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外鄉人


    (最近重新開學,暫時隻能一更了。)


    劉繼業確實是為了對抗演練而來到第三十四標,目的是下發正式的演練計劃和時間表。至於去休息室見一見社員隻是他在目的之外,為了籠絡人心、加強自己與幾個關鍵下屬的交流、以及增強對文學社的控製力而采取的舉動。


    文學社之所以能夠牢牢團結在劉繼業身邊,讓蔣方震和沈同午驚歎,其原因除了國家主義本身的先進性和吸引之外,部分也是恩威並施的結果。


    在去過第三十四標後,劉繼業便帶著同樣一份演練計劃和時間表來到了第三十三標。


    輕車熟路地進了軍營,來到司令部前,進去後便見到了早已等待的第三十三標標統敖正邦。


    由於劉繼業上任後已經數次來到第三十三標,隨著時間推移,標內的軍官有意無意地已經接受了他們這個新任上司會時常過來。就算是有如柏文蔚這樣不滿的人,卻也沒有辦法說什麽。


    幾次過來,劉繼業也知道敖正邦是個比較耿直的人,見了麵便先開門見山道:“子瞻,這次來我可是帶來了演練的命令。”


    “早就等候多時了。”敖正邦氣色不錯,開了句玩笑後便將劉繼業請入會議室內,接過劉繼業遞過來的一疊紙開始閱讀起來。


    看完了大概四頁紙的命令後,敖正邦先是敬禮表示接受命令,然後好奇問道:“這種跑腿的事情,讓下麵參謀來就是了,文鹿何必親自來一趟呢?”


    “怎麽,不歡迎?”劉繼業隨口開了個玩笑,見敖正邦表情尷尬,急忙糾正道:“作為協統,自然要對管轄的軍隊了解清楚。不是為對子瞻不信任,而是我堅信凡事必須親自調查後才有發言權,才能更直觀的知道軍隊的能力……包括這次演練,也是為了更了解軍隊、從中找出優點和缺點做出總結。這樣,才能進步,子瞻覺得呢?”


    敖正邦點頭道:“文鹿說的很對。”


    劉繼業與敖正邦聊了不少,包括問了他在第八鎮任職時的情況、其在江寧生活習不習慣、若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提起等等,話裏話外均含著關心。


    敖正邦在第三十三標做事做的不順,而且前段時間柏文蔚愈發不將其放在眼裏,能與劉繼業聊天也能紓解心情。


    在第三十三標與敖正邦聊了半個多小時,劉繼業便起身告辭了。


    迴到第十七協內,剛一走進司令部,迎麵就碰上了抱著一大卷材料的沈同午。


    劉繼業上前兩步幫他接過一摞紙,問道:“不能找個參謀來拿麽,需要你這個正參謀官動手?”


    “大家都在忙。”沈同午一邊推開一件會議室的門,一邊笑道。


    在加入文學社後,沈同午明顯話多了不少,人似乎也開朗了許多,與劉繼業有說有笑。


    二人進的房間裏,一群參謀正圍著一張地圖在指指點點,記錄著什麽,看到兩人後都停下手中的活敬禮。


    沈同午與劉繼業將材料交給慌忙上前的一個年輕參謀後,朝眾人笑道:“這次從江寧府句容鎮府調來了從江寧到江寧府句容鎮的地圖,找兩個人摘錄下來後爭取三天後下發給兩個標去。”


    沈同午辦事嚴謹,在參謀當中還是有一定的威望,參謀們對他們的直接上司也頗為恭敬。


    “沿途食物,以及江寧府句容鎮方麵的帳篷準備好了麽?”雖然這次演練大不同以往,既沒有導演方案,也沒有給兩軍準備住宿而是一切模仿野戰,但是軍糧還是要提前準備的。而且幾十個第十七協的參謀到時候也需要吃飯睡覺的地方。


    在得到確認的迴答後,沈同午又道:“等大家把手頭事情忙完後,還得去江寧府句容鎮實地考察三天。”


    有幾個參謀一聽到要出遠差,臉上露出了不情願的表情。


    大部分人還是領命接受。


    不過對於劉繼業,還是有人有意無意地生疏。


    “分派兩標的參謀安排好了嗎?”


    劉繼業一問,協內的一等參謀,名叫郭明書的中年男子便站直了迴答道:“報告協統長官,已安排妥當!第三十四標及第三十三標各八名參謀,由職下與張參謀負責帶隊!”


    “你與張參謀,半個小時後到我辦公室一趟。”


    “是!”


    擔任協統兩個多月,劉繼業對自己的協裏麵的參謀人員也有了些了解。正參謀官沈同午是日本陸士的5期生,而副參謀官李洋則是湖北武高等學堂的畢業生,一年前調入第十七協,性格有些偏執而使得人際關係並不好。


    在兩個參謀官之下,則是四名一等參謀;郭明書、張武、柳公群、蕭耀祖。其中蕭耀祖和張武是第十七協的老人,自建協就任職。郭明書是從蘇北第十三混成協調入、柳公群則是陸士的七期生。


    這四人各分管參謀處不同的任務,其中蕭耀祖和張武由於是老人,雖然對一心軍務的沈同午還算比較尊敬,但對資曆稍差、又是外鄉人的李洋便有些排擠了。


    除非抱團,不然外鄉人是很不好混的。


    劉繼業記得本來第三十四標內也曾有過這種苗頭;江寧籍貫的人看不起外省人、甚至連蘇北籍貫的軍官他們也瞧不起。這種情況在劉繼業與王光照兩個江寧籍貫的帶頭清理、再加上湖南來的標副張孝準也狠狠整頓了幾次事件,大家慢慢也就改變了。至少在文學社內,省籍的問題不曾出現過。


    目前為止,第十七協的參謀處運轉還算滿意……但這是建立在他們的工作量一如往常那般小。


    這次演練多增加的許多工作量,已經使習慣了安逸的參謀有些抱怨了。不過好在有沈同午的把關,大部分的任務都還能按時完成,質量也勉強能過得去。


    想要打造成一個專業的軍事參謀團,沈同午算是合格的參謀長官,但是他手下卻有不少人需要清理出去。


    等這次演練結束,就是人事大調動的時候了……


    劉繼業如此想著,也不打算插手沈同午的工作於是看著他向一幹參謀吩咐任務,完了等重新離開會議室了,這才拉著沈同午一道去食堂吃晚飯。


    天色已暗,走在碎石路上,劉繼業邊邁動步伐一邊說道:“有件事情我想與聖逸商量。”


    “文鹿請說?”


    “這段時間,我們第十七協的炮兵隊還有直屬炮兵營都齊備了……兩個標下麵的兩個炮兵隊共12門炮,再加上協直屬炮兵營的16門話,就是28門炮了。”


    提到炮兵的齊備,沈同午臉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開心。


    “正好文鹿你提出來了,我也打算就新多出來的炮,對我們全協的炮兵的訓練進行調整、還要多搞幾次實彈演習……”沈同午對自己的計劃滔滔不絕,一路走到食堂內,直到飯菜上桌了才算說完。


    夾了口菜,劉繼業耐心地聽完了沈同午的嘮叨,知道自己的這個正參謀官平常話很少,但是對感興趣的話題卻能夠一講三個小時不帶停。


    “就是這個炮兵訓練……我要與你商量的。”


    “對對,文鹿你說!”沈同午這時才想起來自己剛才興致上來後,直接就打斷了對方的說話,此刻臉上帶著歉意。


    “聖逸知道,我去過滿洲戰場,切實感受過工業戰爭、數十萬人之廝殺。”雖然劉繼業實際上並沒有在正麵戰場待過多長時間,而是主要活動在戰線背後,但是這時為了增加說服力,自然是進行了適當的誇張。


    沈同午點了點頭,專注地看著劉繼業。


    “而戰後總結中,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為什麽俄軍在所有戰役中,在兵力上和炮的數量上都占據優勢,可每次在局部戰鬥中,日軍的火力卻比俄軍更猛烈?”


    “比如奉天會戰,二十八萬日軍擁有火炮一千一百門,而三十五萬俄軍則有火炮一千六百多門。但是日軍為何卻能夠在發起進攻時投入更多的火力、並在更猛烈的火力掩護下,成功發動步兵衝鋒?”


    “文鹿是說……集中火炮?”沈同午似乎捕捉到了什麽。


    “沒錯。在大戰時候,將原本分散在各標、各協的火炮集中起來,以鎮乃至軍為單位統一調度、統一使用。如此集中炮火就能夠在局部形成絕對的火力優勢,將敵軍的防線撕開一道口子!”


    “所以,我們這二十八門炮不能簡單的隻是分開訓練,而是要找時間多進行協同作戰訓練、這樣在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集結手中一切力量,以點擊麵!分散開來,幾個炮兵隊,6門火炮分散在數公裏長的戰線上發揮不了多少作用、但是集中起來後,28門火炮可就幾乎能夠達到一個炮兵標的火力了!”


    “雖然這次演練、乃至秋操前都很難有時間開展,但是等秋操後,炮兵的訓練就要抓緊了。”


    沈同午輕輕頜首,笑道:“文鹿的提議非常好,我非常讚同。”


    劉繼業與沈同午的合作一如既往的很有默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