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三奇微微泛著笑意,看著滿懷戒備地李書豪和武夷四老道:“華某深知,貴莊與我們鬼王穀素無交情,我夫婦冒然來訪,會讓莊主和諸位感到意外。”


    這句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武夷四老聞言俱是麵色微變,明顯讓華三奇說中了心事。


    李書豪自思,陰陽雙煞名聲不佳,肯定不願過多接觸中原武林人士,必須盡快探明二人來意。若陰陽雙煞真有不軌圖謀,定然會當即言明,不會在山莊久留。


    聞言賠笑道:“哪裏哪裏,貴夫婦來到敝莊就是我山莊客人,在下雖不才,也愛結交四方朋友。隻是敝莊窮鄉僻壤,若有招待不周之處委屈了二位,還請多多擔待。”


    華三奇見他笑容牽強,言不由衷虛禮客套,不由心說:什麽仁義大俠小孟嚐,不過是個圓滑之徒,看來自己這次找對人了。


    他心裏麵打著小算盤,麵上卻裝作悠閑平靜,凝視著李書豪道:“雖然我們沒有交往過,但咱們之間可是大有淵源。隻是日月輪轉,往事湮滅,彼此疏遠了而已。”


    一番話說得李書豪和武夷四老滿頭霧水,可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眾人環顧相視盡皆愕然。


    李書豪見陰陽雙煞先是送禮,接著又套近乎,更加堅信他們夫婦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此行必然別具用心。


    華三奇早已預料到說出這番話必為對方疑惑,故而不等眾人發問又接著說:我想諸位再清楚不過,當年劉福通大帥在潁州起兵,揭開了驅除韃靼的序幕,繼而各路豪傑並起反元。一時間兵戈四起,紅巾軍戰旗漫天。


    尤其潁州劉福通、濠州郭子興、九江陳友諒、姑蘇張士誠、還有在巢湖宣傳教法聚眾起兵的彭瑩玉金花小姐師徒,這五部勢力浩大影響廣泛。


    因此劉福通郭子興陳友諒張士誠與彭瑩玉被尊為義軍五帥,後來五帥失和,劉福通擁立小明王韓林兒都亳州。其他四人率部割據一方。


    直到郭子興病逝,其子郭天敘戰死,朱元璋接管濠州兵權後,他不思抗元反而征剿各路義軍,先是並吞小明王之眾,再攻巢湖水師,當時彭瑩玉雖然離開人世了,但彭祖水寨在金花小姐率領下進行了誓死頑抗。


    華三奇說話時留神觀察著李書豪,看他麵色凝重,心中暗喜,接著道:後來金花小姐奮戰捐軀,大將俞延玉、廖永安叛變投敵,彭祖水寨不幸滅亡。


    金花小姐的丈夫李國勝將軍為報妻仇,詐降謀刺朱元璋失敗被殺。


    巢湖義軍盡歸朱元璋,為了斬草除根,朱元璋派人四處搜捕聖教幸存高手和金花小姐之子李雙魁。豈料李國勝將軍在謀刺之前,就把幼子李雙魁托付給了聖教兩大護法九殘神劍陸勇、鐵爪金鷹獨孤無雙,由二人帶著李雙魁早就離開了巢湖。


    兩位護法脫離危險後安置好李雙魁,便一再尋機刺殺朱元璋意圖報仇。可是數次謀劃均告失敗,反而引來朱元璋的瘋狂追捕。


    此後朱元璋破姑蘇定九江,金陵稱帝驅元建明,江山越做越穩。


    二位護法再無機可乘,隻好另作計議,由陸勇隱身民間撫養李雙魁成人,獨孤無雙浪跡江湖招募力量,等待時機以雪舊恨。


    不料二人這一別,竟然再沒有機會相聚一起,獨孤無雙流落關外,以采參糊口養家度過了餘生。他的兒子獨孤烈繼父之誌,創立了鬼王穀蓄積力量。


    一門忠烈隱忍潛伏至今,直到我嶽父打探清楚武夷山莊莊主就是李雙魁後人。特讓我夫婦來中原尋訪故友,並為李氏少主帶來了千年人參滋補身體。不料,反而因唐突造訪令諸位疑慮重重。


    他滔滔不絕講了一遍,發現李書豪叔侄已是臉色蒼白二目噴火。忠義雙雄也驚鄂萬分,默然無語。大廳內靜地出奇,就連李書豪急促的唿吸聲都聽得清清楚楚。


    許久,李書豪才恢複平靜,蒼白地臉上殺氣散去。


    他盯著華三奇道:華護法所言不虛,這武夷山莊就是李氏後人所建。當年朱元璋剿滅水寨害我先祖,萬千將士陳屍巢湖,奇冤難申。


    幸得曾祖李雙魁逃脫,延嗣了李氏一脈。在此隱晦數代人,為得就是有朝一日能複先祖仇怨。這不共戴天之仇讓我李家刻骨銘心,怎奈天不與時,我空懷滿腔怨恨無處發泄。


    因此敝人常常恨惱自己無能,不能親手報此血海深仇,妄為男兒偷活於世。


    看李書豪言語切切,華三奇與獨孤寒二人趕忙行禮道:“在下參見少主,願為少主誓死效命。”


    李書豪扶起他們夫婦道:“二位無須多禮,都說脫毛地鳳凰不如雞,我如今隻是一介平民還妄稱什麽少主,既然咱們是一家人,就當坦誠相待無需客套。若二位不嫌棄,就稱唿在下一聲兄弟如何?”


    華三奇俯首躬身道:“主仆有別,屬下豈敢不避尊卑,少主但有所命,隻管吩咐。”


    “華大哥休要再拘謹,咱們不分賓主隻論兄弟,若不以我言,敝人隻好敬而遠之,不敢高攀了。”


    “那好,既然少主降貴屈尊,華三奇就鬥膽喊你一聲兄弟。”


    “這就對了。”


    “兄弟謙恭之名譽滿江湖,今日我夫婦算是服了。”


    眾人一掃沉悶,氣氛變得舒適融洽了很多,李書豪招唿眾人重新落座,沉思道:“華大哥遠涉千山萬水,必然有重要機密,還請直言相告。”


    “兄弟果然精明,我們夫婦此次來武夷山莊,一來給兄弟大婚賀喜。二來是有大事與莊主商議。”


    “華大哥但言無妨。”


    “在下深知,貴莊眾人臥薪嚐膽蓄積力量,時刻等待複仇良機,其誌堅如磐石。李氏一門身負血海深仇,自然懷有鯨吞天地之誌,隻是未得時機。而我這次來,就是為兄弟送上一個千載難逢地大好時機。”


    李書豪環顧武夷四老,不由地脫口問道:“是何良機?”


    見李書豪顯得有些急不可待,華三奇擺出一副胸有成竹地樣子道:現在,漠北草原已被瓦刺統一,瓦刺首領也先雄才偉略,智謀不在成吉思汗之下,他有意興師南征,傾全國之力討伐中原。


    起兵之初,計劃尋覓一位盟友,給明朝皇帝來個內外夾擊,事成之後共分疆土。我嶽父欲趁此機輔助兄弟以報舊恨,也算了卻數輩先人遺願,為此才讓我夫婦來聯略兄弟,但不知道兄弟意下如何?


    李書豪聽完沉思許久道:“我李家雖與朱氏有切齒之恨,但若為了私仇而充當外族鷹犬殘害同胞。恐落下千古罵名,此事斷不可為。”


    “兄弟差矣,做大事不拘小節。你若想推翻大明朝廷,盡誅朱氏子孫報先祖之仇,隻有抓住這次機會。如果成功就可創下萬世基業,上無愧祖宗,下恩澤後世,留名青史傳頌千年。若不趁機舉事,空老山野抱憾終身豈不可惜。”


    華三奇看李書豪似有所動,忙趁熱打鐵道:“俗話說成王敗寇,當年朱元璋害死那麽多人,又有幾人敢漫罵誹謗。就連李兄弟這樣身負血海深仇的豪傑,也隻能忍氣吞聲默隱山林,甚至不敢對外人提及祖上,難道你的隱忍是為了讓別人誇你寬宏大量嗎?”


    李書豪被說得滿臉通紅無言以對,武夷雙劍也默然自愧。氣氛變得異常尷尬。過了好一陣,李書豪才滿懷擔憂道:“在下並非不想報仇雪恨,但舉兵推翻朝廷,豈是我一個江湖門派力所能及。”


    華三奇笑道:“兵不在多在於精,武夷山莊廣結精勇之士,李莊主仁義之名天下皆知,振臂一唿從者何止千萬。再者說,我鬼王穀亦有壯士千人,個個擦拳磨掌隻等兄弟一聲令下,跟著你建功立業。若李莊主遲疑不決隻會坐失良機,白白辜負眾人一片苦心。”


    李書豪心中猶如波浪翻湧,泛起躍躍欲試之意。


    但他還是故作平靜道:“就算我值生死不顧,答應與瓦剌合謀共事,又豈知也先是不是借結盟利用我們。別忘了當年五帥起兵共驅韃靼,與蒙古人血戰十幾年,李家也算他們的敵人,也先狼子野心怎會甘心與人分享成果,說不定功成之日就是同瓦剌反目之時。”


    華三奇苦口婆心百般勸說:有道是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現在李莊主與朱氏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也先和明朝有二虎相爭之勢,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叫做同仇敵愾。


    李莊主擔心也先過河拆橋,理所應當。既然有此疑慮,隻須小心防範即可。至於他是不是在利用我們且不管,先看對李莊主有沒有利益就行。


    李書豪轉身望著武夷四老道:“四位叔父以為如何?”


    追雲劍李天雷道:“天下之事正如華大俠所言,沒有什麽真正的道義,都是互相利用,隻看誰謀略更高而已。”


    李天雨激動地說:“我們祖祖輩輩藏在這深山裏,就是等待時機,管他也先什麽目的,隻要能幫我們對付朱元璋的子孫,那就是朋友。”


    神拳太保魯義也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轟轟烈烈幹一場也不妄英雄一世。如此終老山林與行屍走肉何異。”孫忠聞言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殺劍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眸觀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眸觀殘月並收藏七殺劍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