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橡皮(下)
“統一全國的金融!?”
哪怕是見過世麵者如虞和德,哪怕是他事先心裏已經有了準備,忽地一聽如此大口氣,也是被嚇了一跳!
別看劉繼業和虞和德都是上海乃至全國商界中叱詫風雲的人物,別看劉繼業及其背後的劉家長房資產達到一千三百萬銀元、虞和德家產也有五百二十萬銀元左右,哪怕是把資產三千萬的三聯集團加進來,最多能夠調動一千多萬的現金。看上去好像是一筆天文數字……但是想憑借錢來統一全國的金融?
單個商家或許沒法抗衡這三股勢力,但是上海巨富可是多無牛毛啊!別的不說,百萬身價以上的人,單上海就有大約三百多人,而這其中達到虞和德這種過五百萬水準的,也有大幾十人。
劉繼業既非官府、威望也遠遠不夠、上海哪些從道光年就做生意的大家、老字號憑什麽會聽你的?不,就算是官府,想要管製上海的這群商界大佬們也是妄想。
真把商界的大佬們逼急了,讓比如嚴子均等龍頭出麵抵製,別說一個三聯集團,就算是上海道台、租界工部局、乃至兩江總督上來也抵不住;上海要是罷市一個月,全國的工商金融都得要癱瘓。
單單一個現錢最多是不可能讓任何優點地位的商人心服的。
若非劉繼業一直都是以無比冷靜和理智的形象出現在虞和德麵前,並且在金融方麵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虞和德或許就要以為對方發瘋了。
“若是平常,我再如何大膽也不會說出此話。”劉繼業頓了頓,趁著虞和德吃驚的時候再次拿起桌上茶水。打開茶蓋,一陣清茶的芳香撲鼻而來,惹得劉繼業閉上了眼睛好好聞了聞。
“行了文鹿……”虞和德臉上出現了苦笑。
“別賣關子。你既然在我麵前說了此話,必是有想法了!”
劉繼業輕咳了兩聲,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拉上了房間的窗簾,一下子房間內就變得昏暗了起來。
“洽卿兄且聽我道來…………”
對於劉繼業而言,這次橡皮股票實際上帶來了兩個難得的機遇:一個,就是劉繼業已經抓住的,將自己的資產通過股票投機翻數翻。通過這次橡皮股票,劉繼業及劉氏長房的資產翻了兩番,實際上達到了兩千六百萬銀元相當於一千七百萬兩銀子境界、而三聯集團也弄了一千多萬銀元出來。其次,也就是劉繼業即將籌劃抓住的機遇,就是借著橡皮股票崩盤造成上海股市大崩潰——進而引發全國性經濟危機時,通過救市、並購等方式來達到初步整合全國金融業的打算。
當然,附帶的好處還有將劉繼業與其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拉近了許多。
雖然劉繼業由於其在倫敦提前拋售了大量橡皮股票使股價有所迴落,無形中壓低了上海的橡皮股票價格,使其沒有像原本曆史那樣瘋狂,但是在各種炒作、造假的情況下,近一個月上海的橡皮股票價格還是逼近了每股一千一百銀元的價格!
一年前同樣橡皮股票價格是三十五銀元。這還沒有算入大量近兩年開辦的空殼公司,在報紙上大肆欺瞞,哄抬股價。
就算是到了這個價格,橡皮股票依然是一票難求。
現在,整個上海都為橡皮股票沸騰了!全市,無論身份,都在哄搶股票!不光是富商、就連各大錢莊、洋行、票號也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牽扯入橡皮股票當中。
有些錢莊如虞和德入股的四明銀行、三聯銀行、以及上海銀行界老字號源豐潤是直接介入股票交易中,以銀行名義買賣股票。當然,四明銀行與三聯銀行都已全身而退,而源豐潤則必然注定了要大虧損。
大部分錢莊則是以放貸、拆借、給股票持有者,接受橡皮股票為抵押品等間接地卷入了這場風波中。
據劉繼業不完全估計,整個上海各界估計有前後近兩億銀元的資金被卷入了這場橡皮股票風暴中。若無意外,這筆巨大的金額將有莫約三分之二左右被蒸發掉。
如此大規模金額的蒸發、大量商號尤其是銀莊被牽扯進去,一個處置不當便是全國性的經濟大恐慌。
而雖然目前的上海道台蔡乃煌是較有能力的官員,但是劉繼業對北京城裏的那群軍機大臣卻實在是沒有任何信心。
在張之洞、袁世凱等漢臣中出類拔萃的精英相繼罷職的罷職、病逝的病逝後,當前的軍機處已被滿族貴胄所壟斷。
徐世昌等小輩漢臣幾乎沒有發言權,一切大事幾乎完全操於攝政王一人及其親信班底之手。這些對現代經濟、金融一竅不通的人,就算是蔡乃煌采用了正確的救市手段,也不會被這些人所喜甚至很大可能會去拆後台。
畢竟傳統中國官場以及滿族統治者是最容不得有‘刁民’或者‘劣紳’危言聳聽地要挾朝廷。
一場橡皮股票危機將使上海大部分錢莊和銀行都陷入危機;此時若政府再援助不當、租界的列強銀行再落井下石,可預見的是大量的上海錢莊將因此而要麽倒閉要麽處在倒閉的邊緣。
原本難以實現的目標,原本尋常時候再怎樣也無法答應的條件,若是遇到突發的極端困境時,若是麵臨要麽接受要麽倒閉的選擇時,或許就會得出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而且,與平常時建立規矩要得罪人不同;若是在人倒閉時,以堂而皇之的理由介入的話,若是操縱得當還反而能夠得到讚揚和名望。
“洽卿兄設想一下,目前上海幾乎全部錢莊票號都介入了這場豪賭中。橡皮股票在近半年內暴跌、是成必然的;因此大量的錢莊也將隨之破產倒閉。屆時,各錢莊虧欠虧損的金額將過千萬!而全上海有能力救市,手中擁有大量資金的,同時又有救市的意願的,就隻有你我、還有三聯集團了。”
“一方麵救市、另一方麵為避免再出現同樣的局麵,我們應該成立一家銀監會來督察銀行及錢莊之賬務,確保不再出現胡亂投資最終遭致虧損破產,使得全社會都受損的狀況。此外,如今上海亂糟糟沒有係統的證券交易也要控製;我覺得應成立一家證監會,設立嚴格的上市資格,避免各類空頭公司行騙、使無辜投資者受害。”
“為使公平,這銀監會和證監會都應由商界德高望重、又素來公平的商紳擔任會董;其權力範圍也應當是全上海的全部錢莊……不論其本店在哪裏、隻要在上海有業務,就一定要由銀監會來監督。”
劉繼業說的越多,虞和德的臉色逐漸從凝重變成專注、最後開始頻繁地點頭。
尤其是那個銀監會,一下子就戳中了虞和德的興奮點。
“文鹿覺得……應該如何行事呢?”
劉繼業輕點頭,知道虞和德已經上了自己的船了。
“待某時某刻、隻需如此如此……”
“統一全國的金融!?”
哪怕是見過世麵者如虞和德,哪怕是他事先心裏已經有了準備,忽地一聽如此大口氣,也是被嚇了一跳!
別看劉繼業和虞和德都是上海乃至全國商界中叱詫風雲的人物,別看劉繼業及其背後的劉家長房資產達到一千三百萬銀元、虞和德家產也有五百二十萬銀元左右,哪怕是把資產三千萬的三聯集團加進來,最多能夠調動一千多萬的現金。看上去好像是一筆天文數字……但是想憑借錢來統一全國的金融?
單個商家或許沒法抗衡這三股勢力,但是上海巨富可是多無牛毛啊!別的不說,百萬身價以上的人,單上海就有大約三百多人,而這其中達到虞和德這種過五百萬水準的,也有大幾十人。
劉繼業既非官府、威望也遠遠不夠、上海哪些從道光年就做生意的大家、老字號憑什麽會聽你的?不,就算是官府,想要管製上海的這群商界大佬們也是妄想。
真把商界的大佬們逼急了,讓比如嚴子均等龍頭出麵抵製,別說一個三聯集團,就算是上海道台、租界工部局、乃至兩江總督上來也抵不住;上海要是罷市一個月,全國的工商金融都得要癱瘓。
單單一個現錢最多是不可能讓任何優點地位的商人心服的。
若非劉繼業一直都是以無比冷靜和理智的形象出現在虞和德麵前,並且在金融方麵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虞和德或許就要以為對方發瘋了。
“若是平常,我再如何大膽也不會說出此話。”劉繼業頓了頓,趁著虞和德吃驚的時候再次拿起桌上茶水。打開茶蓋,一陣清茶的芳香撲鼻而來,惹得劉繼業閉上了眼睛好好聞了聞。
“行了文鹿……”虞和德臉上出現了苦笑。
“別賣關子。你既然在我麵前說了此話,必是有想法了!”
劉繼業輕咳了兩聲,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拉上了房間的窗簾,一下子房間內就變得昏暗了起來。
“洽卿兄且聽我道來…………”
對於劉繼業而言,這次橡皮股票實際上帶來了兩個難得的機遇:一個,就是劉繼業已經抓住的,將自己的資產通過股票投機翻數翻。通過這次橡皮股票,劉繼業及劉氏長房的資產翻了兩番,實際上達到了兩千六百萬銀元相當於一千七百萬兩銀子境界、而三聯集團也弄了一千多萬銀元出來。其次,也就是劉繼業即將籌劃抓住的機遇,就是借著橡皮股票崩盤造成上海股市大崩潰——進而引發全國性經濟危機時,通過救市、並購等方式來達到初步整合全國金融業的打算。
當然,附帶的好處還有將劉繼業與其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拉近了許多。
雖然劉繼業由於其在倫敦提前拋售了大量橡皮股票使股價有所迴落,無形中壓低了上海的橡皮股票價格,使其沒有像原本曆史那樣瘋狂,但是在各種炒作、造假的情況下,近一個月上海的橡皮股票價格還是逼近了每股一千一百銀元的價格!
一年前同樣橡皮股票價格是三十五銀元。這還沒有算入大量近兩年開辦的空殼公司,在報紙上大肆欺瞞,哄抬股價。
就算是到了這個價格,橡皮股票依然是一票難求。
現在,整個上海都為橡皮股票沸騰了!全市,無論身份,都在哄搶股票!不光是富商、就連各大錢莊、洋行、票號也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牽扯入橡皮股票當中。
有些錢莊如虞和德入股的四明銀行、三聯銀行、以及上海銀行界老字號源豐潤是直接介入股票交易中,以銀行名義買賣股票。當然,四明銀行與三聯銀行都已全身而退,而源豐潤則必然注定了要大虧損。
大部分錢莊則是以放貸、拆借、給股票持有者,接受橡皮股票為抵押品等間接地卷入了這場風波中。
據劉繼業不完全估計,整個上海各界估計有前後近兩億銀元的資金被卷入了這場橡皮股票風暴中。若無意外,這筆巨大的金額將有莫約三分之二左右被蒸發掉。
如此大規模金額的蒸發、大量商號尤其是銀莊被牽扯進去,一個處置不當便是全國性的經濟大恐慌。
而雖然目前的上海道台蔡乃煌是較有能力的官員,但是劉繼業對北京城裏的那群軍機大臣卻實在是沒有任何信心。
在張之洞、袁世凱等漢臣中出類拔萃的精英相繼罷職的罷職、病逝的病逝後,當前的軍機處已被滿族貴胄所壟斷。
徐世昌等小輩漢臣幾乎沒有發言權,一切大事幾乎完全操於攝政王一人及其親信班底之手。這些對現代經濟、金融一竅不通的人,就算是蔡乃煌采用了正確的救市手段,也不會被這些人所喜甚至很大可能會去拆後台。
畢竟傳統中國官場以及滿族統治者是最容不得有‘刁民’或者‘劣紳’危言聳聽地要挾朝廷。
一場橡皮股票危機將使上海大部分錢莊和銀行都陷入危機;此時若政府再援助不當、租界的列強銀行再落井下石,可預見的是大量的上海錢莊將因此而要麽倒閉要麽處在倒閉的邊緣。
原本難以實現的目標,原本尋常時候再怎樣也無法答應的條件,若是遇到突發的極端困境時,若是麵臨要麽接受要麽倒閉的選擇時,或許就會得出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而且,與平常時建立規矩要得罪人不同;若是在人倒閉時,以堂而皇之的理由介入的話,若是操縱得當還反而能夠得到讚揚和名望。
“洽卿兄設想一下,目前上海幾乎全部錢莊票號都介入了這場豪賭中。橡皮股票在近半年內暴跌、是成必然的;因此大量的錢莊也將隨之破產倒閉。屆時,各錢莊虧欠虧損的金額將過千萬!而全上海有能力救市,手中擁有大量資金的,同時又有救市的意願的,就隻有你我、還有三聯集團了。”
“一方麵救市、另一方麵為避免再出現同樣的局麵,我們應該成立一家銀監會來督察銀行及錢莊之賬務,確保不再出現胡亂投資最終遭致虧損破產,使得全社會都受損的狀況。此外,如今上海亂糟糟沒有係統的證券交易也要控製;我覺得應成立一家證監會,設立嚴格的上市資格,避免各類空頭公司行騙、使無辜投資者受害。”
“為使公平,這銀監會和證監會都應由商界德高望重、又素來公平的商紳擔任會董;其權力範圍也應當是全上海的全部錢莊……不論其本店在哪裏、隻要在上海有業務,就一定要由銀監會來監督。”
劉繼業說的越多,虞和德的臉色逐漸從凝重變成專注、最後開始頻繁地點頭。
尤其是那個銀監會,一下子就戳中了虞和德的興奮點。
“文鹿覺得……應該如何行事呢?”
劉繼業輕點頭,知道虞和德已經上了自己的船了。
“待某時某刻、隻需如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