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雲一時間有些怔然,隻覺得唐坊這季家姐弟,個個都出乎他意料之外。
長姐在萬裏之外,伸手幹涉大宋朝廷事務。老三嫌唐坊太小想要內侵扶桑,隻是不知道那老二季辰龍又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這一迴在高麗,雖然知道他在開城城郊的私學裏讀書,頗有幾份文名,也下了貼子過去。隻是因為事務煩忙,沒有再次召他相見,畢竟是可惜了。
“大人,他說他今年馬上就要滿二十歲了,要行成年禮了。以往他花錢,都是想要什麽就拿,反正有姐姐平帳。如今已經是不成了。所以他才到海上來打劫。老二滿了二十歲,就被他阿姐趕到高麗去,他遲早也要自立門戶。所以想趁著扶桑內亂的時候,搶幾塊地盤”
樓雲對“扶桑內亂”的說詞,並不覺得意外。
如果沒有這樣的懷疑,他也不會把那傳信的式部丞將扣在船上,不讓他離開。
秦從雲這樣過目不忘的英才,當時就迴憶了他所看過的兩國公文,是明州地方官府代表大宋和扶桑國往來的卷宗。
幾乎所有的公文往來,包括援救對方國民海難事件;
收留、遣返對方國民和海船事件;
商定雙方合法商人資格事件;
還有雙方商人、僧侶們受命傳遞國書事件等交往;
扶桑都是以專管外交部門的太宰府的名義來傳達的,而後再轉到平安京城。
像今日這樣,直接從平安京城派出式部丞,邀請大宋國使登岸,實在是絕無僅有。
事有反常必為妖。
今晚的管弦之宴,請那式部丞出席,他是為了要在席間打聽清楚扶桑國現在的情況,才好決定到底是登岸還是不登岸。
“這是他姐姐的意思”
他沉吟半晌,才皺眉問道,“趁扶桑內亂搶上幾塊地盤,是他的意思,還是唐坊三萬坊
民的意思”
樓大一怔,低頭迴想了一會,搖了搖頭,道:
“唐坊坊民未必人人都有這個念頭,否則他何必跑到海上來打劫以小人看,是他自己
的意思”
說到這裏,他也看了艙窗之外,波濤裏那密密起伏的雪亮鋼叉,“隻不過,想必支持他的坊民也不在少數。”
樓雲覺得他見事還算明白,嘴角有了一絲笑意。樓大看出他的褒獎之色,得意把腰背一挺,手按腰刀站得筆直。
他微微閉目,以指尖輕點著扶手,緩緩的道:
“如此說來,應該是他姐姐不肯答應支持他。所以,他才會向我尋找支持。那天晚上我們在小島遭遇時,他不知道我的身份也就算了。天明時他看到船上的大宋旗號了,居然還是不肯離開”
“是,大人,小人早就覺得他那天答應上船,中了我們的圈套很是奇怪。雖然是為了船上的兵器和鎧甲,他獨自上船也太魯莽了些,和他的身手、調配船隻的手段不相配想必他那時,就已經有向大人求助的念頭了,所以才故意中計。”
樓大說到這裏,為免樓雲罵他不會多動腦子,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又連忙道:
“他那些手下,現在老老實實跟在後麵,這三天居然也一直沒有通知唐坊。他們沒有去通知他的姐姐來營救,必定也是早就得到他的吩咐了。”
樓雲總算是讚賞地看了他一眼,笑道:
“好在這季氏姐弟,自己就已經意見不合,倒省了本官來費心”
他的神色稍稍輕鬆了開來,沉吟道:
“看來他姐姐不僅不支持他內侵扶桑,恐怕還確實切斷了他的財源,讓他根本無法行動。”
樓大雖然不及他見事快,一轉念也想明白了,笑道:
“大人說得是,所以他也是窮瘋了,才敢圍上咱們這五條大海船但小人不明白,扶桑這小破島,有什麽值得爭搶的隻怕這島上的國主,還不及咱們泉州陳家衣食精致,用度奢華,她姐姐又不是他那樣的強橫男子,守住唐坊隻怕已經是力有不逮,哪裏有興致去搶地盤”
“應該是這樣,我這些年聽到的消息,可從沒有人說過東海上有他這樣的海賊,倒讓我吃了一驚”
說罷,他站了起來,隔窗看向海麵,五十裏外隻有海翻浪湧,他微微沉吟。
樓大不由得就揣測道:
“大人,難道她姐姐不把坊主之位傳給他,也不給老二,是打算給別人所以才逼著他們自立門戶”
樓雲不由得失笑,道:
“唐坊畢竟是尊奉漢禮,豈能如化外蠻夷一般,不把坊主這位交給親弟,反倒給了外人你不讀書,所以不知。山東一帶在上古之時一直有在家守灶支撐門戶之長女,與唐坊是一脈相承。本官也沒有聽說,王世強有在唐坊入贅為婿做坊主的意思。難道他甘願丟下大好的前程況且,她如果疏遠季辰虎,沒有他,唐坊日後如何對外禦敵”
說話間,他走出艙廳前門,走向了寬闊的甲板,遠望唐坊。
樓大連忙跟了出去,撲目處海天遼闊。
“大人”
駐守在甲板上的船丁們叉手施禮,一幅幅“宋”字卷雲旗在桅杆上招飛。
旗下是一串十幾顆海賊首級,早已經被海風吹得眼目不清。
這些首級卻是在離開高麗時,江浙海商們趁著人多勢眾,向他請命,龐大船隊駛過高麗航道時,偷襲圍剿了附近幾個小海島上的賊夥。
唐坊航道上的海賊,據說是早已經被季辰虎殺得一幹二淨。
他踏步上樓。
他座下的這條福建海船,是建有四層樓台的樓船,每一層都有五十名船丁守備。
船上更有他從泉州水師借調過來的一百名水軍兵丁,從泉州市舶司轄下帶來五十名稅丁,還有樓大率領的樓府六十九名家將。
三天前,他在二百裏外和船隊失散,正是靠了這些的手下精兵,才能和季辰虎的五百板船一千坊丁僵持了一夜。
黎明時,用計季辰虎把一舉拿下。
遠遠從樓船之頂望出去,夕陽霞光中,扶桑四島就在五十裏外的海濤之中。
那位式部丞遠從平安京城而來,隨身還帶來了攝政關白大臣的書信,卻十分可疑。
他雖然不如秦從雲熟悉扶桑公文,卻也發現了蹺蹊。
那位扶桑使者隨信還帶來了,另一封文書。
此文書是扶桑國主邀請宋使登岸的國書。
雖然和明州收到過的國書並無二致,寫的也不過是禮貌致意的內容,但上麵居然沒有扶桑國印。
長姐在萬裏之外,伸手幹涉大宋朝廷事務。老三嫌唐坊太小想要內侵扶桑,隻是不知道那老二季辰龍又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這一迴在高麗,雖然知道他在開城城郊的私學裏讀書,頗有幾份文名,也下了貼子過去。隻是因為事務煩忙,沒有再次召他相見,畢竟是可惜了。
“大人,他說他今年馬上就要滿二十歲了,要行成年禮了。以往他花錢,都是想要什麽就拿,反正有姐姐平帳。如今已經是不成了。所以他才到海上來打劫。老二滿了二十歲,就被他阿姐趕到高麗去,他遲早也要自立門戶。所以想趁著扶桑內亂的時候,搶幾塊地盤”
樓雲對“扶桑內亂”的說詞,並不覺得意外。
如果沒有這樣的懷疑,他也不會把那傳信的式部丞將扣在船上,不讓他離開。
秦從雲這樣過目不忘的英才,當時就迴憶了他所看過的兩國公文,是明州地方官府代表大宋和扶桑國往來的卷宗。
幾乎所有的公文往來,包括援救對方國民海難事件;
收留、遣返對方國民和海船事件;
商定雙方合法商人資格事件;
還有雙方商人、僧侶們受命傳遞國書事件等交往;
扶桑都是以專管外交部門的太宰府的名義來傳達的,而後再轉到平安京城。
像今日這樣,直接從平安京城派出式部丞,邀請大宋國使登岸,實在是絕無僅有。
事有反常必為妖。
今晚的管弦之宴,請那式部丞出席,他是為了要在席間打聽清楚扶桑國現在的情況,才好決定到底是登岸還是不登岸。
“這是他姐姐的意思”
他沉吟半晌,才皺眉問道,“趁扶桑內亂搶上幾塊地盤,是他的意思,還是唐坊三萬坊
民的意思”
樓大一怔,低頭迴想了一會,搖了搖頭,道:
“唐坊坊民未必人人都有這個念頭,否則他何必跑到海上來打劫以小人看,是他自己
的意思”
說到這裏,他也看了艙窗之外,波濤裏那密密起伏的雪亮鋼叉,“隻不過,想必支持他的坊民也不在少數。”
樓雲覺得他見事還算明白,嘴角有了一絲笑意。樓大看出他的褒獎之色,得意把腰背一挺,手按腰刀站得筆直。
他微微閉目,以指尖輕點著扶手,緩緩的道:
“如此說來,應該是他姐姐不肯答應支持他。所以,他才會向我尋找支持。那天晚上我們在小島遭遇時,他不知道我的身份也就算了。天明時他看到船上的大宋旗號了,居然還是不肯離開”
“是,大人,小人早就覺得他那天答應上船,中了我們的圈套很是奇怪。雖然是為了船上的兵器和鎧甲,他獨自上船也太魯莽了些,和他的身手、調配船隻的手段不相配想必他那時,就已經有向大人求助的念頭了,所以才故意中計。”
樓大說到這裏,為免樓雲罵他不會多動腦子,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又連忙道:
“他那些手下,現在老老實實跟在後麵,這三天居然也一直沒有通知唐坊。他們沒有去通知他的姐姐來營救,必定也是早就得到他的吩咐了。”
樓雲總算是讚賞地看了他一眼,笑道:
“好在這季氏姐弟,自己就已經意見不合,倒省了本官來費心”
他的神色稍稍輕鬆了開來,沉吟道:
“看來他姐姐不僅不支持他內侵扶桑,恐怕還確實切斷了他的財源,讓他根本無法行動。”
樓大雖然不及他見事快,一轉念也想明白了,笑道:
“大人說得是,所以他也是窮瘋了,才敢圍上咱們這五條大海船但小人不明白,扶桑這小破島,有什麽值得爭搶的隻怕這島上的國主,還不及咱們泉州陳家衣食精致,用度奢華,她姐姐又不是他那樣的強橫男子,守住唐坊隻怕已經是力有不逮,哪裏有興致去搶地盤”
“應該是這樣,我這些年聽到的消息,可從沒有人說過東海上有他這樣的海賊,倒讓我吃了一驚”
說罷,他站了起來,隔窗看向海麵,五十裏外隻有海翻浪湧,他微微沉吟。
樓大不由得就揣測道:
“大人,難道她姐姐不把坊主之位傳給他,也不給老二,是打算給別人所以才逼著他們自立門戶”
樓雲不由得失笑,道:
“唐坊畢竟是尊奉漢禮,豈能如化外蠻夷一般,不把坊主這位交給親弟,反倒給了外人你不讀書,所以不知。山東一帶在上古之時一直有在家守灶支撐門戶之長女,與唐坊是一脈相承。本官也沒有聽說,王世強有在唐坊入贅為婿做坊主的意思。難道他甘願丟下大好的前程況且,她如果疏遠季辰虎,沒有他,唐坊日後如何對外禦敵”
說話間,他走出艙廳前門,走向了寬闊的甲板,遠望唐坊。
樓大連忙跟了出去,撲目處海天遼闊。
“大人”
駐守在甲板上的船丁們叉手施禮,一幅幅“宋”字卷雲旗在桅杆上招飛。
旗下是一串十幾顆海賊首級,早已經被海風吹得眼目不清。
這些首級卻是在離開高麗時,江浙海商們趁著人多勢眾,向他請命,龐大船隊駛過高麗航道時,偷襲圍剿了附近幾個小海島上的賊夥。
唐坊航道上的海賊,據說是早已經被季辰虎殺得一幹二淨。
他踏步上樓。
他座下的這條福建海船,是建有四層樓台的樓船,每一層都有五十名船丁守備。
船上更有他從泉州水師借調過來的一百名水軍兵丁,從泉州市舶司轄下帶來五十名稅丁,還有樓大率領的樓府六十九名家將。
三天前,他在二百裏外和船隊失散,正是靠了這些的手下精兵,才能和季辰虎的五百板船一千坊丁僵持了一夜。
黎明時,用計季辰虎把一舉拿下。
遠遠從樓船之頂望出去,夕陽霞光中,扶桑四島就在五十裏外的海濤之中。
那位式部丞遠從平安京城而來,隨身還帶來了攝政關白大臣的書信,卻十分可疑。
他雖然不如秦從雲熟悉扶桑公文,卻也發現了蹺蹊。
那位扶桑使者隨信還帶來了,另一封文書。
此文書是扶桑國主邀請宋使登岸的國書。
雖然和明州收到過的國書並無二致,寫的也不過是禮貌致意的內容,但上麵居然沒有扶桑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