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剛剛明明看到的是女人,而且聲音也是女人身,怎麽卻會是自己的兒子好端端地坐在那裏?於是喝問道:大晚上不睡覺,你在做什麽?
蛤蟆子迴答道:我睡不著,閑著沒事,繡點花來玩,剛剛就是唱了幾句戲。
這次迴答的聲音卻又是蛤蟆子原來的聲音。
黃一吹覺得奇怪,自己的兒子曆來在世上胡混,令人生厭,近日以來雖然性情有所變化,但哪裏會去學什麽繡花,更何況,就蛤蟆子那副公鴨嗓,說話都費勁,還說唱什麽鳥戲。
黃一吹心中雖然疑惑,但蛤蟆子的解釋又合情合理,看不出什麽破綻,也不好多說什麽,隻得說:早點睡,大半夜莫要搞鬼。交待完就迴了房間,自迴房此之後,整個晚上也沒有哭笑聲傳來。
又過得幾日,黃一吹從地裏幹活迴來,家裏的婆娘就向他抱怨,說是最近這家裏養的雞不知道怎麽了,常常莫名其妙不見,而且丟得都是母雞,公雞卻一直好好的。
黃一吹覺得肯定是山上下來的黃鼠狼夜裏把雞給叼了去,這母雞天天下蛋,能補貼不少家用,白白給這畜生吃了,真是倒黴透頂,於是叮叮咚咚擺弄一下午,做了個獸夾子,放在了自家雞舍麵前。
到得第二天,家裏的母雞卻又再次丟了一隻,放在雞舍麵前的獸夾子也不知道到哪去了。黃一吹這下有點蒙了,莫非這黃鼠狼成了精不成,還能把這獸夾子給叼走?
正在這時,看到蛤蟆子從廂房走了出來,也不知怎麽了,黃一吹竟然下意識地去看了下蛤蟆子的腿,這一看,倒是嚇了一跳,隱隱約約地看到蛤蟆子的腿裏兩道血印子,像極了是獸夾子夾得痕跡。
黃一吹起了疑心,取了個蛤蟆子上茅房的時刻,摸進他房間裏去看。進得蛤蟆子房間,隻見床頭上放著個紅肚兜,正是蛤蟆子繡花用的,再仔細一尋找,發現床底下好多雞毛和雞骨頭,裏麵還發出陣陣血腥味。有的雞毛花紋還顏色不一,這下黃一吹卻是認識,因為自己家中正好有一隻顏色不一的蘆花母雞。
敢情這雞不是被黃鼠狼叼走的,卻是被自己這兒子給吃了去,但從這些殘留的雞骨頭來看,顯然又不像是被煮過熟雞,因為雞骨頭還有雞毛上都粘著鮮血,難道這小子是生吃?
聯想到最近蛤蟆子的怪異行為,黃一吹頭皮都發起麻來。當下憂心忡忡地出得了門去,迴到自己房間,卻又怕嚇到老伴,不敢跟她講。隻得叫老伴把雞用雞籠裝起來,每天晚上放到自己的房間裏。
這一來,雞倒是不丟了,但蛤蟆子這問題總是要解決啊,黃一吹心裏有了主意。要說這主意,其實也很簡單,黃一吹常給人去吹嗩呐鬧白,但凡是白喜事,都會有些道士先生在,看個日子、斷個地脈、作點哀告什麽的。黃一吹就打算,等到下次有人作白事,就把蛤蟆子帶去,讓這些道士先生看看,沒事則好,有事當場可以處理了去,省的鬧得家裏雞犬不寧。
這主意剛剛打定,沒想到過了一兩天。蛤蟆子卻自己從外頭帶來一個人,這人看摸樣才四十上下年紀,鬢發卻有一半已經發白,臉色沉重地走進了黃一吹的家門,黃一吹也不認識,聽其口音,卻又是附近村子裏的人。
蛤蟆子說:爹,這人要鬧白事,找你要樂隊咧。
那人咳嗽兩聲,對黃一吹說:黃師傅,我家中突遭不幸,有人故去,找了個先生斷了日子,說是晚上要出殮,麻煩你找支樂隊來鬧下白。
黃一吹幹這行這麽多年,還沒有聽說晚上出殮的,就問:怎麽這麽急,還一定要晚上出殮?
那人說:先生說過世的日子不太對,必須要晚上。黃一吹一聽,既然是先生說的,也不好說啥。那人卻接著說:還有幾件事要強調一下,樂隊成員不要有屬虎的人。樂隊的樂器上不要係白布,直接係紅布,也不要扮哭相。
農村葬禮,認為人與人之間屬相相生相克,出葬時要避免有相衝屬相的人在場,否則死者不能入土為安,因此,要求屬相相克的人迴避也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奇怪。但一般來講,樂隊去給人家鬧白事,雖然不會像死者的家人一樣穿白戴孝,嚎啕大哭,但為了對死者表示尊重,都會在樂器上係上根白布,同時,樂隊成員為配合哀傷氣氛,都會摸點鍋底灰,和點水,抹在臉上,做成痛苦狀,這就叫做扮哭相。
聽老一輩人講,扮哭相的人越多,哭聲越大,證明死者生前受人的尊敬越多,福氣未享夠就死了,家人朋友都很傷心。陰間拿人的小鬼聽了,會迴去將這情況向閻羅王匯報,閻羅王就會認為死者在生前常做善事,是個好人,在陰間就能讓他受到優待,可以早日投胎轉世。
黃一吹聽到這人說樂器上不係白布,反而要係紅布,而且不需要扮哭相,就有點哭笑不得了,哪裏有在葬禮上係紅布的?
所有的喪禮都係白布,這風俗大底南北都差不多。要說係紅布的,也不是說沒有,但極為少數。有些地方在死者下葬封完最後一缽土之後,就開始不叫辦喪事了,叫辦好事,意思是逝者已入土,家運開始好轉。會叫上所有幫忙送葬的親朋好友海吃海喝幾天,中間也能掛紅穿綠的,寓意從此鴻運當頭。
那人仿佛看出了黃一吹的疑慮,說:你且別管這些,你到時來就是。說完留了定金就走了。
黃一吹一看那定金,都夠以前鬧五場白傭金的總和了。不由地問蛤蟆子:這人是哪來的?
蛤蟆子說:附近村莊的,我以前去玩耍賭博時認識的,今天碰巧在路上遇到了。
黃一吹見蛤蟆子講得也是實話,不再懷疑,當下拿起那些定金,出門去招唿隊友了。由於這些隊友都在隔壁村莊,不多久就把七八個生肖不屬虎的嗩呐隊員給叫齊了。
下午大家在大坪裏熟練了一下曲子,黃一吹還專門交待了一下主家的規矩。待到天黑,黃一吹帶著蛤蟆子,一行*個人拿嗩呐、鑔子浩浩蕩蕩向隔壁村莊進發。
行了大概十來裏路,總算趕到了主家。
主家看起來是個大戶人家,一棟偌大的宅子,宅子正中是個大大的族廳,兩旁的住房顯得齊整而幹淨,看得出來是個勤快人家。整棟房子燈火通明,所有親朋好友都在忙碌著。族廳前擺了十幾桌供客人吃喝用的桌子、凳子,上麵擺滿了油炸果、花生瓜子之類的食品。
族廳裏麵擺了一副棺材,死者已經入殮,但奇怪的是,這些人個個麵目無甚表情,也看不出悲戚之意,隻是一味地在忙碌著。
來叫黃一吹鬧白的那位白鬢漢子出來接待了他們。黃一吹帶著嗩呐隊員進入族廳,先向死者行了拜祭禮,表示對逝者的哀悼。眾人按主家的要求,在樂器上都係上了紅布,由於不要扮哭相,儀式也相對簡單,黃一吹等人在一旁找了張桌子,開始奏起樂來。
一般來講,樂隊最開始半個時辰要不停地奏哀樂,然後可以休息一陣,有親朋來上香祭拜時,伴隨著這些親人的哭聲,來一個會奏一遍哀樂,凸顯悲戚。
鑒於這主家給的工錢比較豐厚,黃一吹從一開始就帶領大家足足奏了一個時辰不停的哀樂。然後在一旁磕著花生、瓜子等著逝者親人來作祭禮。
陸陸續續有些親朋來了,這些親朋都不像別人家那般胳膊上掛著白布,而是都掛著紅布,進得族廳,也不哭,隻是默默地在做祭禮。
眾人雖覺得奇怪,但覺得或許這就是主家獨特的規矩,也不去管,隻見來一個親朋,便賣力地奏出一首曲子。就這樣吹吹打打鬧了半夜,眾人都有些困意,但都在強撐著等待送葬道士做最後的送葬禮。
又過得半響,聽到一陣劈裏啪啦的爆竹響,送葬道士出來了。那道士頭戴道士方巾,手執楊柳枝,踏著碎步往族廳裏走去。這時,逝者的至親在族廳門口全部齊刷刷地跪下,意思是感謝道士為自己逝去的親人送葬,道士說了聲:起也。然後把他們一個個拉起來。
這裏說明一下,逝者至親除了跪拜逝者外,一般還有三跪。第一跪便是拜謝送葬的道士;第二跪是拜謝逝者長兄,如果逝者是女人,則是拜謝這女子的兄弟,意思是“天大地大,舅公最大”,如果逝者是男人,則拜謝逝者的哥哥或者弟弟;第三跪便是拜謝扛棺材下葬的八個漢子,俗稱拜謝“八仙”。
那道士拉起人後,進得族廳,口中念了篇祭文,無非是逝者生前道德高尚、一生正氣、成就非凡,且子女出息、孝心感人之類,然後用楊柳枝在棺材四周灑了灑,最後朝四方作揖拜了拜,拖長音叫了聲:禮成,引路仙子請高坐!
話音剛落,便有人從旁邊搬來了張椅子,放到了族廳正中央,椅子上插滿了幡旗、黃符。這時,一人赤著上身,穿個紅肚兜從族廳的廂房走了出來,屁股往椅子上一坐,然後竟然對著大家“格格”地笑了起來。
黃一吹一看,嚇得瞬間從條凳上摔了下去。那在族廳中央藤椅上“格格”發笑之人,正是自己的兒子蛤蟆子!
蛤蟆子迴答道:我睡不著,閑著沒事,繡點花來玩,剛剛就是唱了幾句戲。
這次迴答的聲音卻又是蛤蟆子原來的聲音。
黃一吹覺得奇怪,自己的兒子曆來在世上胡混,令人生厭,近日以來雖然性情有所變化,但哪裏會去學什麽繡花,更何況,就蛤蟆子那副公鴨嗓,說話都費勁,還說唱什麽鳥戲。
黃一吹心中雖然疑惑,但蛤蟆子的解釋又合情合理,看不出什麽破綻,也不好多說什麽,隻得說:早點睡,大半夜莫要搞鬼。交待完就迴了房間,自迴房此之後,整個晚上也沒有哭笑聲傳來。
又過得幾日,黃一吹從地裏幹活迴來,家裏的婆娘就向他抱怨,說是最近這家裏養的雞不知道怎麽了,常常莫名其妙不見,而且丟得都是母雞,公雞卻一直好好的。
黃一吹覺得肯定是山上下來的黃鼠狼夜裏把雞給叼了去,這母雞天天下蛋,能補貼不少家用,白白給這畜生吃了,真是倒黴透頂,於是叮叮咚咚擺弄一下午,做了個獸夾子,放在了自家雞舍麵前。
到得第二天,家裏的母雞卻又再次丟了一隻,放在雞舍麵前的獸夾子也不知道到哪去了。黃一吹這下有點蒙了,莫非這黃鼠狼成了精不成,還能把這獸夾子給叼走?
正在這時,看到蛤蟆子從廂房走了出來,也不知怎麽了,黃一吹竟然下意識地去看了下蛤蟆子的腿,這一看,倒是嚇了一跳,隱隱約約地看到蛤蟆子的腿裏兩道血印子,像極了是獸夾子夾得痕跡。
黃一吹起了疑心,取了個蛤蟆子上茅房的時刻,摸進他房間裏去看。進得蛤蟆子房間,隻見床頭上放著個紅肚兜,正是蛤蟆子繡花用的,再仔細一尋找,發現床底下好多雞毛和雞骨頭,裏麵還發出陣陣血腥味。有的雞毛花紋還顏色不一,這下黃一吹卻是認識,因為自己家中正好有一隻顏色不一的蘆花母雞。
敢情這雞不是被黃鼠狼叼走的,卻是被自己這兒子給吃了去,但從這些殘留的雞骨頭來看,顯然又不像是被煮過熟雞,因為雞骨頭還有雞毛上都粘著鮮血,難道這小子是生吃?
聯想到最近蛤蟆子的怪異行為,黃一吹頭皮都發起麻來。當下憂心忡忡地出得了門去,迴到自己房間,卻又怕嚇到老伴,不敢跟她講。隻得叫老伴把雞用雞籠裝起來,每天晚上放到自己的房間裏。
這一來,雞倒是不丟了,但蛤蟆子這問題總是要解決啊,黃一吹心裏有了主意。要說這主意,其實也很簡單,黃一吹常給人去吹嗩呐鬧白,但凡是白喜事,都會有些道士先生在,看個日子、斷個地脈、作點哀告什麽的。黃一吹就打算,等到下次有人作白事,就把蛤蟆子帶去,讓這些道士先生看看,沒事則好,有事當場可以處理了去,省的鬧得家裏雞犬不寧。
這主意剛剛打定,沒想到過了一兩天。蛤蟆子卻自己從外頭帶來一個人,這人看摸樣才四十上下年紀,鬢發卻有一半已經發白,臉色沉重地走進了黃一吹的家門,黃一吹也不認識,聽其口音,卻又是附近村子裏的人。
蛤蟆子說:爹,這人要鬧白事,找你要樂隊咧。
那人咳嗽兩聲,對黃一吹說:黃師傅,我家中突遭不幸,有人故去,找了個先生斷了日子,說是晚上要出殮,麻煩你找支樂隊來鬧下白。
黃一吹幹這行這麽多年,還沒有聽說晚上出殮的,就問:怎麽這麽急,還一定要晚上出殮?
那人說:先生說過世的日子不太對,必須要晚上。黃一吹一聽,既然是先生說的,也不好說啥。那人卻接著說:還有幾件事要強調一下,樂隊成員不要有屬虎的人。樂隊的樂器上不要係白布,直接係紅布,也不要扮哭相。
農村葬禮,認為人與人之間屬相相生相克,出葬時要避免有相衝屬相的人在場,否則死者不能入土為安,因此,要求屬相相克的人迴避也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奇怪。但一般來講,樂隊去給人家鬧白事,雖然不會像死者的家人一樣穿白戴孝,嚎啕大哭,但為了對死者表示尊重,都會在樂器上係上根白布,同時,樂隊成員為配合哀傷氣氛,都會摸點鍋底灰,和點水,抹在臉上,做成痛苦狀,這就叫做扮哭相。
聽老一輩人講,扮哭相的人越多,哭聲越大,證明死者生前受人的尊敬越多,福氣未享夠就死了,家人朋友都很傷心。陰間拿人的小鬼聽了,會迴去將這情況向閻羅王匯報,閻羅王就會認為死者在生前常做善事,是個好人,在陰間就能讓他受到優待,可以早日投胎轉世。
黃一吹聽到這人說樂器上不係白布,反而要係紅布,而且不需要扮哭相,就有點哭笑不得了,哪裏有在葬禮上係紅布的?
所有的喪禮都係白布,這風俗大底南北都差不多。要說係紅布的,也不是說沒有,但極為少數。有些地方在死者下葬封完最後一缽土之後,就開始不叫辦喪事了,叫辦好事,意思是逝者已入土,家運開始好轉。會叫上所有幫忙送葬的親朋好友海吃海喝幾天,中間也能掛紅穿綠的,寓意從此鴻運當頭。
那人仿佛看出了黃一吹的疑慮,說:你且別管這些,你到時來就是。說完留了定金就走了。
黃一吹一看那定金,都夠以前鬧五場白傭金的總和了。不由地問蛤蟆子:這人是哪來的?
蛤蟆子說:附近村莊的,我以前去玩耍賭博時認識的,今天碰巧在路上遇到了。
黃一吹見蛤蟆子講得也是實話,不再懷疑,當下拿起那些定金,出門去招唿隊友了。由於這些隊友都在隔壁村莊,不多久就把七八個生肖不屬虎的嗩呐隊員給叫齊了。
下午大家在大坪裏熟練了一下曲子,黃一吹還專門交待了一下主家的規矩。待到天黑,黃一吹帶著蛤蟆子,一行*個人拿嗩呐、鑔子浩浩蕩蕩向隔壁村莊進發。
行了大概十來裏路,總算趕到了主家。
主家看起來是個大戶人家,一棟偌大的宅子,宅子正中是個大大的族廳,兩旁的住房顯得齊整而幹淨,看得出來是個勤快人家。整棟房子燈火通明,所有親朋好友都在忙碌著。族廳前擺了十幾桌供客人吃喝用的桌子、凳子,上麵擺滿了油炸果、花生瓜子之類的食品。
族廳裏麵擺了一副棺材,死者已經入殮,但奇怪的是,這些人個個麵目無甚表情,也看不出悲戚之意,隻是一味地在忙碌著。
來叫黃一吹鬧白的那位白鬢漢子出來接待了他們。黃一吹帶著嗩呐隊員進入族廳,先向死者行了拜祭禮,表示對逝者的哀悼。眾人按主家的要求,在樂器上都係上了紅布,由於不要扮哭相,儀式也相對簡單,黃一吹等人在一旁找了張桌子,開始奏起樂來。
一般來講,樂隊最開始半個時辰要不停地奏哀樂,然後可以休息一陣,有親朋來上香祭拜時,伴隨著這些親人的哭聲,來一個會奏一遍哀樂,凸顯悲戚。
鑒於這主家給的工錢比較豐厚,黃一吹從一開始就帶領大家足足奏了一個時辰不停的哀樂。然後在一旁磕著花生、瓜子等著逝者親人來作祭禮。
陸陸續續有些親朋來了,這些親朋都不像別人家那般胳膊上掛著白布,而是都掛著紅布,進得族廳,也不哭,隻是默默地在做祭禮。
眾人雖覺得奇怪,但覺得或許這就是主家獨特的規矩,也不去管,隻見來一個親朋,便賣力地奏出一首曲子。就這樣吹吹打打鬧了半夜,眾人都有些困意,但都在強撐著等待送葬道士做最後的送葬禮。
又過得半響,聽到一陣劈裏啪啦的爆竹響,送葬道士出來了。那道士頭戴道士方巾,手執楊柳枝,踏著碎步往族廳裏走去。這時,逝者的至親在族廳門口全部齊刷刷地跪下,意思是感謝道士為自己逝去的親人送葬,道士說了聲:起也。然後把他們一個個拉起來。
這裏說明一下,逝者至親除了跪拜逝者外,一般還有三跪。第一跪便是拜謝送葬的道士;第二跪是拜謝逝者長兄,如果逝者是女人,則是拜謝這女子的兄弟,意思是“天大地大,舅公最大”,如果逝者是男人,則拜謝逝者的哥哥或者弟弟;第三跪便是拜謝扛棺材下葬的八個漢子,俗稱拜謝“八仙”。
那道士拉起人後,進得族廳,口中念了篇祭文,無非是逝者生前道德高尚、一生正氣、成就非凡,且子女出息、孝心感人之類,然後用楊柳枝在棺材四周灑了灑,最後朝四方作揖拜了拜,拖長音叫了聲:禮成,引路仙子請高坐!
話音剛落,便有人從旁邊搬來了張椅子,放到了族廳正中央,椅子上插滿了幡旗、黃符。這時,一人赤著上身,穿個紅肚兜從族廳的廂房走了出來,屁股往椅子上一坐,然後竟然對著大家“格格”地笑了起來。
黃一吹一看,嚇得瞬間從條凳上摔了下去。那在族廳中央藤椅上“格格”發笑之人,正是自己的兒子蛤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