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她走了幾步,輕輕打開了自己的屋門,


    地板上有幾件新衣裳,那是謝藥頭早就按她的吩咐送來的。


    他從這鬆風居裏,尋出來幾身她能穿的女宋服。


    謝國運每年幾乎都在唐坊久住,所以他的衣裳小半是台州家裏帶來,大半反倒都是從唐坊的成衣鋪裏買的。


    他身邊也少不了女人。


    這些女服應該來自李家二女李秋蘭的裁衣風格,和她的喜好並不完全一致。


    但總比她下山時,完全不打扮地去見陳文昌好。


    樓雲迴坊,陳氏叔侄一定會出坊來迎接的。


    她在地板上坐了下來,撿選著這幾身新衣服,想起剛才沒來得及再問季洪一句:


    陳文昌在南坊大屋裏住得怎麽樣。


    她已經得到消息,三郎也是把陳家叔侄安置在南坊大屋裏的。


    至於他一天一宴款待的國使,當然隻是個幌子。


    他自然有辦法讓別人不敢來問真假。


    她一邊撿選著哪件衣裳更好看,一邊迴想著剛才樓雲準備迴朝的事情。


    隻看他對扶桑內亂完全沒興趣的反應,她比在鼓樓上更清楚地意識到一點:


    他這次來東海,使高麗,泊扶桑,隻是他種種謀劃中的一個環節。在此之後,還有一環扣著一環


    隻不過,她也有她的計劃。


    也許樓雲並不能明白。


    她能感覺到,他在鼓樓上看著她時,失望的眼神


    她膝行幾步。打開牆角擺放的兩隻鎏金小唐櫃。


    裏麵有她搶來的信,包在一層舊包裹皮裏,還有謝國運那本手抄詞。她取出了唐櫃裏麵的一隻梨木妝鏡盒。


    鏡麵光亮,照出她又小又空蕩的屋子。


    除了小女寺奴曾經住過的隔空房間,她四麵房間裏住著的是姬墨、背通奴、樓雲、樓已。


    要進她的屋,必定要經過他們其中之一的房間。


    現在他們都在外麵忙自己的事。其他人也是不敢進他們的屋子的。


    她手上有幾套從秋獲院大火裏搶出來的衣裳,但這幾天也穿過了。


    其中最好看的衣裳,也是今天身上這一套,迴坊是不能換這身了


    她把妝鏡撐起,抬手準備把頭上的釵環取下來。


    突然間。鏡子裏有男子人影一晃,她吃驚迴頭,那鏡子的人影也僵住。


    僵持了半刻,那人影才迴過神來,並不敢再藏著,把他身前的一條門縫推開了大半。他有些慌亂地向她作了揖,遠遠地低頭道:


    “季坊主。”


    她不由失笑。


    透過小女寺奴的房間,她能從自家門縫裏看到樓雲的屋子。


    屋裏有一個書童模樣的慌張少年。


    “小人駿墨。來迎接我家公子。”


    因為鏡麵反光,他知道她打開妝鏡,是要梳妝的樣子。


    他也知道這鬆風居裏除了剛迴來的樓鈴。隻有唐坊女主一個女子。


    雖然她那邊隻有一條一寸寬的門縫開著,駿墨看不清她的模樣,他也自知是失禮了。


    他隻能用力低著頭,施禮賠罪,暗中委屈:


    他萬萬沒料到,這女坊主就住在樓雲的房間旁邊。


    公子一句也沒說。


    他剛剛才上山。向公子報來了高麗開京的異動。還有臨安城不久後要發給王世強授官公文的消息。


    他本來是想替公子收拾點行李,好按他的吩咐今晚迴去的。


    “你家公子在謝十三公子的房間。”


    “是。多謝季坊主。”


    她含蓄地請他離開,駿墨哪裏會還不明白


    他連忙低著頭就要溜掉。卻又被她喚住。


    “且慢。”


    他隻能迴過頭來聽著。


    ”與樓大人同來的文昌公子,聽說他這幾日經常去坊學裏”


    這是她早就聽說的。


    駿墨一怔,根本還不及多想,連忙迴答道:


    “坊主還請放心。陳公子平常在泉州城裏做書院訓導,所以習慣地去坊學看了看。他並沒有受到怠慢。”


    他順口還恭維了她一句,“陳公子對坊學裏的教本極感有趣,還借了一套在房中研讀。”


    聽說坊學裏的教本,都是這女坊主編的。


    “多謝。”


    他琢磨著她沒有話要再問的意思,便低頭退了出去。


    她聽著他慌張離開的腳步,暗暗一歎。


    她認得駿墨。


    駿墨也應該覺得她眼熟。


    去年在蕃商大會後,他分明一直跟著她,從媽祖廟跟到了宗室坊。


    她好不容易才甩掉的尾巴居然就是這少年。


    她本來以為,跟著後麵的四五個人,都是市舶司稅丁和樓府家將。


    廊板上,逃走的駿墨走到一半,猛然間想了起來:


    難道公子剛才見他時,讓他留在房間裏收拾根本沒有多少的行李。


    他是讓他認認季坊主。


    難怪公子十天前,就急召他上山。


    他一待山道解禁馬上趕上山來的,並不怎麽是為了什麽,更重要是請公子下山。


    現在他卻是想通了。


    公子身邊,隻有他借著跟蹤的時候,親眼見過那綠圍紗遮麵的女子一眼。


    是她沒錯。


    廊上的駿墨一時太過意外和興奮,暫時把求親的陳文昌甩在了腦後。


    他當初第一眼在公子房中看到季氏的畫像,何嚐沒有詫異過,但因為一副畫像不能說明什麽,他還能再向公子多說什麽


    按規矩。平常他這樣的小廝不可能到宗室坊裏去看順昌縣主的臉,公子也一樣沒見過。


    他的腳步飛快,恨不得馬上去勸說公子,勸他還是趕緊寫信迴臨安城為好。


    請樓老大人向順昌縣主家說明況,公子迴去好好賠禮吧。


    難怪剛才他請公子快些下山迴朝。公子居然還猶豫不決。


    迴坊後,再也沒機會住在一個屋簷下了。


    屋子裏,她摘下了花鈿和耳環,取下了額前的綠玉細墜,抽出了腦後的飛天釵。


    長發及地,光亮如緞。她放下了今天梳了三次的精致發髻。


    隔門已經被她仔細拉上。她披著頭發,鋪開謝藥頭送來的四五套新衣裳。


    最後,她挑出一身素淨小袖的藍白色衣裳。


    她還記得第一次在泉州城看到陳文昌時,他也是一時淺藍色的襴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鄒並收藏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