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雨水下了一會兒便會停,不料它竟越來越大,枯樹枝燃放的熱量又有限,履霜很快便覺得身上發冷,抱住竇憲的胳膊瑟瑟發抖。竇憲忙脫了外衣把她包裹住,又哄道,“等下了山,我去抓隻鴿子,熱熱地烤給你吃。”
履霜往他懷裏蜷縮了一下,“可雨一時半會停不了吧。”
竇憲也覺得苦惱。想了想,道,“這樣吧,我說故事給你聽。”
履霜推了他一把,“我不聽,你就會瞎杜撰。”
“那是我沒好好說。”竇憲大言不慚地說,“我三歲讀書,四歲能背千字文,五歲做詩做賦。響當當一本活書,隨便翻頁那種。你想聽什麽我都能講。”
履霜笑的直打跌,“那你說個山洞的故事與我聽。”
竇憲剛想說“這如何想得到”,腦中忽然靈光一閃,壓低聲音、神神秘秘道,“你可知道,三十年前,覆釜山還沒被造成行宮時,曾經發生過一件事?”
“...什麽事?”
竇憲繪聲繪色地說了起來,“因這座山常年被雲霧繚繞,頂上長了不少沐天地精華而生的草藥。那時這裏還沒被圍成行宮,是以常有附近的村民爬上來,采草藥去賣。
“某天,有姓李姓王的鄰居兩個約著一同進山。可巧,他們采完草藥後天降大雨,喏,就和咱們現在一樣。兩人沒奈何,隻好結伴進了山洞避雨。不想雨竟越來越大,姓李的覺得冷,起身去山洞內撿柴火。過了一會兒,他抱著柴火迴來了,還拿了不少肉幹。姓王的見了不免問上幾句。阿李答說洞內竟有房有床有鍋有碗,許是哪個雲遊的高人隱士住過。阿王笑說咱們兩個的運氣倒好。他餓得很了,三口兩口地把肉幹全吃了。又坐了好一會兒,雨水仍沒停,他便提出去洞裏看看。阿李答應了,帶著他往裏頭走。
“哪知道進去了,竟發現裏頭全都是枯樹枝,床啊鍋的一個都沒見著。他剛拉住身邊的阿李想罵,忽然聽到山洞外有人喊他的名字,赫然也是阿李的聲音...”
履霜立刻尖叫了一聲,往他懷裏躲,不想他竟帶著淡淡的笑意說,“那你又猜猜,我是誰呢?”這個聲音低沉冷酷,和竇憲平日的音色截然不同。履霜驚恐地抬起頭,見他熟悉的麵容在昏暗的洞穴內顯得那樣隱隱綽綽,陌生的仿佛從未見過。腦中想起方才他曾獨自進山洞深處拾過柴火...頭皮一陣發麻,一邊尖叫一邊跌跌撞撞地往外麵跑。
竇憲臉上見她半個身子探出了洞外,都被雨水淋濕了,冷酷可怕的神情一下子消失了。快走幾步,上前攔腰抱住履霜,急道,“怎麽這樣的不經嚇。”
履霜感覺到他手臂發涼,和之前的溫熱判若兩人。尖聲叫道“鬼!鬼!”手腳胡亂地踢著他。竇憲眼睛上被她撓了一下,幾乎瞎了。但也不敢吱聲,忍痛撫摸著她的頭安撫,“好了好了,真的是我。”見履霜仍然不信,他擼開袖子,引著她的手去摸自己的左臂,“還記得吧,我和你說過,從前我打獵時被狐狸撓了一下。你摸摸那塊疤,瞧是不是我。”
履霜往他手臂上摸索了一把,果然有一處凹凸不平的。一顆心漸漸平定了下來,往下狠狠踩了他的腳一下,“讓你嚇我!”
竇憲吃痛地跳了起來,一連蹦達了好幾下。履霜見了轉怒為喜,抱著肚子直笑,指著他“哎喲”,“我的天呐,從沒見人跳這麽高呢!”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竇憲自己作死,又不敢怎麽她,訕訕地摸著自己的腳坐到邊上去了。
雨勢漸小。
雨水滴滴答答地又落了一會兒後,終於停了。
竇憲便帶著履霜下山,一邊囑咐她“小心別摔跤”等語。
履霜一邊隨口應著,一邊往山下跑,口裏道,“你瞧!那兒有一片楊梅林,咱們去看看吧。”
竇憲興趣缺缺地說,“楊梅有什麽好看的呀?”
履霜沒好氣地說,“自然不是用來看的。我摘它是要做鹵楊梅。”
“...鹵?”
“用鹽漬一天,取出後榨汁,濾幹淨,入鍋用文火煮,冷後裝入瓷瓶。想吃呢就拿出來吃。”
竇憲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做法,驚異地笑道,“楊梅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如何能加鹽煮了吃?虧你想的。”
履霜想也不想地迴答,“怎麽吃不得?我從前到了夏天,常做這個呢。一瓶能抵一頓的餓。有時候家裏下暴雨,楊梅樹下落了不少死了的黃雀。我還撿了它們撿了燙毛呢,也是用鹵...”才說的興起,轉眼見竇憲麵色沉沉,忙收了口,掩飾地往下快速走著。
竇憲快走幾步,按住了她的肩頭,低低問,“他待你...是不是很不好?”
他。竇憲說的模糊,可履霜知道他在說誰。
即便在成息侯府中安逸將養了一年多,喚著此間主人叫父親。可一提起“爹”這個詞,履霜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謝璧。那個常年醉醺醺、沉湎於女色無力自拔,朝夕打罵她的父親。
多少次,府裏的丫鬟仆從們歎息,大人從前不是那個樣子的。
從前...
二十年前的謝璧,出身寒門而敢犯顏直諫。年方弱冠卻有膽量上疏重臣四人庸碌無能,痛陳大漢太平基業,絕不能坐付庸臣恣其毀壞,致使其四人同日罷職。
片紙落去四臣之名,也曾一度名噪京華。
成息侯府已逝的老侯爺,也正是相中他這一點,才將膝下獨女下嫁給他。
聽丫鬟們說,父親當年很寵愛母親,凡有所求無不應允。因母親喜歡木料的小建築,他常在空閑時瞞著她偷偷搭建。有一次直做到了深夜,等第二日醒來,滿手的漿糊幾乎洗不幹淨。當年母親生她時難產,父親曾在一牆之隔的庭院外跪了整整一夜,許諾若母親挺過此劫,一生得病不再進藥。
當時履霜聽的駭然。她實在難以想象,那個暴躁易怒、動不動就揮鞭子的父親也會有那樣溫柔的時光。
慢慢長大後,從府中眾人的嘴裏聽到母親是因生她早早去世的,心中明白了父親討厭她的原因,漸漸不再對他那樣憎惡抵觸。每當看見他蹣跚的背影,隻覺可憐。
如今她在成息侯府安逸尊榮地過著日子,而父親遠在茂陵,無妻無子,也不知如今的日子是輕鬆還是淒涼。這樣想著,越發憐憫起他。悵惘地歎了口氣,沒有說話。
竇憲見她不願意多說,攬住她的肩,“對不起...我不該問這樣的話。”
履霜搖了搖頭,說沒什麽。
竇憲的手卻慢慢收緊,在心中暗暗地做了個決定。
兩人走了小半個時辰後,終於抵達了山下,同時地舒了口氣。
行宮內本就不熱,一下過雨,更涼爽了。又因方才雨勢較大,山腳下鬆柏的果實不少都被打落了。幾隻膽子大的鳥雀、鬆鼠趁機出來撿拾。
竇憲見履霜蹲下身,看的津津有味,擼高了袖子道,“我去給你抓幾隻來吧。”
履霜忙說不要,“好好的雀兒、鬆鼠,有翅膀有腳,自樂自的,你抓它們做什麽?”
竇憲見她眉間仍有愁緒,有意逗她開心,“噯”了聲,提腳便走,“說的也是。我迴去把那兩隻兔子放了吧。”
履霜忙起身去追他,“那兔子已是我的了!”
竇憲斜睨她,“兔子自有腳,能爬能跳能自己個兒找食吃,好好的,你關它們做什麽?”
履霜見他似笑非笑的,心知他是在作弄自己,偏又一句話都答不出,恨恨地推開他自己往前走了。
竇憲笑著歎了口氣,“瞧你這脾氣大的,我連一句都說不得了。”
履霜一邊走一邊道,“就不許!一句都不許!”
竇憲加快了腳步去拉她的手,“好好好,不說了。你走慢點,我爬了那麽久的山,腿都不聽使喚了。”
履霜迴頭嗆他,“那等迴去了,我拿刀給你剁了!”
竇憲“謔”了聲,嚇唬道,“別以為我沒脾氣啊,再說信不信我拿剪子來把你舌頭剪了?”
履霜也不怕他,迴頭做了個鬼臉,提起裙子往楊梅林跑了。
竇憲在原地看著她高高興興的背影,笑著舒了口氣。
不一會兒的功夫,兩人便到了楊梅林。竇憲遠遠地便瞧見一個白色的身影,背靠著他們盤腿坐在一個大青石上,隨口道,“喲,那是誰啊?來的竟比咱們還早。”
走去看時,發現那居然是五皇子劉炟。他腳邊擺滿了撿拾來的風幹杏核、桃核,低著頭,正無比專注地拿了刀在手,仔細地刻著核雕呢。
他是天皇貴胄,又向以溫文知書聞名,竇氏兄妹沒想到這樣的人也會做手工活,心中驚訝,走上前道,“殿下。”
劉炟刻的專注,經他們叫了好幾聲方抬了頭,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好巧,你們也來了這裏。”
履霜道,“我們是來這兒采果子的,打算迴去煮甜羹吃。”因見青石上放了兩枚刻完的核雕,素日從沒仔細看過這些玩意,心中又是好奇又是羨慕,忍不住問,“臣女能看看嗎?”
劉炟欣然應允,將那兩個核雕遞給她。
履霜見其中一個被雕成了小船,其上的艙舷栩栩如生,更令人驚歎的是旁開的八扇窗戶居然可以用指甲捏著打開、合攏。另一個則被雕成了房屋的模樣,上麵擺放的榻、器皿、插設分門別類、細致入微。這兩個核雕都隻有八分長,難為劉炟竟能把徑寸之木改造的如此富有情趣。
見履霜愛不釋手地來迴看著,劉炟溫言道,“姑娘若喜歡,便挑一件帶走吧。”
履霜忙把東西放迴了他身旁的青石上,推辭說,“這都是殿下辛苦雕刻的愛物,臣女不敢。”
劉炟溫和一笑,“去年除夕時,姑娘仗義救我,這事我到現在都未正式謝過呢。區區一個核雕,略表我意,還請不要推辭。”忖度著方才履霜看核舟的時間更長,神情更專注,便拿了那個遞給她。
履霜不敢認什麽相救之恩,漲紅了臉不敢接,絮絮地說著推辭的話。
劉炟見了便有些為難,猶豫著要不要打斷她再勸。竇憲看的不耐煩,道了聲謝,替履霜接了過來。
履霜責備地看他一眼,隻得也跟著道了謝。因欠了劉炟人情,心裏過意不去,便拿話關懷道,“才下過雨,這青石看著幹淨,裏頭都浸濕了,殿下快別坐在上頭了。”
劉炟不甚在意地說沒事,“我看這天色沉沉的,說不得,過會兒又要下一潑雨,你們快去摘果子吧。我把手頭這個刻好,也要迴去了。”
竇憲點點頭,同他告別,帶著履霜往林子深處走。
等離劉炟遠了些後,竇憲忍不住道,“劉炟這人呐,倒也很奇。好好的,不在他父皇母後那兒呆著,兩個如花似玉的側妃也撇下不管,跑這兒來,雕什麽杏核啊?”
履霜想起除夕宴上,他的長隨與大皇子眉來眼去、一唱一和的。皇後又是看著慈藹,比起他更注重聖上的。他的生母又渾然不管他。兩位側妃...似乎也不是什麽體貼女子。
又聽說如今宮裏頭大皇子日益跋扈,宛然又是第二個劉恭了...想到這裏,心中一片憐憫,忍不住迴頭看了劉炟一眼。那個年輕的的皇子孤零零地坐在青石上,雕著又一個杏核,仿佛一個孤單的孩子。
履霜往他懷裏蜷縮了一下,“可雨一時半會停不了吧。”
竇憲也覺得苦惱。想了想,道,“這樣吧,我說故事給你聽。”
履霜推了他一把,“我不聽,你就會瞎杜撰。”
“那是我沒好好說。”竇憲大言不慚地說,“我三歲讀書,四歲能背千字文,五歲做詩做賦。響當當一本活書,隨便翻頁那種。你想聽什麽我都能講。”
履霜笑的直打跌,“那你說個山洞的故事與我聽。”
竇憲剛想說“這如何想得到”,腦中忽然靈光一閃,壓低聲音、神神秘秘道,“你可知道,三十年前,覆釜山還沒被造成行宮時,曾經發生過一件事?”
“...什麽事?”
竇憲繪聲繪色地說了起來,“因這座山常年被雲霧繚繞,頂上長了不少沐天地精華而生的草藥。那時這裏還沒被圍成行宮,是以常有附近的村民爬上來,采草藥去賣。
“某天,有姓李姓王的鄰居兩個約著一同進山。可巧,他們采完草藥後天降大雨,喏,就和咱們現在一樣。兩人沒奈何,隻好結伴進了山洞避雨。不想雨竟越來越大,姓李的覺得冷,起身去山洞內撿柴火。過了一會兒,他抱著柴火迴來了,還拿了不少肉幹。姓王的見了不免問上幾句。阿李答說洞內竟有房有床有鍋有碗,許是哪個雲遊的高人隱士住過。阿王笑說咱們兩個的運氣倒好。他餓得很了,三口兩口地把肉幹全吃了。又坐了好一會兒,雨水仍沒停,他便提出去洞裏看看。阿李答應了,帶著他往裏頭走。
“哪知道進去了,竟發現裏頭全都是枯樹枝,床啊鍋的一個都沒見著。他剛拉住身邊的阿李想罵,忽然聽到山洞外有人喊他的名字,赫然也是阿李的聲音...”
履霜立刻尖叫了一聲,往他懷裏躲,不想他竟帶著淡淡的笑意說,“那你又猜猜,我是誰呢?”這個聲音低沉冷酷,和竇憲平日的音色截然不同。履霜驚恐地抬起頭,見他熟悉的麵容在昏暗的洞穴內顯得那樣隱隱綽綽,陌生的仿佛從未見過。腦中想起方才他曾獨自進山洞深處拾過柴火...頭皮一陣發麻,一邊尖叫一邊跌跌撞撞地往外麵跑。
竇憲臉上見她半個身子探出了洞外,都被雨水淋濕了,冷酷可怕的神情一下子消失了。快走幾步,上前攔腰抱住履霜,急道,“怎麽這樣的不經嚇。”
履霜感覺到他手臂發涼,和之前的溫熱判若兩人。尖聲叫道“鬼!鬼!”手腳胡亂地踢著他。竇憲眼睛上被她撓了一下,幾乎瞎了。但也不敢吱聲,忍痛撫摸著她的頭安撫,“好了好了,真的是我。”見履霜仍然不信,他擼開袖子,引著她的手去摸自己的左臂,“還記得吧,我和你說過,從前我打獵時被狐狸撓了一下。你摸摸那塊疤,瞧是不是我。”
履霜往他手臂上摸索了一把,果然有一處凹凸不平的。一顆心漸漸平定了下來,往下狠狠踩了他的腳一下,“讓你嚇我!”
竇憲吃痛地跳了起來,一連蹦達了好幾下。履霜見了轉怒為喜,抱著肚子直笑,指著他“哎喲”,“我的天呐,從沒見人跳這麽高呢!”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竇憲自己作死,又不敢怎麽她,訕訕地摸著自己的腳坐到邊上去了。
雨勢漸小。
雨水滴滴答答地又落了一會兒後,終於停了。
竇憲便帶著履霜下山,一邊囑咐她“小心別摔跤”等語。
履霜一邊隨口應著,一邊往山下跑,口裏道,“你瞧!那兒有一片楊梅林,咱們去看看吧。”
竇憲興趣缺缺地說,“楊梅有什麽好看的呀?”
履霜沒好氣地說,“自然不是用來看的。我摘它是要做鹵楊梅。”
“...鹵?”
“用鹽漬一天,取出後榨汁,濾幹淨,入鍋用文火煮,冷後裝入瓷瓶。想吃呢就拿出來吃。”
竇憲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做法,驚異地笑道,“楊梅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如何能加鹽煮了吃?虧你想的。”
履霜想也不想地迴答,“怎麽吃不得?我從前到了夏天,常做這個呢。一瓶能抵一頓的餓。有時候家裏下暴雨,楊梅樹下落了不少死了的黃雀。我還撿了它們撿了燙毛呢,也是用鹵...”才說的興起,轉眼見竇憲麵色沉沉,忙收了口,掩飾地往下快速走著。
竇憲快走幾步,按住了她的肩頭,低低問,“他待你...是不是很不好?”
他。竇憲說的模糊,可履霜知道他在說誰。
即便在成息侯府中安逸將養了一年多,喚著此間主人叫父親。可一提起“爹”這個詞,履霜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謝璧。那個常年醉醺醺、沉湎於女色無力自拔,朝夕打罵她的父親。
多少次,府裏的丫鬟仆從們歎息,大人從前不是那個樣子的。
從前...
二十年前的謝璧,出身寒門而敢犯顏直諫。年方弱冠卻有膽量上疏重臣四人庸碌無能,痛陳大漢太平基業,絕不能坐付庸臣恣其毀壞,致使其四人同日罷職。
片紙落去四臣之名,也曾一度名噪京華。
成息侯府已逝的老侯爺,也正是相中他這一點,才將膝下獨女下嫁給他。
聽丫鬟們說,父親當年很寵愛母親,凡有所求無不應允。因母親喜歡木料的小建築,他常在空閑時瞞著她偷偷搭建。有一次直做到了深夜,等第二日醒來,滿手的漿糊幾乎洗不幹淨。當年母親生她時難產,父親曾在一牆之隔的庭院外跪了整整一夜,許諾若母親挺過此劫,一生得病不再進藥。
當時履霜聽的駭然。她實在難以想象,那個暴躁易怒、動不動就揮鞭子的父親也會有那樣溫柔的時光。
慢慢長大後,從府中眾人的嘴裏聽到母親是因生她早早去世的,心中明白了父親討厭她的原因,漸漸不再對他那樣憎惡抵觸。每當看見他蹣跚的背影,隻覺可憐。
如今她在成息侯府安逸尊榮地過著日子,而父親遠在茂陵,無妻無子,也不知如今的日子是輕鬆還是淒涼。這樣想著,越發憐憫起他。悵惘地歎了口氣,沒有說話。
竇憲見她不願意多說,攬住她的肩,“對不起...我不該問這樣的話。”
履霜搖了搖頭,說沒什麽。
竇憲的手卻慢慢收緊,在心中暗暗地做了個決定。
兩人走了小半個時辰後,終於抵達了山下,同時地舒了口氣。
行宮內本就不熱,一下過雨,更涼爽了。又因方才雨勢較大,山腳下鬆柏的果實不少都被打落了。幾隻膽子大的鳥雀、鬆鼠趁機出來撿拾。
竇憲見履霜蹲下身,看的津津有味,擼高了袖子道,“我去給你抓幾隻來吧。”
履霜忙說不要,“好好的雀兒、鬆鼠,有翅膀有腳,自樂自的,你抓它們做什麽?”
竇憲見她眉間仍有愁緒,有意逗她開心,“噯”了聲,提腳便走,“說的也是。我迴去把那兩隻兔子放了吧。”
履霜忙起身去追他,“那兔子已是我的了!”
竇憲斜睨她,“兔子自有腳,能爬能跳能自己個兒找食吃,好好的,你關它們做什麽?”
履霜見他似笑非笑的,心知他是在作弄自己,偏又一句話都答不出,恨恨地推開他自己往前走了。
竇憲笑著歎了口氣,“瞧你這脾氣大的,我連一句都說不得了。”
履霜一邊走一邊道,“就不許!一句都不許!”
竇憲加快了腳步去拉她的手,“好好好,不說了。你走慢點,我爬了那麽久的山,腿都不聽使喚了。”
履霜迴頭嗆他,“那等迴去了,我拿刀給你剁了!”
竇憲“謔”了聲,嚇唬道,“別以為我沒脾氣啊,再說信不信我拿剪子來把你舌頭剪了?”
履霜也不怕他,迴頭做了個鬼臉,提起裙子往楊梅林跑了。
竇憲在原地看著她高高興興的背影,笑著舒了口氣。
不一會兒的功夫,兩人便到了楊梅林。竇憲遠遠地便瞧見一個白色的身影,背靠著他們盤腿坐在一個大青石上,隨口道,“喲,那是誰啊?來的竟比咱們還早。”
走去看時,發現那居然是五皇子劉炟。他腳邊擺滿了撿拾來的風幹杏核、桃核,低著頭,正無比專注地拿了刀在手,仔細地刻著核雕呢。
他是天皇貴胄,又向以溫文知書聞名,竇氏兄妹沒想到這樣的人也會做手工活,心中驚訝,走上前道,“殿下。”
劉炟刻的專注,經他們叫了好幾聲方抬了頭,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好巧,你們也來了這裏。”
履霜道,“我們是來這兒采果子的,打算迴去煮甜羹吃。”因見青石上放了兩枚刻完的核雕,素日從沒仔細看過這些玩意,心中又是好奇又是羨慕,忍不住問,“臣女能看看嗎?”
劉炟欣然應允,將那兩個核雕遞給她。
履霜見其中一個被雕成了小船,其上的艙舷栩栩如生,更令人驚歎的是旁開的八扇窗戶居然可以用指甲捏著打開、合攏。另一個則被雕成了房屋的模樣,上麵擺放的榻、器皿、插設分門別類、細致入微。這兩個核雕都隻有八分長,難為劉炟竟能把徑寸之木改造的如此富有情趣。
見履霜愛不釋手地來迴看著,劉炟溫言道,“姑娘若喜歡,便挑一件帶走吧。”
履霜忙把東西放迴了他身旁的青石上,推辭說,“這都是殿下辛苦雕刻的愛物,臣女不敢。”
劉炟溫和一笑,“去年除夕時,姑娘仗義救我,這事我到現在都未正式謝過呢。區區一個核雕,略表我意,還請不要推辭。”忖度著方才履霜看核舟的時間更長,神情更專注,便拿了那個遞給她。
履霜不敢認什麽相救之恩,漲紅了臉不敢接,絮絮地說著推辭的話。
劉炟見了便有些為難,猶豫著要不要打斷她再勸。竇憲看的不耐煩,道了聲謝,替履霜接了過來。
履霜責備地看他一眼,隻得也跟著道了謝。因欠了劉炟人情,心裏過意不去,便拿話關懷道,“才下過雨,這青石看著幹淨,裏頭都浸濕了,殿下快別坐在上頭了。”
劉炟不甚在意地說沒事,“我看這天色沉沉的,說不得,過會兒又要下一潑雨,你們快去摘果子吧。我把手頭這個刻好,也要迴去了。”
竇憲點點頭,同他告別,帶著履霜往林子深處走。
等離劉炟遠了些後,竇憲忍不住道,“劉炟這人呐,倒也很奇。好好的,不在他父皇母後那兒呆著,兩個如花似玉的側妃也撇下不管,跑這兒來,雕什麽杏核啊?”
履霜想起除夕宴上,他的長隨與大皇子眉來眼去、一唱一和的。皇後又是看著慈藹,比起他更注重聖上的。他的生母又渾然不管他。兩位側妃...似乎也不是什麽體貼女子。
又聽說如今宮裏頭大皇子日益跋扈,宛然又是第二個劉恭了...想到這裏,心中一片憐憫,忍不住迴頭看了劉炟一眼。那個年輕的的皇子孤零零地坐在青石上,雕著又一個杏核,仿佛一個孤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