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芒繼續說道:“我特別想知道,這些年,他們到底是怎麽過來的?他們是否有過悔恨?是否提心吊膽?還是說......”
“但是可惜的是,我不知道,再也不會知道......”
陳知賢聽著卻是麵色有些古怪。
說實話,他完全沒有想到,李芒會有這樣的離奇的經曆。
而且關鍵是,太巧了吧?
因為李芒說的這個事情,和陳知賢記憶當中的一部電影,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但是,你們知道的,電影和現實是兩迴事,我毫無頭緒。陳老師,你能給一點建議嗎?”李芒說著看向陳知賢道。
陳知賢皺了皺眉頭道:“首先,李導,我們都知道,一個故事,要改成電影,首先你要給予一個主題吧?比如你想拍這樣的電影,目的是什麽?是想要表達什麽?”
說實話,陳知賢也對李芒的想法有些狐疑。
李芒聞言怔了一下,隨即想了想說道:“人性救贖,對,就是這個,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希望能夠通過他們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來展現,他們一直都生活在悔恨之中,一直都在極力地想要自我救贖......”
陳知賢一直都是個三觀很正的人,所以,他有時候看到一些說什麽,殺人犯,qj犯也有人權之類的話,總是嗤之以鼻。
而此時此刻,李芒的這番話,說實話,和那些人有什麽區別?
從這一點出發,陳知賢就必須要誇一下,國內的審片製度了,因為這類的可以說明顯的三觀不正的電影,在國內是肯定沒辦法過審的。
陳知賢搖頭道:“李導,人性救贖?你真這麽認為?”
李芒有些不解地道:“有什麽問題嗎?”
歐俊龍卻是若有所思。
陳知賢點頭道:“問題大了,首先,每一部電影拍攝之前,我相信,都需要電影的主要角色,都需要有一個預設的立場。”
“按照李導說的故事,那麽那三個人,是殺人兇手,而且還是滅門慘案的兇手,我想,不管他們有什麽苦衷也好,有什麽理由借口也罷,可是有一點,是無法規避的,那就是,他們是罪犯,而且是滅門慘案的罪犯,人性的救贖?或許我的話,李導可能不愛聽,但是我想說,人性救贖,前提是要有人性,可是他們有嗎?”
歐俊龍聞言頓時下意識地就點頭。
而李芒卻是皺起了眉頭,隨即苦笑著道:“陳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是啊,人性救贖,首先得有人性,而他們,不管怎麽說,他們的確是殺人兇手,而且滅門慘案,不存在什麽被動或者意外,而是主觀意識上的犯罪,他們根本沒有人性,又談何救贖!”
陳知賢點了點頭道:“不錯,雖然說電影是藝術創作,但是作為電影人,作為編劇,作為導演,首先,至少,我們需要有自己的底線不是嗎?”
歐俊龍點頭道:“陳老師說的太對了!”
李芒也點頭道:“難怪,我總覺得,哪裏出了問題,卻沒成想,我好奇他們三個為什麽會犯下那樣的罪孽,可是卻忘記了,他們所做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被原諒,不值得被同情。”
“罷了,罷了!”李芒歎氣地搖頭道。
陳知賢卻是笑著道:“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如果李導真的想要拍這類的關於人性的救贖的影片,以這個案子作為藍本,進行修改我認為還是可以的。”
李芒一臉驚愕地看著陳知賢道:“陳老師的意思是?”
陳知賢想了想說道:“首先,還是那句話,我們需要給角色預設的立場,真正的罪犯不值得同情,但是如果一切都隻是意外呢?”
“比如,三個男主角,他們其實從未想過要害人,但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最終,導致了滅門慘案,雖然不是他們做的,但是卻是因為他們而起,如此,他們三個人就不存在沒有人性之說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李芒有些迷惑起來。
一旁的歐俊龍插話道:“陳老師的意思是,三個男主角,無心之下害死了人?然後因為這個原因,最終導致滅門慘案?而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殺過人?”
陳知賢點了點頭道:“對,唯一因為他們而死的人,是死於意外,當然,的確和他們有一定的關係,而剩下的人,是因為,有人發現了死人,所以痛下殺手,於是有了滅門慘案。”
“如此一來,人性的救贖這個主題就可以延續下去,因為,他們本是無心害人,這和真正的主動犯罪是兩迴事,這說明了,他們是有人性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所以,他們逃避著,或者他們一直做某件事來為自己贖罪......”
李芒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仔細想想陳知賢說的,如果真的改成這樣的話,那麽三個角色方麵,就的確有了預設的立場,他們不是主觀犯罪,而是意外。
但是哪怕是意外,可是依然導致了慘案的發生,所以,他們悔恨,愧疚,這件事會在他們的心裏留下深刻的,無法遺忘的痕跡。
為此,他們日日遭受煎熬,道德的責問,那麽他們再去做一些贖罪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因為,他們在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默默地贖罪。
“陳老師,一事不煩二主,你看,要不,這個本子,你來執筆?”李芒一臉希翼地看著陳知賢。
陳知賢這一次倒是沒有拒絕。
畢竟,故事他有現成的,隻能說一切真的太巧了。
比起李芒的這個故事,前世的《烈日灼心》的故事,顯然要精彩和正常的多了。
因為前世的《烈日灼心》,就是像陳知賢所說的那樣,三個主角,有著預設的立場,他們其實並沒有真正犯下滅門的罪行。
這是前提。
因為《烈日灼心》的主題的確是關於人性的救贖,但是首先,要點出一點的是,三兄弟雖沒有參加滅門慘案,頂多算是個目擊者,但是這件事情確因他們而起!
這是關鍵,至少,這樣的設定,讓這部電影的主題,不會顯得那麽的陰暗和三觀不正。
畢竟,你不能真的為沒有人性的兇手去做辯護。
是的,在陳知賢看來《烈日灼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在為三兄弟做辯護!
“但是可惜的是,我不知道,再也不會知道......”
陳知賢聽著卻是麵色有些古怪。
說實話,他完全沒有想到,李芒會有這樣的離奇的經曆。
而且關鍵是,太巧了吧?
因為李芒說的這個事情,和陳知賢記憶當中的一部電影,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但是,你們知道的,電影和現實是兩迴事,我毫無頭緒。陳老師,你能給一點建議嗎?”李芒說著看向陳知賢道。
陳知賢皺了皺眉頭道:“首先,李導,我們都知道,一個故事,要改成電影,首先你要給予一個主題吧?比如你想拍這樣的電影,目的是什麽?是想要表達什麽?”
說實話,陳知賢也對李芒的想法有些狐疑。
李芒聞言怔了一下,隨即想了想說道:“人性救贖,對,就是這個,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希望能夠通過他們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來展現,他們一直都生活在悔恨之中,一直都在極力地想要自我救贖......”
陳知賢一直都是個三觀很正的人,所以,他有時候看到一些說什麽,殺人犯,qj犯也有人權之類的話,總是嗤之以鼻。
而此時此刻,李芒的這番話,說實話,和那些人有什麽區別?
從這一點出發,陳知賢就必須要誇一下,國內的審片製度了,因為這類的可以說明顯的三觀不正的電影,在國內是肯定沒辦法過審的。
陳知賢搖頭道:“李導,人性救贖?你真這麽認為?”
李芒有些不解地道:“有什麽問題嗎?”
歐俊龍卻是若有所思。
陳知賢點頭道:“問題大了,首先,每一部電影拍攝之前,我相信,都需要電影的主要角色,都需要有一個預設的立場。”
“按照李導說的故事,那麽那三個人,是殺人兇手,而且還是滅門慘案的兇手,我想,不管他們有什麽苦衷也好,有什麽理由借口也罷,可是有一點,是無法規避的,那就是,他們是罪犯,而且是滅門慘案的罪犯,人性的救贖?或許我的話,李導可能不愛聽,但是我想說,人性救贖,前提是要有人性,可是他們有嗎?”
歐俊龍聞言頓時下意識地就點頭。
而李芒卻是皺起了眉頭,隨即苦笑著道:“陳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是啊,人性救贖,首先得有人性,而他們,不管怎麽說,他們的確是殺人兇手,而且滅門慘案,不存在什麽被動或者意外,而是主觀意識上的犯罪,他們根本沒有人性,又談何救贖!”
陳知賢點了點頭道:“不錯,雖然說電影是藝術創作,但是作為電影人,作為編劇,作為導演,首先,至少,我們需要有自己的底線不是嗎?”
歐俊龍點頭道:“陳老師說的太對了!”
李芒也點頭道:“難怪,我總覺得,哪裏出了問題,卻沒成想,我好奇他們三個為什麽會犯下那樣的罪孽,可是卻忘記了,他們所做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被原諒,不值得被同情。”
“罷了,罷了!”李芒歎氣地搖頭道。
陳知賢卻是笑著道:“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如果李導真的想要拍這類的關於人性的救贖的影片,以這個案子作為藍本,進行修改我認為還是可以的。”
李芒一臉驚愕地看著陳知賢道:“陳老師的意思是?”
陳知賢想了想說道:“首先,還是那句話,我們需要給角色預設的立場,真正的罪犯不值得同情,但是如果一切都隻是意外呢?”
“比如,三個男主角,他們其實從未想過要害人,但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最終,導致了滅門慘案,雖然不是他們做的,但是卻是因為他們而起,如此,他們三個人就不存在沒有人性之說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李芒有些迷惑起來。
一旁的歐俊龍插話道:“陳老師的意思是,三個男主角,無心之下害死了人?然後因為這個原因,最終導致滅門慘案?而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殺過人?”
陳知賢點了點頭道:“對,唯一因為他們而死的人,是死於意外,當然,的確和他們有一定的關係,而剩下的人,是因為,有人發現了死人,所以痛下殺手,於是有了滅門慘案。”
“如此一來,人性的救贖這個主題就可以延續下去,因為,他們本是無心害人,這和真正的主動犯罪是兩迴事,這說明了,他們是有人性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所以,他們逃避著,或者他們一直做某件事來為自己贖罪......”
李芒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仔細想想陳知賢說的,如果真的改成這樣的話,那麽三個角色方麵,就的確有了預設的立場,他們不是主觀犯罪,而是意外。
但是哪怕是意外,可是依然導致了慘案的發生,所以,他們悔恨,愧疚,這件事會在他們的心裏留下深刻的,無法遺忘的痕跡。
為此,他們日日遭受煎熬,道德的責問,那麽他們再去做一些贖罪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因為,他們在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默默地贖罪。
“陳老師,一事不煩二主,你看,要不,這個本子,你來執筆?”李芒一臉希翼地看著陳知賢。
陳知賢這一次倒是沒有拒絕。
畢竟,故事他有現成的,隻能說一切真的太巧了。
比起李芒的這個故事,前世的《烈日灼心》的故事,顯然要精彩和正常的多了。
因為前世的《烈日灼心》,就是像陳知賢所說的那樣,三個主角,有著預設的立場,他們其實並沒有真正犯下滅門的罪行。
這是前提。
因為《烈日灼心》的主題的確是關於人性的救贖,但是首先,要點出一點的是,三兄弟雖沒有參加滅門慘案,頂多算是個目擊者,但是這件事情確因他們而起!
這是關鍵,至少,這樣的設定,讓這部電影的主題,不會顯得那麽的陰暗和三觀不正。
畢竟,你不能真的為沒有人性的兇手去做辯護。
是的,在陳知賢看來《烈日灼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在為三兄弟做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