣閉了嘴,聽履霜答應說,“一會兒就去,爹。”
而聖上,雖置身於靈堂中,眼睛卻看向外麵,一路目送成息侯一家遠去。
那邊太子也暫時忙完了手邊的事,走了過來,一麵奉上手裏的巾帕,一麵道,“父皇不如迴去吧。天這樣的熱,您又病著。二哥的喪儀兒臣會處理好的。”
聖上歎息道,“我不是不放心你。隻是父子一場,這是我見你二哥的最後一麵了。”接過巾帕擦了擦額上的汗水,一麵步履蹣跚往內殿走。
太子忙上前去扶住。
聖上轉頭道,“你看竇憲此人如何?”
太子低聲道,“竇憲此人...五分勇,三分謀。”
聖上嗬嗬笑了一聲,“那剩下的兩分呢?”
太子有些猶豫,但終究還是輕聲說了,“憲表哥眉宇間似有兩分傲氣...”
聖上點頭,“你說的不錯。這親貴之家的孩子嘛,難免的。”
太子低聲道,“所以父皇要兒臣去找他,說那樣一番話?”
聖上點點頭,笑,“你懂我的意思?說來聽聽呢。”
劉炟輕聲道,“兒臣記得讀史時,有一段齊康公不貴田萌,而屬其子...印象很深。”
聖上心中讚歎,拍著他的肩道,“我兒果然聰慧。父皇老了,幫不上你什麽忙了。可敲敲邊鼓、拉拉胡弦的本事,還是有的。”
劉炟忙誠懇地謙讓起來,“父皇是真命天子,必定福壽萬年。切勿再說這樣的話。”
聖上聽著,也不計較,隻囑咐他道,“你二哥的喪事辦完,再過十來天便要到中秋了。不必讓大夥兒跟著咱們一起難過,往年怎麽慶賀今年還是一樣吧。”
劉炟微一沉默,隨即稱是,“等二哥這兒的事了了,兒臣便著手中秋事宜。父皇放心。”
聖上點點頭,“去外麵忙吧。”見他鬢發上全是汗水,憐惜道,“萬事能分派給下人的,就都交給他們。別什麽都親力親為的。”
劉炟點點頭,轉身出去了。
王福勝注視著他的背影,悄聲問,“陛下把話說的那樣含糊,太子能聽懂嗎?”
聖上指著他離去的放心笑歎,“你可別小瞧了他!”
王福勝笑道,“哪裏敢小瞧呢,殿下冷不防冒出什麽齊康公、田萌,這些話也隻有您聽得懂。”
聖上漫聲道,“齊康公麽,從前他手下有一員虎將田萌,因性情桀驁不馴,幾次征戰得勝,康公都未予他封贈。你可知是什麽緣故?”
王福勝為難道,“奴才字都認不全的,哪裏會知道這些呢?少不得要陛下教我了。”
“康公是以田萌屬其子。父薄而子厚,田萌必盡忠於康公太子,以報知遇之隆。不然若父子皆厚其人,彼必意氣揚揚。”聖上看著窗外的藍天,歎道,“這幾次每每與炟兒說話,我都覺出他比我想象的更聰明。且等著中秋家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