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官兼有文化身份和官場身份。在平日,自己和別人關注的大多是官場身份。但奇怪的是,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也都淪為草澤之後,那一杆竹管毛筆偶爾塗畫的詩文,卻有可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在洌洌的秋霜中登臨過黃鶴樓,還在一個除夕的深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濟,可以肯定,絕大多數人的心頭,都迴蕩著那幾首不必引述的古詩。
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這些詩,他們在孩提時代就能背誦。孩子們的想象,誠懇而逼真。因此,這些城,這些樓,這些寺,早在心頭自行搭建。
待到年長,當他們剛剛意識到有足夠腳力的時候,也就給自己負上了一筆沉重的宿債,焦渴地企盼著對詩境實地的踏訪,為童年,為想象,為無法言傳的文化歸屬。
有時候,這種焦渴,簡直就像對失落的故鄉的尋找,對離散的親人的查訪。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薄薄的青衫裏,究竟藏著什麽法術呢?
今天,我衝著王維的那首《渭城曲》,去尋陽關了。出發前曾在下榻的縣城向老者打聽,迴答是:“路又遠,也沒什麽好看的。這雪一時下不停,別去受這個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轉身鑽進雪裏。
一走出小小的縣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麽也沒有,連一個褶皺也找不到。在別地趕路,總要每一段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盯著一棵樹,趕過去,然後再盯著一塊石頭,趕過去。在這裏,睜疼了眼也看不見一個目標,哪怕是一片枯葉、一個黑點。於是,隻好抬起頭來看天。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紮紮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風也停了,陽光很好。沒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這樣快,才片刻,地上已見斑斑沙底,卻不見濕痕。
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並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才發現,那是剛剛化雪的山脊。
地上有一些奇怪的凹凸,越來越多,終於構成了一種令人驚駭的鋪陳。我猜了很久,又走近前去蹲下身來仔細觀看,最後得出結論:那全是遠年的墳堆。
這裏離縣城已經很遠,不大會成為城裏人的喪葬之地。這些墳堆被風雪所蝕,因年歲而塌,枯瘦蕭條,顯然從未有人祭掃。它們為什麽會有那麽多,排列得又是那麽密呢?隻可能有一種理解:這裏是古戰場。
我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出艾略特的《荒原》。這裏正是中華曆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
我相信,死者臨死時都是麵向朔北敵陣的;我相信,他們又很想在最後一刻迴過頭來,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於是,他們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座。
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幾行墨跡?堆積如山的中國史籍,寫在這個荒原上的篇頁還算是比較光彩的,因為這兒是曆代王朝的邊遠地帶,擔負著保衛華夏疆域的使命。所以,這些沙堆還鋪陳得較為自在,這些篇頁也還能嘩嘩作響。就像眼下單調的土地一樣,出現在這裏的曆史命題也比較單純。在中原內地就不同了。那兒沒有這麽大大咧咧鋪陳開來的坦誠,一切都在花草掩映中發悶,無數不知為何而死的冤魂,隻能悲憤懊喪地深潛地底,使每片土地都疑竇重重。相比之下,這片荒原還算榮幸。
遠處已有樹影。疾步趕去,樹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個坡,猛一抬頭,看見不遠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憑直覺確信,這便是陽關了。
樹愈來愈多,開始有房舍出現。這是對的,重要關隘所在,屯紮兵馬之地,不能沒有這一些。轉幾個彎,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處尋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陽關古址”四字。
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製高點。西北風浩蕩萬裏,直撲而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是站住了,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的聲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凍紅了的。嗬一口熱氣到手掌,捂住雙耳用力蹦跳幾下,才定下心來睜眼。
這兒的雪沒有化,當然不會化。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麽故跡,隻有近處的烽火台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麵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拌和著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
向前俯視,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直伸天際。我突然覺得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
王維的筆觸實在是溫厚。對於這麽一個陽關,他仍然不露淩厲驚駭之色,而隻是文靜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也許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
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這便是唐人風範。他們多半不會聲聲悲歎,執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這種神貌,在李白、高適、岑參那裏,煥發得越加豪邁。由此聯想到,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形體那麽健美,目光那麽平靜,笑容那麽肯定,神釆那麽自信。
在歐洲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這種恬然的自信隻屬於那些真正從中世紀的夢魘中蘇醒、對前路挺有把握的藝術家們。這些藝術家以多年的奮鬥,執意要把微笑輸送進曆史的魂魄。而更早就具有這種微笑的唐代,卻沒有把它的自信延續久遠。陽關的風雪,竟越見淒迷。
王維詩畫皆稱一絕,萊辛等西方哲人反複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限,在他是可以隨腳出入的。但是,長安的宮殿隻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隻允許他們以文化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這裏,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人文局麵,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人性寄托。
於是,九州的文風漸漸刻板。陽關,再也難以享用溫醇的詩句。西出陽關的文人越來越少,隻有陸遊、辛棄疾等人一次次在夢中抵達,傾聽著穿越沙漠冰河的馬蹄聲。但是,夢畢竟是夢,他們都在夢中死去。
即便是土墩、石城,也受不住見不到詩人的寂寞。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旅途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宏廣。
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如壯漢嘯吟,與自然渾和,卻奪人心魄。可惜它們後來都不再歡躍,成了兵士們心頭的哀音。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之中。
迴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
點評一:
諸多詞語裏隱藏著中國文化的秘密。懷揣一個個燙人的詞語,作者走在路上。他企圖揭開那些誘人的密碼。這篇文章傳達出“走進曆史現場”的美妙感覺,相信有這種情懷的不止先生一人。(老愚)
點評二:
本文是對盛唐文化的一次尋根,對盛唐文化俊逸高邁氣象的禮祭。揮之不去的文化鄉愁縈繞在字裏行間。(馬策)
點評三:
陽關雪是暮天漫卷的邊塞風致,陽關雪是定格於曆史蒼穹上的一抹雲煙。然而作者是斷取其中有限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從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相牽而至,進而闡述曆史文人“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的魔力。
問老者,行沙丘,在古戰場的墳丘旁踟躕靜思,邊塞是如此的蒼涼!本文專寫陽關點上的文字並不多,作者一筆宕開,寫唐人的風範放達而豪邁,蒼涼的背景上寫出的詩句卻如此溫厚,讓“陽關的風雪,竟越見淒迷”最後一句順手拈得“迴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弦止韻餘。(廖國清)
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在洌洌的秋霜中登臨過黃鶴樓,還在一個除夕的深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濟,可以肯定,絕大多數人的心頭,都迴蕩著那幾首不必引述的古詩。
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這些詩,他們在孩提時代就能背誦。孩子們的想象,誠懇而逼真。因此,這些城,這些樓,這些寺,早在心頭自行搭建。
待到年長,當他們剛剛意識到有足夠腳力的時候,也就給自己負上了一筆沉重的宿債,焦渴地企盼著對詩境實地的踏訪,為童年,為想象,為無法言傳的文化歸屬。
有時候,這種焦渴,簡直就像對失落的故鄉的尋找,對離散的親人的查訪。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薄薄的青衫裏,究竟藏著什麽法術呢?
今天,我衝著王維的那首《渭城曲》,去尋陽關了。出發前曾在下榻的縣城向老者打聽,迴答是:“路又遠,也沒什麽好看的。這雪一時下不停,別去受這個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轉身鑽進雪裏。
一走出小小的縣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麽也沒有,連一個褶皺也找不到。在別地趕路,總要每一段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盯著一棵樹,趕過去,然後再盯著一塊石頭,趕過去。在這裏,睜疼了眼也看不見一個目標,哪怕是一片枯葉、一個黑點。於是,隻好抬起頭來看天。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紮紮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風也停了,陽光很好。沒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這樣快,才片刻,地上已見斑斑沙底,卻不見濕痕。
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並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才發現,那是剛剛化雪的山脊。
地上有一些奇怪的凹凸,越來越多,終於構成了一種令人驚駭的鋪陳。我猜了很久,又走近前去蹲下身來仔細觀看,最後得出結論:那全是遠年的墳堆。
這裏離縣城已經很遠,不大會成為城裏人的喪葬之地。這些墳堆被風雪所蝕,因年歲而塌,枯瘦蕭條,顯然從未有人祭掃。它們為什麽會有那麽多,排列得又是那麽密呢?隻可能有一種理解:這裏是古戰場。
我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出艾略特的《荒原》。這裏正是中華曆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
我相信,死者臨死時都是麵向朔北敵陣的;我相信,他們又很想在最後一刻迴過頭來,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於是,他們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座。
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幾行墨跡?堆積如山的中國史籍,寫在這個荒原上的篇頁還算是比較光彩的,因為這兒是曆代王朝的邊遠地帶,擔負著保衛華夏疆域的使命。所以,這些沙堆還鋪陳得較為自在,這些篇頁也還能嘩嘩作響。就像眼下單調的土地一樣,出現在這裏的曆史命題也比較單純。在中原內地就不同了。那兒沒有這麽大大咧咧鋪陳開來的坦誠,一切都在花草掩映中發悶,無數不知為何而死的冤魂,隻能悲憤懊喪地深潛地底,使每片土地都疑竇重重。相比之下,這片荒原還算榮幸。
遠處已有樹影。疾步趕去,樹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個坡,猛一抬頭,看見不遠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憑直覺確信,這便是陽關了。
樹愈來愈多,開始有房舍出現。這是對的,重要關隘所在,屯紮兵馬之地,不能沒有這一些。轉幾個彎,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處尋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陽關古址”四字。
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製高點。西北風浩蕩萬裏,直撲而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是站住了,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的聲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凍紅了的。嗬一口熱氣到手掌,捂住雙耳用力蹦跳幾下,才定下心來睜眼。
這兒的雪沒有化,當然不會化。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麽故跡,隻有近處的烽火台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麵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拌和著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
向前俯視,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直伸天際。我突然覺得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
王維的筆觸實在是溫厚。對於這麽一個陽關,他仍然不露淩厲驚駭之色,而隻是文靜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也許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
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這便是唐人風範。他們多半不會聲聲悲歎,執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這種神貌,在李白、高適、岑參那裏,煥發得越加豪邁。由此聯想到,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形體那麽健美,目光那麽平靜,笑容那麽肯定,神釆那麽自信。
在歐洲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這種恬然的自信隻屬於那些真正從中世紀的夢魘中蘇醒、對前路挺有把握的藝術家們。這些藝術家以多年的奮鬥,執意要把微笑輸送進曆史的魂魄。而更早就具有這種微笑的唐代,卻沒有把它的自信延續久遠。陽關的風雪,竟越見淒迷。
王維詩畫皆稱一絕,萊辛等西方哲人反複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限,在他是可以隨腳出入的。但是,長安的宮殿隻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隻允許他們以文化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這裏,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人文局麵,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人性寄托。
於是,九州的文風漸漸刻板。陽關,再也難以享用溫醇的詩句。西出陽關的文人越來越少,隻有陸遊、辛棄疾等人一次次在夢中抵達,傾聽著穿越沙漠冰河的馬蹄聲。但是,夢畢竟是夢,他們都在夢中死去。
即便是土墩、石城,也受不住見不到詩人的寂寞。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旅途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宏廣。
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如壯漢嘯吟,與自然渾和,卻奪人心魄。可惜它們後來都不再歡躍,成了兵士們心頭的哀音。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之中。
迴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
點評一:
諸多詞語裏隱藏著中國文化的秘密。懷揣一個個燙人的詞語,作者走在路上。他企圖揭開那些誘人的密碼。這篇文章傳達出“走進曆史現場”的美妙感覺,相信有這種情懷的不止先生一人。(老愚)
點評二:
本文是對盛唐文化的一次尋根,對盛唐文化俊逸高邁氣象的禮祭。揮之不去的文化鄉愁縈繞在字裏行間。(馬策)
點評三:
陽關雪是暮天漫卷的邊塞風致,陽關雪是定格於曆史蒼穹上的一抹雲煙。然而作者是斷取其中有限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從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相牽而至,進而闡述曆史文人“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的魔力。
問老者,行沙丘,在古戰場的墳丘旁踟躕靜思,邊塞是如此的蒼涼!本文專寫陽關點上的文字並不多,作者一筆宕開,寫唐人的風範放達而豪邁,蒼涼的背景上寫出的詩句卻如此溫厚,讓“陽關的風雪,竟越見淒迷”最後一句順手拈得“迴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弦止韻餘。(廖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