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節:關於土星的內部結構怎樣?


    科學家們通過一些少量的直接資料和根據現有的知識,由此直接觀察和理論推理而得到了一些關於土星內部構造的一些皮毛數據:


    土星最具特色的就是它最迷人的光環,土星環位於赤道麵上,不管是在空間探測到的還是從地麵觀測到的,得知土星環有五個,其中包括三個亮環和兩個暗環;


    土星比木星擁有它更多的衛星,能觀測到了有32顆;


    現在的人們認為,從恆星形成的“星雲學”理論出發,土星在形成時,起先是土物質和冰物質互相吸積,隨著繼之是氣體積聚,由此土星有一個直徑為2萬千米的岩石核心,這個核心占整個質量的10%到20%之間,核外包圍著5,000千米厚的冰殼,再往外是8,000千米厚的金屬氫層,隨後向外圍便是一個廣延的分子氫層。


    外層的大氣包括96.3%的氫和3.25%的氦,可以偵測到的氣體裏還含有氨、乙炔、乙烷、磷化氫和甲烷,上層的雲由氨的冰晶形成,較低的雲則由硫化氫氨【nh4sh】或者冰合成,相對於太陽所含有的豐富的氦,大氣層中氦的豐盈度明顯地低得多。


    上層大氣同樣與木星一樣存在著一些條紋,但是土星表麵上的條紋比較暗淡,並且赤道附近的條紋也顯得較寬。從底部延展至大約10公裏高處,是由水冰構成的層次,溫度大約在-23攝氏度,在這之後是硫化氫氨冰的層次,延伸到另外的50公裏,溫度大約為-93攝氏度,在這之上是80公裏的氨冰的雲,溫度大約是-153攝氏度,接近頂部,在雲層之上200-270千米,可以看見雲端頂部。


    由數層氫和氦構成的大氣層,土星的風速是太陽係中最高的,出現一些持續較長時間的長圓形特征,通常之下卻顯得很平靜。


    從航海家探測器所獲得的數據,顯示土星上的風速最高可達500/s的速度,也就是每1800千米的時速。


    我們根據以上對木星的內部結構及對土星內部的結構描述,似乎給土星的描繪更為細致透徹一些,然而以我們對兩顆行星的觀測遠近狀況來說:木星離我們人類要比土星相對近多了,那麽為什麽我們會給相距更為遙遠的土星所獲得的數據庫要詳細多得多呢?


    在地麵上的觀察,木星的亮度比土星所表現的光度要強,也就是講木星給我們人類的感覺比土星的感測精度要相對顯得多一點。然而出現這種我們人類對要相對遠距離的土星所獲得的數據庫要詳細,這取決於行星探測器的功勞。


    木星的質量比土星所擁有的質量要大,人類發射出去的行星探測器,在給木星進行近距離偵探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並且時間不能停留過久而有一個限製;也在給土星進行偵探時,航海家探測器對土星進行了近距離的觀探,並且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土星的直徑隻有12萬公裏,密度不大,每立方厘米隻有0.7克,以每秒9.4千米的速度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其軌道半徑約為14億公裏,但公轉的速度較慢,圍繞太陽一周需要29.5年,可是它的自轉速度卻很快,土星的自轉周期是10小時14分鍾。


    木星的直徑為142987千米,比土星的直徑大了2萬多公裏,但是土星以他擁有最具神奇特色的光環,在宇宙空間中所占住的範圍決不比木星在宇宙空間裏所占有的空間小。土星光環直徑達27萬公裏,比木星的直徑大了2萬多公裏。


    行星的光環分為兩個部分內環與外環,外環部分較亮,而內環較暗。木星也擁有它的光環,由於木星的光環是內環,大多又由黑色的石頭組成,於是內環的光度暗淡,因此難以被直觀所發現。內環幾乎與木星的大氣層相接,其寬度在6000公裏,木星就是將光環部分加起來,在宇宙中所占用的空間還是比土星在宇宙內所駐有的空間要小了一些。


    上麵我們已經給土星關於它內部是一個怎樣的結構做了一次星體解剖,這些隻是依據現在的人們通過直接表麵觀測和按一定的理論以及核對化學光譜分析而得到的數據,經研究探討而推測出來的一些猜想,那麽土星內部實際狀況是否會與我們的理論所推斷的結論相符合呢?


    迴答的,隻能是不得而知。


    假如采用我們的“質能分合”宇宙理論,也給土星做一次縝密細致的星體解剖,那麽土星的內部結構會是一個怎樣的形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穹經:一部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地並收藏天穹經:一部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