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甲號方案
1911年3月18日。
劉繼業將一份皺巴巴,仿佛遠渡重洋被各種折疊的報紙輕輕扔在桌上,朝在座的文學社高層,自己最親密的戰友朗聲道:“這是聖逸(沈同午)之友人從上海帶迴的三天前的‘國風報’,上麵梁任公親自評價了這次新出台的皇族內閣。”
“……政府現象若仍此不變,則將來世界字典上決無複以‘宣統五年四字連屬成一名詞者!’”
“……人民希望憲政之心日益高,政府所持之政策乃日見其不可恃,吾人民之希望絕矣!”
眾人一陣沉默,平靜地看著劉繼業,聽其倒背如流地將作為國風報總編輯的梁啟超親自下筆,以極端失望的語氣寫下的對皇族內閣的控訴。
“任公自美利堅歸來後便一貫以立憲改良者自居,曾在東京以新民叢報為戰場與同盟會等革命者論戰三年多,與其師康有為並稱康梁,為海外保皇黨之核心領袖。曆年來,任公都主張君主立憲,認為美式共和不符中國國情,隻有內部政治改革才能成功。”
“可是如今,就連任公這樣的立憲大家,也對清廷失望透頂,甚至喊出了‘誠能並力以推翻此惡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則一切可迎刃而解。’的口號,重新靠向當初被其摒棄的革命道路!”
在座的分別是張孝準、沈同午、丁鴻飛、王光照、方振武、關啟平、祁匡訓幾名文學社在江寧的核心領導層,同時也是新軍第九鎮第十七協內的高層軍官,都是能夠參與到決策製定和負責方麵執行的重要骨幹。而皇族內閣這個令全國士紳都為之沸騰的重大消息,以及江寧本地各階層人對此信息的評價和看法,自然或多或少也為他們所知曉。
數不清的立憲派因此事而對朝廷失望透頂;激進者甚至喊出了革命的口號,而穩健者也信誓旦旦地要上書、要遊行、一定要迫使朝廷收迴亂命……這些都為與會眾人所了解。正因此,他們對梁啟超的反應並不很意外,畢竟在座很有一部分人最早就是受了梁啟超著作的影響才接觸的革命。意外雖不意外,在場眾人都是立誌要革命,要推翻滿清,要建立國家主義領導的國家的。此刻得知連梁啟超都要革命了,推翻滿清實現國家主義革命第一步的成功就將指日可待了!
劉繼業一拳砸在桌上,一雙眼睛透著近乎狂熱的神采,揮舞著手臂!
“滿清自尋死路,生生將立憲派士紳逼向革命之道路!於我革命誌士而言,便是革命的時機已完全成熟了!不僅將來世界字典上決無複以宣統五年四字連屬成一名詞者,你我之使命便是讓宣統二年成為三百年膻腥之終結、富強繁榮之新中國之起點!!”
王光照再忍不住激蕩心情,筆直地站起來,朝著劉繼業急切問道:“甲號方案可要啟動了嗎!?”聲音之激動,差點破音。
隻是此刻無人會嘲笑,甚至注意到這一細節。所有人都熱切又略帶緊張地看著劉繼業,迫切地需要知道答複。
甲號方案可要啟動了嗎?
一旦決心革命,江寧和蘇州就是首先需要光複的兩座城市。此後,再占據蘇南,並以此為根基進而光複蘇北、上海,占據江蘇全境。屆時再視局勢情形而定,決定是南下浙江、還是西進安徽、抑或是北伐入山洞。這是文學社眾人經過長時間的推演參謀最終得出的短期方針。而落到具體實施中,最終製定出了四套方案;其中以甲號方案最為冒險激進,丁號方案最為穩妥保險。
當初製定計劃時,王光照便是甲號方案的最大鼓吹者,無數次強調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蘇南,在最短的時間內擴大文學社的勢力。
明麵上,文學社需要麵對的敵人是滿清。但是暗地裏,同盟會也是潛在的對手,而滿清內部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係卻似友非敵……
沈同午則主張更穩妥的丁號方案,認為任何變故都可能使努力付諸東流,因此行事應該更為小心,穩穩的一步一營地前進。
往常的慣例,任何重大事務都需要劉繼業召集一小批核心成員先商討除了結果,再在大會上通知,最後下達至全社。然而這次,這次毫無疑問最最重要的決定,在當初計劃製定時就已經被討論過無數次了。最終核心的骨幹沒能達成一致,決定權就獨獨落在劉繼業身上。
劉繼業一個人,將決定在場七名,以及整個文學社近千人的命運!
全場的目光再一次完完全全集中到劉繼業一人身上,其中尤以王光照最為熱烈,連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期待中帶著忐忑,時間仿佛在此刻停緩下來,流淌的速度令人焦急般地慢,讓人心煩意亂隻想迫切地知道答案。
“……”如同暴風雨前的平靜,劉繼業緩緩張嘴,頃刻間似乎能聽到有人屏住唿吸的聲音……
“我已做出決斷……實行甲號方案!”
“太好了!!!”王光照高吼著將右拳狠狠砸入左掌中,隻覺得渾身充滿了使不完的力氣,幹勁十足,整個人都在微微顫抖著,興奮著,血脈噴張著!
激蕩的心情充斥著在場每一個人的身體裏,隻覺得心中有一團怒火爆發住炙熱的能量和光芒,隻覺得有股發自肺腑的衝動,拚盡全力地鼓掌!喝彩!讓熱血盡情燃燒!
激烈的鼓掌聲響徹房間,激動一詞都無法來形容!
“終於到了!!”張孝準猛地一把推開了椅子,隨著它重重倒地,張孝準雙拳緊握,雙臂用力朝下,渾身都充滿了力量和勁頭!
等了很久了!忍了很久了!期待了很久了!!
從七、八年前開始,張孝準就已抱有革命的想法。去東京結識劉繼業,加入了青軍會後,這一想法越來越堅定,逐漸演變成理想。懷抱著革命的理想加入第三十四標,開始為實現理想而努力……一下子便是五年多……一直努力著、一直隱忍著、長久以來不斷準備著,每每在睡夢中看到理想實現的那一刻;革命之旗幟插遍全國、列強的炮船從長江消失、強盛的軍隊走出國門、滾滾轟鳴的工廠生產出數不盡的財富、自信的民眾割下了辮子,昂首挺胸走在洋人麵前、中國不再被欺辱、中國人不再被瞧不起!
這便是張孝準的革命理想,卻在大部分時間隻能暗自壓抑住,無法告訴每一個人。
若不是有那麽多誌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又有劉繼業不時開導,張孝準真不知會有多麽難熬。但是正是因為聚在一起的大家都懷揣著一個強國夢,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地讓所有人都走到了今天:再也不用壓抑、再也不用彷徨,革命之曙光終於出現了!
“革命之日就將到來了!!!”劉繼業忽然跳上了桌子,一陣搖晃中站穩跟腳,馬靴踩在橡木上發出低沉的撞擊聲。
居高臨下地看著革命戰友,長期以來劉繼業絕大部分時間所表現出的更多是冷靜縝密,每每能有新穎的想法,很少有現在這般狂熱地近乎失態的表現。
一向沉穩冷靜的丁鴻飛,反對甲號方案的沈同午,本已心潮澎湃,此刻再被劉繼業出格的舉動一刺激,幾乎是絕無僅有地也漲紅了臉怒喊道:“革命!革命!”
劉繼業站在桌子上,抬高了音量,語速飛快:“全中國的革命者莫不歡唿雀躍,就連那些高喊著君主立憲,還奢望腐朽的滿清朝廷放權的立憲派也死了心,真正認識到滿清韃虜的真麵目了!韃虜的真麵目就是一個*排漢的異族壓迫政權,致死也不會放棄權力,隻會有欺詐、哄騙、恐嚇的手段頑固地握緊手中權力,致死也不放開!天下國民經此都已看清了此壓迫政權的真麵目!若要去除此壓迫,舍革命而無二途!”
“革命的浪潮即將到來了!!!”
隨著劉繼業振臂高唿,眾人的熱血也隨之沸騰!一個嶄新的中國仿佛就出現在天際邊上。
#############################
“就連張季直都說出這話了?”張孝準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沒想到立憲派領袖,江蘇諮議局議長張謇能說出‘革了那命’的話語。
會議結束後不久,劉繼業留下了自己心腹中的心腹,張孝準、王光照和方振武,將自己與張謇的對話,以及對革命的思考好好溝通一下。由於劉繼業本人長期駐紮蘇州,一旦起事江寧方麵的責任將落在他們幾人身上。
相比之前會議上慷慨激昂的表現,此刻劉繼業恢複了其一貫的冷靜:“其實皇族內閣在得罪立憲派之餘,也同樣剝奪了地方督撫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對的權利,改將各省交由皇族內閣統轄。而同時進行的中央集權,包括稅務改革,也影響了漢人督撫對清廷的態度……”劉繼業頓了頓:“不過,張人俊一直是清廷忠犬,我們決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
王光照接過話:“按照甲號方案實行的話,江寧最大的威脅還是張勳的十八營江防軍,還有鐵良的巡防營……駐防八旗反而沒多少戰力……”
劉繼業輕輕點頭,聽著王光照將甲號方案精簡地重複了一遍,心中暗想著南方的情況……
究竟……革命首義會落入哪家呢?
1911年3月18日。
劉繼業將一份皺巴巴,仿佛遠渡重洋被各種折疊的報紙輕輕扔在桌上,朝在座的文學社高層,自己最親密的戰友朗聲道:“這是聖逸(沈同午)之友人從上海帶迴的三天前的‘國風報’,上麵梁任公親自評價了這次新出台的皇族內閣。”
“……政府現象若仍此不變,則將來世界字典上決無複以‘宣統五年四字連屬成一名詞者!’”
“……人民希望憲政之心日益高,政府所持之政策乃日見其不可恃,吾人民之希望絕矣!”
眾人一陣沉默,平靜地看著劉繼業,聽其倒背如流地將作為國風報總編輯的梁啟超親自下筆,以極端失望的語氣寫下的對皇族內閣的控訴。
“任公自美利堅歸來後便一貫以立憲改良者自居,曾在東京以新民叢報為戰場與同盟會等革命者論戰三年多,與其師康有為並稱康梁,為海外保皇黨之核心領袖。曆年來,任公都主張君主立憲,認為美式共和不符中國國情,隻有內部政治改革才能成功。”
“可是如今,就連任公這樣的立憲大家,也對清廷失望透頂,甚至喊出了‘誠能並力以推翻此惡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則一切可迎刃而解。’的口號,重新靠向當初被其摒棄的革命道路!”
在座的分別是張孝準、沈同午、丁鴻飛、王光照、方振武、關啟平、祁匡訓幾名文學社在江寧的核心領導層,同時也是新軍第九鎮第十七協內的高層軍官,都是能夠參與到決策製定和負責方麵執行的重要骨幹。而皇族內閣這個令全國士紳都為之沸騰的重大消息,以及江寧本地各階層人對此信息的評價和看法,自然或多或少也為他們所知曉。
數不清的立憲派因此事而對朝廷失望透頂;激進者甚至喊出了革命的口號,而穩健者也信誓旦旦地要上書、要遊行、一定要迫使朝廷收迴亂命……這些都為與會眾人所了解。正因此,他們對梁啟超的反應並不很意外,畢竟在座很有一部分人最早就是受了梁啟超著作的影響才接觸的革命。意外雖不意外,在場眾人都是立誌要革命,要推翻滿清,要建立國家主義領導的國家的。此刻得知連梁啟超都要革命了,推翻滿清實現國家主義革命第一步的成功就將指日可待了!
劉繼業一拳砸在桌上,一雙眼睛透著近乎狂熱的神采,揮舞著手臂!
“滿清自尋死路,生生將立憲派士紳逼向革命之道路!於我革命誌士而言,便是革命的時機已完全成熟了!不僅將來世界字典上決無複以宣統五年四字連屬成一名詞者,你我之使命便是讓宣統二年成為三百年膻腥之終結、富強繁榮之新中國之起點!!”
王光照再忍不住激蕩心情,筆直地站起來,朝著劉繼業急切問道:“甲號方案可要啟動了嗎!?”聲音之激動,差點破音。
隻是此刻無人會嘲笑,甚至注意到這一細節。所有人都熱切又略帶緊張地看著劉繼業,迫切地需要知道答複。
甲號方案可要啟動了嗎?
一旦決心革命,江寧和蘇州就是首先需要光複的兩座城市。此後,再占據蘇南,並以此為根基進而光複蘇北、上海,占據江蘇全境。屆時再視局勢情形而定,決定是南下浙江、還是西進安徽、抑或是北伐入山洞。這是文學社眾人經過長時間的推演參謀最終得出的短期方針。而落到具體實施中,最終製定出了四套方案;其中以甲號方案最為冒險激進,丁號方案最為穩妥保險。
當初製定計劃時,王光照便是甲號方案的最大鼓吹者,無數次強調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蘇南,在最短的時間內擴大文學社的勢力。
明麵上,文學社需要麵對的敵人是滿清。但是暗地裏,同盟會也是潛在的對手,而滿清內部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係卻似友非敵……
沈同午則主張更穩妥的丁號方案,認為任何變故都可能使努力付諸東流,因此行事應該更為小心,穩穩的一步一營地前進。
往常的慣例,任何重大事務都需要劉繼業召集一小批核心成員先商討除了結果,再在大會上通知,最後下達至全社。然而這次,這次毫無疑問最最重要的決定,在當初計劃製定時就已經被討論過無數次了。最終核心的骨幹沒能達成一致,決定權就獨獨落在劉繼業身上。
劉繼業一個人,將決定在場七名,以及整個文學社近千人的命運!
全場的目光再一次完完全全集中到劉繼業一人身上,其中尤以王光照最為熱烈,連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期待中帶著忐忑,時間仿佛在此刻停緩下來,流淌的速度令人焦急般地慢,讓人心煩意亂隻想迫切地知道答案。
“……”如同暴風雨前的平靜,劉繼業緩緩張嘴,頃刻間似乎能聽到有人屏住唿吸的聲音……
“我已做出決斷……實行甲號方案!”
“太好了!!!”王光照高吼著將右拳狠狠砸入左掌中,隻覺得渾身充滿了使不完的力氣,幹勁十足,整個人都在微微顫抖著,興奮著,血脈噴張著!
激蕩的心情充斥著在場每一個人的身體裏,隻覺得心中有一團怒火爆發住炙熱的能量和光芒,隻覺得有股發自肺腑的衝動,拚盡全力地鼓掌!喝彩!讓熱血盡情燃燒!
激烈的鼓掌聲響徹房間,激動一詞都無法來形容!
“終於到了!!”張孝準猛地一把推開了椅子,隨著它重重倒地,張孝準雙拳緊握,雙臂用力朝下,渾身都充滿了力量和勁頭!
等了很久了!忍了很久了!期待了很久了!!
從七、八年前開始,張孝準就已抱有革命的想法。去東京結識劉繼業,加入了青軍會後,這一想法越來越堅定,逐漸演變成理想。懷抱著革命的理想加入第三十四標,開始為實現理想而努力……一下子便是五年多……一直努力著、一直隱忍著、長久以來不斷準備著,每每在睡夢中看到理想實現的那一刻;革命之旗幟插遍全國、列強的炮船從長江消失、強盛的軍隊走出國門、滾滾轟鳴的工廠生產出數不盡的財富、自信的民眾割下了辮子,昂首挺胸走在洋人麵前、中國不再被欺辱、中國人不再被瞧不起!
這便是張孝準的革命理想,卻在大部分時間隻能暗自壓抑住,無法告訴每一個人。
若不是有那麽多誌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又有劉繼業不時開導,張孝準真不知會有多麽難熬。但是正是因為聚在一起的大家都懷揣著一個強國夢,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地讓所有人都走到了今天:再也不用壓抑、再也不用彷徨,革命之曙光終於出現了!
“革命之日就將到來了!!!”劉繼業忽然跳上了桌子,一陣搖晃中站穩跟腳,馬靴踩在橡木上發出低沉的撞擊聲。
居高臨下地看著革命戰友,長期以來劉繼業絕大部分時間所表現出的更多是冷靜縝密,每每能有新穎的想法,很少有現在這般狂熱地近乎失態的表現。
一向沉穩冷靜的丁鴻飛,反對甲號方案的沈同午,本已心潮澎湃,此刻再被劉繼業出格的舉動一刺激,幾乎是絕無僅有地也漲紅了臉怒喊道:“革命!革命!”
劉繼業站在桌子上,抬高了音量,語速飛快:“全中國的革命者莫不歡唿雀躍,就連那些高喊著君主立憲,還奢望腐朽的滿清朝廷放權的立憲派也死了心,真正認識到滿清韃虜的真麵目了!韃虜的真麵目就是一個*排漢的異族壓迫政權,致死也不會放棄權力,隻會有欺詐、哄騙、恐嚇的手段頑固地握緊手中權力,致死也不放開!天下國民經此都已看清了此壓迫政權的真麵目!若要去除此壓迫,舍革命而無二途!”
“革命的浪潮即將到來了!!!”
隨著劉繼業振臂高唿,眾人的熱血也隨之沸騰!一個嶄新的中國仿佛就出現在天際邊上。
#############################
“就連張季直都說出這話了?”張孝準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沒想到立憲派領袖,江蘇諮議局議長張謇能說出‘革了那命’的話語。
會議結束後不久,劉繼業留下了自己心腹中的心腹,張孝準、王光照和方振武,將自己與張謇的對話,以及對革命的思考好好溝通一下。由於劉繼業本人長期駐紮蘇州,一旦起事江寧方麵的責任將落在他們幾人身上。
相比之前會議上慷慨激昂的表現,此刻劉繼業恢複了其一貫的冷靜:“其實皇族內閣在得罪立憲派之餘,也同樣剝奪了地方督撫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對的權利,改將各省交由皇族內閣統轄。而同時進行的中央集權,包括稅務改革,也影響了漢人督撫對清廷的態度……”劉繼業頓了頓:“不過,張人俊一直是清廷忠犬,我們決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
王光照接過話:“按照甲號方案實行的話,江寧最大的威脅還是張勳的十八營江防軍,還有鐵良的巡防營……駐防八旗反而沒多少戰力……”
劉繼業輕輕點頭,聽著王光照將甲號方案精簡地重複了一遍,心中暗想著南方的情況……
究竟……革命首義會落入哪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