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張曉鵬拿著一個幻燈片文件來到了創夢四海,他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創造了這套股權架構的設計方法,雖然它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的,但是卻相當有借鑒意義。


    根據這套股權架構設計方法可以得到以下分配法則:


    第一,項目的發起人,創意的提出和構想者大約可以獲得10%的股權;第二,團隊的召集和組建者可以獲得5%的股權,如果他還參與了團隊的管理,那麽他還能再獲得5%的股權;第三,企業的經營理念、戰略製定者,也就說參與了公司發展方向的決策、盈利模式設計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管理人員可以分配20%的股權,如果這項工作是由多人完成的,那麽就要根據每個人做出的貢獻分配這20%的股權;第四,可以為公司提供融資渠道、人脈資源、上下遊資源共享的人可以獲得5%-10%的股權;第五,擁有某種專項知識或專項技能,比如說有研發、設計、管理能力,承擔產品的規劃設計職責,提供產品的功能、流程設計,實現產品的運營,對財務及法務進行管理,進行市場運營管理等等,可以根據每個人作用的大小分別獲得5%-10%的股權;第六,如果提供經營場所、無形資產等其它經營要素可以獲得5%左右的股權;第七,如果公司有兼職人員,那麽全職人員要有10%左右的股權進行補償,因為全職人員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放棄的機會成本更高;第八,團隊還要留有10%左右的後續調整股份,也就是說團隊工作一段時間後,要根據每個人的工作業績,團隊協作精神,公司創新貢獻等做出合理化的調整;另外,還要預留5%-10%的團隊激勵股權,以及10%的人才預備股權,分別用來激勵創業團隊的工作熱情,以及引進外部人才時所使用;此外,如果公司是由幾個人共同合夥出資建立的,那麽還要根據每個人的出資比例進行適當的股權調整,上述估值比例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


    根據張曉鵬的股權架構設計,每個人都對自己應得的股權進行了初步的評估,同時,張曉鵬也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有針對性的估算。最終結果表明,夏暮晨應得到的股權比他實際擁有的股權少了10個百分點,而除了薑琦宇以外,李峰和鄧子涵二人實際擁有的股權則比應得到的股權略多。


    看著這份股權評估,幾個人陷入了沉默,如果按照張曉鵬的股權架構設計,那麽李峰與鄧子涵就要交出一部分股權,顯然,二人並沒有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


    見李峰與鄧子涵二人麵有難色,夏暮晨表現出了他的大將風範,他說道:“這個股權架構就是一個建議性的評估方案,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情況,咱們不用那麽死板,現在每個人占有的股權是大家當初共同商定的,沒有必要再做任何改動。”


    “夏總說得對。”張曉鵬點了點頭,說道:“這份股權架構的設計方法的確隻是一個建設性的意見,不需要非得按照它來分配股權,而且,即使按照這個股權架構來設計,你們四位股東的股權份額也相當合理,除了夏總少了10百分點,其他人幾乎沒差多少。”


    “這說明我們當時就比較有先見之明呀,哈哈。”夏暮晨打趣地說道。


    “是啊,哈哈。”張曉鵬也隨聲附和地笑了兩聲,然後,他認真地說道:“不過,夏總,我建議您利用這次機會把少的那部分股權補齊。”


    “我想這就不必了吧,我的想法是,把李天成的這25.3%的股權作為團隊激勵股權和人才預備股權,用它來激勵創業團隊或招募人才。”


    “這兩部分股權是一定要預留的,不過,不需要預留這麽多。前些天我與你們說過,你們一定要有一個核心股東,這個核心股東的作用我也同你們講過,我想,夏總你最好利用這次機會成為你們公司的核心股東,這樣,你們才能在未來與風險投資人合作的同時有能力與其進行抗衡。”張曉鵬接著建議道。


    “是啊,暮晨,張律師說得非常有道理,我早就想過此事,我們創業團隊必須有一個老大,能夠代表整個公司的長期利益。這樣對於公司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李峰本來就認為核心股東是必要的,今天,見夏暮晨相當大度地表示每個人的股權不需要變,他便索性把自己的意見也表達了出來。


    “對,我也同意張律師的說法,那些明星級別的企業都有一個明星級的老大,阿裏巴巴的馬雲,小米的雷軍,騰訊的馬化騰,雖然他們也都離不開團隊的輔佐,不過,這個老大卻代表了整個集團的利益,因為他們的存在,所以公司才有了靈魂,才能夠不被資本牽著鼻子走,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麽一個老大,那麽這些公司將會成為什麽樣子,也許隻是一盤散沙,也許根本取得不了今天的成就。”薑琦宇也勸說著夏暮晨,他相信夏暮晨的能力,相信夏暮晨的品質,他希望夏暮晨能夠帶領公司走的更遠。


    “我再考慮考慮。”夏暮晨有些為難。


    “不用再考慮了。”鄧子涵說道:“既然大家都認同,你就答應了吧。李天成也說過,在這家公司中,他最佩服的人就是你,我想,李天成也是希望創夢四海強大起來,所以才想要把全部的股權交給你的。”


    “而且,這也不僅僅是為了你好,而是為了你們整個團隊的利益,你要為你們的未來多承擔重擔啊。”張曉鵬說道。


    “我明白了。”夏暮晨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那我們就計算一下吧,看看需要預留多少股權用來激勵團隊或者用來招募人才,剩下的由我個人用現金購買。”


    “剛剛不是計算了嗎,你少了10%的股權,那你就再增加10%唄。”薑琦宇說道。


    “10%?”夏暮晨想了想,然後說道:“那預留股權就剩下15.3%了,這是不是有些太少了?”


    “這個數字還好,一般的企業也就預留10%-15%。”張曉鵬說道。


    “嗯…”夏暮晨細細地思考著,片刻之後,他說道:“這樣吧,我再加8%的股權,正好湊夠總股權份額的三分之一,剩下的17.3%,用作團隊激勵和人才招募。”


    “也好。”幾個人想了一下,分別表示同意。


    就這樣,又經過了小半天的討論,大家把創夢四海的股權架構又重新設計了一下,最終結果,其他人的股權不變;夏暮晨的股權增加8%,達到了33.3%;剩下的17.3%作為團隊激勵股權和人才招募預留股權,由夏暮晨代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創業謎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曉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曉樹並收藏創業謎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