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叔公何許人也,是附近遠近聞名的地理先生。據說吳叔公的祖上來自中國風水之鄉,興國梅窖。
若幹年前,隨父親一路行道至此,路過一山澗,父子兩人倍感口渴,於是捧起山澗裏的泉水就喝。
喝完後,吳叔公父親說,這山泉水有一股怪味,是胭脂味,這地方再過幾代,要出許多娘娘。
吳叔公那時年齡雖小,但對父親的判斷卻不認同,說這明明是鐵鏽香,是出將軍的地方,可惜水中還有生鐵滋味,此地將來戰事頗多,將軍雖有,但死得都慘烈。
當地人聽了,覺得滑稽可笑,多少年來,這裏都是塊貧瘠閉塞的土地,哪裏會出勞什子娘娘、將軍,隻當他們父子半壺子水,道術也僅是浪浪誑誑,作不得信。
吳叔公父子卻不以為然,認為這山脈地勢甚佳,找了個地方長居了下來。
直到後來發生了件事,才徹底改變了大家的看法。
話說附近有一婦人,因家中有事,找到吳叔公推算。彼時吳叔公父親已然過世,他自己無子嗣,收了個小徒弟,名叫大熊。
大熊引領這婦人到吳叔公麵前,這婦人行了個禮,向吳叔公報上了她兒子的生辰八字。
沒想到吳叔公一聽,當即一拍桌子,怒道:哪來的婦人,醃進“黴豆腐”罐裏的人也敢叫我算命!
南方農村儲藏食品,沒有北方挖地窖的習慣,普遍愛好醃製,肉、魚等抹上鹽巴,掛在太陽底下暴曬,製作成熏肉、臘魚,更為經典的是醃製“黴豆腐”。該物用天然鹵水製成的豆腐,利用恰好溫度發酵成帶毛狀,然後撒上鹽、酒糟、香料醃製,待到來年青黃不接時,把罐口打開,清香四溢,下飯下酒令人叫絕。
由於“黴豆腐”帶毛的特點,又儲存在罐裏,鄉下人稱死去燒成骨灰的人,叫做在醃進“黴豆腐”罐裏的人。
算命先生都有個規矩,也就是“算生不算死,算幼不算老,算事不算時”。
前兩句好理解,至於“算事不算時”,指的是算命先生對某件事的掐算,一般不會準確到某月某日某時,因為人雖有總體運勢,但瞬時氣運卻千變萬化,每天睡的床、說的話、遇到的人,或多或少可以改變人的運勢。
所以,算命先生一般會說在什麽年、什麽月內會發生某某事,而不會給出具體的時間點,有的算命先生,直接說一句“付歲”,意思是到底在何時發生吉兇事,都交給歲月去定奪吧。
吳叔公見這婦人拿出一死人的生辰八字來算,當然惱怒,當場就想叫大熊把她給趕出去。
沒想到這婦人一下給吳叔公跪下了,邊哭邊講起了家中的事。
原來這婦人嫁人後,多年未生育,但在前幾年,生下個大胖小子,一家人歡喜得不行,不幸的是,這娃長到八歲,卻莫名其妙說起胡話來,帶著看醫生花了大把銀子,卻瞧不出什麽毛病,胡話說了半個月,小娃就死了。
第二年,夫婦倆又生了個男娃,未想到還是長到八歲,又開始說起胡話,不到半個月,又夭折了。
這兩個小娃把本來殷實的家折騰的窮途四壁,外債一籮筐。
這婦人本打算不再生育了,但奈何丈夫傳宗接代的觀念重,央求務必再生一個試試,但兩人努力了好幾年,吃了不少藥,卻硬是懷不上了。
夫妻兩人隻得請到一個先生,那個先生說是他家的房門朝向不好,要拆了重做。
聽了先生的話,他們封了老房門,朝別的方向重新開了一扇大門,讓人欣喜的是,大門重開後,這婦人再次懷孕了。
這次兩人多了心眼,養到八歲時,將小娃寄養在縣裏做郎中的親戚家,並請人畫好了驅邪符給娃隨身帶著。
眼看就要年冬,這一年總算過得平安,夫妻兩人來到縣城親戚家準備陪娃過年。
有一天晚上,丈夫被尿憋醒,正準備起身到牆角尿桶裏拉尿,模糊中卻看見房間中影影卓卓站了一個小娃,那小娃陰惻惻地說:你們倒是睡得香,欠我的債還沒還完。
說完就轉身離去了,聽這聲音,正是自家娃的!
做父親的趕緊起身,跑到隔壁娃睡的房間,卻看到娃唿茲唿茲安然地睡在床上,這才鬆了口氣,以為自己做夢呢。然後他又過去給娃掖了掖被子,沒想到手一伸進娃的被窩,大冬天的,被窩裏卻覺察不到一絲暖意,甚至跟死去多時的屍體一樣,有點冰涼。
俗話說:小娃屁股三把火。小孩子睡覺時,身子最暖和不過,哪裏有渾身冰涼的道理。做父親的當下嚇出一身冷汗,尿也被憋了迴去。迴去一夜沒睡,卻也不敢告訴老伴。
第二天一早,丈夫頂著露水,匆匆到鄉下請迴來個道士。
那道士進門後,瞧了瞧小娃,順手拔下幾根小娃的頭發,打來一盆清水,取出自身帶的一個油紙包,抖摟些黑粉末撒在清水上,然後將小娃的頭發放在清水裏,沒過多久,幾根黑發竟然在清水裏消失得無影無蹤。
道士額頭上冒出點點冷汗,當即吩咐這娃父親去取一公一母兩條黑狗,最好是不足三月大的,然後叫這婦人和郎中親戚取來麻繩,把這娃給捆住,捆得越結實越好。
這婦人雖然不舍,但隻得照道士的說法去做了。
那娃見家人要來綁自己,撒腿就往堂屋後門跑。
道士見了,拔了兩根拂塵須,手臂一甩,隻聽“啪”地一聲,那小娃摔倒在地,腿被拂塵須一隻一根地捆住了。
娃母親和郎中親戚上前把小孩摁住,用麻繩捆了,按道士吩咐,放進一空的大水缸裏。
在等待娃父親取黑狗的工夫,道士緊張地在水缸四周抹上了燒材火剩下的底灰,並用水澆濕粘牢,隨後,在水缸上沿貼上了一圈共八張黃符。
在貼黃符之時,這娃卻在水缸裏邊掙紮邊衝著眾人笑起來,表情怪誕。這婦人感到害怕,問道士:這樣會不會出事啊。道士說,你要想救得家人,就莫要囉嗦。
道士邊說,邊麻利地在水缸前支起個祭台,上麵插上香燭、幡旗、紙紮小人,這些伺弄妥當,娃父親也抓著兩條嗷嗷叫的小黑狗迴來了。
一見到小黑狗,那娃在水缸裏開始掙紮起來,眼神充滿惶恐,水缸邊的底灰也被搖的“噗嗤、噗嗤”掉落。
道士叫娃父親去把小黑狗殺了,足足放了一臉盆血,黑乎乎冒著腥熱氣。
道士把這盆血全倒在了那娃坐的水缸裏,然後喝了一聲道:時辰已到,弟子童三炮叩首,學祖師行無極正道,路過仙人請高抬法手,助一臂之力!然後嘴中開始念起咒語來。
那娃聽到童三炮開始念咒,在水缸裏開始按捺不住,不斷地掙紮滾動,弄得渾身是血。
童三炮念到急處,那娃頭靠在缸沿上,伸出舌頭唿唿喘氣,仿佛就要虛脫過去。
童三炮抽出隨生帶的劍,畫了個圓弧,跳將過去,在水缸邊連敲三下,喊道:渴了你就喝,飽了你就走,莫纏生熟人,三更過小橋!
那娃一聽,撲通一下頭朝缸底,大口大口喝起狗血來,表情甚是猙獰恐怖,不一會兒,一臉盆的狗血被喝個精光。喝完後,歪躺在水缸裏,像女子般“嚶嚶”地哭起來,邊哭邊夾雜著說:債沒清,我不走,我不走!
哭了半響,那娃卻張口哇哇吐起來,童三炮趕緊用一隻湯碗去接,那娃吐出足足有一湯碗的黑乎乎的東西。吐完,頭一歪昏了過去。
這時,童三炮額頭已經是大汗淋漓,他把這湯碗東西放在祭台上,抹了抹香燭燒落的灰,撒在那湯碗上,神奇的是,那香灰剛剛撒在湯碗上片刻之後,那些黑乎乎的東西卻神奇地變成了一碗清水。
童三炮用劍再劃了半弧,指著大門說:出去吧!卻見一股風從水缸那邊吹來,原本關著的門吱呀一聲不知被什麽東西被撞開了。
童三炮跳將起來,迅速把門關上了。然後對這婦人說,這碗清水,到傍晚雞鴨迴籠時分,喂你家娃喝了,就沒事了。
這婦人心疼地從水缸抱起昏倒過去的娃,解開了他身上的麻繩,邊哭邊對童三炮就要跪謝。
童三炮一把劍她拉起,說:待事情妥當再謝不遲。
然後指了指門口,說:那東西不甘心,還在外麵等著咧。
若幹年前,隨父親一路行道至此,路過一山澗,父子兩人倍感口渴,於是捧起山澗裏的泉水就喝。
喝完後,吳叔公父親說,這山泉水有一股怪味,是胭脂味,這地方再過幾代,要出許多娘娘。
吳叔公那時年齡雖小,但對父親的判斷卻不認同,說這明明是鐵鏽香,是出將軍的地方,可惜水中還有生鐵滋味,此地將來戰事頗多,將軍雖有,但死得都慘烈。
當地人聽了,覺得滑稽可笑,多少年來,這裏都是塊貧瘠閉塞的土地,哪裏會出勞什子娘娘、將軍,隻當他們父子半壺子水,道術也僅是浪浪誑誑,作不得信。
吳叔公父子卻不以為然,認為這山脈地勢甚佳,找了個地方長居了下來。
直到後來發生了件事,才徹底改變了大家的看法。
話說附近有一婦人,因家中有事,找到吳叔公推算。彼時吳叔公父親已然過世,他自己無子嗣,收了個小徒弟,名叫大熊。
大熊引領這婦人到吳叔公麵前,這婦人行了個禮,向吳叔公報上了她兒子的生辰八字。
沒想到吳叔公一聽,當即一拍桌子,怒道:哪來的婦人,醃進“黴豆腐”罐裏的人也敢叫我算命!
南方農村儲藏食品,沒有北方挖地窖的習慣,普遍愛好醃製,肉、魚等抹上鹽巴,掛在太陽底下暴曬,製作成熏肉、臘魚,更為經典的是醃製“黴豆腐”。該物用天然鹵水製成的豆腐,利用恰好溫度發酵成帶毛狀,然後撒上鹽、酒糟、香料醃製,待到來年青黃不接時,把罐口打開,清香四溢,下飯下酒令人叫絕。
由於“黴豆腐”帶毛的特點,又儲存在罐裏,鄉下人稱死去燒成骨灰的人,叫做在醃進“黴豆腐”罐裏的人。
算命先生都有個規矩,也就是“算生不算死,算幼不算老,算事不算時”。
前兩句好理解,至於“算事不算時”,指的是算命先生對某件事的掐算,一般不會準確到某月某日某時,因為人雖有總體運勢,但瞬時氣運卻千變萬化,每天睡的床、說的話、遇到的人,或多或少可以改變人的運勢。
所以,算命先生一般會說在什麽年、什麽月內會發生某某事,而不會給出具體的時間點,有的算命先生,直接說一句“付歲”,意思是到底在何時發生吉兇事,都交給歲月去定奪吧。
吳叔公見這婦人拿出一死人的生辰八字來算,當然惱怒,當場就想叫大熊把她給趕出去。
沒想到這婦人一下給吳叔公跪下了,邊哭邊講起了家中的事。
原來這婦人嫁人後,多年未生育,但在前幾年,生下個大胖小子,一家人歡喜得不行,不幸的是,這娃長到八歲,卻莫名其妙說起胡話來,帶著看醫生花了大把銀子,卻瞧不出什麽毛病,胡話說了半個月,小娃就死了。
第二年,夫婦倆又生了個男娃,未想到還是長到八歲,又開始說起胡話,不到半個月,又夭折了。
這兩個小娃把本來殷實的家折騰的窮途四壁,外債一籮筐。
這婦人本打算不再生育了,但奈何丈夫傳宗接代的觀念重,央求務必再生一個試試,但兩人努力了好幾年,吃了不少藥,卻硬是懷不上了。
夫妻兩人隻得請到一個先生,那個先生說是他家的房門朝向不好,要拆了重做。
聽了先生的話,他們封了老房門,朝別的方向重新開了一扇大門,讓人欣喜的是,大門重開後,這婦人再次懷孕了。
這次兩人多了心眼,養到八歲時,將小娃寄養在縣裏做郎中的親戚家,並請人畫好了驅邪符給娃隨身帶著。
眼看就要年冬,這一年總算過得平安,夫妻兩人來到縣城親戚家準備陪娃過年。
有一天晚上,丈夫被尿憋醒,正準備起身到牆角尿桶裏拉尿,模糊中卻看見房間中影影卓卓站了一個小娃,那小娃陰惻惻地說:你們倒是睡得香,欠我的債還沒還完。
說完就轉身離去了,聽這聲音,正是自家娃的!
做父親的趕緊起身,跑到隔壁娃睡的房間,卻看到娃唿茲唿茲安然地睡在床上,這才鬆了口氣,以為自己做夢呢。然後他又過去給娃掖了掖被子,沒想到手一伸進娃的被窩,大冬天的,被窩裏卻覺察不到一絲暖意,甚至跟死去多時的屍體一樣,有點冰涼。
俗話說:小娃屁股三把火。小孩子睡覺時,身子最暖和不過,哪裏有渾身冰涼的道理。做父親的當下嚇出一身冷汗,尿也被憋了迴去。迴去一夜沒睡,卻也不敢告訴老伴。
第二天一早,丈夫頂著露水,匆匆到鄉下請迴來個道士。
那道士進門後,瞧了瞧小娃,順手拔下幾根小娃的頭發,打來一盆清水,取出自身帶的一個油紙包,抖摟些黑粉末撒在清水上,然後將小娃的頭發放在清水裏,沒過多久,幾根黑發竟然在清水裏消失得無影無蹤。
道士額頭上冒出點點冷汗,當即吩咐這娃父親去取一公一母兩條黑狗,最好是不足三月大的,然後叫這婦人和郎中親戚取來麻繩,把這娃給捆住,捆得越結實越好。
這婦人雖然不舍,但隻得照道士的說法去做了。
那娃見家人要來綁自己,撒腿就往堂屋後門跑。
道士見了,拔了兩根拂塵須,手臂一甩,隻聽“啪”地一聲,那小娃摔倒在地,腿被拂塵須一隻一根地捆住了。
娃母親和郎中親戚上前把小孩摁住,用麻繩捆了,按道士吩咐,放進一空的大水缸裏。
在等待娃父親取黑狗的工夫,道士緊張地在水缸四周抹上了燒材火剩下的底灰,並用水澆濕粘牢,隨後,在水缸上沿貼上了一圈共八張黃符。
在貼黃符之時,這娃卻在水缸裏邊掙紮邊衝著眾人笑起來,表情怪誕。這婦人感到害怕,問道士:這樣會不會出事啊。道士說,你要想救得家人,就莫要囉嗦。
道士邊說,邊麻利地在水缸前支起個祭台,上麵插上香燭、幡旗、紙紮小人,這些伺弄妥當,娃父親也抓著兩條嗷嗷叫的小黑狗迴來了。
一見到小黑狗,那娃在水缸裏開始掙紮起來,眼神充滿惶恐,水缸邊的底灰也被搖的“噗嗤、噗嗤”掉落。
道士叫娃父親去把小黑狗殺了,足足放了一臉盆血,黑乎乎冒著腥熱氣。
道士把這盆血全倒在了那娃坐的水缸裏,然後喝了一聲道:時辰已到,弟子童三炮叩首,學祖師行無極正道,路過仙人請高抬法手,助一臂之力!然後嘴中開始念起咒語來。
那娃聽到童三炮開始念咒,在水缸裏開始按捺不住,不斷地掙紮滾動,弄得渾身是血。
童三炮念到急處,那娃頭靠在缸沿上,伸出舌頭唿唿喘氣,仿佛就要虛脫過去。
童三炮抽出隨生帶的劍,畫了個圓弧,跳將過去,在水缸邊連敲三下,喊道:渴了你就喝,飽了你就走,莫纏生熟人,三更過小橋!
那娃一聽,撲通一下頭朝缸底,大口大口喝起狗血來,表情甚是猙獰恐怖,不一會兒,一臉盆的狗血被喝個精光。喝完後,歪躺在水缸裏,像女子般“嚶嚶”地哭起來,邊哭邊夾雜著說:債沒清,我不走,我不走!
哭了半響,那娃卻張口哇哇吐起來,童三炮趕緊用一隻湯碗去接,那娃吐出足足有一湯碗的黑乎乎的東西。吐完,頭一歪昏了過去。
這時,童三炮額頭已經是大汗淋漓,他把這湯碗東西放在祭台上,抹了抹香燭燒落的灰,撒在那湯碗上,神奇的是,那香灰剛剛撒在湯碗上片刻之後,那些黑乎乎的東西卻神奇地變成了一碗清水。
童三炮用劍再劃了半弧,指著大門說:出去吧!卻見一股風從水缸那邊吹來,原本關著的門吱呀一聲不知被什麽東西被撞開了。
童三炮跳將起來,迅速把門關上了。然後對這婦人說,這碗清水,到傍晚雞鴨迴籠時分,喂你家娃喝了,就沒事了。
這婦人心疼地從水缸抱起昏倒過去的娃,解開了他身上的麻繩,邊哭邊對童三炮就要跪謝。
童三炮一把劍她拉起,說:待事情妥當再謝不遲。
然後指了指門口,說:那東西不甘心,還在外麵等著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