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有郭嘉的新消息了。”
“快說,郭嘉現在在何處?”
趙徽騰地一聲,站了起來,很是激動。
在趙徽準備征討遼東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送來郭嘉的情報。
當時郭嘉剛剛投奔了袁紹。
趙徽因為征伐遼東的問題,隻能暫時放下。
等到公孫瓚退走後,趙徽又得知,郭嘉已經離開了袁紹了。
此時的郭嘉,不過剛好二十出頭,他又不是豪門大族出生。
而袁紹帳下,早已人才濟濟,郭嘉根本不得重用。
有本事的人,想要讓他老老實實的從底層做起,真的很難。
郭嘉在袁紹處,差不多待了半年左右。
一是看到了袁紹的為人,二是自己得不到重用。
也是因為郭嘉沒有得到重用,才會下定決心離開袁紹。
作為一個立誌要輔佐明主的人來說,得不到重用,就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
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就不能證明自己。
郭嘉離開袁紹就是必然的結果。
離開袁紹的郭嘉,並沒有馬上選擇自己的下一位要輔助的君主。
在袁紹這裏,讓初出茅廬、熱血沸騰的郭嘉,稍微冷靜下來。
使得他明白了,即使他有才華,但是他的年齡以及身份,都不能給他加分,很難得到別人的重用。
沒有誰一看到郭嘉,就認定郭嘉有驚天動地之才。
就是荀彧程昱向曹操推薦郭嘉的時候,曹操也以為兩人是在糊弄他。
還是在親自和郭嘉談論一番,才確定郭嘉不凡,有大才。
那一番談論,是曹操在考郭嘉,同時也是郭嘉在選曹操。
“郭嘉離開冀州後,迴到潁川陽翟的老家。”徐庶道。
他並不明白,趙徽為何如此重視郭嘉。
郭嘉現在的名聲,也就隻是在他老家那一帶,才有點名氣。
若真已經名滿天下,袁紹就算不重用他,也不會讓他輕易離開。
袁紹內心高傲,但是卻又非常重視自己的名聲。
真的一個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因為不被重用而離開,對袁紹的名聲也有很大的影響。
趙徽很早之前,就派人去打探郭嘉的消息了。
隻是當初的郭嘉,一直在山中苦讀,趙徽並沒有打聽到他的消息。
好在還是從袁紹那裏打聽到了郭嘉的消息。
“元直,你準備一下,馬上與我一起前往潁川。”趙徽道。
徐庶也是潁川人,隻是他是長社人,而郭嘉是陽翟人。之間也是隔著數百裏。
徐庶殺人離家的時候,郭嘉才十幾歲,在山中苦讀,所以雖然都是潁川郡的人,但是徐庶之前並未聽說郭嘉之名。
郭嘉年少的時候,也很少留在潁川,更多時候是在兗州求學。
這個時候,在潁川徐庶的名氣,比郭嘉的名氣要更大。
那個時候,徐庶為友殺人,幾乎整個潁川的人都知道了。
徐庶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迴去了。
畢竟他之前屬於逃犯。
但是現在,他已經是趙徽的屬官,沒有人會再抓著他之前的罪名。
殺人償命這句口號,更多的是看人的身份。
無權無勢的人,自然就隻能償命。
特權在這個社會,永遠都會存在。
以前徐庶不敢迴去,現在聽到趙徽的話後,徐庶很是激動,應了一聲後,馬上去收拾行李了。
這幾年,他心中真的非常後悔。
徐庶不像典韋,他殺人後獨自逃亡,留家中老母無人照顧。作為兒子,徐庶真的感覺非常對不起自己的母親。
如果能夠重來,他絕對不會怒而殺人。
而典韋,就算重新來過,他還是會選擇殺人,雖然在山中過了幾年,但是他從未後悔過。
徐庶雖然棄武從文了,但是他以前的本事,並沒有完全落下。
雖然不願意在動手殺人,但是練武同樣可以強身健體。
幽州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不過都是一些小事。漸漸趨於穩定的幽州,趙徽離開一段時間問題不大。
太史慈等人,完全能夠看好家,不會出現大的亂子。
郭嘉這樣的人,不可能隨便來一個人邀請他,他就點頭跟人走了。
即使趙徽派徐庶來,也沒有把握說服郭嘉加入自己的陣營。
有過一段不算好的君臣關係,郭嘉對選擇主公有了更多的考慮。
在這之前,郭嘉和很多名士一樣,將袁紹列為他們的第一個選擇。
第一次的選擇,沒有讓自己滿意,第二次的選擇,將會更加謹慎。
經常跳槽的人,總歸是會給後麵的老板,帶來不好的印象。
投奔了那麽多人,最後都灰溜溜的離開。
到底是投奔的人不行,還是自己的能力有問題。
趙徽和徐庶出發了。
兩人的行蹤是保密的。
除了趙徽身邊的少數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趙徽現在的身份,和當初已經是天差地別。
不管是曹操袁紹,還是其他諸侯,現在都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
如果讓人知道,趙徽喬裝出行,身邊沒有多少人保護。
行蹤暴露後,肯定會派殺手前來暗殺。
特別是袁紹,趙徽不得不防。
以前沒有人會特別去在意趙徽。
而現在,趙徽每一次外出,都等於是在給別人機會。
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他們如今都不會在獨自外出了。
每一次出行,身邊都是跟著無數護衛,不會留下一處空隙。
從荊軻刺秦開始,天下就從不缺少厲害的刺客。
趙徽自身實力強,隻要小心提防,普通的刺客,很難傷到趙徽。
除非是被一群高手給圍住了。
趙徽不管是偵察,還是反偵察的意識都非常好。
想要刺殺他的人,很難能夠靠近趙徽而不被發現。
趙徽沒有再起黃獅子。
他的身份最好不要被人發現,而黃獅子太引人注目了。
即使不知道趙徽身份,也難免有人生出窺視之心。
之前在洛陽的時候,董卓手下的士兵,就想強搶黃獅子。
這一次去潁川,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說服郭嘉。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趙徽和徐庶非常低調。
各自背著一個小包裹,身下騎的也隻是普通的戰馬。
數千裏路,趙徽再低調,也不可能用兩條腿走過去。
“快說,郭嘉現在在何處?”
趙徽騰地一聲,站了起來,很是激動。
在趙徽準備征討遼東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送來郭嘉的情報。
當時郭嘉剛剛投奔了袁紹。
趙徽因為征伐遼東的問題,隻能暫時放下。
等到公孫瓚退走後,趙徽又得知,郭嘉已經離開了袁紹了。
此時的郭嘉,不過剛好二十出頭,他又不是豪門大族出生。
而袁紹帳下,早已人才濟濟,郭嘉根本不得重用。
有本事的人,想要讓他老老實實的從底層做起,真的很難。
郭嘉在袁紹處,差不多待了半年左右。
一是看到了袁紹的為人,二是自己得不到重用。
也是因為郭嘉沒有得到重用,才會下定決心離開袁紹。
作為一個立誌要輔佐明主的人來說,得不到重用,就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
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就不能證明自己。
郭嘉離開袁紹就是必然的結果。
離開袁紹的郭嘉,並沒有馬上選擇自己的下一位要輔助的君主。
在袁紹這裏,讓初出茅廬、熱血沸騰的郭嘉,稍微冷靜下來。
使得他明白了,即使他有才華,但是他的年齡以及身份,都不能給他加分,很難得到別人的重用。
沒有誰一看到郭嘉,就認定郭嘉有驚天動地之才。
就是荀彧程昱向曹操推薦郭嘉的時候,曹操也以為兩人是在糊弄他。
還是在親自和郭嘉談論一番,才確定郭嘉不凡,有大才。
那一番談論,是曹操在考郭嘉,同時也是郭嘉在選曹操。
“郭嘉離開冀州後,迴到潁川陽翟的老家。”徐庶道。
他並不明白,趙徽為何如此重視郭嘉。
郭嘉現在的名聲,也就隻是在他老家那一帶,才有點名氣。
若真已經名滿天下,袁紹就算不重用他,也不會讓他輕易離開。
袁紹內心高傲,但是卻又非常重視自己的名聲。
真的一個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因為不被重用而離開,對袁紹的名聲也有很大的影響。
趙徽很早之前,就派人去打探郭嘉的消息了。
隻是當初的郭嘉,一直在山中苦讀,趙徽並沒有打聽到他的消息。
好在還是從袁紹那裏打聽到了郭嘉的消息。
“元直,你準備一下,馬上與我一起前往潁川。”趙徽道。
徐庶也是潁川人,隻是他是長社人,而郭嘉是陽翟人。之間也是隔著數百裏。
徐庶殺人離家的時候,郭嘉才十幾歲,在山中苦讀,所以雖然都是潁川郡的人,但是徐庶之前並未聽說郭嘉之名。
郭嘉年少的時候,也很少留在潁川,更多時候是在兗州求學。
這個時候,在潁川徐庶的名氣,比郭嘉的名氣要更大。
那個時候,徐庶為友殺人,幾乎整個潁川的人都知道了。
徐庶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迴去了。
畢竟他之前屬於逃犯。
但是現在,他已經是趙徽的屬官,沒有人會再抓著他之前的罪名。
殺人償命這句口號,更多的是看人的身份。
無權無勢的人,自然就隻能償命。
特權在這個社會,永遠都會存在。
以前徐庶不敢迴去,現在聽到趙徽的話後,徐庶很是激動,應了一聲後,馬上去收拾行李了。
這幾年,他心中真的非常後悔。
徐庶不像典韋,他殺人後獨自逃亡,留家中老母無人照顧。作為兒子,徐庶真的感覺非常對不起自己的母親。
如果能夠重來,他絕對不會怒而殺人。
而典韋,就算重新來過,他還是會選擇殺人,雖然在山中過了幾年,但是他從未後悔過。
徐庶雖然棄武從文了,但是他以前的本事,並沒有完全落下。
雖然不願意在動手殺人,但是練武同樣可以強身健體。
幽州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不過都是一些小事。漸漸趨於穩定的幽州,趙徽離開一段時間問題不大。
太史慈等人,完全能夠看好家,不會出現大的亂子。
郭嘉這樣的人,不可能隨便來一個人邀請他,他就點頭跟人走了。
即使趙徽派徐庶來,也沒有把握說服郭嘉加入自己的陣營。
有過一段不算好的君臣關係,郭嘉對選擇主公有了更多的考慮。
在這之前,郭嘉和很多名士一樣,將袁紹列為他們的第一個選擇。
第一次的選擇,沒有讓自己滿意,第二次的選擇,將會更加謹慎。
經常跳槽的人,總歸是會給後麵的老板,帶來不好的印象。
投奔了那麽多人,最後都灰溜溜的離開。
到底是投奔的人不行,還是自己的能力有問題。
趙徽和徐庶出發了。
兩人的行蹤是保密的。
除了趙徽身邊的少數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趙徽現在的身份,和當初已經是天差地別。
不管是曹操袁紹,還是其他諸侯,現在都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
如果讓人知道,趙徽喬裝出行,身邊沒有多少人保護。
行蹤暴露後,肯定會派殺手前來暗殺。
特別是袁紹,趙徽不得不防。
以前沒有人會特別去在意趙徽。
而現在,趙徽每一次外出,都等於是在給別人機會。
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他們如今都不會在獨自外出了。
每一次出行,身邊都是跟著無數護衛,不會留下一處空隙。
從荊軻刺秦開始,天下就從不缺少厲害的刺客。
趙徽自身實力強,隻要小心提防,普通的刺客,很難傷到趙徽。
除非是被一群高手給圍住了。
趙徽不管是偵察,還是反偵察的意識都非常好。
想要刺殺他的人,很難能夠靠近趙徽而不被發現。
趙徽沒有再起黃獅子。
他的身份最好不要被人發現,而黃獅子太引人注目了。
即使不知道趙徽身份,也難免有人生出窺視之心。
之前在洛陽的時候,董卓手下的士兵,就想強搶黃獅子。
這一次去潁川,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說服郭嘉。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趙徽和徐庶非常低調。
各自背著一個小包裹,身下騎的也隻是普通的戰馬。
數千裏路,趙徽再低調,也不可能用兩條腿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