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節:什麽是宇宙終極理論形成模型?


    我們從以上的探究和論述中,已經得知宇宙最不可能的是接受大爆炸理論模型,也許是人們對宇宙所表現的時空認識不足,或者是我們被宇宙裏觀測到的一些假象所蒙蔽,再者是以地球周圍環境裏極為有限的時空所獲得的知識,還不能足以很好地來描繪宇宙內關於超星係團和星係群以及星係形成是一個怎樣的物質演化過程?


    也由科學家提出的“薄餅模型”和“分形接近模型”,在模擬宇宙星係的形成時,又不夠全麵,然而將這兩種模型“雜燴”地或攪合在一起地來模擬宇宙的超星係團,再到星係群,然後到星係怎樣的一個形成過程,雖然有了一個很好的描繪,但是對於我們所實際觀測到宇宙中的一些景象還是不能完美地表達出來。


    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並推出了“質能分合”宇宙論模型。此理論中,擺脫了關於對什麽是物質和什麽是質量以及什麽是能量的模糊認識。


    其理論模型裏最具大膽的認為:質量是宇宙裏能單純存在的一種組織元素,能量同樣也是。


    都有各表現的物理屬性:單獨存在的質量表現為不可見的物理特性,它至始至終代表著宇宙裏最原始的引力作用,在與能量的物質演化過程中始終處於被動狀態;也能量同樣顯示為不可見物理屬性,它至始至終體現為宇宙裏的排斥作用力,在與質量的物質演化過程中一直處於主動者的物理特性。


    受製於周圍宇宙的環境影響能量能從物質內徹底地分離出來,這是物質的一種演化形態——稱之為“質能分離機製”模式;當有能量從物質裏逃逸出來的跡象,就表明物質內的質量所擁有的最原始的引力將表現為大於能量作用之下的排斥力,於是物質會因此產生收縮。


    當能量可能全部從物質內逃逸出來後,占物質中的質量所體現的引力會大到一個漸漸變強的力量,將出現物質內排斥力的匱乏,這種質量收縮的速度當達到某種速度【可能是接近光速或者是超過光速】,由於兩者互相牽製的關係,反而會影響能量的直線運動而逆轉它的運動方向。


    從物質裏逃跑出去的能量又再次對質量進行分裂作用,於是物質屬性誕生了,這種質量與能量為產生物質的演化過程稱之為“質能交合機製”模式。


    我們在此極力推行的這一宇宙形成模型,最重要的關鍵所在,就是如何能說明:能量真的會從物質內分離出來嗎?


    質量是物質的含量,質量可以轉換成能量,既不能創生而不能消滅。這是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話題。


    質量有能量,能量有質量,質量是物質的定量;質量等同於能量這一點就意味著在某種意義上講,物質是“被封閉”的能量,如果能找到某種方法把它釋放出來,物質就會在能量的爆炸中消失;反之,假如想辦法將能量集中起來,就會出現物質。


    這就是愛因斯坦他那有名的e=mc2方程式所描述的“質量與能量等同”這一陳述的數學體現。這些經典理論並且得到了實驗的驗證,特別是非常好地解答了核裂變的連鎖反應爆炸的事件。


    也在我們的“質能分合理論”中所有陳述裏:


    “物質等於質量加以能量”;


    “能量能徹底地從物質中分離出來”;


    “質量與能量二者各處一方後都表現為不可見的特性,質量代表著宇宙最原始的引力;”


    “在質量跟能量互相交合而為誕生物質這一激烈演化過程中,至始至終保持著被動者的事態”;


    “能量代表著宇宙裏的排斥作用力,在與質量相互作用而為產生物質這一激烈過程中,始終扮演著主動著的角色;”


    “隻有物質才表現可見的形態。”


    這樣以來,以往的經典理論跟我們現在所提到的關於物質和質量以及能量的概念,設置了一堵高高不可逾越的門檻!


    二者彼此之間存在衝突的地方,但也存在相同之處:


    一:相同之處,物質內不但含有質量,更擁有能量,質量是物質的重量,既不會創生也不會消滅。


    二:大同小異之處,愛因斯坦的能量觀,物質是“被封閉”的能量;也在“質能分合論”中所描述的能量,質量與能量互相作用而產生了物質,換句話說物質內有被質量“封鎖住”的能量。


    三:不同之處,經典理論中所描述的“質量有能量,能量有質量,質量等同能量,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也在我們的“質能分合論”裏,對於什麽是物質和什麽是質量以及什麽是能量,做了大膽或者加深了比以往對它們更深層次的認識程度,“物質等於質量加以能量,質量不等同能量,質量是物質的重量,但是能量不摻入物質的重量,能量可以從物質內徹底分離出來。”


    在人們麵對什麽是物質和什麽是質量以及什麽是能量的三者之間的認識程度之中,它們彼此相互之間“分”與“合”的關係,到這個時候,宇宙是否會接受以往經典理論對三者所陳述的看法?還是會接受我們在此推行的“質能分合理論”之下對三者之間各不同概念的辯論呢?


    如果要驗證出這兩種觀念對物質和質量以及能量三者各是怎樣的一個關係而誰是誰非?可不是三言兩語能闡明的事兒。在以後我們會做重點的探討和論述。


    我們在此所推行的“質能分合論”宇宙形成模型,按它的理論所模擬的宇宙時空形成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從我們現在附近所觀測到宇宙中物質演化的情形而開始,地球所處宇宙的物質時空關係已經達到了一個十分空曠的地步,太陽係中太陽所釋放的光熱,雖不是全部逃逸出了太陽係,但至少有非常小的一部分輻射到了銀河係中去了。


    以我們實際所觀測到的銀河係,並不比我們人類所處的地球周圍的宇宙空間而顯得緊湊,而是顯示得更為空曠,太陽向他周圍輻射出去的光熱,當處於一條直線運動方向上,它就有逃離出銀河係的可能。


    不過又要說迴來,河外星係它們所發出的光也會有進入銀河係的通道,這樣銀河係在吸收河外星係的光與自身放出去的光的數量,如果保持不變,就說明銀河係還沒有在根本上出現能量的逃逸事件。


    當一個天體係統存在能量的逃逸而大於吸收進來的能量,就表明它從膨脹的演變狀態將卷入收縮演變的下一個相反的形態。會先從內部開始,因而這個時期星係中心部分的物質分布密度顯示得要遠遠大於相對其它外圍區域。這樣為星係的能量逃跑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一個星係內的能量逃逸,需要經曆一個漫長的過程,隨之物質最原始的引力漸漸地體現出來,到最後一個星係會縮小成一個十分小的密度非常大而溫度極為低的團聚體。


    星係內的能量以這種逃逸的形式逐漸地分離出去,而最終留下來的就是質量——即超原子結構。這就是在一個星係裏所作的“質能分離”的縮小演變......我們可以將星係這種物質演變狀況推廣到較大結構星係群的物質收縮演變中去嗎?或者還能推廣到像超星係團更大的宇宙結構中去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穹經:一部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地並收藏天穹經:一部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