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五一快樂!第1更奉上!


    元朔元年,劉徹登基的第十三年。七月月末,正是草長鷹飛的季節。


    衛青,李息大軍奉命還朝。


    漢軍大捷的消息像長了翅膀傳了開去,大漢朝野一片歡騰。


    大漢黎明百姓們聽說衛侯爺要押匈奴俘虜返迴京師,都紛紛湧向通往京師的官道上,爭相一睹衛將軍的神勇。


    自大漢和匈奴開戰以來,漢軍連吃敗仗,從未有一將取得如此大捷。


    大漢的民風還是很淳樸的。匈奴年年犯關,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邊關的庶民百姓苦匈奴久矣,因此大漢的百姓恨匈奴人之深,日積月累,不共戴天。


    可勤王之師一次又一次令大漢黎民百姓失望,最終皇室下嫁公主於匈奴,並每年送大量財帛珠寶來買邊關的穩定。


    這是恥辱,大漢的恥辱,千千萬萬漢人的恥辱。今天,衛侯爺領漢軍一血前恥,百姓們都覺得自己腰杆直了。


    雁門關內官道上,聚集很多從雁門附近上穀,漁陽,代郡,北地,遼西趕來的百姓,他們手提著藤籃,裏麵裝好剛剛蒸好的饅頭,或者手提著瓦罐,裏麵裝滿熱日解渴的綠豆湯,這些百姓各各伸長脖子望著北方,等著凱旋的衛青大軍到來。


    “你說衛侯爺是啥樣子?”觀望的百姓一個五十旬老漢問道,


    “啊,這你也不知道,衛大人身高一丈兩尺之外,身寬膀厚,腰圓臂厚,坐著似門上的大神,那拳頭比你家的碗還粗,那腳比你籃子還寬,聽說他一拳打死老虎,一腳踏死黑熊,嘖嘖,所以對付匈奴人如拍死螞蟻般容易?”一個鴨嗓子吹道,


    “天了,衛侯爺如此猛啊!”


    “那當然,我兒子的丈人的族人的小姨子的外甥親眼所見的。”


    一時間言者確鑿,旁人聽的暈暈,老天,怪不得衛侯爺領軍大捷,原來衛大人是天神下凡。


    漸漸的,北方地平線上揚起一陣煙塵,隱約聽到馬蹄的聲音。


    “來了,來了,衛侯爺率大軍迴來了。”百姓們爭先恐後地湧向道路兩旁,爭取占好有力的地形。


    大軍的前鋒終於抵達,百姓們笑臉相迎,都爭先恐後把饅頭塞到軍士的手中,或者用大碗裝好美酒,綠豆湯,送到士卒麵前。


    漢軍士卒何時見過如此場麵,他們都誠惶誠恐的謝絕百姓的好意,因為衛青治軍嚴明,禁止軍士沿途騷擾百姓,可是百姓不依,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犒勞邊關殺敵有功將士。


    前鋒校尉張次公一看不行,連忙拱手向四周百姓告饒道:“諸位鄉親父老,衛侯爺有令,漢軍將士不得沿途騷擾父老,如若我等接受,侯爺若曉,定會重處我們,還請父老們鄉親見諒!”


    百姓們紛紛叫道:“將軍,勿擾,衛侯爺在哪裏,我們去說!”


    張次公道:“在我身後不遠,片刻就到。”


    說話間,衛青,李息,霍去病,張燕等眾抵達,見此場景,不由一楞,張次公趕忙向衛青稟明一切。


    霍去病心中十分感慨,這種場麵隻能在後世的電影中看到,那是人民歡迎解放軍入城場景,而今天卻在這裏看到,可見西漢的民風是多麽淳樸。


    霍去病感到點後悔,後悔此次大捷沒自己的份,隻是旁觀者。


    這次前來邊關恭迎衛青大軍,也是霍去病找上劉徹,請令而來。


    衛青歎道:“去病,古人雲:車食壺酒,以迎王師,乃虛妄之詞,沒想到今日一見,頗為感慨。”


    “衛侯爺,衛將軍。”有兩老者被推選為鄉親代表,來到衛青身前道:“我等代表代郡,雁門,漁陽,上穀,遼西等數郡百姓來犒勞王師,希望衛侯爺網開一麵,讓將士們接受百姓的心意啊。”


    衛青環顧四周,見將士們眼光熾烈,遂點頭道:“衛青在此多謝父老鄉親的美意。”然後,高聲大喝道:“鄉親的美意,將士們可以接受,但是不能亂了隊形,造成混亂。”


    一聲令下,百姓們紛紛一擁而上,把手中的東西紛紛塞給將士們。


    有了衛青的命令,將士們也不推諉,美美接受父老們的心意。這犒勞之師不但雁門有,一路走來,各地都有,因此衛青大軍到長安城郊北軍大營用了半個月時間。


    北軍大營離長安城不過二十裏,朝廷接到快馬傳報,派了丞相薛澤北軍營外等候。


    大軍還營,薛澤宣讀劉徹的詔書:"奉天承運,天子詔曰,大軍北還,犒賞三軍。斬首十級者,麵君!”


    衛青謝過薛澤老夫子,讓張次功拿出功勞薄挑選十級以上,幾萬大軍中,竟然選出兩百多人,於是衛青把大軍交給北軍中尉,然後率有功將士向城內趕去——


    距離長安城北門“安遠門”十裏之地,長亭,主爵都尉汲黯,大司農鄭當時,奉劉徹旨意在此等候,並身後跟著十個挑夫,每挑夫都挑了一擔美酒。


    衛青,李息聯袂而行,遙遙向長亭趕來,鄭當時老遠招招手,滿臉媚笑道:“衛侯爺,李將軍,老夫恭候多時。在此,老朽們先恭喜衛侯爺立蓋世之功,,拿酒來,老夫先敬侯爺三大碗。”


    身旁的小廝趕忙給瓷碗倒滿美酒,遞上。


    衛青連忙下馬,大聲道:“末將衛青代三軍將士謝過大司農美酒。”


    衛青接過酒,向北方遙遙拜去,口中說道:“這第一碗酒,衛青先敬戰死沙場的將士們,你們為了大漢死而無悔,漢軍還師,你們當記頭功,衛青敬你們一碗!”衛青一邊說著,含著眼淚,把酒朝北方灑去。


    晶瑩的液體在空中劃成美麗的弧線,在陽光的照耀下,化成美麗的彩虹,一閃而沒。


    這道彩虹正如大漢的將士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發出絢麗的光芒。“人生自古誰無死,夢魂依舊向家山。“


    衛青淚水滿麵,用蒼涼的聲音喊道:“兒郎們,迴來啊,你們迴家把,迴家把”


    衛青那慟哭的聲音迴蕩天空。


    霍去病淡然一笑,衛青,還真是個將才,如此籠絡三軍,三軍敢不以死待之,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衛青身後的兩百將士隨著衛青的話語飛迴了那雁門關外,飛到曾幾何把生命留在那的將士身上。


    衛青迎風矗立很久,才接過鄭當時的第二碗酒,衛青道:“這碗酒當敬我麾下英勇的將士們,沒有將士們等英勇殺敵,怎麽會有大漢的勝利!”


    衛青話落,兩百軍士個個挺直了胸膛,一股強烈的自豪之氣悠然而生。說著,衛青端著碗來兩百多將士麵,深情道:“可惜很多將士留在雁門關外,又有將士留在北軍大營,好在一起進京還有你們兩百多將士,袍澤們,我們一起幹了它!”


    說著,衛青躬身下拜,雙手將酒碗舉過頭頂,兩百多將士熱淚盈眶,齊聲道:“謝將軍美酒!”


    最近的張次公接過衛青遞過的酒碗,嘴巴沾點,隨即遞給下一位軍士,依次類推,兩百多將士都很莊嚴肅穆,小小的酒碗在他們之間傳來傳去。


    最後還剩下大半碗,士卒遞給衛青,衛青接過,大笑幾聲,道:“這半碗酒就敬不在場的袍澤們。”說完,朝北方敬了敬,潑在腳下的地麵上。


    霍去病心中感慨萬分,衛青如此待眾軍士,軍士敢不以死待衛青,看來,曆史上衛青大將軍盛名無虛。


    “衛大人,這是第三碗酒!”鄭當時又讓身邊人倒杯酒,遞過,


    “多謝!”衛青接過酒,走向李息,張次公等將道:“最後一碗酒,我和爾等共享!”


    “多謝將軍!”李息滿臉淚水接過衛青的酒碗,喝了小口,給了張次公。


    翌日,劉徹大肆封賞三軍,李息封為驍騎侯,食邑2000戶。張次公,郭昌等將依次封爵,被各各提升為前軍將軍,食邑1000戶,衛青封賞更甚,金銀無數,爵位連晉升,食邑3000戶。


    ps:努力碼字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之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浪地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浪地孩子並收藏漢武之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