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四月變局(一)


    四月的天氣溫暖舒適,沒有暴雨的狂瀾,沒有烈日的炙烤,微風吹拂下令人沉靜在美好的環境中。


    柳樹枝頭盈盈,上頭有小鳥居息於此,一隻黃雀飛落枝頭,為巢中幼鳥帶來吃食。


    柳樹下是一塊平整的草地。


    草地上兩個人影在漫步,其中身材高挺,穿著無肩章軍大衣的年輕男子輕聲道:“揚州拿下後,現在芝泉的第三軍就停在徐州一線。武昌那邊都熱鬧了這麽久,江蘇這邊說什麽也要動作一下了。”


    “話是如此……”另一人卻有遲疑:“不過實話說,文鹿,我們現在雖擴軍七個混成協,四萬六千多人,也都有槍,可是真打起來恐怕不是北洋對手。”


    “現在百裏和允亮在揚泰兩地各有一個協,一萬三千人,跟對麵的段祺瑞比起來,也不如啊。依我看,還是該穩妥些,先將蘇南好好消化,將江寧城裏的三萬部隊好好整編起來……隻要讓他們達到咱們老班底的五成水平,無論是北麵擋住段祺瑞、還是南下浙江江西,我們都有把握了……”


    這一段時間趙聲率領的第一路軍在武昌與馮國璋的北洋軍大打出手,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也將清廷的大部分力量給吸引了過去。


    正是因為武昌戰事激烈,原本要急速出發平定江寧的部隊就隻能先臨時改派武昌,而段祺瑞駐紮在蘇北的第三軍共兩萬人的任務也更多是阻止敵軍北上,而非收複江寧。


    在武昌戰事了解之前,清廷騰不出手兩麵開戰。隻有拿下武昌、擊潰湖北亂黨後,才能順江而下,與第三軍配合收複江寧。


    這一點,劉繼業與張孝準很清楚,因為剛剛領命上任欽差大臣的袁世凱已經與劉繼業通告過了情況,也是希望劉繼業能夠在蘇南繼續配合,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北上,刺激一下清廷。


    而徐州當麵的段祺瑞亦有來信,雙方事先約定好了各自防區,避免擦槍走火壞了宮保大人的大計。


    也正因此,江蘇獨立控製住蘇南地區後,除了渡江拿下了揚州和泰州之外就沒有別的大動靜了。劉繼業趁著這段寶貴的喘息時間加緊操練新擴編的軍隊、恢複了各地基層的組織和秩序、設立軍政府的新規定、向蘇南各縣城派駐一支隊左右規模的駐防軍、整合控製區域內的財力、人力、物力,並且對文學社進行結構上的調整。


    如此經過十餘天的整頓下來,他這個江蘇都督總算當的是實至名歸,通過駐軍和立憲派的合作控製住了蘇南各縣。


    目前劉繼業手中握有一千八百萬元的現錢,全部存入三聯銀行,並以此、以及江蘇軍政府的財政、以及三聯銀行整體為擔保‘合作’開始發行江蘇軍政府官方鈔票的‘光複票’;一元光複幣換一個大洋,目前已經發行了三期共二千五百萬元,在市麵上得到了承認。此外,劉繼業亦開始在上海發行光複公債,年息四分七厘,被以虞洽卿為大頭的上海商界所認購。


    短期內,劉繼業能夠動用的資金在三千萬左右,可以說暫時可以不為錢愁了。


    錢財充裕的同時,劉繼業以第二十三混成協和第九鎮萬人為基礎,通過整編俘虜、召集轉入預備役的老兵、征集新兵,采用一個老兵帶兩個新兵的方法在短時間內將兵力擴充至七個混成協共四萬六千人。由於掌控了江南製造局和金陵製造局並快速恢複生產,劉繼業不單能夠滿足自身對槍彈的需要,每月還能自行生產一千多杆步槍和數百萬發子彈。


    在炮兵等重兵器方麵,雖不能跟北洋軍比,卻也勉強滿足每個混成協都有一個炮兵營,十二門山炮的規模。


    兵力布置上,除了各縣的少量駐防部隊之外,劉繼業在上海放了張小順的第四混成協負責整個蘇南的防禦、將蔣方震的第三混成協和王光照的第一混成協調往揚泰地區‘抵禦’段祺瑞之外,剩下的第二、第五、第六、第七混成協近三萬人就駐紮在江寧,一邊加緊整編訓練一邊隨時準備投向需要的方向。


    這其中,以第三十三標和第三十四標以及四十五標為骨幹擴編的第一、第二、第三混成協戰鬥力最強,也承擔起最重要的任務。而以退役部隊和大量收編及新編人員組成的第四混成協駐紮上海,尚未形成有效戰鬥力。


    剩下的三個混成協則是由原本現役部隊提供少部分骨幹、配之以重新服役的預備役兵,再加上大量的新兵和反正部隊,雖能一戰卻並不牢靠。


    而原本駐紮在鎮江的第十八協,在劉繼業騰出手擺出大兵威脅後,最終隻能接受了收編的條件;部隊長官被塞入軍政部擔任職務,而底下部隊則被打散了充入各協內。


    柳樹上一陣響動,劉繼業抬起頭看,隻見一隻黃雀撲騰翅膀地飛走了。


    認真思考著張孝準的建議,劉繼業說道:“文泰的第二混成協最好不要動……最近廣東那邊還有伯先都不停地發電希望我江蘇能夠支援,我們不做表態也是不好。這樣吧,就以第二混成協一部、配合第六和第七混成協,組織起二萬人的西進援鄂軍,準備進入安徽吧。”


    張孝準眼前頓時一亮。


    在文學社的許多方案中,作為兩江一部分的安徽一直被視作江寧的屏障,與浙江一樣是需要收入控製範圍內的省份。


    光複後江蘇軍政府一時因為兵力不足無法西進,現在新擴部隊大致可用,正好可以借助支援武昌的名義大張旗鼓地進入安徽,將其納入自身勢力範圍。


    “誰來領兵?”


    “就讓文泰負責吧。”


    張孝準點了點頭,笑道:“那迴頭就跟確認一下,讓沈同午給出方案來。”


    經過一係列調整後,劉繼業麾下眾人在文學社內及其軍職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現如今軍政府都督為劉繼業,軍政部總長為張孝準、參謀部總長為沈同午,而七個混成協的協統分別為:王光照、關啟平、蔣方震、張小順、祁匡訓、吳忠信及敖正邦。


    “給他一點時間……”劉繼業說罷一如往常親近地拍了拍張孝準肩膀,從其身旁穿過:“走吧,恐怕文泰已經等我們等的不耐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