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意思”
樓大揣測著他的神色,不知他到底要拿季辰虎如何。
樓雲因為早已經拿定了主意,反倒有心情在船頭久久駐立,迎著海風遠望,權當散心。
季氏手伸得太長,自然讓他不悅,但眼前難道是和這女子計較這些的時候
有季辰虎在,他未必需要與她打交道。
他遙望著廣闊無邊的大海,看著天盡頭層層湧起的海浪,仿佛是連綿山巒般起伏。
他隻是想起,聽說那季氏十四歲時就與王世強相識,大約是十六歲時兩人相戀生情,王世強比她大了六歲,那些年在外走海幾乎都不迴大宋的老宅,一年裏倒有大半年在唐坊裏陪著她。
應該是她十七歲時,王世強迴返明州準備稟告父母成親。
然而,一去卻不再迴來。
樓大聽得他笑了起來,
他正覺得樓雲的笑聲帶著些蒼涼時,隻見他抬手,指著遠處海浪間露出來的尖角,指著尖角下兩座高聳箭樓,道:
“你看,像不像我們寨子外麵的鐵箭樹”
“雲哥,咱們寨子外麵的鐵箭樹可比這更高一些呢”
樓大難得聽他說起以前西南山中的舊事,頓時眉開眼笑了起來,
樓雲十四歲時離開西南山中,本來說好了出去見識見識就迴來的,結果一直到了他二十六歲科舉為官迴到寨子裏,他就沒見過樓雲的影子。
他一去就是十二年。
中間他隻送了口信迴來,叫了幾個相識的兄弟去江北邊軍尋他。
他樓大本來是一肚子怨言,覺得他早把兄弟們忘記了。
但轉念一想,想到樓雲當初在北邊寨子裏認識的相好,她還翻山越嶺地過來問了他兩次,得不到他的音信後就再也沒有來過了。
聽說已經死了。
“雲哥你自從在家裏找出了什麽家譜,非要離開寨子,到外麵去尋親後,我還以為你把咱們小時候的事情都忘記了”
樓大嘮叨著兒時的往事。
但他可不敢提那死去的女子,隻知道她是山北邊另一族裏的夷女。那時也隻有十三四歲呢。但各峒寨裏的男女都是那個年紀就開始和寨子外麵的人來往,一起過夜酬神。
當初樓雲第一次參加各寨裏的祭神大會,就認識了她。
從此就再也沒有理睬別的女子。
他還拉著那夷女,不肯叫她一起去參加祭神大會,時不時地和那她要吵上一架。
樓雲從小就是個怪人。
記得就是一次大吵後,樓雲就一個人離開峒寨,去外麵漢人的地方了。
樓大一邊迴想,一邊說著峒寨裏的破草寮,林子裏搭起來的樹屋,每天在深山裏的狩獵。
還有兄弟們,偶爾在山路邊藏著,偷偷看著宋人客商路過時的好奇。
樓雲微笑著,不時接上一兩句,眼中卻平靜凝視著寬闊的海麵。
風吹起湛藍色的巨浪,被夕陽染紅,泛出斑駁的紫綠之色,就像是西南夷山中高低起伏的墨綠山嶺。
他還記得那本殘破的家譜,記載著明州世宦樓氏的過往。
樓氏一族,在一百年前靖康之變時,隨趙氏皇室逃到了江南,然後在明州定居下來。
但在那之前,他們本來是黃河以北,西北邊塞上開荒的粗悍小民,巧的是樓家祖宗的名字也叫樓大。
他想到這裏,側目瞥了身邊樓大一眼,讓他半晌摸不著頭腦,隻能傻笑。
祖先樓大,在西北屯田安家之後,開枝散葉傳了四五代。
因為範仲淹範文正公戍邊時,在西北建學,有一支樓氏有了機遇,開始讓子弟讀書。
接著,那一支樓氏依靠幾代積累步入科場,最終有子弟得以在北宋末年科舉登第。
如此,成就了日後江南書香世家,明州樓氏。
更多的樓氏子弟卻都是軍伍出身,如他樓雲的那一支祖先,參加的就是川隴軍。他們曾經在兩百年前,隨名將狄青大將軍南下,鎮壓西南峒族的叛亂。
狄將軍大勝之後分兵駐守,而他那一支的樓氏也就在西南山中留了下來。
他們娶了歸化的夷女為妻,在本地繁衍不息。
西南山中,漢民和夷民的歸化、反叛、鎮壓、安撫、內附、外遷總是循環不息,西南樓氏在這二百年中,有時候名在漢籍,有時候是土司府峒丁名冊上的夷人。
隻有祖宗姓氏,未曾丟棄。
而到了他樓雲,因為父母早喪,田地俱失,十歲之前,他隻是西南邊境土司山寨裏的一個小小的峒奴。
樓大見他沉默不語,凝視著五十外的唐坊海麵,遠望著那酷似山中鐵箭樹的兩座九層箭樓,他居然也能把握到樓雲的心思。
他是在後悔當初沒有早一些迴來,說不定還能去北邊寨子裏,和那相好見上最後一麵
他不由得就勸說道:
“雲哥,我是不願意再迴寨子裏做峒奴了,兄弟們也是。一輩子隻能侍候頭人們有什麽好連我們的後代也隻能是峒奴我就想和雲哥一樣靠自己的本事謀個前程,等我封官蔭子,妻妾成群,再風風光光迴去讓他們看看”
聽到這裏,樓雲不由得失笑。
過往在西南山中的事情他並不願意念念不忘,隻是因為剛才突然發現那季氏完全不像名普通的夷女,隻是因為已經來到了這海上的邊夷島國。
不由得,他就有了些迴憶。
少年時遇上的她,即使他一直留在寨子裏,或許也並不能在一起吧
他無法和樓大一樣,與喜歡的人手牽手,看著她與其餘的男子一起參加祭神。
就算是這是寨子裏的風俗,他也並不覺得理所當然。
所以,他隻有離開。
樓大還在叨叨著封官蔭子,妻妾成群,當初的頭人祭師統統都不在話下,惹他發笑。
他臉上的沉鬱消去,轉頭訓斥道:
“胡說什麽為大宋盡忠,為官家效命,為百姓謀安定,自然有我們的前程,你心心念念什麽妻妾成群成何體統寨子裏自有寨子的規矩,土司和祭師他們這幾百上千年都不是這樣過來的他們心裏也未必就甘心,我們也不需要迴去打擾他們了”
“雲哥,我也不是要迴去教訓他們。我就是想去一趟西邊寨子,讓佐娜紮家那七個姐妹知道我的本事雲哥你不知道,就是你離山前那年的祭神日,雲哥你去了北邊林子找相好”
說到這裏,他心裏一驚,暗罵自己多嘴。
樓大揣測著他的神色,不知他到底要拿季辰虎如何。
樓雲因為早已經拿定了主意,反倒有心情在船頭久久駐立,迎著海風遠望,權當散心。
季氏手伸得太長,自然讓他不悅,但眼前難道是和這女子計較這些的時候
有季辰虎在,他未必需要與她打交道。
他遙望著廣闊無邊的大海,看著天盡頭層層湧起的海浪,仿佛是連綿山巒般起伏。
他隻是想起,聽說那季氏十四歲時就與王世強相識,大約是十六歲時兩人相戀生情,王世強比她大了六歲,那些年在外走海幾乎都不迴大宋的老宅,一年裏倒有大半年在唐坊裏陪著她。
應該是她十七歲時,王世強迴返明州準備稟告父母成親。
然而,一去卻不再迴來。
樓大聽得他笑了起來,
他正覺得樓雲的笑聲帶著些蒼涼時,隻見他抬手,指著遠處海浪間露出來的尖角,指著尖角下兩座高聳箭樓,道:
“你看,像不像我們寨子外麵的鐵箭樹”
“雲哥,咱們寨子外麵的鐵箭樹可比這更高一些呢”
樓大難得聽他說起以前西南山中的舊事,頓時眉開眼笑了起來,
樓雲十四歲時離開西南山中,本來說好了出去見識見識就迴來的,結果一直到了他二十六歲科舉為官迴到寨子裏,他就沒見過樓雲的影子。
他一去就是十二年。
中間他隻送了口信迴來,叫了幾個相識的兄弟去江北邊軍尋他。
他樓大本來是一肚子怨言,覺得他早把兄弟們忘記了。
但轉念一想,想到樓雲當初在北邊寨子裏認識的相好,她還翻山越嶺地過來問了他兩次,得不到他的音信後就再也沒有來過了。
聽說已經死了。
“雲哥你自從在家裏找出了什麽家譜,非要離開寨子,到外麵去尋親後,我還以為你把咱們小時候的事情都忘記了”
樓大嘮叨著兒時的往事。
但他可不敢提那死去的女子,隻知道她是山北邊另一族裏的夷女。那時也隻有十三四歲呢。但各峒寨裏的男女都是那個年紀就開始和寨子外麵的人來往,一起過夜酬神。
當初樓雲第一次參加各寨裏的祭神大會,就認識了她。
從此就再也沒有理睬別的女子。
他還拉著那夷女,不肯叫她一起去參加祭神大會,時不時地和那她要吵上一架。
樓雲從小就是個怪人。
記得就是一次大吵後,樓雲就一個人離開峒寨,去外麵漢人的地方了。
樓大一邊迴想,一邊說著峒寨裏的破草寮,林子裏搭起來的樹屋,每天在深山裏的狩獵。
還有兄弟們,偶爾在山路邊藏著,偷偷看著宋人客商路過時的好奇。
樓雲微笑著,不時接上一兩句,眼中卻平靜凝視著寬闊的海麵。
風吹起湛藍色的巨浪,被夕陽染紅,泛出斑駁的紫綠之色,就像是西南夷山中高低起伏的墨綠山嶺。
他還記得那本殘破的家譜,記載著明州世宦樓氏的過往。
樓氏一族,在一百年前靖康之變時,隨趙氏皇室逃到了江南,然後在明州定居下來。
但在那之前,他們本來是黃河以北,西北邊塞上開荒的粗悍小民,巧的是樓家祖宗的名字也叫樓大。
他想到這裏,側目瞥了身邊樓大一眼,讓他半晌摸不著頭腦,隻能傻笑。
祖先樓大,在西北屯田安家之後,開枝散葉傳了四五代。
因為範仲淹範文正公戍邊時,在西北建學,有一支樓氏有了機遇,開始讓子弟讀書。
接著,那一支樓氏依靠幾代積累步入科場,最終有子弟得以在北宋末年科舉登第。
如此,成就了日後江南書香世家,明州樓氏。
更多的樓氏子弟卻都是軍伍出身,如他樓雲的那一支祖先,參加的就是川隴軍。他們曾經在兩百年前,隨名將狄青大將軍南下,鎮壓西南峒族的叛亂。
狄將軍大勝之後分兵駐守,而他那一支的樓氏也就在西南山中留了下來。
他們娶了歸化的夷女為妻,在本地繁衍不息。
西南山中,漢民和夷民的歸化、反叛、鎮壓、安撫、內附、外遷總是循環不息,西南樓氏在這二百年中,有時候名在漢籍,有時候是土司府峒丁名冊上的夷人。
隻有祖宗姓氏,未曾丟棄。
而到了他樓雲,因為父母早喪,田地俱失,十歲之前,他隻是西南邊境土司山寨裏的一個小小的峒奴。
樓大見他沉默不語,凝視著五十外的唐坊海麵,遠望著那酷似山中鐵箭樹的兩座九層箭樓,他居然也能把握到樓雲的心思。
他是在後悔當初沒有早一些迴來,說不定還能去北邊寨子裏,和那相好見上最後一麵
他不由得就勸說道:
“雲哥,我是不願意再迴寨子裏做峒奴了,兄弟們也是。一輩子隻能侍候頭人們有什麽好連我們的後代也隻能是峒奴我就想和雲哥一樣靠自己的本事謀個前程,等我封官蔭子,妻妾成群,再風風光光迴去讓他們看看”
聽到這裏,樓雲不由得失笑。
過往在西南山中的事情他並不願意念念不忘,隻是因為剛才突然發現那季氏完全不像名普通的夷女,隻是因為已經來到了這海上的邊夷島國。
不由得,他就有了些迴憶。
少年時遇上的她,即使他一直留在寨子裏,或許也並不能在一起吧
他無法和樓大一樣,與喜歡的人手牽手,看著她與其餘的男子一起參加祭神。
就算是這是寨子裏的風俗,他也並不覺得理所當然。
所以,他隻有離開。
樓大還在叨叨著封官蔭子,妻妾成群,當初的頭人祭師統統都不在話下,惹他發笑。
他臉上的沉鬱消去,轉頭訓斥道:
“胡說什麽為大宋盡忠,為官家效命,為百姓謀安定,自然有我們的前程,你心心念念什麽妻妾成群成何體統寨子裏自有寨子的規矩,土司和祭師他們這幾百上千年都不是這樣過來的他們心裏也未必就甘心,我們也不需要迴去打擾他們了”
“雲哥,我也不是要迴去教訓他們。我就是想去一趟西邊寨子,讓佐娜紮家那七個姐妹知道我的本事雲哥你不知道,就是你離山前那年的祭神日,雲哥你去了北邊林子找相好”
說到這裏,他心裏一驚,暗罵自己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