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午。


    大周遠征軍經過二十八天的長途跋涉,行走了差不多1800公裏的路程,終於來到了安加拉河口。


    “小主子,咱們終於到了。”


    站在安加拉河口的南岸,葉尼塞河的東岸,望著隻有770多米寬的兩河交匯處,饒是吃慣了苦的莫敬辭,也禁不住對張天昭感歎說:“二十八天哪,真是太不容易啊!”


    張天昭也在看著河口,河口仍處於封凍期,覆蓋有厚厚的冰層。但最多過十天半個月,這裏的冰層就會慢慢地解凍、分裂,然後緩緩地向北方流去。


    河口的西岸,就是張天昭魂牽夢縈的西鮮卑利亞大平原!


    抬眼望去,無邊無際的大平原上,滿目都是一大片一大片覆蓋著積雪,處於原始狀態的沼澤地。還有挺立在沼澤地旁邊無數的銀杉、冷鬆、白樺樹……


    這是張天昭穿越後,第一次見到西鮮卑利亞大平原,刹那間,他居然百感交集,心如刀割,有種想哭的感覺……


    這可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平原呀,整整274萬平方公裏,後世羅刹國最重要的糧倉,如今卻落入了老毛子的手裏,他能不觸景生情嗎?


    好在張天昭能迅速地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他迴頭對身後的蒙力克說:“叫部隊找一個背風的,遠離河邊的地方休息。對麵就是羅刹人的地盤,可能有移民點,叫大家小心些,別暴露目標。”


    其實,這裏離葉尼塞斯克還有約100公裏,但張天昭還是認為小心點好。如果過早地引起羅刹人注意,會對不起全體近衛軍二十八天來的辛苦付出。


    畢竟,在這二十八天裏,他們可以說得上是吃盡苦頭,曆盡艱辛。


    趕路時,他們坐著雪橇在冰封的安加拉河上飛奔,或者在森林密布的岸邊,砍伐樹木,開辟道路。趴冰臥雪,餐風露宿,那更是小兒科。


    在二十八天裏,其中有十八天,他們幾乎與雪橇形影不離。頂冷風,冒酷寒,除了休息,就是趕路。餓了,吃點炒麵烤魚。困了,在雪橇上打個盹……


    其中之艱辛,很難用語言準確地描述出來。


    不過,他們的艱辛,也獲得了豐碩的迴報。


    比如,他們在安加拉河邊,發現了七個小部落。小部落的人口都很少,也就是七八十人左右。


    當大周近衛軍出現在這七個小部落前麵,僅僅是在他們的營寨前排好隊,什麽還沒幹呢。


    那些小部落的那顏們,就比兔子還快地能跑了出來,在張天昭麵前跪下叩首,無比虔誠地親吻了他的鞋尖,發誓向大周王國效忠,按時繳納實物稅……


    不過,最豐碩的迴報,是張天昭修建了布拉城堡,和獲得了烏斯季部的效忠。


    張天昭修建布拉城的地點,是在安加拉河與奧卡河的交匯處,也就是後世的布拉茨克的所在地。


    之所以要在那裏修城堡,是那裏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真實的曆史上,羅刹人逆安加拉河而上,侵略貝加爾湖的時候,於1631年,就是在那裏,修建了布拉特城堡。


    那裏距離安國城約800公裏,是安加拉河與它最大支流奧卡河的交匯處。


    如果逆奧卡河而上30公裏,就會到達一個叫杭戈爾部的西布裏亞特人部落。


    這個部落的人數不多,隻有兩千人左右。可就是這兩千人,在曆史上,英勇地反抗著羅刹國的侵略。單單是布拉特城堡,就被他們燒毀了好幾次。


    最後,是羅刹人調集了一百多人的重兵,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才勉強地征服他們。


    如果從這裏往東約400公裏,就會來到勒拿河邊,那裏是勒拿河上遊航道的起點。從那裏上船,如果河麵不結冰,可以坐船直達北冰洋。


    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員和物資從勒拿河流域而來,隻要他們在勒拿河上遊航道的起點下船,再往西走400公裏的陸路,就會到達安加拉河。


    然後,在安加拉河,無論他們是坐船北上葉尼塞河,還是南下貝加爾湖,都會十分方便。


    在17至18世紀,羅刹人從莫斯科去太平洋,幾乎都是走這一條路線。比起其它的路線,走這條路線,能節省3至6個月的時間。


    這裏的位置如此重要,張天昭肯定會學羅刹人,在這裏修建城堡。


    於是,他去拜訪杭戈爾部的那顏桑傑,向他獻上一串玻璃珠做成的手鏈,還有一小瓶玫瑰味的香水。桑傑將它們視如珍寶,馬上就答應了張天昭修建城堡的請求。


    就這樣,雙方簽訂條約。大周獲得了在奧卡河口修建城堡的權力,且這個權力,永遠有效。


    條約簽訂後,張天昭高興到差點得意忘形——他用最廉價的手段,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在杭戈爾部的脖子上,套上了一條絞刑索。


    因為城堡建好後,張天昭隨時可以用火炮封鎖奧卡河,讓杭戈爾部困守一隅,吃不到安加拉河的魚,最後不得不投降。


    接下來,大周近衛軍不顧饑餓和疲勞,全力砍伐木頭,修建城堡。僅僅用了七天時間,便修建了一座占地約三畝的木製城堡。張天昭思前想後,將城堡的名字,命名為“布拉城”。


    城堡修好後,張天昭留下四個近衛軍老兵駐守。再通過電台,讓安國城馬上再派六個近衛軍到布拉城來,湊夠一個排十個人,駐守城堡。


    城堡的事情安排好,張天昭僅讓遠征軍休息一天,又馬上趕著遠征軍繼續北上,走了三天後,來到了烏斯季部。


    烏斯季部是通古斯人的部落,人口約一千八百人。居住在安加拉河邊的山穀平原上,過著半耕半獵的定居生活。


    張天昭率近衛軍來到烏斯季部。他記得羅刹的曆史書說,這個部落是很容易征服的,隻開了幾炮,他們的那顏就馬上投降。


    因此,張天昭決定,照足了羅刹人征服土著部落的“三步曲”,就在烏斯季部的身上,試一試效果。


    首先是送上禮物,其次是展示武力,最後是命令效忠,勒令交出實物稅。


    這一套“三步曲”走下來,烏斯季部果然如同的曆史書說的那樣,輕而易舉地就被張天昭所征服,發誓向大周王國效忠,每年按時繳納實物稅……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兩天後,大周近衛軍離開烏斯季部。同時離開的,還有烏斯季部的60名軍役人員和35輛雪橇。


    至此,大周的遠征軍,兵力增加到了510人。


    ……


    謝塔伊部十六歲的那顏和興,現在慌成一匹,怕的要死。


    因為,就在剛才,他的營寨前,居然來了一支超過500人的部隊。


    500多人!長生天在上,他的部落,男女老少加起來,也才區區的108人!


    而且這500個士兵,除了60來個穿得髒兮兮的,跟自己差不多外。其餘的士兵,全部戴著黑色的熊皮帽子,穿著異常帥氣的灰色大衣,大衣外麵還有一件白色的胸甲!


    他們手中的武器,長槍、彎刀和弓箭,一樣不少。可讓他感到驚訝的是,他們中的有幾十個士兵,手中的武器,非常像是北方的異族人所使用的火槍火炮。


    和興認識火槍火炮,是三年前,十個金發碧眼異族人來到他們的部落,命令他們向什麽大君主效忠,還要用貂皮作為實物稅,全部落每年至少要繳納一千張,才算繳清實物稅。


    如此無理的命令,理所當然的被和興的父親和哥哥拒絕。於是,那幫沒有人性的異族人,突然點燃了手中的鐵管子和腳邊的大管子。和興的父親和哥哥,還有部落中幾十名勇士,瞬間被打死打傷,倒在血泊之中……


    從此,和興便認識了,異族人拿在手中鐵管子的叫火槍,放在身旁的大管子叫火炮。但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更何況,眼前這支隊伍,他們不但有火槍火炮,還有那麽多的人。自己的部落,更加不是他們的對手。


    沒辦法,為了全部落的安危,和興隻好打著一麵白旗,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地走出營寨,向那支隊伍走去……


    不久,和興被人帶到隊伍中央一個長得很可愛的小胖子麵前。


    沒等他開口說話,可愛的小胖子就麵帶笑容,非常和氣的對他說:“老鄉,別怕,我們是自己人,是來幫你們打異族人的,能不能問你一些問題?”


    聽到小胖子說是自己人,和興就放心了一半。


    當他聽到說他們是去打異族人的,有問題要問他。便徹底放下了心,高興地連連點頭。


    張天昭看見小部落的那顏終於放下戒備,願意迴答他的問題,也就按照心中的疑問,向他一五一十地打聽清楚……


    隨著與部落小酋長的交談越來越深入。在張天昭的腦海中,葉尼塞斯克的地圖,也一點點的,由模糊,慢慢地變成了清晰。


    關於葉尼塞斯克,張天昭了解的也不多。他隻知道這座木製城堡,修建於1619年,修建者是當時的托博爾軍役貴族馬克西姆。地點是在葉尼塞河左岸的支流克姆河河口,再往北約十三公裏的地方。


    因為小那顏去葉尼塞斯克服過徭役,在交實物稅的時候,也因為按時完成實物稅的上繳,他甚至進入過葉尼塞斯克督軍府的大廳,參加過宴會。


    在小那顏的描述中,張天昭終於知道,整個葉尼塞斯克城堡,就是修建在葉尼塞河邊,一塊稍稍高出地麵的平地上。城牆全是用木頭做的,高約九米,厚達兩米,用火槍火炮攻打,對其根本沒有什麽作用。


    城堡的形狀,就像一個巨大的正方形,每一麵城牆的長度,大約在一百米。整個城堡,占地超過15畝。


    城堡有兩座城門,分別在東門和南門。城門上有塔樓,在塔樓內,可以向外射擊,發射火炮。


    北麵和西麵,雖然沒有城門,可是設有兩個可以瞭望的木平台。平台上有火炮,小那顏信誓旦旦,他在服徭役時,就搬過火炮上去,城上的炮,全是像遠征軍那樣的佛郎機炮……


    在城堡裏麵拿火槍的異族人不多,也就一百人左右。可是在城堡外的異族人,卻有四十多戶,有打鐵的,有種田的,但最多是造船的,有10戶。


    原因是每年開河後,會有很多狩獵歸來實業者,買船裝裁毛皮,順葉尼塞河北上曼加澤亞,再轉道迴歐洲,錦衣還鄉。


    隨著小那顏的描述越來越多,一個作戰計劃,也漸漸地在張天昭的腦海中,慢慢地形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