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古樹連影,寬簷斜伸。


    殿閣之影倒映在山泉灌入的淺水沙洲間,幽遠寧靜。


    後寺裏有十七座客居。


    三年前,曾經就是她在寺裏供役的地方。


    她沿著水麵沙洲上搭起的一條曲折木板小橋,熟悉地認著路。


    姬墨卻迴頭看了空空的寺奴寮一眼,猶豫道:


    “大娘子,要不要在此地安排一二”


    她腳步不停,搖頭微笑。


    姬墨的意思當然是要在此地安排人手,埋伏暗算那些準備進駐馬寺的樓府家將。


    剛才一路上,她已經把祭場裏遇上樓大的事告訴他了。


    “他們會先召泉州僧來引路。泉州僧既然已經被我安排的寺奴拿下。他們反倒要在這裏疑神疑鬼,浪費時間呢。”


    她沒心思去多想困在桉樹林的樓大。


    姬墨不需要問,也知道泉州僧早在她的監視下。何時拿下隻是看她事先的安排。


    她當然不會和國使來人公然作對,否則想遷迴大宋的坊民要落籍隻怕有麻煩。她隻要拖住樓大他們的腳步就足夠了。


    在離著客院最遠的邊緣,她不急不慢地帶著庫丁們行走。


    山風水影間,看得到水對岸的座座扶桑客居。


    十七座院落以寬木板橋相連,風景各異,處處也是燈火通明。


    院外的寬板連橋上,還不時看得到穿著絲緞壺衣的高級侍女舉燈走過。


    客居裏麵居住的客人。都是附近封國裏來寺內奉佛寄居的貴族女子。偶爾,那裏也會有遠至平安京城的世家姬君入住。


    這些在佛前日夜念經的青春女子,即使是在扶桑國這樣不用太守禮的邊夷國家中。她們往往也有一份不能對外人道的傷心事難解。


    所以她們才會願意暫時拋卻家中的父母和眾多侍女乳娘,隻帶著幾個家臣仆從,不辭辛苦而來。


    避入空門,想求得一片淨土。


    侍女們披在身後的長長束發,倒映在水麵,又被手中的蓮花佛燈映照。水麵泛出了烏亮帶暗金的光波。


    這光波在水中散射,點綴出片片金黃光暈。縈繞著客居裏的處處佛閣。


    而這佛閣金像,被籠罩在駐馬寺的深山霧繞裏。影影綽綽。


    有如佛門七寶樓台。


    而在寺外,生番們為了保住山林的獸角戰鼓聲,扶桑山民為了開荒燒林的搏命廝殺聲,不絕於耳。


    這些呐喊。仿佛隻是佛陀夢中的迴憶,是凡間螻蟻自相殘殺的爭鳴。


    “你們找一處空的客院藏起來,現在客院必定沒有住滿。”


    她吩咐著。


    在眼下,十七座客居裏麵算是寺中最安全的地方。


    僧兵們沒有召喚是絕不可能進入。就連寺奴們也隻有跟著寺奴寮主才能隨時進出。他們會按照貴客們要求,替她們安居居處、用具、飲食,安頓家臣侍女。


    “我去空明大師的佛齋裏,見過法止僧官,然後在大師麵前上一柱香就迴來。”


    她一腳拐上了通向中殿的寬橋。


    木板橋沒有護欄,隻在水中木柱上釘上了相連的橋板。


    高僧們的佛齋建在了中殿附近。姬墨他們不熟悉路徑,所以無法避開中殿的僧兵們。


    他們也就無法按她的命令先行進入佛齋,找到空明大師的親傳弟子。


    按原來的計劃。姬墨本應該在為她上了一柱香之後,向空明的弟子法止和尚討要她的信件箱。


    待她上山後,她會在空明大師麵前,親手把這些信燒盡,讓它們都隨他而去。


    “大娘子,寺裏的僧官們都在中殿上議事。原來去佛齋的路上都是僧兵”


    “走這邊就行了。”


    雖然姬墨沒有辦成,但對她而言。駐馬寺太熟悉了。


    她打量著中殿的燈火,直接作了判斷:


    隻要再過了水對麵的兩處廊橋,拐向一處寬板橋,就可以繞開中殿了。


    絲毫不會驚動僧兵。


    姬墨緊隨在她身邊,知道她在寺內早有安排,但仍然有些擔憂。


    “大娘子還請小心為上。”


    泉州僧在寺中呆了不少日子。因為老宋僧的關係,他們當然和空明大師的兩位親傳弟子最親近。


    誰知道那法止僧官是不是已經被那位樓國使收買了


    “不用擔心,法止僧官今天並沒有和泉州僧接觸。”


    她突然笑語。


    “什麽”


    他還沒來得想清楚她是怎麽突然知道這個消息她腳步一停。


    隔著一處水麵沙洲,她望著橋對麵的黑暗中,雙手輕擊。


    掌聲輕輕,他便聽得前麵水岸橋上,也傳來一聲拍手聲,與她遙相唿應。


    對麵有人。


    她微微一笑,便向姬墨點了點頭,道:


    “前麵沒有僧兵。”


    姬墨知道,對麵應該是來接應她的寺奴。


    他凝神看去。


    橋盡頭的黑暗中,走出一個七八歲的小寺奴,也不知是男是女。


    那小寺奴手裏提著一盞白色風燈,在黑暗中晃了一晃,他似乎終於隔著橋看清了季青辰的樣子。


    姬墨也看清了,接應的是個梳著齊耳短發的小女寺奴。


    季青辰隔空向她打了幾個手式,姬墨知道是寺奴之間的暗語。


    這些暗語是為了方便她們偷雞摸狗時一起串供,免得被管事僧們拿住證據。


    也不知季青辰和她是怎麽傳遞的消息,似乎法止僧官和泉州僧今天的動靜就已經確認了。


    “這些年給他們送飯端水的。當然都是寺奴。”


    她並不多說,姬墨也明白,寺奴在泉州僧食物飲水裏下手腳。簡直不能再容易。


    而她安排那些寺奴,就等著今日。


    總不能讓泉州僧公然給樓府家將們帶路,更不能讓他們和法止、法顯兩位僧官討價還價,商量出賣她的代價。


    法止、法顯當然都是扶桑人。


    十年前,那兩個在佛齋門外偷聽她和空明說話,然後偷塞給她兩顆煙藥解藥的小侍童早已經長大。


    他們也都是駐馬寺裏的僧官了,自然有他們自己的考量。


    不為了他們自己。也得考慮扶桑這一場內亂。


    樓雲身為國使,能拿出誘惑他們的條件太多了。


    那提燈小寺奴也不說話。隔著十幾步遠,又打了好幾個手式。之後,那孩子才轉身在前麵引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鄒並收藏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