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它到底是什麽?”
“很快你就知道了。現在還不到時候,免得驚動了外頭的龍武禁軍。”蕭規賣了一個關子。聽到這句話,張小敬心念電轉,突然想到一個絕好的借口:“外麵是龍武禁軍嗎?”
“當然,天子在勤政務本樓,衛戍自然得用他們。”蕭規很奇怪,張小敬怎麽會問這麽低級的問題。
“我是說,大燈樓的外圍保衛工作,也是龍武軍負責?不是左驍衛?不是千牛衛或萬騎?”
蕭規說肯定是龍武軍,他們的車隊進入廣場時,接受過好幾道崗的檢查,一看那些哨兵肩盔上的虎賁標記就知道。他不明白張小敬糾結這個做什麽。
張小敬臉色凝重:“如果是龍武軍的話,那我們可能會陷入麻煩。”
“嗯?”
“龍武禁軍的大將軍叫陳玄禮。我當萬年縣不良帥時,跟他打過幾次交道。這個人做事十分細致,凡事都會親自過問。大燈樓這麽重要的設施,他在舉燭之前,絕對會前來視察一下,你做了應對準備沒有?”
蕭規立刻聽明白了張小敬的顧慮所在。
他事先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很可能會有人進入燈樓窺破內情,所以在玄觀裏留了幾個機靈的,化裝成虞部的小吏和守衛。這些人已被麵授機宜,無論誰要闖入檢查,一概擋住,理由就一個——“耽擱燈樓舉燭,隻怕天子震怒”,一聽這個,對方多半就會放棄。
可如果真像張小敬說的,前來視察的是陳玄禮,那幾個人恐怕擋不住——其實張小敬並不清楚陳玄禮是否會親自來,但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可用的借口,他必須把五成可能說成十成。
蕭規皺眉道:“那該怎麽辦?”
“隻有一個人能擋住陳玄禮。”
“誰?”
張小敬把目光往那邊瞥去,毛順從地上剛剛爬起來,正痛苦地揉著腰。
蕭規眼神立刻了然。毛順這個人性格雖然懦弱,可在匠技上卻有著無上權威。若他以危害機關為由,拒絕外人進入,就算是陳玄禮,隻怕也無可奈何。
張小敬見蕭規已經被帶入節奏,立刻開口道:“反正我在此間也無事做,不妨讓我帶毛大師下去,在玄觀以備萬一。你們安裝完之後,下去與我等會合,再去水力宮。”
蕭規沉思片刻,覺得這提議不錯,便點了點頭。他又叫了兩個護衛,護送張小敬及毛順兩人下去。這個安排,說明蕭規的疑心仍未徹底消除。張小敬心想,蕭規果然不會放心讓一個剛投降的人,帶著一個深諳內情的工匠離開——即使這個人是他的老戰友。
他故意表現得無所謂,主動走到毛順那邊去,讓蕭規給兩個護衛叮囑的機會。毛順這時還未明白發生了什麽,張小敬粗暴地把他拎起來,然後湊在他耳邊道:“一切聽我的。”
毛順連忙點點頭,舒展身體,任由張小敬牽動。那邊蕭規也交代完了,兩名護衛過來,一前一後,保護著他們兩個朝樓下走去。蕭規則轉身過去,繼續督促工匠完成最後的安裝工作。
從燈樓上下到玄觀,也並非易事。那些懸橋彼此之間空隙很大,有限的燭光隻能照亮周圍一圈。他們必須謹慎地沿著樓邊一圈圈地轉,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一腳踩空,直接跌落到漆黑的樓底下去。
在昏暗的空間裏,一行四人上下穿行,懸橋與竹架不時發出吱呀的聲音,隨時可能斷裂似的,遠看有如鬼魅浮空。外頭的喧天歌舞,透過燈樓蒙皮陣陣傳來,在這個陰森空曠的燈樓裏形成了奇妙的音響效果。那種感覺,就好像是陰陽兩界被撬開了一條縫隙,從人間透了一點陽氣過來。
“你是哪裏人?”張小敬忽然開口問道。帶路的護衛開始沒反應過來,直到他感覺到肩膀被拍了一下,才意識到是跟自己說話。
“在下是越州的團結兵,柱國子。”
“哦?”張小敬略覺意外,團結兵都是土鎮,隻守本鄉,但若是父祖輩加過“柱國”的榮銜,身價可就不同了,少說也能授個旅帥。
這種級別的軍官,也跟著蕭規搞這種掉腦袋的營生?張小敬暗想著,頭向後一擺:“那你呢?”後麵的護衛連忙道:“在下來自營州的丁防。”
緣邊諸州,皆有戍邊人丁,地方軍府多從中招募蕃漢健兒。張小敬道:“哦?河北那邊啊,我記得你們那出了個平盧節度使?”
“對,安祿山安節度,就是營州的。”護衛恭敬地迴答,“我就是他麾下的越騎。”
聽到這名字,張小敬就著燭光又看得仔細一點,果然這個護衛有點胡人血統:“那你怎麽會從平盧軍跑到這裏來?”
護衛苦笑道:“長官擅動軍糧,中飽私囊。轉運使派賬房來查,反被他一把火連糧倉一起給燒死了。我因為之前得罪過長官,被他說成縱火之人。無從辯白,隻能逃亡了。”
“咳,哪兒不是這樣?天下烏鴉,總是一般黑。”前麵的護衛插嘴道,想必他也碰到過什麽怨恨之事。後麵的護衛辯解了一句:“安節度倒是個好人,講義氣,可惜這樣的官太少了。”
張小敬隻是起了一個頭,這兩個護衛自己便大倒起苦水來。看來蕭規找的這些人,經曆都差不多,都是受了大委屈的軍中精英。
“您又是怎麽認識龍波長官的?”其中一個護衛忽然好奇地問道。
“嗬嗬,這可說來話長了。”張小敬把自己和蕭規在烽燧堡的經曆講了出來,聽得兩個護衛一陣驚歎,眼裏閃著欽佩與同情。
他們可沒想到,眼前這獨眼漢子,居然和蕭規是同一場死戰中幸存下來的,難怪兩人關係如此融洽。他們對曾經一起上陣殺敵的人,有著天然的好感和信任。
張小敬繼續講了他迴長安當不良帥的經曆、聞記香鋪的遭遇,還有在靖安司受的種種委屈,很坦誠,沒有什麽添油加醋的地方。兩個護衛幾乎都聽傻了,這個人一個時辰之前還是最危險的敵人,可現在卻成了首領的好友,可仔細一想,他轉變立場的原因,實在是太讓人理解了,把人逼到這份兒上,怎麽可能不叛變?
這一段路走下來,兩名護衛已經被張小敬完全折服,無話不說。沒費多大事,張小敬便套出了蕭規對他們的叮囑:“隻要張小敬和毛順不主動離開玄觀外出,就不去管。”
不外出,便不能通風報信。換句話說,在燈樓和玄觀內隨意行動都沒問題。
張小敬摸到了蕭規的底線,心裏就有底了,他忽然拋出一個問題:“你們恨朝廷嗎?”
兩名護衛異口同聲:“恨。”
“如果你有一個機會,讓大唐朝廷毀滅,但是會導致很多無辜百姓喪生,你會做嗎?”張小敬的聲音在黑暗中不徐不疾。
“當然做。”又是異口同聲。很快一個聲音又弱弱地問道:“很多是多少?”
“五十。”
“做!”
“如果你們報複朝廷的行動,會讓五百個無辜平民死去呢?”
“會……吧?”這次的迴答,明顯虛弱了不少。
“那麽五千人呢?五萬人呢?到底要死多少百姓,才能讓你們中止這次行動?”
“我們這次隻是針對朝廷,才不會對百姓動手。”一個護衛終於反應過來。
張小敬停下腳步,掀開蒙皮朝外看看:“你來看看這裏,現在聚集在廣場上的,差不多就有五萬長安居民。如果燈樓爆炸,勤政務本樓固然無幸,但這五萬人也會化為冤魂。”
兩名護衛輪流看了一眼,唿吸明顯急促起來。外頭人頭攢動,幾乎看不見廣場地麵,五萬條性命隻怕說少了。哪怕是不信佛、不崇道的兇殘之徒,一次要殺死這麽多人,也難免會覺得心中震顫。
“很快你就知道了。現在還不到時候,免得驚動了外頭的龍武禁軍。”蕭規賣了一個關子。聽到這句話,張小敬心念電轉,突然想到一個絕好的借口:“外麵是龍武禁軍嗎?”
“當然,天子在勤政務本樓,衛戍自然得用他們。”蕭規很奇怪,張小敬怎麽會問這麽低級的問題。
“我是說,大燈樓的外圍保衛工作,也是龍武軍負責?不是左驍衛?不是千牛衛或萬騎?”
蕭規說肯定是龍武軍,他們的車隊進入廣場時,接受過好幾道崗的檢查,一看那些哨兵肩盔上的虎賁標記就知道。他不明白張小敬糾結這個做什麽。
張小敬臉色凝重:“如果是龍武軍的話,那我們可能會陷入麻煩。”
“嗯?”
“龍武禁軍的大將軍叫陳玄禮。我當萬年縣不良帥時,跟他打過幾次交道。這個人做事十分細致,凡事都會親自過問。大燈樓這麽重要的設施,他在舉燭之前,絕對會前來視察一下,你做了應對準備沒有?”
蕭規立刻聽明白了張小敬的顧慮所在。
他事先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很可能會有人進入燈樓窺破內情,所以在玄觀裏留了幾個機靈的,化裝成虞部的小吏和守衛。這些人已被麵授機宜,無論誰要闖入檢查,一概擋住,理由就一個——“耽擱燈樓舉燭,隻怕天子震怒”,一聽這個,對方多半就會放棄。
可如果真像張小敬說的,前來視察的是陳玄禮,那幾個人恐怕擋不住——其實張小敬並不清楚陳玄禮是否會親自來,但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可用的借口,他必須把五成可能說成十成。
蕭規皺眉道:“那該怎麽辦?”
“隻有一個人能擋住陳玄禮。”
“誰?”
張小敬把目光往那邊瞥去,毛順從地上剛剛爬起來,正痛苦地揉著腰。
蕭規眼神立刻了然。毛順這個人性格雖然懦弱,可在匠技上卻有著無上權威。若他以危害機關為由,拒絕外人進入,就算是陳玄禮,隻怕也無可奈何。
張小敬見蕭規已經被帶入節奏,立刻開口道:“反正我在此間也無事做,不妨讓我帶毛大師下去,在玄觀以備萬一。你們安裝完之後,下去與我等會合,再去水力宮。”
蕭規沉思片刻,覺得這提議不錯,便點了點頭。他又叫了兩個護衛,護送張小敬及毛順兩人下去。這個安排,說明蕭規的疑心仍未徹底消除。張小敬心想,蕭規果然不會放心讓一個剛投降的人,帶著一個深諳內情的工匠離開——即使這個人是他的老戰友。
他故意表現得無所謂,主動走到毛順那邊去,讓蕭規給兩個護衛叮囑的機會。毛順這時還未明白發生了什麽,張小敬粗暴地把他拎起來,然後湊在他耳邊道:“一切聽我的。”
毛順連忙點點頭,舒展身體,任由張小敬牽動。那邊蕭規也交代完了,兩名護衛過來,一前一後,保護著他們兩個朝樓下走去。蕭規則轉身過去,繼續督促工匠完成最後的安裝工作。
從燈樓上下到玄觀,也並非易事。那些懸橋彼此之間空隙很大,有限的燭光隻能照亮周圍一圈。他們必須謹慎地沿著樓邊一圈圈地轉,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一腳踩空,直接跌落到漆黑的樓底下去。
在昏暗的空間裏,一行四人上下穿行,懸橋與竹架不時發出吱呀的聲音,隨時可能斷裂似的,遠看有如鬼魅浮空。外頭的喧天歌舞,透過燈樓蒙皮陣陣傳來,在這個陰森空曠的燈樓裏形成了奇妙的音響效果。那種感覺,就好像是陰陽兩界被撬開了一條縫隙,從人間透了一點陽氣過來。
“你是哪裏人?”張小敬忽然開口問道。帶路的護衛開始沒反應過來,直到他感覺到肩膀被拍了一下,才意識到是跟自己說話。
“在下是越州的團結兵,柱國子。”
“哦?”張小敬略覺意外,團結兵都是土鎮,隻守本鄉,但若是父祖輩加過“柱國”的榮銜,身價可就不同了,少說也能授個旅帥。
這種級別的軍官,也跟著蕭規搞這種掉腦袋的營生?張小敬暗想著,頭向後一擺:“那你呢?”後麵的護衛連忙道:“在下來自營州的丁防。”
緣邊諸州,皆有戍邊人丁,地方軍府多從中招募蕃漢健兒。張小敬道:“哦?河北那邊啊,我記得你們那出了個平盧節度使?”
“對,安祿山安節度,就是營州的。”護衛恭敬地迴答,“我就是他麾下的越騎。”
聽到這名字,張小敬就著燭光又看得仔細一點,果然這個護衛有點胡人血統:“那你怎麽會從平盧軍跑到這裏來?”
護衛苦笑道:“長官擅動軍糧,中飽私囊。轉運使派賬房來查,反被他一把火連糧倉一起給燒死了。我因為之前得罪過長官,被他說成縱火之人。無從辯白,隻能逃亡了。”
“咳,哪兒不是這樣?天下烏鴉,總是一般黑。”前麵的護衛插嘴道,想必他也碰到過什麽怨恨之事。後麵的護衛辯解了一句:“安節度倒是個好人,講義氣,可惜這樣的官太少了。”
張小敬隻是起了一個頭,這兩個護衛自己便大倒起苦水來。看來蕭規找的這些人,經曆都差不多,都是受了大委屈的軍中精英。
“您又是怎麽認識龍波長官的?”其中一個護衛忽然好奇地問道。
“嗬嗬,這可說來話長了。”張小敬把自己和蕭規在烽燧堡的經曆講了出來,聽得兩個護衛一陣驚歎,眼裏閃著欽佩與同情。
他們可沒想到,眼前這獨眼漢子,居然和蕭規是同一場死戰中幸存下來的,難怪兩人關係如此融洽。他們對曾經一起上陣殺敵的人,有著天然的好感和信任。
張小敬繼續講了他迴長安當不良帥的經曆、聞記香鋪的遭遇,還有在靖安司受的種種委屈,很坦誠,沒有什麽添油加醋的地方。兩個護衛幾乎都聽傻了,這個人一個時辰之前還是最危險的敵人,可現在卻成了首領的好友,可仔細一想,他轉變立場的原因,實在是太讓人理解了,把人逼到這份兒上,怎麽可能不叛變?
這一段路走下來,兩名護衛已經被張小敬完全折服,無話不說。沒費多大事,張小敬便套出了蕭規對他們的叮囑:“隻要張小敬和毛順不主動離開玄觀外出,就不去管。”
不外出,便不能通風報信。換句話說,在燈樓和玄觀內隨意行動都沒問題。
張小敬摸到了蕭規的底線,心裏就有底了,他忽然拋出一個問題:“你們恨朝廷嗎?”
兩名護衛異口同聲:“恨。”
“如果你有一個機會,讓大唐朝廷毀滅,但是會導致很多無辜百姓喪生,你會做嗎?”張小敬的聲音在黑暗中不徐不疾。
“當然做。”又是異口同聲。很快一個聲音又弱弱地問道:“很多是多少?”
“五十。”
“做!”
“如果你們報複朝廷的行動,會讓五百個無辜平民死去呢?”
“會……吧?”這次的迴答,明顯虛弱了不少。
“那麽五千人呢?五萬人呢?到底要死多少百姓,才能讓你們中止這次行動?”
“我們這次隻是針對朝廷,才不會對百姓動手。”一個護衛終於反應過來。
張小敬停下腳步,掀開蒙皮朝外看看:“你來看看這裏,現在聚集在廣場上的,差不多就有五萬長安居民。如果燈樓爆炸,勤政務本樓固然無幸,但這五萬人也會化為冤魂。”
兩名護衛輪流看了一眼,唿吸明顯急促起來。外頭人頭攢動,幾乎看不見廣場地麵,五萬條性命隻怕說少了。哪怕是不信佛、不崇道的兇殘之徒,一次要殺死這麽多人,也難免會覺得心中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