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峰的父親此時正麵臨著艱難的抉擇,他正徘徊於如何選擇李峰未來的人生軌跡。


    前些年他是希望讓李峰出國留學繼續深造的,但卻遭到了李峰的堅決反對,兩人因此甚至發生過激烈的爭論。後來,勸說不成的李父隻好決定讓兒子畢業之後繼承自己的家業。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李峰的父親又有了新的想法。


    雖然他的房地產公司在該省還是比較有實力的。但是,和那些全國性的大地產公司相比,它還是差了一大截,另外,房地產這種行業,做到最後隻能是個空殼,因為它沒有後生的產業來支撐。


    在近些年,房地產行業之所以可以成為一種熱潮,首先,是因為政策的原因,分稅製改革所帶來的影響使得土地出讓的部分收入可以歸入地方政府,形成了土地財政,這讓地方政府對高地價非常曖昧,地價的上漲進而帶動了房價增長,因為高房價既能帶來地方財政收入,又能拉動地方gdp增長,提高市領導的個人政績。其次,房屋市場化改革後,銀行為了追求利益而放寬了房貸,這樣,剛性需求使得許多買不起房的人可以通過貸款的方式進行購房,而房產商也可以通過貸款來增加自己的現金流去購買土地。然而土地畢竟是有限的,大量的房屋和土地需求,以及有限的供給助推了房價的進一步上漲。再次,貨幣的超發,再加上沒有一個好的投資渠道去吸收這些超發的貨幣,使得樓市成為了吸納流動資金的主要“池子”。然後,是觀念的影響,傳統觀念對房子的推崇使得房產成為大多數家庭資產增值保值的首選,同時也是一個家庭必備的財產。最後,當然也離不開市場的炒作,以溫州商人為代表的整個炒房市場,讓房價節節攀升,永不下落。


    然而,近些年房價的“突飛猛進”,已經使得絕大部分的地區出現了房產泡沫。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低迷還記憶猶新,政府不可能對房產泡沫的膨脹坐視不管。即使不考慮泡沫會突然破裂,一些政策的出台或者相關方麵的改革,再加上剛需逐漸的減少,使得房產不再如曾經般暴利,這就很有可能掀起一場房地產行業的大洗牌——一線城市房價依然堅挺,但是二、三線城市就很難確定,擁有資金保障並占地利優勢的全國性大地產公司尚能生存,而一些地方性的地產企業很有可能無法走過“嚴冬”。因此,在不確定自己的公司是否能夠長久生存的情況下,李峰的父親暫時還不想讓兒子李峰繼承家業。


    李峰的父親此時有兩種想法。一是讓李峰從政,以他的財力和人脈,在一些政府機關或是事業單位給李峰安排一個事業編還是非常容易的,這樣,李峰便可在政途上有所建樹。二是提供資金,讓李峰創業。李峰的父親擁有財力,也有從商的經驗,由他來扶持兒子開創事業肯定會讓李峰少走不少的彎路。


    不過,李父也始終猶豫著這兩個選項,它們雖然看似各有各的好處,但是也同樣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前者,雖然穩定,但卻並不符合李峰的性格特點,機關工作需要心計,需要玩弄權術,需要表裏不一,這些都不是李峰所擅長的東西,並且,在體製的內部根本不可能允許一個喜歡改變規則的人生存,而李峰恰恰就是這樣的人。


    而後者,麵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李峰的父親對自己的兒子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他是否擁有商業才能,以及他是否有吃苦的毅力,李父還不得而知,在這些未知數還未確定之前,他不願冒這樣的風險,因為他知道,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路徑的選擇是多麽的重要。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麽李峰的父親在自己兒子的事業選擇上會如此慎重,甚至是有些過分的謹慎。


    也許,英國的一檔名為《56up》的記錄片可以給出我們些許答案。


    這是一個很棒的紀錄片,它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從7歲開始,每7年拍攝一次,直到56歲,在幾十年的跟中記錄後,該紀錄片的導演最終似乎證實了他最初的猜測——不同階層社會的人是很難逾越到其他階層的(上層階層的子女長大後依然是上層社會的人,中層階層的子女長大後依然是中層社會的人,下層階層的子女長大後仍然是下層社會的人),當然也有部分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或者由於種種原因,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但是,他們隻占極少數。


    這種現象會出現的原因不隻是由於父母為他們提供了不同的平台,更是由於思想本身的差異,在不同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兒童有著不同的思想,有著不同的社會認識,也有著對事業選擇的不同傾向。這些差異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顯示了出來,上層階層讀私立學校的小孩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他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比如成為著名律師、醫生等等。中產階層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或知道會有什麽樣的職業選擇,女孩子則想著長大之後嫁人生子。而在窮人區或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則談不上有什麽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父親,甚至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也進入了他們的願望清單。這些思想在他們今後人生的發展道路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後來的職業選擇上,不同階層的人也截然不同,上層階層的人選擇了律師等一些收入高、受人尊敬的職業,中層階層大多選擇了教師等中等收入的職業,並且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而底層階層的人則做著普通的服務性工作,甚至與失業常伴。


    從某種角度來講,職業是男人的第二條生命,職業的選擇決定著不同人的生命軌跡,有很多人忙於迅速賺錢而忽視了繼續深造,他們不知道自己所打下基礎的深度將決定著未來事業大廈的高度,也有些人耐不住等待而不做長遠的打算,隨意去選擇了一份事業,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事業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它將決定你整個人生的走勢。


    遺憾的是,在不同階層的人對這一點的認識並不相同,上層階層的父母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對子女進行正軌化的教育和引導,而下層階層卻無法認識到這一點,在他們的心中,隻要子女有份工作可以養活自己就足夠了。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不同的思想決定了子女未來的不同人生軌跡。


    李峰的父親在選擇自己孩子的事業發展道路上深知事業選擇的重要性,磨刀不誤砍柴工,他寧可稍遲一些決定,深思熟慮,看清大勢後再做選擇,也不願做出錯誤的判斷。


    遺憾的是,李峰並不知道父親的這些想法,二人從未對此事進行過交流。李峰本打算在畢業之後直接進入父親的公司,但是在畢業前夕,父親卻從未提起過安排李峰進入公司的事情。如今,畢業已有半個多月,李峰內心有些煩躁,他不知道父親到底在等什麽,雖然現在的自己吃喝不愁。但是,一直不做事總會有種荒廢時光的感覺,他此次來北京也是因為閑來無事才要散散心的。


    幾人一邊吃一邊聊,飯局結束時都已經到了下午3點多,飯後,四人決定打打牌,所以又迴到了李峰和馬嚴所住的酒店,開了一間帶麻將機的房間。


    在上大學的時候,幾人就酷愛打麻將,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打麻將的規矩卻差不多,這次剛好籌夠了四個人,消遣娛樂的同時也是對大學生活的一種迴憶。


    有人說了解一個人的品德就要和他去賭博,看看他輸了之後的樣子,這句話並不全對,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夏暮晨等人都是牌品很好的人,所以可以玩到一起去,這也是為什麽他們寢室很少出現矛盾而且十分團結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很多友情都是建立在遊樂項目上的,比如麻將、電子遊戲、體育運動等,擁有共同愛好的人更容易成為朋友,甚至知己。這些娛樂項目在增添彼此交流內容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加深著彼此的感情。所以很多“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會十分孤獨,因為他們不喜歡娛樂,因此也無法結交朋友。


    四個人這次的麻將打了很久很久,直到第二天天亮才結束,李峰雖然有錢,但是介於其他三人的資金有限,所以大家平時玩得並不是很大,每次牌局結束也沒有多大的輸贏。不過,夏暮晨今天卻有些點兒背,三家贏他一家,雖然隻輸掉了300多塊,但是對於這時的夏暮晨來說卻是不小的損失了,他不得不為今後的生活費另謀出路。


    牌局結束,四個人躺便在賓館睡著了,再次醒來時已是周日的中午。四個人吃過午飯後便各自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創業謎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曉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曉樹並收藏創業謎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