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趙徽,還是公孫瓚,兩人暫時都沒有再發起戰爭的打算。


    巨馬水一戰,公孫瓚大敗而迴,損失是趙徽的三倍以上。


    公孫瓚現在完全沒有信心,能夠打敗趙徽。


    迴到北平的趙徽,在各方麵已經全麵超越公孫瓚。


    不管是兵力,還是糧草,已經士兵的裝備。


    趙徽準備多年,根本不是公孫瓚能比的。


    趙徽現在率兵攻打公孫瓚的勝算很大,但是想要攻打公孫瓚,趙徽就必須先吞掉漁陽郡和範陽郡。


    這兩郡正好處於上穀郡和北平郡之間,而兩郡的太守,又與公孫瓚交好。


    雖然趙徽現在比公孫瓚強大,但是真的打起來,趙徽需要麵對的是三四個太守的聯合。


    趙徽現在的名氣雖然不下於公孫瓚,可是他畢竟在幽州的根基太淺,無法和公孫瓚相比。


    在攻打公孫瓚之前,趙徽需要先拉攏幾個太守成為自己的盟友。


    上穀郡,一家客棧內。


    徐庶和石韜兩人正拿著一份報紙,坐在長椅上閱讀。


    兩人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到了上穀郡。路上雖然遇到了不少危險,但是都被兩人擺平了。


    經過打聽,知道上穀郡的太守就是趙徽。隻是當時趙徽已經不在上穀,兩人就在客棧住下了。


    “元直,你說這趙太守,不會真的就是中華兄吧?”


    看著報紙上關於趙徽的內容,石韜還有些不敢相信。


    “中華若是真的上穀太守,當初在洛陽的時候,又為何不說?”


    這是石韜想不明白的。


    徐庶道:“我將這報紙的前麵幾期都買來了,先看完再說。”


    來了一個月,徐庶對於報紙很是熱衷。特意從其他人手中,買來了之前幾期的報紙。


    在上穀郡,找那些普通百姓打聽尋常的消息,還真的不如看幽州民報。


    一份份報紙看過去,徐庶和石韜兩人對上穀郡的了解就越深。


    “我看到了,上穀郡太守原來是徐寬,幾個月前,才將太守之位讓給中華。”徐庶道。


    石韜道:“太守還能讓?你怎麽知道這個趙太守就是中華。”


    徐庶道:“你看這裏,已經寫了,趙徽字中華,天下重名的人多,但是不可能連字的一樣。”


    “而且我想,也隻有中華兄,才能讓上穀郡,有這麽大的變化。廣元,我沒有來錯。”


    徐庶將幾份報紙疊好,激動道。


    這一個月來,他們並不是一直都待在客棧內,上穀郡的繁華,他們都看在眼裏。


    特別是兩人從洛陽,一路走來,看過無數的郡城,在這幽州北方的上穀郡,是他們見過最繁華的城池,也是百姓生活最好的城池。


    而改變這一切的,隻因為上穀郡有一個人。


    如果不是之前和趙徽在洛陽有過接觸,看到這些報紙時,徐庶的第一念頭,就是這些報紙上麵全是編造的,隻是為了頌揚一個人。


    “中華已經迴來了,我們現在去太守府嗎?”石韜道。


    拋開才幹,兩人隻是普通的平民,如果能夠跟隨一郡太守,他們也算是一步登天。


    如果不是因為徐庶執意要來幽州,石韜應該會跟隨崔鈞去荊州。


    至少當時在石韜眼中,去荊州的前途遠大於來幽州。


    不過最後他還是因為友情,與徐庶一起來了幽州。


    但從現在他所了解到的消息,他來幽州的前途,也不會比去荊州小。


    “去!”


    將報紙收起來,徐庶和石韜兩人來到太守府前。


    看著守在門口的衛兵,徐庶道:“勞煩兩位,向太守稟報一聲,就說徐庶石韜求見。”


    衛兵看了一眼徐庶和石韜,見兩人的氣質不俗,點了點頭道:“你們先在這裏等著,我去向太守稟報。”


    對於門前的侍衛,趙徽有過訓練,讓他們一定不能狗眼看人低。


    隻要不是前來鬧事的,就不能置之門外,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都要先稟報。見不見再由趙徽來決定。


    趙徽可不想,因為侍衛的無禮,將前來投奔自己的人才,給拒之門外。


    雖然主動來投奔自己的人才,這個概率很低,但是真的萬一錯過,趙徽可是會非常後悔。


    “主公,外麵有兩人,自稱徐庶石韜,想要求見主公。”


    周倉現在還兼任了太守府的功曹掾從事。


    “人還在外麵嗎?”說著趙徽就放下手頭的事情,跟著周倉一起來到外麵。


    “元直,廣元,你們可算是來了。”看到兩人的時候,趙徽笑道。


    “中華兄。”徐庶喊道。


    “兩位快快請進。”


    成為太守之後,趙徽對於徐庶石韜這樣的人才需求更大了。


    他手中多是周倉這類人,對於行政一竅不通,很難管理好一個城池的各項事務。


    即使在書店中,發現有一些不錯的苗子,但是目前也隻能在底層做一下小吏的活。


    而隨著趙徽後麵的擴張,他對於能夠治理城池,處理行政事務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


    不管是徐庶還是石韜,他們的才幹,完全可以勝任一郡太守。


    一番敘舊後,趙徽讓徐庶和石韜暫時跟在自己身邊,充當自己的幕僚。同時為太守府的祭酒和主簿。


    兩人的到來,分攤了趙徽很多工作。讓趙徽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用在軍務上。


    崔鈞沒有跟著來,讓趙徽稍微有一點可惜。但也趙徽的意料中。


    崔鈞的身份和徐庶石韜不同。他有很多條路可以走,並且每條路走到底,都會有很不錯的結局。


    自然不會願意跟著徐庶來幽州吃苦。


    上穀郡現在非常平靜,每個官吏各司其職,老百姓安居樂業,商隊往來,一切都有規矩。


    天下大亂,但是在這裏,完全看不到亂世的影子。


    如果是報紙上刊登了那麽多戰爭,上穀郡的百姓,可能還會以為現在大漢朝天下太平。


    上穀郡中,建了一座學堂。


    所有十歲以下的小孩,都可以免費到學堂上課。


    趙徽從書店中,請了幾位老師,負責教授這些學生。


    他隻需付出每個月幾千錢的報酬,提供一座學生上課的院子。


    書本什麽的,都是趙徽自己的印刷出來的。


    對趙徽來說,不算太大的負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黃巾神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舞並收藏三國之黃巾神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