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宇的另一個特點是眼光獨到,公司的幾次轉型都十分成功,可以說與杜德宇把握時機的能力不無關係。
他在上大學期間就已經預測到了中國市場的一些變化,1998年,還在讀大學的杜德宇見證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到來,那時的他對索羅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苦功經濟學。
不久,他便展現了他那驚人的遠見天賦。他認為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讓亞洲的四小龍、四小虎元氣大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恢複。然而中國政府這個大後台讓中國的經濟沒有受到亞洲危機的影響,尤其是與國際炒家在港幣爭奪戰上的全麵勝利更是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實力,另外,再加上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一定會讓中國成為世界的加工廠。因此,1998年的冬天,他就向父親情願要下海經商。然而,他的父親卻堅決的拒絕並嚴厲地斥責了他。杜德宇的第一次從商願望被澆滅。
2000年,杜德宇大學畢業,當時,他認為東南沿海逐漸發展起來的製造產業一定會繼續蓬勃發展,這就需要大量的工業用電。而中國是一個煤炭大國,火力發電占到發電的絕大部分,這樣,煤炭行業一定會迎來一個繁榮的春天。並且,杜德宇的父親當時所任職的省份是一個煤炭大省,借助父親省領導的身份更是如魚得水。不過這次,他再次遭到了父親的拒絕,原因是他的父親希望盡量避免自己的兒子在自己所管轄的省份從事敏感的行業。他更希望杜德宇可以出國深造。杜德宇第二次的從商願望別澆滅。
2000年杜德宇出國留學,次年他認識了王福。他在第一次接觸王福的時候就知道此人可成大器,因此,那時的他就一直很照顧這位學弟。
2003年杜德宇迴到國內,這次他想做的是房地產行業,見識了國外房地產市場的他認為1998年政府推行的住房貨幣化,停止實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一定會讓中國的房地產產業複蘇,同時允許商業銀行開展住房按揭貸款的服務,以及央行連續七次降低存貸款利率的舉動更會讓整個房產興起,促進房價大漲。這次,杜德宇的父親沒有反對,因為通過前兩次的驗證。他認可了兒子獨到的眼光,他決定讓杜德宇試一試。
到了2007年,靠著父親的關係,杜德宇的房地產企業做的十分繁榮,在他所在的省份也可為是數一數二。不過居安思危的他並沒有十分興奮,他知道任何一個公司、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他深知美國繁榮之後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日本崛起之後的經濟大衰退。也深知那些曾經繁榮過的企業是如何倒閉的。他覺得全球經濟已經繁榮快十年了,很快就會有一場經濟危機降臨,這是經濟的規律,永恆不變的規律。同時,他當時也認為這次危機一定會讓全球化的中國也深陷泥潭,中國的房地產也許會因此而受到很大重創。
到了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果然發生,杜德宇沒有想到這次危機會這麽快,他也沒想到這次危機對於中國的影響並沒有他預料的那麽嚴重。不過,那時的他仍然認為中國難以獨善其身,中國房地產一定會有一場地震。
同年,他去了美國,在那裏他看見了一個產品,喬布斯所創的蘋果公司所推出的iphone,那時,iphone已成為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的第三大手機製造商。
杜德宇深深地被這款產品所吸引了,他知道幾乎每一次經濟危機過後都會有一個新的產業出現,進而帶動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如曾經的互聯網革命,他認為這部小小的iphone一定會帶來一場新的it革命。
這時的杜德宇對it行業還一竅不通,他隻是有所感覺,並沒有認真地驗證過。迴國之後,杜德宇便尋求自己的人脈資源,惡補it知識。那時,杜德宇的父親已經在京任職,憑借杜德宇的關係網,他找到了幾個it界的朋友開創了這家大德公司,從電腦軟件做起,逐漸地向移動互聯轉行。
憑借父親的關係,杜德宇的公司很快就在北京紮下了跟,但是,他希望公司能撲向全國。於是他找來了準備來京發展的王福,挖來了另一家軟件公司的銷售地區經理楊廣。杜德宇看人的本領也實在讓人欽佩,這兩個人對於大德公司撲向全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短短的1年多,公司已經在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有了業務往來。
同時,杜德宇也在觀察著市場,準備轉戰移動互聯。
不過,人人都有缺點,杜德宇對於it的敏感度沒有如其他行業那麽獨到。直到2011年,他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來進軍移動互聯網。另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幾乎要完全依靠市場,他曾有的人脈在此項事業發展上的幫助十分有限也是他難以轉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杜德宇在用人方麵也十分厲害。在王福的派遣上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於這個曾經的校友,他沒有盲目的提拔,而是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地方,這不僅造就了企業,也造就了王福。同時當公司做大,需要王福和楊廣同時迴到總部的時候,他並沒有讓與自己關係更密切的王福任一把手,而是選擇了楊廣。
因為他知道王福天生傲慢自大,如果讓楊廣任副職,他的建議將毫無作用,隻能出現王福攬權的局麵。別外,出生富貴的王福還不夠成熟,在大的戰略策劃上還有不足,作為楊廣的副手是要讓其有機會學習和成長。在企業的運行中,用人應該是最重要的,用好一個人能頂百人,若用不好,則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這在公司的曆史上是被無數次證明過的。
杜德宇的這次任職讓王福有些不滿意,這也導致了他對楊廣的不服,他不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如楊廣。在最初的市場戰略策劃上,二人意見經常相左。
不過長時間下來,王福認識到了楊廣的過人之處,他開始細心思考,虛心學習。
杜德宇無疑在識人用兵上堪稱伯樂。在天下大事的把握上堪稱天才。他對於整個大經濟洞察折服著這個傲慢的王福。
不過即使是王福敬佩的二人,即使王博濤和杜德宇有則常人沒有的天賦,可是王福依然認為自己的能力遠超這兩人。很難想象如此傲慢的王福會真的心甘情願地當楊廣的副手,事實也是如此,王福想要取而代之。
他在上大學期間就已經預測到了中國市場的一些變化,1998年,還在讀大學的杜德宇見證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到來,那時的他對索羅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苦功經濟學。
不久,他便展現了他那驚人的遠見天賦。他認為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讓亞洲的四小龍、四小虎元氣大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恢複。然而中國政府這個大後台讓中國的經濟沒有受到亞洲危機的影響,尤其是與國際炒家在港幣爭奪戰上的全麵勝利更是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實力,另外,再加上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一定會讓中國成為世界的加工廠。因此,1998年的冬天,他就向父親情願要下海經商。然而,他的父親卻堅決的拒絕並嚴厲地斥責了他。杜德宇的第一次從商願望被澆滅。
2000年,杜德宇大學畢業,當時,他認為東南沿海逐漸發展起來的製造產業一定會繼續蓬勃發展,這就需要大量的工業用電。而中國是一個煤炭大國,火力發電占到發電的絕大部分,這樣,煤炭行業一定會迎來一個繁榮的春天。並且,杜德宇的父親當時所任職的省份是一個煤炭大省,借助父親省領導的身份更是如魚得水。不過這次,他再次遭到了父親的拒絕,原因是他的父親希望盡量避免自己的兒子在自己所管轄的省份從事敏感的行業。他更希望杜德宇可以出國深造。杜德宇第二次的從商願望別澆滅。
2000年杜德宇出國留學,次年他認識了王福。他在第一次接觸王福的時候就知道此人可成大器,因此,那時的他就一直很照顧這位學弟。
2003年杜德宇迴到國內,這次他想做的是房地產行業,見識了國外房地產市場的他認為1998年政府推行的住房貨幣化,停止實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一定會讓中國的房地產產業複蘇,同時允許商業銀行開展住房按揭貸款的服務,以及央行連續七次降低存貸款利率的舉動更會讓整個房產興起,促進房價大漲。這次,杜德宇的父親沒有反對,因為通過前兩次的驗證。他認可了兒子獨到的眼光,他決定讓杜德宇試一試。
到了2007年,靠著父親的關係,杜德宇的房地產企業做的十分繁榮,在他所在的省份也可為是數一數二。不過居安思危的他並沒有十分興奮,他知道任何一個公司、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他深知美國繁榮之後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日本崛起之後的經濟大衰退。也深知那些曾經繁榮過的企業是如何倒閉的。他覺得全球經濟已經繁榮快十年了,很快就會有一場經濟危機降臨,這是經濟的規律,永恆不變的規律。同時,他當時也認為這次危機一定會讓全球化的中國也深陷泥潭,中國的房地產也許會因此而受到很大重創。
到了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果然發生,杜德宇沒有想到這次危機會這麽快,他也沒想到這次危機對於中國的影響並沒有他預料的那麽嚴重。不過,那時的他仍然認為中國難以獨善其身,中國房地產一定會有一場地震。
同年,他去了美國,在那裏他看見了一個產品,喬布斯所創的蘋果公司所推出的iphone,那時,iphone已成為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的第三大手機製造商。
杜德宇深深地被這款產品所吸引了,他知道幾乎每一次經濟危機過後都會有一個新的產業出現,進而帶動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如曾經的互聯網革命,他認為這部小小的iphone一定會帶來一場新的it革命。
這時的杜德宇對it行業還一竅不通,他隻是有所感覺,並沒有認真地驗證過。迴國之後,杜德宇便尋求自己的人脈資源,惡補it知識。那時,杜德宇的父親已經在京任職,憑借杜德宇的關係網,他找到了幾個it界的朋友開創了這家大德公司,從電腦軟件做起,逐漸地向移動互聯轉行。
憑借父親的關係,杜德宇的公司很快就在北京紮下了跟,但是,他希望公司能撲向全國。於是他找來了準備來京發展的王福,挖來了另一家軟件公司的銷售地區經理楊廣。杜德宇看人的本領也實在讓人欽佩,這兩個人對於大德公司撲向全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短短的1年多,公司已經在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有了業務往來。
同時,杜德宇也在觀察著市場,準備轉戰移動互聯。
不過,人人都有缺點,杜德宇對於it的敏感度沒有如其他行業那麽獨到。直到2011年,他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來進軍移動互聯網。另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幾乎要完全依靠市場,他曾有的人脈在此項事業發展上的幫助十分有限也是他難以轉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杜德宇在用人方麵也十分厲害。在王福的派遣上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於這個曾經的校友,他沒有盲目的提拔,而是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地方,這不僅造就了企業,也造就了王福。同時當公司做大,需要王福和楊廣同時迴到總部的時候,他並沒有讓與自己關係更密切的王福任一把手,而是選擇了楊廣。
因為他知道王福天生傲慢自大,如果讓楊廣任副職,他的建議將毫無作用,隻能出現王福攬權的局麵。別外,出生富貴的王福還不夠成熟,在大的戰略策劃上還有不足,作為楊廣的副手是要讓其有機會學習和成長。在企業的運行中,用人應該是最重要的,用好一個人能頂百人,若用不好,則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這在公司的曆史上是被無數次證明過的。
杜德宇的這次任職讓王福有些不滿意,這也導致了他對楊廣的不服,他不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如楊廣。在最初的市場戰略策劃上,二人意見經常相左。
不過長時間下來,王福認識到了楊廣的過人之處,他開始細心思考,虛心學習。
杜德宇無疑在識人用兵上堪稱伯樂。在天下大事的把握上堪稱天才。他對於整個大經濟洞察折服著這個傲慢的王福。
不過即使是王福敬佩的二人,即使王博濤和杜德宇有則常人沒有的天賦,可是王福依然認為自己的能力遠超這兩人。很難想象如此傲慢的王福會真的心甘情願地當楊廣的副手,事實也是如此,王福想要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