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圖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頭中有事物的形象,常常出現。
薑紹書《韻石軒筆記》中說,見過一塊石頭,上麵有太極圖的紋樣。
這還是石頭紋理呈螺旋形,偶然分為黑白兩色而已。
顏介子曾經見過一塊英德產的石硯,上麵有白色線紋,成為“山高月小”四個字,筆畫分明。
這白色線紋一直透入石硯背後,隱隱約約還像字的反麵,隻是模糊不清,點折撇捺不很分明而已。仔細地察看,這幾個字並非嵌鑲也非雕刻,更不是染上去的,真是天然生成,這不是更奇異嗎!
山嶺和大地是共存的,石頭與山嶺也是共存的,哪裏有開天辟地的時候,就預先知道有程邈的隸書呢?兢預先知道有蘇東坡的《赤壁賦》呢?即使是山嶺孕育了這塊石硯,時代在宋以後,那麽又是誰模仿了程邈的隸書?又是誰題了蘇東坡《赤壁賦》中的字句?可見天然物象的巧妙,真是無所不有!精華匯集,自成文章,並不是常理所能理解的。
世間流傳的河圖洛書,出現在北宋,唐以前沒有出現過。
河圖上有黑白圓圈五十五個,洛書上有黑白圓圈四十五個。據孔安國《論語注》說,河圖就是八卦。
(孔安國《論語注》已經失傳,這裏引用的是何晏《論語集解》一書中曾引用過的材料。)這是說,孔夫子的學說,本來沒有這種五十五點的河圖,陳摶又從何處得到呢?至於洛書,既然叫做書,應當有文字,卻也是四十五個圈,和河圖相同,這應該稱為洛圖,不能稱為洛書。係辭又怎能別稱為書呢?劉向、劉歆、班固等人都說洛書有文字,孔穎達《尚書正義》還詳細地記載了洛書的字數。
(<>
看到這個石硯,知道石頭的紋理形成文字,是確鑿可信的,不能偏信盧辨晚出的說法(明堂九室法龜文,首先出於北齊盧辨的《大戴禮注》。朱子以為是鄭康成的說法,是偶然記錯了)。
就以為太乙九宮真是大禹神所傳授的。(現在的術士所用的洛書,是太乙行九宮法,出於《易緯?乾鑿度》,也就是《漢書?藝文誌》所說的太乙家,當時本來就不叫洛書。)《閱微草堂筆記》
薑紹書《韻石軒筆記》中說,見過一塊石頭,上麵有太極圖的紋樣。
這還是石頭紋理呈螺旋形,偶然分為黑白兩色而已。
顏介子曾經見過一塊英德產的石硯,上麵有白色線紋,成為“山高月小”四個字,筆畫分明。
這白色線紋一直透入石硯背後,隱隱約約還像字的反麵,隻是模糊不清,點折撇捺不很分明而已。仔細地察看,這幾個字並非嵌鑲也非雕刻,更不是染上去的,真是天然生成,這不是更奇異嗎!
山嶺和大地是共存的,石頭與山嶺也是共存的,哪裏有開天辟地的時候,就預先知道有程邈的隸書呢?兢預先知道有蘇東坡的《赤壁賦》呢?即使是山嶺孕育了這塊石硯,時代在宋以後,那麽又是誰模仿了程邈的隸書?又是誰題了蘇東坡《赤壁賦》中的字句?可見天然物象的巧妙,真是無所不有!精華匯集,自成文章,並不是常理所能理解的。
世間流傳的河圖洛書,出現在北宋,唐以前沒有出現過。
河圖上有黑白圓圈五十五個,洛書上有黑白圓圈四十五個。據孔安國《論語注》說,河圖就是八卦。
(孔安國《論語注》已經失傳,這裏引用的是何晏《論語集解》一書中曾引用過的材料。)這是說,孔夫子的學說,本來沒有這種五十五點的河圖,陳摶又從何處得到呢?至於洛書,既然叫做書,應當有文字,卻也是四十五個圈,和河圖相同,這應該稱為洛圖,不能稱為洛書。係辭又怎能別稱為書呢?劉向、劉歆、班固等人都說洛書有文字,孔穎達《尚書正義》還詳細地記載了洛書的字數。
(<>
看到這個石硯,知道石頭的紋理形成文字,是確鑿可信的,不能偏信盧辨晚出的說法(明堂九室法龜文,首先出於北齊盧辨的《大戴禮注》。朱子以為是鄭康成的說法,是偶然記錯了)。
就以為太乙九宮真是大禹神所傳授的。(現在的術士所用的洛書,是太乙行九宮法,出於《易緯?乾鑿度》,也就是《漢書?藝文誌》所說的太乙家,當時本來就不叫洛書。)《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