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終年不見天日,水霧彌漫,使得附近那些植物極度陰鬱,加上天氣悶熱潮濕,容易使人產生一種莫名地煩躁不安.
我參照金匣中描繪地情景找了一陣,見峽穀中有條岔口,裏麵是幹涸地青石河道,進去不深就到了盡頭,是條嵌在高山中地瀑布,不過瀑布不是改道就是幹了,已經沒有了水源,迎麵隻剩下一堵溜滑地峭壁.
在瀑布幹涸之前,已不知將這堵山壁衝刷了幾千幾萬年,平滑光潔得就如同一麵石鏡,壁前有五株濃密地老樹.枝叉生得張牙舞爪,竟與金匣上地圖案極為神似,仙人用神筆畫門處,理應就是無水瀑布處地岩壁了.
可眼前地山勢渾然一體,絕無任何人工修整過地痕跡,用毛筆在上麵畫一道門就可以進去了?怎麽想也都是不太可能,除非那觀山神筆,真是一支可以描繪出奇跡地“神筆”.
眾人到此麵麵相覷,誰會笨到拿著筆去山上畫門開路?迴去被人知道了,“摸金校尉”地英名豈不淪為笑柄?
我想了想,對胖子說:“當年在軍區保育院地時候,咱們那地阿姨就已經看出你有藝術細胞了,別地小孩尿床都是沒品味地瞎尿,唯獨王司令你今天尿個大火車,明天尿個大輪船,每天都不帶重樣地,真是讓人佩服不已,最近這兩年我看你已經有當畢加索地潛質了,要不……你過去畫道大門讓我們欣賞欣賞怎樣?”
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
-
胖子道:“你小子少來這套,這是阿裏巴巴幹的傻事兒要幹你自己去幹,甭想拿我當槍使,否則迴去之後要是讓大金牙他們知道了,肯定又要給胖爺編新段子了,本司令這點冷峻孤高的氣質和作派,培養得多不容易?怎麽能全讓你給糟蹋了。”
最後胖子出了個嗖主意,如果孫教授可以不要麵子過去畫門,就先還他半本筆記,孫九爺一聽這個條件可以接受,連二話都沒說,當場就表示願意去當“阿裏巴巴”。
我把金匣中的筆墨取出來,倒點水研開了黑墨,將觀山神筆的筆頭蘸得飽滿了,遞給孫九爺,並且鄭重其事地囑咐他說:“盡量畫得像一點,畫完後千萬別忘了念——芝麻開門。”
孫教授歎道:“大概是我過去太聰明了,現在才犯糊塗,用毛筆在山上畫門取路……這……這不是我這輩子最聰明的舉動,就是我這輩子最愚蠢的舉動,可不管怎麽樣,我這也都是教你們給逼的……”他一邊絮絮叨叨地抱怨著,一邊提了筆走到峭壁前,抬筆先畫了一個大方框,又在中間加了一豎道,兩邊各畫了兩個圓圈,作為“門環”,這道山門就算是畫完了,雖然畫得潦草了一些,可卻也算得上是形神兼備之作。
眾人悄立壁前,個個目不轉睛,不眨眼地盯著那畫出來的大門,這一刻竟然過得格外漫長,感覺心都揪起來了,我心中反複默念著:“芝麻開門吧……”
過了好一陣子,眼睛都瞪酸了,峽穀中的山壁上,畫出來的大門卻沒有任何動靜,墨痕漸漸幹了,仍然隻是一幅畫。
我們望山興歎。雖知可能是未解“觀山神筆”之奧妙所在,才致使畫門無功,卻再也想不到還有什麽辦法能使畫出來的大門開啟,我隻好按照先前的約定,讓胖子把孫教授工作筆記的前半部分還給了他,後半本記載著他研究“歸墟卦鏡”的部分,仍然要暫時留在我們手中。
胖子對孫教授說:“別愁眉苦臉的呀,是不是沒把筆記全還給您,覺得我們有點不仗義?可別忘了是九爺您不仁在先。哪座廟裏都有屈死的鬼。唯獨您孫老九,一向沒少做瞞天欺心的勾當,想喊冤恐怕都難理直氣壯,所以聽胖爺良言相勸,幹脆就別想不開了。趕緊把這半本筆記先拿著。”
孫教授鐵青著臉接過筆記本藏在懷中,對胖子說道:“事到如今,你們以為我還在乎這本筆記?我是發愁咱們下一步怎麽辦?”說完又轉頭來問我:“胡八一,你還有鬼主意沒有?”
這種時候,我自然不能流露出半分難色,隻能撿些拍胸脯子的話來說:“觀山神筆畫地為門之事,咱們恐怕一時參悟不透,不過這峽穀底部沒有死屍,正是南海秘寶歸墟卦鏡的用武之地。如果情況不到萬不得已,原本是不想用這招殺手鐧的,但此地已是棺材峽山窮水盡之處,再不使盜墓古術更待何時?”盜墓之術,其實不單觀山形察地勢的風水秘術,還可以“觀泥痕、觀土質、觀水流、觀草色,更有嗅土、聽地、問天打甲之術,若用此法百不失一。”
我當即找了塊平整的石頭。把“青銅卦鏡”和“魚龍卦符”取出,準備施展盜墓四訣中——“問”字訣的上法。
孫教授癡迷於這麵神秘無比的“歸墟卦鏡”已久,隻是苦於不會使用“照燭鏡卜”之法,又對我的辦法不太信任,當下便湊到近前問個不休。
shirley楊也對此很感興趣,畢竟“問墓”之術的傳說,至今已失傳了上千年,現在很少有人能說其中的名堂。包括當年的卸嶺盜魁陳瞎子,以及搬山道人鷓鴣哨。也對此毫無了解。
我隻好對孫教授和shirley楊做了些簡單的解釋,在漢唐時期的“摸金校尉”手段中,就有問天打卦的舉動,也就是所謂的“問墓”之術,根據使用巫卜器物的不同,此術自古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燭照鏡卜”,另一個是“燭照龜卜”。
“摸金秘術”的核心元素是《易》,《易》的核心則是“天人相應、生生不息”,如果換置到現代的概念,可以理解成介於“心”與“物”之間,“心”與“物”應該是一體的,“心”即是人,“物”即是天,心與物本是一體,既不能純粹的唯心,也不能徹底的唯物。
連接在精神與物質之間的元素,即是風水一道中所言的“氣”,在生氣充盈的上善之地,可以利用風水秘器,來窺測這層無形無質的“生氣”。
能夠作為風水秘器的大多是上古青銅器,或者是用埋在風水寶穴中多年在龜甲龍骨,因為這些器物不能多此反複使用,所唐宋之後,幾乎再沒有盜墓者用“問墓占驗”的古老方法倒鬥了,這是此術失傳的主要原因。
孫教授聲稱,他在一些曆史資料中看到過不止一次,這“問”字訣應該是確有其事的,不是什麽唯心的傳說,不過“歸墟卦鏡”不比普通的青銅鼎器,古鏡中的卦符都是按周天卦數排列,如果不了解古老的卦圖卦象,誰又知道怎麽使用?
我沒有立即迴答,將魚、龍兩枚銅符拿在手中,仔細想了想張羸川的指點,奧妙無窮的“十六字周天古卦”,包含“卦象、卦詞、卦數”三項,他們的關係是——由“卦數”推演“卦象”,再由“卦詞”解讀“卦象”,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難說哪個主要哪個次要。
對此三項記載最為周全詳盡的,應該是“周天十六卦全圖”,但現在世上已經沒有出土的遺存古物可見了,也許在“地仙村”古墓裏還藏著一幅周天卦圖,所以孫教授才肯舍家撇業,不遠萬裏地跟我們來到這裏冒險。
我以前對於真正的“周天十六卦全圖”幾乎一無所知,但我在南海時,曾聽龍戶古猜背誦過全篇的周天卦數,而我又有幸識得張羸川,在他的幫助下,通過對“周天卦數”和“青銅卦鏡、青銅卦符”的反複推演,找出了使用“歸墟古鏡”的方法。
我對孫教授和shirley楊說:“周天卦符有一十六枚,在不同的推演中分別有不同的特定符號來表示,魚、龍、人、鬼代表了一個小周天的循環,專門用來占驗古墓墟址的方位和空間。”
孫教授連連搖頭:“謬論,簡直太荒謬了,你如果說這四枚青銅卦符都是生命形態的象征,或者是生靈的象征,還多少有幾分可信的程度,但它們怎麽能代表方位和空間?差得也太離譜了,你那位張師兄多半是個江湖術士,分明是一派胡言,銅鏡銅符都是絕世秘寶,你可千萬不能亂用。”
以前在昆侖山的經曆,使shirley楊對我的易學理論比較信服,可她也覺得此事很難理解,說道:“我不懂易經的變化之道,但老胡你說魚、龍、人、鬼四枚青銅古符,可以用於占驗古墓空間方位,可否有什麽依據?”
我對眾人說道:“別看孫教授研究龍骨天書許多年了,但確實是頑固不化,是個不開殼的腦子,他隻能想象出魚、龍、人、鬼四符是天地間的生命形式,卻想不到更深的層次,天地空間的存在,恰恰就是針對生命而言的。這是天人一體的全息宇宙概念,其實這個秘密就在沒有眼睛的青銅卦符上。”
孫教授一本正經地說:“我的研究成果雖然沒得到重視,可畢竟是研究了不少成果出來,成果始終是客觀存在誰也抹殺不了的,至於我是不是不開殼的腦子,也不是你們年輕人說了算的,你且說說這沒有眼睛的古符和空間,方位有什麽聯係?我醜話說在前邊,別看歸墟古鏡是你從海底撈迴來的,可我絕不能聽你胡諏幾句。就讓你隨便毀壞這稀世珍寶。”
我不屑地“哼”了一聲。對孫教授說:“我要真想隨便廢了這麵青銅古鏡,您還真就攔不住,不過老胡我向來以理服人,今天就給你補一課,趕緊拿筆認真記錄。不要居於廟堂之高就變得目光短淺看不清江湖之遠了。”
我指著“歸墟卦鏡”背麵的周天銅匭讓孫教授看,每個銅匭上都有一個符號,青銅卦符就要分嵌入其中相對應的位置,銅符無眼,實則並非無眼,而是代表著生命的空間局限性,確切點說應該是“看不見”。
中國古人對空間的認識,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並且和現代的科學概念非常接近。也可以說,現代科學發展了幾千年,在宇宙空間的概念上,卻從來沒有太大進展。
四枚銅符分別是“魚、龍、人、鬼”,在古代的傳統概念中,魚看不見水,人看不見風,“風”應該就是現在所說的空氣,人生活在大氣層裏。和魚生活在水中是一樣的,都是生活在一種自身看不到的物質裏。
而“鬼”則看不見土地,在古代人的觀念裏,幽靈向來是生活在地下的,鬼在地中,就如同人在風中或是魚在水中,當然“鬼”和“龍”都隻是中國傳統文件中的一個概念。
孫教授聽到這裏,已有頓悟之感。連拍自己的頭頂:“對呀……人不見風、鬼不見地、魚不見水,我當初怎麽就沒想到。那……那龍呢?龍和鬼一樣是個虛幻的概念,龍看不見什麽?快說快說……”
我看孫教授急得夠戧,看來是動了真火,激動之餘抽風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便不再同他賣關子了,直言相告:“龍在古人的觀念中,乃是圖騰中的萬物之靈,而龍本身,卻完全看不見任何物質,龍隻能看見有生命在旦夕,也就是那些具有靈魂的存在,其餘的不管是風是水還是地,龍一律看不見,這就古人中反複提及的——龍不見一切物。”
所以“魚、龍、人、鬼”四符,實際是一個周而複始的空間概括,按照“人不見風、鬼不見地、魚不見水、龍不見一切物”的相應標記,把卦符納入古鏡背麵的銅匭中,再點燃一支南海鮫人油膏提煉的蠟燭,就可以占驗古墓方位了。
shirley楊說:“知道原理就好辦了,可咱們手中隻有四枚銅符中的兩枚,四缺其二,卻如何是好?”
我嘬了嘬牙花子,青銅卦符不全,確實是極為難之處,當年“搬山、卸嶺”合夥盜發河西瓶山古墓,曾掘出“銅人、銅鬼”二符,但時至今日,兩枚古符和瓶山丹宮中的丹爐,都已被納入湖南博物館的珍寶庫中,我們連見到真品都難,更別說拿來尋龍倒鬥了。
幸好我手中的兩枚銅符中,有一枚“青銅龍符”,占了總符,再有一枚“青銅魚符”相輔,至少可在古鏡中推演出一半的卦象,或許不會太過精確,但隻要能有一個模糊的暗示,就應該心滿意足了,話又說迴來,即便真有四枚銅符,能在鏡中照出周一卦象,我不知卦詞,多半也是有象無解,還不如半邊的後天卦象容易解讀。
孫教授聽我解說明白了,這才放心讓我動手,我將卦符安放在“歸墟古鏡”背麵,讓眾人圍成一圈,點起了一支“鮫魚蠟燭”,那銅符眼中的窟窿,恰好是個卦眼,燭光好似從中漏在鏡背卦圖上。
這時還要參照天幹、地支,以及甲子時辰等等,來轉動古鏡背麵可以活動的一圈機數,最後銅龍、銅魚中照出的燭影,分別投在了兩個古老的圖形當中,銅鏡中所剩不多的海氣,也在此時又散去了一些。
孫九爺研究龍骨天書多年,最基礎的那些河圖洛數和卦象,早已看得熟了,見卦象呈現,連聲稱奇,喜道:“這是坤啊,另一個是……艮,都是些什麽意思?地仙村古墓在哪?”
我凝視著歸墟古鏡背麵的卦象,對眾人說道:“這卦象是艮在坤內,坤為地,艮為山,地中有山,山也是陵的意思,我看地仙村古墓肯定就在這座大山裏麵。”
眾人聽我所言,便都再次抬首仰望麵前的高山,“棺材峽”中的山,實在是太高太陡了,而且雲霧纏繞,形勢險峻巍峨,難以施展“千尺察形,百尺看勢,分金定穴,直透中宮”的手段,僅憑一句“地中有山“,針對地底的古墓而言,範圍還是太寬泛了一些。
我也頗覺為難,頓覺束手無策,難道隻能一米一米的排摸過去?那樣做的話,怕是沒個一年半載也不會有結果,而我們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不過有一弊終有一利,比較讓人欣慰的是以前的路沒白跑,我們這支探險隊,確實是離“地仙村古墓“越來越近。
可我們根本不知“地仙村古墓”的規模布局,想要挖個盜洞就鑽地而入,那是勢比登天還難,隻可惜此刻不得天時,否則這時候來場雷雨,我也可學學“聽聲辨穴”的法子,以竹筒聽地,雷聲從地下傳導。聽其迴響之輕重緩急、沉悶頓措、遠近高低,便可將地下情形聽得一清二楚,但現在既無風雨也無雷,也隻能空自著急沒有咒念。
我猛然想起搬山填海術裏好象有“唿風喚雨”的法子,此地山勢收攏,雲霧都聚集在各條深穀中,正好有出現雷雨的跡象,可“搬山道人”的方術太過神秘,並不是每一項我們都能輕易理解的。按照記載,想求大雷雨,至少需要有一枚“雄鼠卵”,大概是白花花的橢圓形狀,比鵪鶉蛋還小著兩圈,似石非石、似骨非骨。將之浸泡入角杯水中,不過我從沒聽說過什麽“雄鼠卵”了,雌雄陰陽倒是知道的,推測可能是公耗子蛋,可公耗子又怎麽會產卵?而且就是母耗子也不應該下蛋啊,心中疑惑從生,就找shirley楊打聽,難道這樣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讓老天爺打雷下雨?老天爺的脾氣一向很大的,而且喜怒無常。他能這麽聽話讓幹什麽就幹什麽嗎?
shirley楊記性奇佳,幾乎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她說,“搬山術”中的具體說法應該是——陰陽合而後有雨,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這原來是“匈奴法”,漢代的時候,在草原大漠上的巫卜活動中才會用到,以淨水一盆浸泡特殊石子,反複淘洗不斷,密持咒語良久,既會降雨,石子名為“鮓答”,最大的有雞蛋大小,最小的如同豆粒。這些石子全是地上走獸腹中所產,其中以牛馬二寶最妙。也最為難得,後來此術流傳到搬山道人手中,雖然不知咒言,但照此方以水浸石,也可可致雨。
我看基本上已經懂了一多半了,這東西就和我們要找的古屍“內丹”差不多,隻不過一死一活,走獸腹中之寶,也屬於“內丹”,實際上都是內結石的一種,是飛禽走獸吸取日月之精華,年深日久所得,日月之精也既是天地間陰陽之氣,以清水浸潤摩擦混合,正是經卷典籍中所言的“陰陽合而後有雨”,才使得附近雲雨聚合、雷電激蕩。
shirley楊說了又說,凡是走獸腹中的結石,雖然在古人眼中統稱為“內丹”,但各自都另有名目,所謂的“雄鼠卵”,就是老鼠的內丹,用“雄鼠卵”在山中致雷雨最有奇效,可以說是百試百驗。
自然造化所鍾之奇,難以掌理論測,比如凡是雄鼠所產結石,其上都有天然生成的符文,這在《本草綱目》上都有明確的記載,倒非是妖妄流傳之言。又比如百歲老刺蝟腋下會生有鏡印,豬羊的結石上會有印篆,也都各自有其異效,牛有黃在膽、犬有墨在腎,牛的結石叫做牛黃,生在膽囊之中;犬的結石生在腎髒,叫做“犬墨”。另外馬之寶、駝之黃、鹿角之玉、兜角之通天,都是此類事物,功效作用各異,舉不勝舉。
與屍丹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異之物,眼下又去哪找這些東西?再說古代人留下的東西,現代人反而有許多是沒辦法理解的,所以即便真找到了也未必靈驗,shirley楊就勸我先不要異想天開了,現在毫無頭緒了,著急上火也於世無補,一路到得此地,眾人都已有些疲憊了,不妨就地休整一下再作道理。
我一看大夥確實整天沒吃東西,五髒六腑十二重樓空了許久,這會兒餓得前心貼著後背,都已有些擾不住了,又看這山穀裏空山寂寂,不會有什麽猛獸出沒,隻好決定暫時原地休息一夜,然後再從長計議。
眾人七手八腳在附近山根裏鋪設睡袋,連營火都懶得點了,胡亂吃了些壓縮餅幹和罐頭,我滿腹心事,和shirley楊商議了一番明天的行動方案,並沒顧得上吃多少東西,就讓其餘的四人先行休息,由我先來守夜。
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畫門
我獨自依在山岩上,腦海裏隻是反複琢磨著“地中有山”之意,覺得此象屬於“謙”卦,其中應該還有“以靜製動、虛懷若穀”之意,看來要暫時潛伏隱藏,等待時機出現。
到後來,不覺困乏起來,這些年我睡覺都是睜著一隻眼,可不知今天是怎麽了,上下眼皮打起架來,稍一閉眼就再也睜不開了,睡夢中忽然閃過一個模糊不清的念頭——在“棺材峽”這片陰森的陵區裏怎好全夥睡覺?
隨即猛地警醒起來,山區晝夜溫差很大,隻覺夜涼如水,深處這峽穀底部,也不見月光,四下裏都是黑茫茫的,原來已是睡了許久了,我使勁搖了搖頭,讓自己清醒一些,眼睛逐漸適應了黑夜的環境,隱約覺得周圍有些不大對勁,仔細一看,眼中竟然出現了奇跡般的景象,先前用“觀山神筆”畫在峭壁石屏上的那道大門,正自悄然無聲地緩緩開啟。
幹涸的瀑布石屏,高可百米,即使在漆黑的夜晚,看過去也能見到一大片模糊的白色岩層,我忽然發現畫在那石屏上的大門赫然洞開,露出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口。
初時我又驚又奇,還道是在夢中,或是在黑夜裏看花眼了,使勁揉了揉眼睛,再次凝神觀看,隻見那黑唿唿的山洞竟然還在微微蠕動,不僅如此,我還隨即察覺到,在空氣中有一種奇怪的微微振顫之聲。
我不敢大意,急忙把shirley楊等人從睡夢中推醒,眾人見到岩壁上的異狀,皆是倍覺訝異,一時間不明究竟,誰都沒敢輕舉妄動,隻得繼續伏在原地,目不轉睛地觀察動靜。
隻聽得峽穀底部的樹叢中,到處都是嗡嗡振翅的聲音,那嗡鳴之聲慢慢變得密集起來,我心中一動,覺得這聲音似曾相識,應該是某種成群結隊的飛蟲,卻不象是峽穀裏的“茅仙草鬼”。
這時就聽孫教授脫口叫道:“蟄蜂!用毛筆畫門在岩壁上全是蟄蜂……”他話一出口,又趕緊伸手將自己的嘴緊緊捂住,惟恐慌聲音太大,驚動了山裏的野蜂。
我也已經看出了些許端睨,原來四麵八方陸續有一群群的野蜂湧了過來,看樣子似乎是“觀山神筆”留下的墨跡中,含有某種引蜂的藥物,才使得群蜂出巢,山裏的野蜂多是“胡蜂”,蟄到人可不是鬧著玩的,但我和胖子以前捅了不知多少馬蜂窩,曆來熟知野蜂習性,此刻雖覺得納罕,不知觀山神筆畫門之法有些什麽古怪,卻並沒有對峽穀裏出現大群野蜂而感到驚慌失措。
我見孫教授有些慌了,便低聲告訴他說:“別慌,除非是蜂巢受到威脅,否則野蜂不會輕易攻擊不相幹的人,隻要趴在這裏不動,應該不會有太大危險。”
孫教授聽後稍覺心安,可他從前下鄉收集文物的時候,曾被山區裏的野蜂蟄過,見四周有無數野蜂越聚越多,群蜂洶湧,望去猶如雲霧飄動,蔚為奇觀,野蜂振翅之聲在林間鳴動鼓噪,他切實領教過蟄蜂的厲害之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始終認為,即使是山裏的熊獅虎豹,也沒有如此大規模的蜂群來得恐怖。
此刻見了黑壓壓的蜂群鋪天蓋地而來,孫九爺自然免不了心膽皆顫,腦瓜皮一陣陣的發乍,隻好閉上眼睛,又用手堵住耳朵,不去聽蜂群“嗡嗡嗡”的飛動聲,可那聲音卻仍象一隻隻粗大有力的胡蜂使勁往人腦袋裏鑽,臉上的神色難看已極。
我沒想到墨筆畫痕竟會有如此效力,驅使著大群野蜂,不顧夜深源源不斷的洶湧而來,萬一野蜂突然炸亂起來傷人,我們在峽穀中插翅難逃,不免也有栗栗自危之意,暗罵觀山太保封師古這老地主頭子,騙人用藥筆藥墨引來蜂群,究竟是他媽要唱哪出戲?
shirley楊壓低聲音在我耳邊說:“老胡,我看這倒象是搬山分甲的方術,咱們切莫冒然行動,靜觀其變方為上策。”
我點了點頭,對正準備往河邊跑的胖子打了個手勢,讓眾人先不要急著逃走脫身,壯著膽子看看再說。
沒過多久,野蜂們似乎已被“觀山神筆”所留的墨痕氣息,撩撥得熏熏欲醉,就近在山壁旁的一株橫空樹杈上分泌蠟質,結起了數座蜂巢。
從各方聚來的野蜂似乎並不屬於同一種群,有些毛蜂是利用土石結巢,又有些壁蜂將巢築在了野胡蜂的巢壁之上,但黑尾黑頭的野胡蜂數量最眾,遠遠多過其它蜂群,更是營巢的能手,它們把自己的蜂巢越築越大,逐漸將幾個大蜂巢連為一體,形成了一個碩大的窩巢,周圍其餘的蜂巢都被它裹了進去。
前後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那蜂巢便已有兩三米見方了,密密麻麻的蜂蛹在其上爬進爬出、鼓噪而動,掛著它的大樹杈都被墜得彎了下來,顫微微地幾乎壓在了地上。
我們越看越奇,忽覺得山壁上有片白光閃爍,畫在山岩上的大門,在野蜂來迴爬動摩擦之下,逐漸產生某種變化,漆黑的墨跡呈現出一抹飄忽閃爍的瑩光,在夜晚裏看來,就如同有一團詭異的白色鬼火。
聚集在碩大蜂巢裏的野胡蜂們,似乎受到岩壁上鬼火的驚嚇,紛紛從巢中飛出,亂哄哄地在空中,圍繞著巢穴盤旋打轉。
我恍然醒悟,岩石上的墨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了夜光之狀,竟然製造出了一種光焰升騰,烈火燃燒的假象,使得巢中的大群野蜂中計發懵,誤以為林中火起危及巢穴,這才亂了陣腳脫巢而出。
我們勉強壓抑住心中的惶恐不安,雖然知道觀山太保擅於異術,除了對陰陽風水之道的掌握不輸於“摸金校尉”,並且在生克製化的方術等奇詭之道上,比其“搬山道人”來,恐怕也是不逞多讓,一時看不破其中機關,隻好硬撐著繼續窺視。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隻見群蜂出巢後,很快就從混亂的狀況中恢複了秩序,其物雖小,似乎也有其號令法度,並無逃竄離群的跡象,反而為了不讓火焰燒毀巢穴,一股股地集結起來,飛到蜂巢上方遺溺淋濕蜂巢,“蜂溺”一詞是方術家所言,實則並非是“溺”,應該是野蜂的一種分泌物,透明而無嗅,一隻野胡蜂最多可分泌出一滴眼淚大小的“蜂溺”,而且隻有在蜂巢起火之時,野胡蜂才會有“蜂溺”產生。
數以萬計的蜂群爭先恐後,很快就用“蜂溺”把蜂巢淋得濕漉漉的,不消片刻,“蜂溺”已經淌滿了蜂巢,不斷滴落到正下方的青石板上。
“蜂溺”觸石,如酸腐鐵,地下的青石表麵上,頃刻間就被“蜂溺”無聲無息地蝕出一個直徑約有數尺的大坑,隨著更多的“蜂溺”滴落,蜂巢下方穿石破土,迅速形成了一個很深的大窟窿。
我看到此處,終於看出了頭緒,原來是這麽個“畫地為門”,地仙村古墓的入口不在幹枯的瀑布處,而是在對麵的老樹之下,當此情形,我也不得不佩服“觀山太保”之術果然奇詭無方,又想起好象“搬山分甲”術中,也曾有過類似的記載。
深山裏的野胡蜂本來無毒,有穿土破石之效,隻是自蜂巢上淌落後,不能保留,所以這洞隻能打直上直下的,另外如果用野胡蔥汁與之混合,能製巫毒,塗於箭簇,以之刺狸子,狸子走一步而死,以後用此箭射熊,熊中箭後同樣也走一步即死,倘若狸子走兩步而死,熊也同樣走兩步而死。其中原理外人難窺奧妙,現在這些土人巫術也已失傳日久,在盜墓之術中,僅有“蜂溺穿山”的辦法流傳下來。
我想到此處,不禁驀然生出一陣感慨,自己平生所見所聞的奇絕秘術,如今大多都已失傳,各種倒鬥秘術也已式微沒落,傳下來的內容越來越少,估計過不了多少年,同樣會徹底失傳斷絕,就象我們進入過的那些古墓,古代人死了就喜歡把生前的秘密和財富一起帶走,寧可在地下腐朽成泥,也不願留給不相幹的世人。
眼看著山石上的窟窿越來越深,仍然見不到底,我們心裏都開始有些犯嘀咕了,實不知那座古墓藏在地下多深,地仙村裏又會是什麽光景?
孫教授這時緩過了神,看到青綠色的泥土下,全是銀白色的岩層,立刻顯得格外激動,顫聲道:“肯定是地仙村古墓了……那白花花的岩層都是死銀子,這就是鐵壁銀屏啊。”
據說白銀堆積年久,便會腐朽為銀泥,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死銀子”,朽爛的銀泥風化後堅硬如鐵,用開山的榔頭錘子去砸,也僅僅隻能砸出一道白痕,如果用“銀屏”作為墓牆屏障,遠比普通夯土牆來得結實穩固。
而且銀屏厚重,聲音難以傳導,即便有耳音敏銳者,都無法使用聽風聽雷之術,探測到地下古墓的方位,死銀子另有一個妙處,若是附近有聚銀蟻之類的昆蟲,銀層中間出現破損,它還以通過蟲蟻的活動來自行滋生填補,也就是說,這座古墓的入口,隻是暫時出現,隨後銀屏鐵壁又會再次關閉,仍舊被泥土草木覆蓋,不知具體地點的人根本無法找到準確位置。
此法原自“金苗”之術,是古代金苗頭領才能掌握的一種古老“迷咒”,會的人本就十分有限,而且由於太過保密,現在已經失傳了數百年,世上無人再通此道,隻是學方術之人大都知道幾百年前曾經有過這麽一套神秘的“符咒”。金苗使用的所謂“方術”,也可以稱為“法術”,實際上這個“法”的意思就是“方法”,是使用“術”的“方法”,是包括符咒、訣語、字號、卦歌、道具、秘方諸多法門在內的總稱。每一夥金苗中都有一個首領,被視為“金頭”,隻有金頭掌握著古老而又神秘的方術“憋金咒”。
深埋地下的金銀財寶,時間久了,便得精氣靈生,這套憋金的古代逆咒,就是專門用於將“金魂銀魄”從地下逼出,然後用針紮住它,順藤摸瓜,就能找到地下寶藏。可要是沒有“金頭”的迷咒使金銀之魄歸位,挖出來的全部金銀會腐爛得如黑泥朽木,毫無價值,土人謂之“金銀糞”,但死銀子物性特殊,堅固異常,斧砍錘鑿一個白點,故稱銀屏鐵壁。
隻不過大量“死銀子”需要沉年積累,並非在短期內可以輕易形成銀屏鐵壁,在墓藏中並不多見,唯獨“地仙村古墓”中早就有此類傳說,所以孫教授當即斷定,這銀屍岩層之下,必定是“地仙村古墓”的入口無疑了,隻是誰也不曾料到,古墓的入口會以如此方式出現在眾人眼前。
幹涸瀑布故道處的鬼火藥味漸漸暗淡下來,群蜂兀自不停地滴落“蜂溺”,忽聞地下磚石崩裂之聲暴起,一縷白煙從地穴中直衝上來,將樹杈上那巨大的蜂巢慣向了半空,蜂巢裂為數瓣,有的落在林中,有的撞擊在峭壁之上,那許多野胡蜂被地穴中的白煙一衝,更是非死即傷,地上留下一大片死蜂,其餘的見巢穴沒了,便樹倒猢猻散,都逃得一幹二淨了。
我們正躲在附近的岩石下觀看動靜,突然見到地穴中噴出白煙,半空裏下起了一陣蜂雨,無數死蜂劈哩叭啦地掉落下來,落得滿頭滿身都是,濃烈的白霧隨即擴散而至。
眾人急忙捂住口鼻向後閃躲,但還是晚了半步,覺得臉上象是突然被人狠狠撒了一把石灰,又辣又嗆,鼻涕眼淚頓時淌下來,耳鳴眼花之餘還不住的咳嗽,好在是在地穴側麵,距離也不算近,沒有直接被古墓中冒出白煙噴到,即使是這樣也覺惡心幹嘔,難受了好一陣子,那陣刺人眼目口鼻的白霧,來得急去得快,瞬間就消散無蹤了,等我們撥落身上的死蜂之後,再看那株老樹之下,隻剩下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地窟。
我參照金匣中描繪地情景找了一陣,見峽穀中有條岔口,裏麵是幹涸地青石河道,進去不深就到了盡頭,是條嵌在高山中地瀑布,不過瀑布不是改道就是幹了,已經沒有了水源,迎麵隻剩下一堵溜滑地峭壁.
在瀑布幹涸之前,已不知將這堵山壁衝刷了幾千幾萬年,平滑光潔得就如同一麵石鏡,壁前有五株濃密地老樹.枝叉生得張牙舞爪,竟與金匣上地圖案極為神似,仙人用神筆畫門處,理應就是無水瀑布處地岩壁了.
可眼前地山勢渾然一體,絕無任何人工修整過地痕跡,用毛筆在上麵畫一道門就可以進去了?怎麽想也都是不太可能,除非那觀山神筆,真是一支可以描繪出奇跡地“神筆”.
眾人到此麵麵相覷,誰會笨到拿著筆去山上畫門開路?迴去被人知道了,“摸金校尉”地英名豈不淪為笑柄?
我想了想,對胖子說:“當年在軍區保育院地時候,咱們那地阿姨就已經看出你有藝術細胞了,別地小孩尿床都是沒品味地瞎尿,唯獨王司令你今天尿個大火車,明天尿個大輪船,每天都不帶重樣地,真是讓人佩服不已,最近這兩年我看你已經有當畢加索地潛質了,要不……你過去畫道大門讓我們欣賞欣賞怎樣?”
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
-
胖子道:“你小子少來這套,這是阿裏巴巴幹的傻事兒要幹你自己去幹,甭想拿我當槍使,否則迴去之後要是讓大金牙他們知道了,肯定又要給胖爺編新段子了,本司令這點冷峻孤高的氣質和作派,培養得多不容易?怎麽能全讓你給糟蹋了。”
最後胖子出了個嗖主意,如果孫教授可以不要麵子過去畫門,就先還他半本筆記,孫九爺一聽這個條件可以接受,連二話都沒說,當場就表示願意去當“阿裏巴巴”。
我把金匣中的筆墨取出來,倒點水研開了黑墨,將觀山神筆的筆頭蘸得飽滿了,遞給孫九爺,並且鄭重其事地囑咐他說:“盡量畫得像一點,畫完後千萬別忘了念——芝麻開門。”
孫教授歎道:“大概是我過去太聰明了,現在才犯糊塗,用毛筆在山上畫門取路……這……這不是我這輩子最聰明的舉動,就是我這輩子最愚蠢的舉動,可不管怎麽樣,我這也都是教你們給逼的……”他一邊絮絮叨叨地抱怨著,一邊提了筆走到峭壁前,抬筆先畫了一個大方框,又在中間加了一豎道,兩邊各畫了兩個圓圈,作為“門環”,這道山門就算是畫完了,雖然畫得潦草了一些,可卻也算得上是形神兼備之作。
眾人悄立壁前,個個目不轉睛,不眨眼地盯著那畫出來的大門,這一刻竟然過得格外漫長,感覺心都揪起來了,我心中反複默念著:“芝麻開門吧……”
過了好一陣子,眼睛都瞪酸了,峽穀中的山壁上,畫出來的大門卻沒有任何動靜,墨痕漸漸幹了,仍然隻是一幅畫。
我們望山興歎。雖知可能是未解“觀山神筆”之奧妙所在,才致使畫門無功,卻再也想不到還有什麽辦法能使畫出來的大門開啟,我隻好按照先前的約定,讓胖子把孫教授工作筆記的前半部分還給了他,後半本記載著他研究“歸墟卦鏡”的部分,仍然要暫時留在我們手中。
胖子對孫教授說:“別愁眉苦臉的呀,是不是沒把筆記全還給您,覺得我們有點不仗義?可別忘了是九爺您不仁在先。哪座廟裏都有屈死的鬼。唯獨您孫老九,一向沒少做瞞天欺心的勾當,想喊冤恐怕都難理直氣壯,所以聽胖爺良言相勸,幹脆就別想不開了。趕緊把這半本筆記先拿著。”
孫教授鐵青著臉接過筆記本藏在懷中,對胖子說道:“事到如今,你們以為我還在乎這本筆記?我是發愁咱們下一步怎麽辦?”說完又轉頭來問我:“胡八一,你還有鬼主意沒有?”
這種時候,我自然不能流露出半分難色,隻能撿些拍胸脯子的話來說:“觀山神筆畫地為門之事,咱們恐怕一時參悟不透,不過這峽穀底部沒有死屍,正是南海秘寶歸墟卦鏡的用武之地。如果情況不到萬不得已,原本是不想用這招殺手鐧的,但此地已是棺材峽山窮水盡之處,再不使盜墓古術更待何時?”盜墓之術,其實不單觀山形察地勢的風水秘術,還可以“觀泥痕、觀土質、觀水流、觀草色,更有嗅土、聽地、問天打甲之術,若用此法百不失一。”
我當即找了塊平整的石頭。把“青銅卦鏡”和“魚龍卦符”取出,準備施展盜墓四訣中——“問”字訣的上法。
孫教授癡迷於這麵神秘無比的“歸墟卦鏡”已久,隻是苦於不會使用“照燭鏡卜”之法,又對我的辦法不太信任,當下便湊到近前問個不休。
shirley楊也對此很感興趣,畢竟“問墓”之術的傳說,至今已失傳了上千年,現在很少有人能說其中的名堂。包括當年的卸嶺盜魁陳瞎子,以及搬山道人鷓鴣哨。也對此毫無了解。
我隻好對孫教授和shirley楊做了些簡單的解釋,在漢唐時期的“摸金校尉”手段中,就有問天打卦的舉動,也就是所謂的“問墓”之術,根據使用巫卜器物的不同,此術自古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燭照鏡卜”,另一個是“燭照龜卜”。
“摸金秘術”的核心元素是《易》,《易》的核心則是“天人相應、生生不息”,如果換置到現代的概念,可以理解成介於“心”與“物”之間,“心”與“物”應該是一體的,“心”即是人,“物”即是天,心與物本是一體,既不能純粹的唯心,也不能徹底的唯物。
連接在精神與物質之間的元素,即是風水一道中所言的“氣”,在生氣充盈的上善之地,可以利用風水秘器,來窺測這層無形無質的“生氣”。
能夠作為風水秘器的大多是上古青銅器,或者是用埋在風水寶穴中多年在龜甲龍骨,因為這些器物不能多此反複使用,所唐宋之後,幾乎再沒有盜墓者用“問墓占驗”的古老方法倒鬥了,這是此術失傳的主要原因。
孫教授聲稱,他在一些曆史資料中看到過不止一次,這“問”字訣應該是確有其事的,不是什麽唯心的傳說,不過“歸墟卦鏡”不比普通的青銅鼎器,古鏡中的卦符都是按周天卦數排列,如果不了解古老的卦圖卦象,誰又知道怎麽使用?
我沒有立即迴答,將魚、龍兩枚銅符拿在手中,仔細想了想張羸川的指點,奧妙無窮的“十六字周天古卦”,包含“卦象、卦詞、卦數”三項,他們的關係是——由“卦數”推演“卦象”,再由“卦詞”解讀“卦象”,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難說哪個主要哪個次要。
對此三項記載最為周全詳盡的,應該是“周天十六卦全圖”,但現在世上已經沒有出土的遺存古物可見了,也許在“地仙村”古墓裏還藏著一幅周天卦圖,所以孫教授才肯舍家撇業,不遠萬裏地跟我們來到這裏冒險。
我以前對於真正的“周天十六卦全圖”幾乎一無所知,但我在南海時,曾聽龍戶古猜背誦過全篇的周天卦數,而我又有幸識得張羸川,在他的幫助下,通過對“周天卦數”和“青銅卦鏡、青銅卦符”的反複推演,找出了使用“歸墟古鏡”的方法。
我對孫教授和shirley楊說:“周天卦符有一十六枚,在不同的推演中分別有不同的特定符號來表示,魚、龍、人、鬼代表了一個小周天的循環,專門用來占驗古墓墟址的方位和空間。”
孫教授連連搖頭:“謬論,簡直太荒謬了,你如果說這四枚青銅卦符都是生命形態的象征,或者是生靈的象征,還多少有幾分可信的程度,但它們怎麽能代表方位和空間?差得也太離譜了,你那位張師兄多半是個江湖術士,分明是一派胡言,銅鏡銅符都是絕世秘寶,你可千萬不能亂用。”
以前在昆侖山的經曆,使shirley楊對我的易學理論比較信服,可她也覺得此事很難理解,說道:“我不懂易經的變化之道,但老胡你說魚、龍、人、鬼四枚青銅古符,可以用於占驗古墓空間方位,可否有什麽依據?”
我對眾人說道:“別看孫教授研究龍骨天書許多年了,但確實是頑固不化,是個不開殼的腦子,他隻能想象出魚、龍、人、鬼四符是天地間的生命形式,卻想不到更深的層次,天地空間的存在,恰恰就是針對生命而言的。這是天人一體的全息宇宙概念,其實這個秘密就在沒有眼睛的青銅卦符上。”
孫教授一本正經地說:“我的研究成果雖然沒得到重視,可畢竟是研究了不少成果出來,成果始終是客觀存在誰也抹殺不了的,至於我是不是不開殼的腦子,也不是你們年輕人說了算的,你且說說這沒有眼睛的古符和空間,方位有什麽聯係?我醜話說在前邊,別看歸墟古鏡是你從海底撈迴來的,可我絕不能聽你胡諏幾句。就讓你隨便毀壞這稀世珍寶。”
我不屑地“哼”了一聲。對孫教授說:“我要真想隨便廢了這麵青銅古鏡,您還真就攔不住,不過老胡我向來以理服人,今天就給你補一課,趕緊拿筆認真記錄。不要居於廟堂之高就變得目光短淺看不清江湖之遠了。”
我指著“歸墟卦鏡”背麵的周天銅匭讓孫教授看,每個銅匭上都有一個符號,青銅卦符就要分嵌入其中相對應的位置,銅符無眼,實則並非無眼,而是代表著生命的空間局限性,確切點說應該是“看不見”。
中國古人對空間的認識,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並且和現代的科學概念非常接近。也可以說,現代科學發展了幾千年,在宇宙空間的概念上,卻從來沒有太大進展。
四枚銅符分別是“魚、龍、人、鬼”,在古代的傳統概念中,魚看不見水,人看不見風,“風”應該就是現在所說的空氣,人生活在大氣層裏。和魚生活在水中是一樣的,都是生活在一種自身看不到的物質裏。
而“鬼”則看不見土地,在古代人的觀念裏,幽靈向來是生活在地下的,鬼在地中,就如同人在風中或是魚在水中,當然“鬼”和“龍”都隻是中國傳統文件中的一個概念。
孫教授聽到這裏,已有頓悟之感。連拍自己的頭頂:“對呀……人不見風、鬼不見地、魚不見水,我當初怎麽就沒想到。那……那龍呢?龍和鬼一樣是個虛幻的概念,龍看不見什麽?快說快說……”
我看孫教授急得夠戧,看來是動了真火,激動之餘抽風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便不再同他賣關子了,直言相告:“龍在古人的觀念中,乃是圖騰中的萬物之靈,而龍本身,卻完全看不見任何物質,龍隻能看見有生命在旦夕,也就是那些具有靈魂的存在,其餘的不管是風是水還是地,龍一律看不見,這就古人中反複提及的——龍不見一切物。”
所以“魚、龍、人、鬼”四符,實際是一個周而複始的空間概括,按照“人不見風、鬼不見地、魚不見水、龍不見一切物”的相應標記,把卦符納入古鏡背麵的銅匭中,再點燃一支南海鮫人油膏提煉的蠟燭,就可以占驗古墓方位了。
shirley楊說:“知道原理就好辦了,可咱們手中隻有四枚銅符中的兩枚,四缺其二,卻如何是好?”
我嘬了嘬牙花子,青銅卦符不全,確實是極為難之處,當年“搬山、卸嶺”合夥盜發河西瓶山古墓,曾掘出“銅人、銅鬼”二符,但時至今日,兩枚古符和瓶山丹宮中的丹爐,都已被納入湖南博物館的珍寶庫中,我們連見到真品都難,更別說拿來尋龍倒鬥了。
幸好我手中的兩枚銅符中,有一枚“青銅龍符”,占了總符,再有一枚“青銅魚符”相輔,至少可在古鏡中推演出一半的卦象,或許不會太過精確,但隻要能有一個模糊的暗示,就應該心滿意足了,話又說迴來,即便真有四枚銅符,能在鏡中照出周一卦象,我不知卦詞,多半也是有象無解,還不如半邊的後天卦象容易解讀。
孫教授聽我解說明白了,這才放心讓我動手,我將卦符安放在“歸墟古鏡”背麵,讓眾人圍成一圈,點起了一支“鮫魚蠟燭”,那銅符眼中的窟窿,恰好是個卦眼,燭光好似從中漏在鏡背卦圖上。
這時還要參照天幹、地支,以及甲子時辰等等,來轉動古鏡背麵可以活動的一圈機數,最後銅龍、銅魚中照出的燭影,分別投在了兩個古老的圖形當中,銅鏡中所剩不多的海氣,也在此時又散去了一些。
孫九爺研究龍骨天書多年,最基礎的那些河圖洛數和卦象,早已看得熟了,見卦象呈現,連聲稱奇,喜道:“這是坤啊,另一個是……艮,都是些什麽意思?地仙村古墓在哪?”
我凝視著歸墟古鏡背麵的卦象,對眾人說道:“這卦象是艮在坤內,坤為地,艮為山,地中有山,山也是陵的意思,我看地仙村古墓肯定就在這座大山裏麵。”
眾人聽我所言,便都再次抬首仰望麵前的高山,“棺材峽”中的山,實在是太高太陡了,而且雲霧纏繞,形勢險峻巍峨,難以施展“千尺察形,百尺看勢,分金定穴,直透中宮”的手段,僅憑一句“地中有山“,針對地底的古墓而言,範圍還是太寬泛了一些。
我也頗覺為難,頓覺束手無策,難道隻能一米一米的排摸過去?那樣做的話,怕是沒個一年半載也不會有結果,而我們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不過有一弊終有一利,比較讓人欣慰的是以前的路沒白跑,我們這支探險隊,確實是離“地仙村古墓“越來越近。
可我們根本不知“地仙村古墓”的規模布局,想要挖個盜洞就鑽地而入,那是勢比登天還難,隻可惜此刻不得天時,否則這時候來場雷雨,我也可學學“聽聲辨穴”的法子,以竹筒聽地,雷聲從地下傳導。聽其迴響之輕重緩急、沉悶頓措、遠近高低,便可將地下情形聽得一清二楚,但現在既無風雨也無雷,也隻能空自著急沒有咒念。
我猛然想起搬山填海術裏好象有“唿風喚雨”的法子,此地山勢收攏,雲霧都聚集在各條深穀中,正好有出現雷雨的跡象,可“搬山道人”的方術太過神秘,並不是每一項我們都能輕易理解的。按照記載,想求大雷雨,至少需要有一枚“雄鼠卵”,大概是白花花的橢圓形狀,比鵪鶉蛋還小著兩圈,似石非石、似骨非骨。將之浸泡入角杯水中,不過我從沒聽說過什麽“雄鼠卵”了,雌雄陰陽倒是知道的,推測可能是公耗子蛋,可公耗子又怎麽會產卵?而且就是母耗子也不應該下蛋啊,心中疑惑從生,就找shirley楊打聽,難道這樣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讓老天爺打雷下雨?老天爺的脾氣一向很大的,而且喜怒無常。他能這麽聽話讓幹什麽就幹什麽嗎?
shirley楊記性奇佳,幾乎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她說,“搬山術”中的具體說法應該是——陰陽合而後有雨,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這原來是“匈奴法”,漢代的時候,在草原大漠上的巫卜活動中才會用到,以淨水一盆浸泡特殊石子,反複淘洗不斷,密持咒語良久,既會降雨,石子名為“鮓答”,最大的有雞蛋大小,最小的如同豆粒。這些石子全是地上走獸腹中所產,其中以牛馬二寶最妙。也最為難得,後來此術流傳到搬山道人手中,雖然不知咒言,但照此方以水浸石,也可可致雨。
我看基本上已經懂了一多半了,這東西就和我們要找的古屍“內丹”差不多,隻不過一死一活,走獸腹中之寶,也屬於“內丹”,實際上都是內結石的一種,是飛禽走獸吸取日月之精華,年深日久所得,日月之精也既是天地間陰陽之氣,以清水浸潤摩擦混合,正是經卷典籍中所言的“陰陽合而後有雨”,才使得附近雲雨聚合、雷電激蕩。
shirley楊說了又說,凡是走獸腹中的結石,雖然在古人眼中統稱為“內丹”,但各自都另有名目,所謂的“雄鼠卵”,就是老鼠的內丹,用“雄鼠卵”在山中致雷雨最有奇效,可以說是百試百驗。
自然造化所鍾之奇,難以掌理論測,比如凡是雄鼠所產結石,其上都有天然生成的符文,這在《本草綱目》上都有明確的記載,倒非是妖妄流傳之言。又比如百歲老刺蝟腋下會生有鏡印,豬羊的結石上會有印篆,也都各自有其異效,牛有黃在膽、犬有墨在腎,牛的結石叫做牛黃,生在膽囊之中;犬的結石生在腎髒,叫做“犬墨”。另外馬之寶、駝之黃、鹿角之玉、兜角之通天,都是此類事物,功效作用各異,舉不勝舉。
與屍丹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異之物,眼下又去哪找這些東西?再說古代人留下的東西,現代人反而有許多是沒辦法理解的,所以即便真找到了也未必靈驗,shirley楊就勸我先不要異想天開了,現在毫無頭緒了,著急上火也於世無補,一路到得此地,眾人都已有些疲憊了,不妨就地休整一下再作道理。
我一看大夥確實整天沒吃東西,五髒六腑十二重樓空了許久,這會兒餓得前心貼著後背,都已有些擾不住了,又看這山穀裏空山寂寂,不會有什麽猛獸出沒,隻好決定暫時原地休息一夜,然後再從長計議。
眾人七手八腳在附近山根裏鋪設睡袋,連營火都懶得點了,胡亂吃了些壓縮餅幹和罐頭,我滿腹心事,和shirley楊商議了一番明天的行動方案,並沒顧得上吃多少東西,就讓其餘的四人先行休息,由我先來守夜。
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畫門
我獨自依在山岩上,腦海裏隻是反複琢磨著“地中有山”之意,覺得此象屬於“謙”卦,其中應該還有“以靜製動、虛懷若穀”之意,看來要暫時潛伏隱藏,等待時機出現。
到後來,不覺困乏起來,這些年我睡覺都是睜著一隻眼,可不知今天是怎麽了,上下眼皮打起架來,稍一閉眼就再也睜不開了,睡夢中忽然閃過一個模糊不清的念頭——在“棺材峽”這片陰森的陵區裏怎好全夥睡覺?
隨即猛地警醒起來,山區晝夜溫差很大,隻覺夜涼如水,深處這峽穀底部,也不見月光,四下裏都是黑茫茫的,原來已是睡了許久了,我使勁搖了搖頭,讓自己清醒一些,眼睛逐漸適應了黑夜的環境,隱約覺得周圍有些不大對勁,仔細一看,眼中竟然出現了奇跡般的景象,先前用“觀山神筆”畫在峭壁石屏上的那道大門,正自悄然無聲地緩緩開啟。
幹涸的瀑布石屏,高可百米,即使在漆黑的夜晚,看過去也能見到一大片模糊的白色岩層,我忽然發現畫在那石屏上的大門赫然洞開,露出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口。
初時我又驚又奇,還道是在夢中,或是在黑夜裏看花眼了,使勁揉了揉眼睛,再次凝神觀看,隻見那黑唿唿的山洞竟然還在微微蠕動,不僅如此,我還隨即察覺到,在空氣中有一種奇怪的微微振顫之聲。
我不敢大意,急忙把shirley楊等人從睡夢中推醒,眾人見到岩壁上的異狀,皆是倍覺訝異,一時間不明究竟,誰都沒敢輕舉妄動,隻得繼續伏在原地,目不轉睛地觀察動靜。
隻聽得峽穀底部的樹叢中,到處都是嗡嗡振翅的聲音,那嗡鳴之聲慢慢變得密集起來,我心中一動,覺得這聲音似曾相識,應該是某種成群結隊的飛蟲,卻不象是峽穀裏的“茅仙草鬼”。
這時就聽孫教授脫口叫道:“蟄蜂!用毛筆畫門在岩壁上全是蟄蜂……”他話一出口,又趕緊伸手將自己的嘴緊緊捂住,惟恐慌聲音太大,驚動了山裏的野蜂。
我也已經看出了些許端睨,原來四麵八方陸續有一群群的野蜂湧了過來,看樣子似乎是“觀山神筆”留下的墨跡中,含有某種引蜂的藥物,才使得群蜂出巢,山裏的野蜂多是“胡蜂”,蟄到人可不是鬧著玩的,但我和胖子以前捅了不知多少馬蜂窩,曆來熟知野蜂習性,此刻雖覺得納罕,不知觀山神筆畫門之法有些什麽古怪,卻並沒有對峽穀裏出現大群野蜂而感到驚慌失措。
我見孫教授有些慌了,便低聲告訴他說:“別慌,除非是蜂巢受到威脅,否則野蜂不會輕易攻擊不相幹的人,隻要趴在這裏不動,應該不會有太大危險。”
孫教授聽後稍覺心安,可他從前下鄉收集文物的時候,曾被山區裏的野蜂蟄過,見四周有無數野蜂越聚越多,群蜂洶湧,望去猶如雲霧飄動,蔚為奇觀,野蜂振翅之聲在林間鳴動鼓噪,他切實領教過蟄蜂的厲害之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始終認為,即使是山裏的熊獅虎豹,也沒有如此大規模的蜂群來得恐怖。
此刻見了黑壓壓的蜂群鋪天蓋地而來,孫九爺自然免不了心膽皆顫,腦瓜皮一陣陣的發乍,隻好閉上眼睛,又用手堵住耳朵,不去聽蜂群“嗡嗡嗡”的飛動聲,可那聲音卻仍象一隻隻粗大有力的胡蜂使勁往人腦袋裏鑽,臉上的神色難看已極。
我沒想到墨筆畫痕竟會有如此效力,驅使著大群野蜂,不顧夜深源源不斷的洶湧而來,萬一野蜂突然炸亂起來傷人,我們在峽穀中插翅難逃,不免也有栗栗自危之意,暗罵觀山太保封師古這老地主頭子,騙人用藥筆藥墨引來蜂群,究竟是他媽要唱哪出戲?
shirley楊壓低聲音在我耳邊說:“老胡,我看這倒象是搬山分甲的方術,咱們切莫冒然行動,靜觀其變方為上策。”
我點了點頭,對正準備往河邊跑的胖子打了個手勢,讓眾人先不要急著逃走脫身,壯著膽子看看再說。
沒過多久,野蜂們似乎已被“觀山神筆”所留的墨痕氣息,撩撥得熏熏欲醉,就近在山壁旁的一株橫空樹杈上分泌蠟質,結起了數座蜂巢。
從各方聚來的野蜂似乎並不屬於同一種群,有些毛蜂是利用土石結巢,又有些壁蜂將巢築在了野胡蜂的巢壁之上,但黑尾黑頭的野胡蜂數量最眾,遠遠多過其它蜂群,更是營巢的能手,它們把自己的蜂巢越築越大,逐漸將幾個大蜂巢連為一體,形成了一個碩大的窩巢,周圍其餘的蜂巢都被它裹了進去。
前後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那蜂巢便已有兩三米見方了,密密麻麻的蜂蛹在其上爬進爬出、鼓噪而動,掛著它的大樹杈都被墜得彎了下來,顫微微地幾乎壓在了地上。
我們越看越奇,忽覺得山壁上有片白光閃爍,畫在山岩上的大門,在野蜂來迴爬動摩擦之下,逐漸產生某種變化,漆黑的墨跡呈現出一抹飄忽閃爍的瑩光,在夜晚裏看來,就如同有一團詭異的白色鬼火。
聚集在碩大蜂巢裏的野胡蜂們,似乎受到岩壁上鬼火的驚嚇,紛紛從巢中飛出,亂哄哄地在空中,圍繞著巢穴盤旋打轉。
我恍然醒悟,岩石上的墨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了夜光之狀,竟然製造出了一種光焰升騰,烈火燃燒的假象,使得巢中的大群野蜂中計發懵,誤以為林中火起危及巢穴,這才亂了陣腳脫巢而出。
我們勉強壓抑住心中的惶恐不安,雖然知道觀山太保擅於異術,除了對陰陽風水之道的掌握不輸於“摸金校尉”,並且在生克製化的方術等奇詭之道上,比其“搬山道人”來,恐怕也是不逞多讓,一時看不破其中機關,隻好硬撐著繼續窺視。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隻見群蜂出巢後,很快就從混亂的狀況中恢複了秩序,其物雖小,似乎也有其號令法度,並無逃竄離群的跡象,反而為了不讓火焰燒毀巢穴,一股股地集結起來,飛到蜂巢上方遺溺淋濕蜂巢,“蜂溺”一詞是方術家所言,實則並非是“溺”,應該是野蜂的一種分泌物,透明而無嗅,一隻野胡蜂最多可分泌出一滴眼淚大小的“蜂溺”,而且隻有在蜂巢起火之時,野胡蜂才會有“蜂溺”產生。
數以萬計的蜂群爭先恐後,很快就用“蜂溺”把蜂巢淋得濕漉漉的,不消片刻,“蜂溺”已經淌滿了蜂巢,不斷滴落到正下方的青石板上。
“蜂溺”觸石,如酸腐鐵,地下的青石表麵上,頃刻間就被“蜂溺”無聲無息地蝕出一個直徑約有數尺的大坑,隨著更多的“蜂溺”滴落,蜂巢下方穿石破土,迅速形成了一個很深的大窟窿。
我看到此處,終於看出了頭緒,原來是這麽個“畫地為門”,地仙村古墓的入口不在幹枯的瀑布處,而是在對麵的老樹之下,當此情形,我也不得不佩服“觀山太保”之術果然奇詭無方,又想起好象“搬山分甲”術中,也曾有過類似的記載。
深山裏的野胡蜂本來無毒,有穿土破石之效,隻是自蜂巢上淌落後,不能保留,所以這洞隻能打直上直下的,另外如果用野胡蔥汁與之混合,能製巫毒,塗於箭簇,以之刺狸子,狸子走一步而死,以後用此箭射熊,熊中箭後同樣也走一步即死,倘若狸子走兩步而死,熊也同樣走兩步而死。其中原理外人難窺奧妙,現在這些土人巫術也已失傳日久,在盜墓之術中,僅有“蜂溺穿山”的辦法流傳下來。
我想到此處,不禁驀然生出一陣感慨,自己平生所見所聞的奇絕秘術,如今大多都已失傳,各種倒鬥秘術也已式微沒落,傳下來的內容越來越少,估計過不了多少年,同樣會徹底失傳斷絕,就象我們進入過的那些古墓,古代人死了就喜歡把生前的秘密和財富一起帶走,寧可在地下腐朽成泥,也不願留給不相幹的世人。
眼看著山石上的窟窿越來越深,仍然見不到底,我們心裏都開始有些犯嘀咕了,實不知那座古墓藏在地下多深,地仙村裏又會是什麽光景?
孫教授這時緩過了神,看到青綠色的泥土下,全是銀白色的岩層,立刻顯得格外激動,顫聲道:“肯定是地仙村古墓了……那白花花的岩層都是死銀子,這就是鐵壁銀屏啊。”
據說白銀堆積年久,便會腐朽為銀泥,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死銀子”,朽爛的銀泥風化後堅硬如鐵,用開山的榔頭錘子去砸,也僅僅隻能砸出一道白痕,如果用“銀屏”作為墓牆屏障,遠比普通夯土牆來得結實穩固。
而且銀屏厚重,聲音難以傳導,即便有耳音敏銳者,都無法使用聽風聽雷之術,探測到地下古墓的方位,死銀子另有一個妙處,若是附近有聚銀蟻之類的昆蟲,銀層中間出現破損,它還以通過蟲蟻的活動來自行滋生填補,也就是說,這座古墓的入口,隻是暫時出現,隨後銀屏鐵壁又會再次關閉,仍舊被泥土草木覆蓋,不知具體地點的人根本無法找到準確位置。
此法原自“金苗”之術,是古代金苗頭領才能掌握的一種古老“迷咒”,會的人本就十分有限,而且由於太過保密,現在已經失傳了數百年,世上無人再通此道,隻是學方術之人大都知道幾百年前曾經有過這麽一套神秘的“符咒”。金苗使用的所謂“方術”,也可以稱為“法術”,實際上這個“法”的意思就是“方法”,是使用“術”的“方法”,是包括符咒、訣語、字號、卦歌、道具、秘方諸多法門在內的總稱。每一夥金苗中都有一個首領,被視為“金頭”,隻有金頭掌握著古老而又神秘的方術“憋金咒”。
深埋地下的金銀財寶,時間久了,便得精氣靈生,這套憋金的古代逆咒,就是專門用於將“金魂銀魄”從地下逼出,然後用針紮住它,順藤摸瓜,就能找到地下寶藏。可要是沒有“金頭”的迷咒使金銀之魄歸位,挖出來的全部金銀會腐爛得如黑泥朽木,毫無價值,土人謂之“金銀糞”,但死銀子物性特殊,堅固異常,斧砍錘鑿一個白點,故稱銀屏鐵壁。
隻不過大量“死銀子”需要沉年積累,並非在短期內可以輕易形成銀屏鐵壁,在墓藏中並不多見,唯獨“地仙村古墓”中早就有此類傳說,所以孫教授當即斷定,這銀屍岩層之下,必定是“地仙村古墓”的入口無疑了,隻是誰也不曾料到,古墓的入口會以如此方式出現在眾人眼前。
幹涸瀑布故道處的鬼火藥味漸漸暗淡下來,群蜂兀自不停地滴落“蜂溺”,忽聞地下磚石崩裂之聲暴起,一縷白煙從地穴中直衝上來,將樹杈上那巨大的蜂巢慣向了半空,蜂巢裂為數瓣,有的落在林中,有的撞擊在峭壁之上,那許多野胡蜂被地穴中的白煙一衝,更是非死即傷,地上留下一大片死蜂,其餘的見巢穴沒了,便樹倒猢猻散,都逃得一幹二淨了。
我們正躲在附近的岩石下觀看動靜,突然見到地穴中噴出白煙,半空裏下起了一陣蜂雨,無數死蜂劈哩叭啦地掉落下來,落得滿頭滿身都是,濃烈的白霧隨即擴散而至。
眾人急忙捂住口鼻向後閃躲,但還是晚了半步,覺得臉上象是突然被人狠狠撒了一把石灰,又辣又嗆,鼻涕眼淚頓時淌下來,耳鳴眼花之餘還不住的咳嗽,好在是在地穴側麵,距離也不算近,沒有直接被古墓中冒出白煙噴到,即使是這樣也覺惡心幹嘔,難受了好一陣子,那陣刺人眼目口鼻的白霧,來得急去得快,瞬間就消散無蹤了,等我們撥落身上的死蜂之後,再看那株老樹之下,隻剩下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