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會議上,張天昭侃侃而談。


    他烏溜溜的黑眼珠,透射出智慧的光芒。


    他圓乎乎的小臉蛋,神情自若。


    他玩弄著自己圓嘟嘟的手指頭,異常嚴肅地告訴“內閣三大巨頭”。


    如果今天不出兵救援,那大周以後得到的,將是一個實力嚴重受損,人心不附的布加特右部。


    對大周來說,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大的代價,才能夠安撫好布加特右部,讓它心甘情願地接受大周的統治。


    與其如此,不如趁早答應了木特真的請求,出兵救援。讓木特真欠大周一個人情。我們也可以讓木特真見識見識火槍火炮的威力,給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恩威並施之下,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大周隻需要派出一個使者,就能說服布加特右部加入,想跑它都跑不了。


    關於傷亡的問題,張天昭也沒有迴避。他認為,在有火槍和施血技術的情況下,死傷的人數,不會超過三十個。


    因為,近衛軍已學會使用“空心方陣”。在滑膛槍時代,“空心方陣”可是對付騎兵衝鋒的大殺器。隻要敵人的騎兵攻不進“空心方陣”,那麽近衛軍的傷亡,就不會太大。


    當張天昭把自己救援的理由,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後,軍事會議上靜悄悄的。然後“內閣三大巨頭”的腦袋就湊在一起,竊竊私語。


    很快,吳佑春提出了疑問:“貝加爾子爵,請問您打算出動多少兵力?準備用什麽方式,讓部隊在明天午時前,到達布加特右部?”


    吳佑春質疑,張天昭就知道自己的理由,已經動搖了“內閣三大巨頭”原先的意見,也獲得他們初步的認同。


    於是,張天昭胸有成竹說道:“我建議出動所有的近衛軍、醫護兵、無線電兵和3門一磅佛郎機炮,共470人。


    至於怎麽樣到達布加特右部?很簡單,我要征用948匹馬,不管是什麽馬,能跑就行。然後一人雙馬,打著火把,連夜出發,去救援布加特右部。”


    大周王國的前身北吉部,遷居湖西之地五十多年,早就由半遊牧半手工業的部落,轉變為住帳篷的農耕部落。


    那麽多年過去了,戰馬肯定找不出兩百匹,可用種田拉車的劣馬,還是有不少的。


    “兒子,你征用那麽多馬匹去打仗,是不是瘋了?”


    一向在軍事會議上很少講話的薑玉娘,這次卻開了口。


    她瞪著雙眼,埋怨張天昭道:“你知不知道,你征用那麽多馬匹,如果打輸了,馬匹被敵人俘獲,我們的春耕就沒了指望。大周今年就會少了半條命!”


    的確,據張天昭所知,安國城所有的馬匹加起來,也就一千匹出頭。如果仗打輸了,今年春耕就真的很危險。


    目前,大周正在大規模地砍伐平原上的森林。等春暖雪化後,再把空地改造為良田,播種小麥。


    大周牛少馬多,如果沒有足夠的馬來拉犁耙,想完成改造良田的計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張天昭要征用九百多匹馬,對大周王國來說,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照理說,這麽重大的事情,就算張立典不會過問,那麽“內閣三大巨頭”,總要出來表表態吧?


    可令人奇怪的是,張立典和“內閣三大巨頭”在這件大事上,都一言不發。


    他們隻是彼此地對望了幾眼,然後點點頭,好像就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果然,薑玉娘剛講完話後,張立典就立刻從王座上站起來,手握權杖,語氣堅決地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馬匹打不贏敵人。本王決定,出兵支援布加特右部,砸鍋賣鐵,弧擲一注,也要打勝這一戰。


    貝加爾子爵要的馬匹和人員,全部給他配齊,歸他指揮。必須在晚上七點前,完成準備工作。七點正,軍隊正式出發。”


    這個時候,張天昭才對自己的便宜父親多了幾分敬重。為他的幹脆利落,也為他做大事在關鍵時刻,有孤擲一注的魄力。


    晚上七點左右,948匹馬和470名近衛軍官兵,已經全部到位。每一匹馬都配有一袋幹草料和幾支備用的火把。


    946匹馬中,有6匹是專門運送一磅火炮的。一磅火炮隻有120斤重,把它捆在馬背上,比很多成年人的體重還輕,不會影響隊伍的行軍速度。


    剩下兩匹運送火藥彈丸,重量50公斤左右,更不會影響行軍速度。


    張天昭的貼身護衛莫敬辭,也拉著兩匹蒙古馬,東張西望地站在張天昭的身邊。作為張天昭護衛,他也隨軍出征。


    中午時,他因為護主有功,也得到了薑玉娘的賞賜:一錠五兩重的雪花銀,和一句“你是個好奴才”的評話。


    對此,莫敬辭激動得淚流滿麵,發了許多連自己都記不清的誓言。


    不過,剛才他來集合時,薑玉娘吩咐他的話,他可記得清清楚楚——無論勝與敗,都要把小主子全須全尾地帶迴家。


    七點正,張立典下令蒙力克騎馬在前麵帶路,大周近衛軍打著火把,一人雙馬跟在後麵。


    在馬蹄卷起的細雪中,大周的隊伍衝出了安國城,一頭撞進了夜色茫茫的大雪原……


    如果這時有人在天空中俯視,他一定會看見。衝出安國城的大周軍隊,就像一條快速前行的火龍。在漆黑如墨的雪原上,開辟出一段會跑的光明之路。


    這光明之路雖然很短,前前後後不到三公裏,可它倔強地打破了鮮卑利亞濃濃的黑暗,不斷地向東方前進……


    晚上八點左右,隊伍準時來到了北吉部荒廢的老營寨休息。


    張天昭算了算時間,從出發到現在,用一個小時,才跑完十公裏的路程。


    剩下的路程大約有一百公裏。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明天早上6點,就可以到達布加特右部……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一般來說,蒙古馬的巡航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0至30公裏。當然,這要在環境開闊,光線充足,氣候良好的白天,才能達到的速度。


    像今晚出征的馬匹,大都是劣馬,又是在晚上,光線不足,道路狹窄的條件下奔跑的,能有這樣的速度,張天昭還是很滿意的。


    而且這些馬,都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身上的膘,基本都掉光了,變成了瘦馬。讓瘦馬跑快,這本身就是對馬的一種傷害。


    再說,這裏除了一條可以通過馬車的小路外,根本沒有其他的路可走。路的兩旁,全是星棋羅布的針葉林。馬就是願意跑快一點,可針葉林不答應呀!


    所以,張天昭知足了,滿意了。


    換過馬後,簡單地給馬吃點草料,吃幾口幹淨的積雪,大周的近衛軍,又打著火把,騎上馬匹,冒著寒風,往南奔馳而去……


    時間分分秒秒過去,夜色愈濃,寒風更冷。到了半夜十二點,天上更是灑下幾點零星的小雪。讓頂著寒風前進的大周近衛軍,更覺得寒氣襲人,難以忍受。


    盡管出發前,張天昭已經命令所有的人,要把所有能穿的毛皮衣服,全部穿在身上。甚至允許士兵們不穿近衛軍的製式軍服,重新穿上他們往日那些狐皮袍子,有多少穿多少。


    以致每一個近衛軍士兵,全身臃腫的像一隻大笨熊。可即便如此,騎在馬上的奔馳的士兵們,很多人已經眉毛掛霜,凍得嘴唇變紫,臉色發青。


    等到午夜十二點,換馬休息時,張天昭騎在馬上發現。士兵中起碼有三十人已經凍得瑟瑟發抖,手指頭,腳指頭失去了知覺,狀況讓人十分擔憂。


    “老四,再也不能趕路了,”張天福和張天仁匆匆趕來,隔著老遠,張天福的大嗓門就喊道,“再趕路他們會凍死的。”


    “還有60公裏,紮營吧阿昭,”張天仁走過來,苦著臉對他說,“就在露天起幾堆火,大家圍在火堆烤,熬到明天早上再去,也是不會遲的!”


    這次出征,他們倆作為連長,自然是要參加的。隻不過軍事會議上張立典一句話,就把這次支援的指揮大權,交給了張天昭。他們倆不管願不願意,現在都得聽張天昭的。特別是張天昭身邊有莫敬辭時,他們會更老實。


    其實張天昭也不願意連夜冒著嚴寒進軍,可要救布加特右部,除了這個辦法能提前到達,以逸待勞地跟馬匪打一場外。他真沒有什麽好法子。


    如果明天早上再出發,等趕到布加特右部時,最快也要到上午十點鍾,到時人和馬都累成了狗。如果正巧碰到馬匪的話,說不定馬匪一個衝鋒,近衛軍就全完了,還打個屁!


    張天昭看著兩個兄長,心誠意真地說:“兩位哥哥,難道我不知道再趕路會凍死人嗎?可我們不繼續連夜趕路,爭取盡早到達布加特右部。


    我們就會前功盡棄,失去了以逸待勞,戰勝敵人的好機會。這樣吧,快要凍傷的弟兄們留下來,也留兩個衛生兵負責照顧,其他官兵,休息夠時間後,繼續前進。”


    說罷,他就在莫敬辭的幫助下,跳下了馬匹。


    下了馬,張天昭剛想找個地方撒尿,眼角餘光就瞥見莫敬辭嘴巴中咬著一根草,嚼得津津有味。


    他就開玩笑道:“莫老頭,你這狗奴才,什麽時候變成了牛奴才,馬奴才,居然吃起了草?”


    “嘻嘻,隻要老奴能伺候著小主子,無論做牛奴才也好,馬奴才也罷。老奴都覺得渾身舒坦。”


    莫敬辭跟在張天昭身後,一臉諂笑地說:“就像老奴現在嚼這根烏拉草,就因為有小主子在,老奴覺得,它的味道,比山珍海味好吃多了!”


    “什麽,你說你嚼的是什麽草?”張天昭聽了莫敬辭的話,臉色突然大變,一把扯下那根草,聲音急促問道,“這根草你是從哪裏弄來的?”


    莫敬辭從來沒有見過張天昭的臉色會如此嚴肅,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麽事。


    他一個骨碌就跪在張天昭麵前,“啪啪”扇了自己兩個耳光說:“老奴該死,老奴該死,求小主子莫要生氣,消消氣,容老奴迴稟,這草叫烏拉草,是咱們喂馬的草料。”


    “什麽?這就是烏拉草?是我們喂馬的草料?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大周也!”


    得知莫敬辭的烏拉草是從喂馬的草料袋中拿的,張天昭頓時放聲肆無忌憚地大笑起來,笑得莫敬辭摸不著頭腦,也笑得近衛軍官兵麵麵相覷,不知所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