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為什麽隻記得聯姻,而忘記了火車上的好東西?”


    佇立在小院許久後,張天昭的圓胖臉上,突然綻開了燦爛的笑容。


    他覺得自己非常可笑,作為一名穿越者,思考問題時,居然走進了死胡同而不知道變通,活該讓張立典罵了他一頓。


    不過,他很感謝父親張立典對他的責罵。


    正是他的責罵,讓張天昭從固定思維的死胡同裏走出來,學會了從手中所掌握的所有資源出發,去考慮問題,並解決問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過能改,善莫大焉。


    認識到錯誤的張天昭,很快就從火車上的東西出發,找到了好幾種對付土謝圖汗部的辦法。


    雖然,這些辦法中,每一種單獨去實行,效果可能都不會太好。


    可是,當幾種辦法一起來的時候,張天昭相信,就算土謝圖汗部的大汗是成吉思汗再世,他也必須向張天昭,低下高貴的頭顱。


    找到解決土謝圖汗部的辦法後,張天昭忽然覺得自己變得輕鬆起來,快樂的生活,又重新起航。


    今天已經是大周天授元年的7月29日,他必須盡快趕往恰克圖,因為還有兩個月,就是冬天。


    在離開安國城前,張天昭還有幾件事情要做好。這樣,他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去賣毛皮。


    第一件事情,就是工資和賞賜問題。


    大周建國以來的大半年時間,政府職員和士兵的工資,從來沒有發放過。


    不是不想發,而是根本沒有“錢”發——“錢”就是指毛皮。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裏的“錢”,就是毛皮。


    在鮮卑利亞,人與人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最盛行的商品交換模式,基本上都是以貨易貨。


    就好比如是,甲部落用糧食換乙部落的牛馬,王五用毛皮,跟陳八換椅子等等。


    而在商品社會中,人們喜愛的黃金白銀銅錢,在這裏饑不能吃,寒不能穿,是無用之物,是不受歡迎的。


    而毛皮,因為能夠製作抵禦嚴寒的衣物,是活在鮮卑利亞的必需品。又能從部落,從其他人那裏,交換到自己需要的物資。


    所以,毛皮,才是鮮卑利亞土著人最喜歡用的交換品,也就是他們的“錢”。


    以前的大周國庫,空蕩蕩的能餓死老鼠。全靠張立典他們,向官員士兵們畫餅,還有剛剛建國的熱情,對老祖宗的絕對信任,才撐過了大半年時間。


    如今,眾目睽睽之下,有三十二萬張毛皮迴到了安國城。你要是再不發放官員士兵們的工資,還有立功將士們的賞賜,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所以,在7月29日下午的內閣會議上,當張天昭提議,留下四萬張雜皮,用來發放工資賞賜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反對,就獲得全體通過。


    內閣通過的決議,馬上就得到執行。當天晚上,安國城和幸福村,家家戶戶,都領到了戶部毛皮司剛發下來的毛皮。


    雖然,每家每戶領到毛皮有多有少。多的有二百多張(撫恤金),少的隻有二三十張。


    毛皮數量雖然不同,可國家當初給大家的承諾,已然兌現。


    更何況,就是這區區的二三十張毛皮,對於原來半手工半耕種的北吉部民眾來說,他們過去最起碼,也要1~2年才能賺到手。


    可眼下,大周建國才7個月不到,發放給他們的工資賞賜,就比他們過去辛苦1~2年的收獲還多。


    這就讓安國城的民眾,看到了希望,對未來充滿信心,對王室也充滿了感恩。


    “母親,你看。”


    在安國城某個蒙古包裏,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正在輕輕的撫摸著他們家剛領到的毛皮。


    當她的手,輕輕地觸摸到毛皮特有的柔順細膩時,小女孩忍不住驚喜地說:“母親,這張毛皮好好摸喲,軟軟的,滑滑的,給我做條圍巾好不好?”


    “當然可以,我的小寶貝,”她的母親親了親她的額頭,輕笑著說:“明天去到學堂地時候,老師們如果問起你,昨天發的毛皮是從哪裏來的,記得怎麽樣迴答沒有?”


    “記住啦,母親,如果老師問我,我就說,是北海伯爵大人,帶領著遠征軍,打跑了萬惡的異族人,然後從異族人那裏繳獲的,我們要感謝北海伯爵大人。母親,是不是這樣迴答呢?”


    “是的,我的小寶貝,你可記得真好。”母親笑容滿麵地摸著她的頭發說,“是北海伯爵,從天堂得到了老祖宗的教誨,我們才有今天的好生活,所以,我們要永遠感恩他,記住嗎?”


    “嗯,我記住了,”小女孩重重地點點頭,好像想起什麽事,又興奮地說,“母親,我剛才在外麵玩的時候,遇到了大縣主,她說,我們明天的國語課,會有兩篇新的課文喲,好好玩的。”


    大縣主就是國王張立典的大女兒張雲彩。


    小女孩的母親沒讀過書,可她作為漢人的後代,知道讀書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大周在兩個月前,在安國城裏辦起了露天學堂。雖然沒有強製要求每一個適齡兒童都去學習,上課也隻是上半天時間。但還是有一百多名小孩子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去那裏讀書學習。


    這其中,就有她的兒子和女兒。


    老師就是張天昭三個姐姐和部落裏幾個識字的老古董。有空閑的時候,薑玉娘,內閣三大佬,偶爾也會去客竄一下,體驗體驗老師的生活。


    <a id="wzsy" href="http://www.ddxs.com">ddxs.com</a>


    至於課本,都是張天昭親自手寫抄錄的。科目也很少,隻有國語和數學兩科。


    學習的內容相當膚淺,僅適合小學生學習。比如《國語》裏的內容,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甚至《弟子規》也有,可是都不全,隻有其中一小部分。


    不認字的母親對新課文是什麽沒有興趣,她隻是好奇女兒跟大縣主說的話,就蹲下來問她:“大縣主跟你說是什麽新課文嗎?”


    “嗯,大縣主說,新課文一篇叫《北海伯爵與一棵小鬆樹》,還有一篇是叫《北海伯爵與一隻打碎的花瓶》,都是說北海伯爵剛剛從天堂迴來不久的小故事,母親,是不是很好玩?”


    “嗯,真的是很好玩。”


    ……


    夜深了,整個安國城中,靜悄悄的,除了偶爾有幾聲狗吠的聲音外,就連一絲絲的風聲,也沒有聽到。全城絕大多數人,已經熄了燈火,帶著對美好明天的期待,甜甜地進入了夢中。


    可張天昭的房間內,還是燈火通明。


    下午開完了內閣會議後,張天昭覺得安國城的小學生們,老是學文言古語不好。就把後世的公知們,吹了十幾年的假故事《華盛頓與櫻桃樹》,還有列寧打碎花瓶的小故事,把裏麵的主人公改頭換麵寫成自己。


    然後,他把編好的新課文,交給了大姐張雲彩。讓她從明天開始,認真教學生學習,還要她一定要牢牢記住,思想教育,要從娃娃們抓起!


    占領宣傳的高地,塑造學生的靈魂,這便是張天昭離開安國城,去恰克圖前,他要做的第二件大事。


    這種塑造學生靈魂的大事情,如果長時間要執行下去,久而久之,當學生們的思想中,就會認同了他的人格魅力,認同他是這個王國唯一的繼承者。


    以後如果有人膽敢起兵反叛,企圖占據屬於他的王位。


    到那個時候,就算張天昭手中沒有一個士兵,隻要他登高振臂一唿,自然應者雲集,有無數的大軍集中到他的旗幟下……所以,宣傳的高地,他一定要牢牢地占領,否則,會後悔莫及。


    那如何占領呢?後世無數偉人的故事表明,把自己寫進故事裏,讓學生學習,就是最好的辦法。


    臨行前準備的第三件大事,就是關於建立後備軍的事情。


    目前的大周軍隊,隻有800人左右。其中絕大部分的兵力,又在防守著葉尼塞斯克和圖魯漢斯克。如守圖魯漢期克的是遠征軍一連,有250人。守葉尼塞斯克的是遠征軍二連,有202人。隻有少之又少的三百多人,防守著大周的心髒安國城。


    過一兩天,張天昭要帶著二十八萬張毛皮去恰克圖,路上要經過東布裏亞特人的地盤。他必然要帶去二三百人的武裝力量才能放心。


    可是,這麽一來,整個安國城,豈不會成為一座空城?


    為此,張天昭決定成立後備軍。讓那些已經三四十歲的退役部落勇士,重新納入後備軍。以老帶新的形式,組織成大約五百人的後備軍,在他離開後,負責守護安國城。


    有五百人的後備軍守安國城,他才會無後顧之憂。放心地去湖東之地,跟東布裏亞特人和蒙古人打交道。


    這些後備軍,隻有在農閑時訓練,不領工資。戰時可以按訓練水平選入正規軍……


    在燈光下,張天昭認真地伏案工作,時而思考,時而提筆疾書,把他心中的後備軍方案,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來,真至淩晨兩點多,他終於寫完了建立後備軍的方案。


    離開書桌,推開房門,站在寂靜無人的小院中,張天昭抬頭看著東方的天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久久無聲。


    下一步,他就要往東方出發,去恰克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