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潘在小說裏多次提到太乙救苦天尊,也就是我們民間稱唿明朝大臣劉伯溫之事。不少讀者,讀到現在,認為劉伯溫提得太過隱晦,能不能清晰其與這部小說的關係。小臣潘不是不想清晰,而是由於種種限製,不能清晰地寫。但為了滿足各位讀者的好奇心,小臣潘決定開個番外,其實,這些資料大家自己都可以找到,我把它們糅合在一起,大家可以自己猜測,如果實在不懂,可與小臣潘私聊。


    一、劉伯溫其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與宋濂、葉琛、章溢合稱浙東四大名士。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1-2]


    二、與本書相關最重要事件


    相傳,時逢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亂連連,哀鴻片野。玉帝令劉伯溫下凡以輔佐不世出之千古明君,以定天下,福澤蒼生,並賜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老龍王派出了自己的九子。龍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當它們功德圓滿準備返迴天廷複命之時,燕王朱棣野心極大,想利用龍九子治國安邦,雄霸天下。於是他便借修築紫禁城為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獸,頓時唿風喚雨,大發雷霆。


    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他對九子老大贔屭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贔屭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原來,神功聖德碑乃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不現真身。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劉伯溫得知此事後,也棄朱棣而去,脫離肉身返迴天廷。朱棣後悔莫及,為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三、與本書相關的曠古絕今奇作


    劉伯溫所作《燒餅歌》,全文共計一千九百一十二字,是用隱語寫成的“預言”歌謠,在民間流傳很廣,影響極深,難於理解,視為神撰。據卦撰詞,《燒餅歌》是從一定的“象數”規律排來,涉及到“象、數、理、占”的入化應用。


    燒餅歌(上)


    明太祖一日身居內殿,食燒餅,方啖一口,內監忽報國師劉基進見,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禮畢,帝問曰:“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輪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開視果然。


    帝即問以天下後世之事若何。


    基曰:“茫茫天數,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


    帝曰:雖然自古興亡原有一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機,臣罪非輕,陛下恕臣萬死,才敢冒奏。帝即賜以免死金牌,基謝恩畢,奏曰: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方終滅北方終,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竹堅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見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隻恐燕子飛來。隨作歌三首曰:


    此城禦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


    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


    北方胡虜殘生命,禦駕親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諫,舊靈遮掩主驚魂。


    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


    相送金龍複故舊,靈明日月振邊疆。


    帝曰:此時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亂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誰亂者?


    基曰:天下饑寒有怪異,棟梁龍德乘嬰兒,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老揀金精尤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閹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


    帝曰:八千女鬼亂朕天下者何?


    基曰:忠良殺害崩如山,無事水邊成異潭,救得蛟龍真骨肉,可憐父子難順當。


    帝曰:莫非父子爭國乎?


    基曰:非也,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謂未已?


    基曰:萬子萬孫層疊層,祖宗山上貝衣行,公侯不複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卦曰:木下一了頭,目上一刀一戊丁,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傑總無春,戊子已醜亂如麻,到處人民不在家,偶遇饑荒草寇發,平安鎮守好桂花。


    帝曰:偶遇饑荒,平常小醜,天下已乎?


    基曰:西方賊擁亂到前,無個忠良敢諫言。,喜見子孫恥見日,衰頹氣運早升天,月缺兩二吉在中,奸人機發去西東,黃河涉過開金闕,奔走梅花上九重。


    帝曰:莫非梅花山作亂乎?從今命人看守何如?


    基曰:非也,遷南遷北定太平,輔佐帝王有牛星,運至六百半,夢奇有字得心驚。


    帝曰:有六百年之國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


    帝曰:天機卿難言明,何不留下錦囊一封,藏在庫內,世世相傳勿遺也,急時有難,則開視之,可乎?


    基曰:臣亦有此意。遂又歌曰:九尺紅羅三尺刀,勸君任意自遊遨,閹人尊貴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狄。臣封櫃內,俟後開時自驗桂花開放好英雄,拆缺長城盡孝忠,周家天下有重複,摘盡李花枉勞功。黃牛背上鴨頭綠,安享國家珍與粟,雲蓋中秋迷去路,胡人依舊胡人毒。反覆從來折桂枝,水浸月宮主上立,禾米一木並將去,二十三人八方居。


    帝曰:二十三人亂朕天下,八方安居否?


    基曰:臣該萬死,不敢隱瞞,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帝大驚,即問此人生長何方?若何衣冠?稱何國號?治天下何如?


    基曰:還是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憂,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娥配土牛。


    帝曰:自古胡人無百年之國運,乃此竟有二百餘年之運耶?


    基曰:雨水草頭真主出,赤頭童子皆流血,倒置三元總才說。須是川水頁台闕,十八年間水火奪。庸人不用水火臣,此中自己用漢人,卦分氣數少三數,親上加親又配親。


    帝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奪火滅,親上加親,莫非駙馬作亂乎?


    基曰:非也,胡人英雄,水火既濟,安享太平,有位有勢,時值升平,稱為盛世,氣數未盡,還有後繼。寶劍重磨又重磨,抄家滅族可奈何,閹人社稷藏邪鬼,孝弟忠奸誅戮多。李花結子正逢春,牛鳴二八倒插丁,六十周甲多一甲,螺角倒吹也無聲。點畫佳人絲自分,一止當年嗣失真,泥雞啼叫空無口,樹產靈枝枝缺魂。朝臣乞來月無光,叩首各人口渺茫,一見生中相慶賀,逍遙周甲樂饑荒。


    帝曰:胡人到此敗亡否?


    基曰:未也,雖然治久生亂,值此困苦,民懷異心,然氣數未盡也。廿歲力士開雙口,人又一心度短長,時俺寺僧八千眾,火龍渡河熱難當。叩首之時頭小兀,娥雖有月無光。太極殿前卦對卦,添香禳鬥鬧朝堂。金羊水猴饑荒歲,犬吠豬鳴汨兩行。洞邊去水台用水,方能複正舊朝網。火燒鼠牛猶自可,虎入泥窩無處藏。草頭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兒作主張。二四八旗難蔽日,遼陽思念舊家鄉。東拜鬥,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獅,分南分北分東西,偶逢異人在楚歸,馬行萬裏尋安歇,殘害中女四木雞,六一人不識,山水倒相逢、黃鬼早喪赤城中,豬羊雞犬九家空,饑荒災害皆並至,一似風登民物同,得見金龍民心開,刀兵水火一齊來,文錢鬥米無人要糶,父死無人兄弟抬,金龍絆馬半亂甲,二十八星問士人,蓬頭幼女蓬頭嫁,揖讓新君讓舊君。


    帝曰:胡人至此敗亡否?


    基曰: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人方罷休,炮響火煙迷去路,遷南遷北六三秋,可憐難渡雁門關,摘盡李花滅盡胡,黃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萬八十眾,先到之人得安穩,後到之人半路送,難恕有罪無不罪,天下算來民盡瘁,火風鼎,兩火初興定太平,火山旅,銀河織女讓牛星,火德星君來下界,金殿樓台盡丙丁,一個胡子大將軍,按劍馳馬察情形,除暴去患人多愛,永享九州金滿。


    帝曰:胡人此時尚在否?


    基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鹹亨一樣形,琴瑟和諧成古道,左中興帝右中興,五百年間出聖君,周流天下賢良輔,氣運南方出將臣,聖人能化亂淵源,八麵夷人進貢臨,宮女勤針望夜月,乾坤有象聚黃金,北方胡擄害生靈,更會南軍誅戮行,匹馬單騎安外國,眾君揖讓留三星,上元複轉氣運開,大修文武聖主栽,上下三元無倒置,衣冠文物一齊來,七元無錯又三元,大開文風考對聯,猴子沐盤雞逃架,犬吠豬鳴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流離散亂皆逃民,愛民如子親兄弟,創立新君修舊京,千言萬語知虛實,留與蒼生作證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風水怪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臣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臣潘並收藏民國風水怪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