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楊廣的話顯然讓吳建國有些心動了,不過,他的謹慎依然讓他不敢大意,他說道:“說句實話,安裝管理係統是少數董事的意思,我本人並不是太認可,晉寶集團發展了這麽多年,一直處於山西省領先地位,管理的方式方法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光憑借一個管理係統的提升會給公司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和運營方便還有待商榷。也有部分管理人員和我說過,對於煤炭這種資源性行業來說,管理的科學化所帶來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安裝管理係統也隻是名義上好聽,實際上是浪費公司的財力和精力。”


    這句話顯示出了吳建國對於管理現代化認識的不足,楊廣不知道這是他的真實想法,還是故意要找個理由為難自己。不過,無論什麽原因,他都要對吳建國的誤解進行解決。好在前一天,楊廣、夏暮晨等人已經從多個方麵做出了總結,形成了解決此問題的思路。於是,他說道:“資源性企業雖與製造業不同,但是本質是一樣的,都要節省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都要符合經濟規律,恕我直言,晉寶集團雖然是山西省的重點煤炭資源企業之一,但是如果不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單單靠過去的經驗發展,很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危險。”


    “哦?說來聽聽。”楊廣的結論讓吳建國頗有幾分意外,他到想聽一聽,這個從未開過煤礦的人會有什麽“獨到”的見解。


    楊廣理了理思路,說道:“這第一個危機就是市場危機。從2002年到現在,煤炭行業已經迎來了十年的好行情,其主要歸因於我國經濟這十年的高速發展。據統計,這十年我國gdp年增長率均在9%以上,而這樣高速發展的經濟主要歸功於兩大馬車,出口和房地產。不過,這樣的好行情可能馬上就要結束了。自從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以來,我國的出口業就麵臨著困境,現在,歐洲和美國都沒有走出低迷的泥潭,我國的一大批出口型製造企業已經被迫減產、停產,甚至倒閉。如果去東南沿海看一看,很容易發現有許多製造企業已經關門歇業了,這就造成了工業用電量的大幅度縮減。煤炭的使用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用於工業用電的,這自然會導致煤炭需求量的減少。再說房地產業,現階段我國政府已經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大規模的調控了,雖然目前來說房地產依然保持增長,但是市場動力已經嚴重不足。如今,大規模的炒房團已經消失,高房價完全是由剛需來支撐著,從投資規律的角度分析,剛需是接過房地產增長的最後一棒。現在的情況充分地說明了房地產的上漲動力已經嚴重不足,當剛需得到滿足時,房地產行業很有可能急轉直下,即使不考慮房價可能的大幅下滑,開放商們也會減緩房產的開發,到時候,各地的建設工程定會減少,從而導致建材需求量的降低,進而會使建材行業的煤炭需求量下降。關於房地產行業的危機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業內多位專家的預測。出口和房地產兩大經濟支柱的萎靡也一定會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當然,對於煤炭行業則是更大的衝擊。所以說煤炭業有可能麵臨一輪嚴峻的考驗。類似的煤炭業危機在曆史上也出現過,一個是在1998年,另一個是在2008年。在2008年由於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我國產品出口增速急劇下滑,市場出現了萎縮勢頭,國內生產用電量劇減,煤炭行業因而也出現了煤炭積壓現象。不過,好在國家果斷出台了4萬億的投資,後來又有‘鐵、公、基’建設掀起的高潮,使得經濟沒有下滑,煤炭行業才沒有較大的波動。而這次煤炭行業的危機可能更像是1998年的那次。我想,吳總您是經曆過那次危機的,也應該心有餘悸,當時,我國國內經濟結構出現重大失衡,經濟發展速度突然放緩,煤炭市場需求嚴重不足,整個煤炭行業陷入極度困難的境地,很多煤礦在那之後都破產倒閉了。今天的煤炭行業很有可能再次麵臨那樣的危機。到時候,如果不能采取降低成本的管理策略,很有可能使得部分煤企關門倒閉。”


    吳建國沒有想到,楊廣作為一個煤炭行業的門外漢竟然會對煤炭行業如此了解,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楊廣對於煤炭行業的解讀竟然和他預測的一模一樣。隨著煤炭行業走過了興盛的十年,吳建國越來越擔心煤業可能會迎來一輪新的寒冬,每次當他和煤炭業的其他人探討此事時都會遭遇對方的不屑,說他是杞人憂天。吳建國萬萬沒想到,一個外行人竟然會有和自己一樣的遠見,所以此時的他開始重視起楊廣來,剛剛對楊廣的懷疑也漸漸淡去了。


    楊廣接著說道:“這第二個危機就是政策危機。山西省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因煤而富,也因煤而困。過去,全省煤礦麵臨多、小、散、亂,礦難頻發,環境汙染嚴重的局麵,所以,從2009年3月以來,山西省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煤炭資源整合,以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資源浪費,杜絕礦難頻發,加強環境治理。政府以某種硬指標搞了“一刀切”,即煤炭企業要麽具備年產300萬噸,而且至少有一個年產120萬噸的機械化開采礦井,要麽企業規模不低於每年300萬噸,礦井規模不低於每年90萬噸。這種名義上的“大進小退”,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國進民退”。我想,吳總您應該比我更能體會到這一點。從2009年到現在,山西省的煤炭行業已經基本成為了國營企業的天下。雖然這次改革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礦難相比過去少了許多,汙染沒有過去嚴重了,但是卻讓私營煤企苦不堪言。此外,這還帶來了一個潛在的危機,如果經濟下滑,市場需求放緩,煤炭價格下跌,減產保價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正常反應,但是,重組後的大型國有煤企帶有很多政治與社會責任,與市場經濟體製中政企分開的現代企業製度相悖,另外,重組以後的山西煤炭國有企業一旦停產或減產,也可能造成工人的失業,影響社會穩定。所以,國企煤礦是萬萬不會減產限產的。如果經濟真的因為對外出口下降和房地產業的萎靡而下滑,國營企業又不肯減產,那麽煤炭行業將會麵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煤炭價格將大幅下滑。國家不采取保護國企的措施尚好,如果國家再走過去保護國營企業的老路,那麽對私營煤炭企業來說,將會是雪上加霜。”


    這一點是吳建國所沒有想到的,他曾經質疑過山西省的煤炭資源整合,可是卻沒有分析過此次改革可能帶來的嚴重影響。此時聽見楊廣的分析,他也覺得非常有道理,作為奮鬥在一線的煤老板,他比外行人更能感受到煤炭資源整之後私營煤炭企業所感受到的陣陣寒意。他也相信,如果經濟真的下滑,那麽煤炭行業也會如楊廣所預測的那樣出現嚴重的困境。此時的吳建國對楊廣更加敬佩了,他是個愛才的人,看見年輕人竟然有如此遠見,他頗為重視。吳建國誠懇地說道:“沒想到,楊經理作為一個外行人竟然把煤炭行業看得如此透徹,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人才輩出啊,關於煤炭資源改革可能帶來的危機是我這個經營煤炭多年的人都沒能分析到的。”


    事實上,楊廣起初也沒有對於煤炭資源改革的事件有所重視,甚至他對於這個改革都沒太注意過,對於此次整合可能帶來的危機還是由夏暮晨所做的分析,此時聽見吳建國的讚許,又想到了夏暮晨的功勞,楊過心中默默地讚許了夏暮晨的智慧,他說道:“吳總過謙了,我也隻是因為經常與煤炭企業的朋友打交道,所以對煤炭行業有一點了解而已,有分析不對的地方還請吳總指出。”


    “楊經理謙虛了才是,說句實話,起初我還有些小瞧你們團隊,現在,與楊經理接觸過後,真的讓我有些刮目相看了,實不相瞞,我對煤炭行業的前景也有幾分悲觀,可是卻始終沒有人認可我的預測,沒想到一個外行人竟然和我有著一樣的遠見,哈哈,今天我可算是遇上知己了。”吳建國是個快言快語之人,說話也毫不隱瞞。


    這句話讓楊廣有些受寵若驚,之前,他還擔心在一個煤炭大佬麵前大談煤炭行業的前景是否會讓其感到反感。如果不是因為已經知道了吳建國有要放棄安裝管理係統的念頭,楊廣是絕對不會冒這樣的風險的。如果他的觀點得不到對方的認可,那麽很有可能被對方認為是膚淺,沒有城府。楊廣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此下策的。可是,沒有想到,他的觀點竟然得到了吳建國充分的認可,楊廣高興地說道:“真沒想到吳總有和我一樣的看法。”


    “是啊,2000年左右是煤炭行業的最艱難時期,那時,我都沒有對這個行業失去過信心,可是,不知道為什麽,伴隨著煤炭行業的興盛,我反而擔心了起來,業內的很多人都說我是杞人憂天,不過,我就是覺得應該未雨綢繆。所以,我經常研究國內國外的經濟走勢,這讓我從理論上印證了自己的觀點,可是,在危機沒有出現之前是不可能得出真正的結論的,更何況我身邊大多數的朋友都不認同我的觀點。因此,有時我也感覺是否自己真的多慮了。”吳建國若有所感地說道。


    “吳總能居安思危是非常正確的,您的看法也是非常有遠見的,任何一個行業、一個領域都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長、高迴報,任何一個行業也都是有經濟周期的。煤炭行業已經沐浴了十年的春風,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已經到達經濟的拐點了。”馬凱說道。


    “嗯,這可能正是我的擔憂所在。”吳建國思考了一下緊接著說道:“既然楊經理把煤炭行業分析的如此透徹,那麽,您再說說行業的興衰與我們是否安裝管理係統有什麽關係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創業謎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曉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曉樹並收藏創業謎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