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剛在這安家的緣故,太多的東西需要置辦,所以雖然出車資但坐車的人還真不少,文天佑到的時候於家的驢車都已經出發了,估計再迴來得一個多時辰,於家院門外站了四五個人,看樣子也是上一車沒裝上的,文天佑也從善如流的站在一邊,雖然於嬸子讓了幾次,但幾個人都沒動,這男人都下地幹活家裏隻剩下三個女人,這一幫大男人也不能擠到屋子去,不太合禮儀。
眼見文天佑湊過來,站著等車的花明瞥了一眼他,“喲,這不是大秀才嘛,您不是應該騎馬坐轎子嗎?怎麽也屈尊紆貴跟我們一起擠驢車,您的身子可是金貴的很,要是擠了碰了可不得了。”他這麽陰陽怪氣的一句話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原來村裏還有個秀才啊,這可得瞧瞧,讀書人哩。
要是原主聽了這夾槍帶棍的話肯定是要惱羞成怒的,但對於心比笸籮口還大的文天佑來說,這都不是事兒,說唄,又不掉二兩肉,麵色平靜的反問道:“你是哪位?” 倒不是他故意狂霸吊炸天的故意這麽說,而是真的不知道,原主有限的腦容量都奉獻給了四書五經,記憶裏根本沒有這號人。
同村了這麽多年還不認識自己?
花明可就誤解文天佑這是故意無視故意擠兌他,立刻漲紅了臉怒目而對,“作什麽狗屁清高!不就是讀了幾本勞什子的破書嗎?還真當自己是官老爺了,你也不看看你那短命窮酸樣,想要高中做夢去吧你,呸!”
文天佑也沒想到自己就問了一句就招來這麽一頓痛罵,這人一身酒氣又胡攪蠻纏,原主天天讀書也不像跟這樣的人有過節的樣兒,這是早就看他不順眼今天正好發作了,他是脾氣好但也不代表不會生氣,登時就冷笑:“我勸你別太動氣,你現在麵紅目赤、口臭易怒,明顯就是肝火旺盛的症狀,喜傷脾、怒傷肝,要是再遇事過激喜怒無常,恐怕會致病。”
這當然不是嚇唬他,從那人剛才說話開始文天佑就看出來了,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望就是指觀氣色,這是所有中醫都必須學會的基本,他現在視力好的很,把他的病症看的一清二楚,恐怕是因為長期飲酒的原因。
他的提醒在這個場合那就變成了詛咒花明得病,花明本來就心氣浮躁、情緒不定,聽了他的話立刻就怒了,撲過來就要打這個出言不遜的狗屁秀才,“狗娘養的,看我今天不教訓你一頓,讓你知道知道你花爺爺是不好惹的!”
說完剛才那番類似挑釁的話,文天佑就做好了準備,看他撲過來趕緊躲開,不過這人罵的也太難聽了,站定了腳步牙尖嘴利的迴道:“我爺爺早就入土為安了,你是從哪蹦出來的?怪不得看著就不是個好東西,原來根本就不是人,這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可容不得你這樣的妖魔做怪,還是早點去地下呆著才好。”
他這下雹子似得兵乓一頓也把那幾個看熱鬧的給弄呆了,讀書人不都是咬文嚼字不屑與人爭吵的嘛,認為吵架是有辱斯文的事,這文秀才罵起人來可真是好口才,果然是讀書人嗎?
眼看倆人之間火藥味升級,保正家的長子百裏榆趕緊出來勸架,“沒什麽大事不值當吵架,都是一個村子的有什麽解不了疙瘩,文秀才也是好意才出言規勸,你願不願意聽也不能動手啊,文秀才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你若是失手打傷了他,不但要賠藥錢還得進衙門的。”
百裏榆這勸架看著公允實則是偏向文天佑的,這事是花明挑事在先,說不過以後又動手,怎麽都不占理,雖然說這文秀才呃,有點特別,但是畢竟是秀才,誰也不能斷定以後前程如何,不好得罪。
相比於旁邊那幾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百裏榆是真心勸架的,他爹是保正,最近為了村子的事已經忙的焦頭爛額,所以這種滋事生亂的麻煩還是早解決的好。看出來花明這人是個色厲內荏的人,所以抬出文天佑的身份壓下去,如果不怕花銀子又不怕坐牢的話隨便打,直接就滅了花明的囂張的氣焰,讓文天佑很是刮目相看。
看花明氣哄哄的轉過頭站到遠處,文天佑總算舒了口氣,他不願意多生事端,但是也做不到被人欺負上門還不還擊,百裏榆給他解了圍所以衝他感激的笑笑,倆人攀談起來。
因為安置流民茲事體大,作為流民和朝廷之間紐帶的保正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維持村子秩序、調節矛盾、下發農耕用具種子,最重要的是掌管戶口和納稅,這可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雖然村裏還設置一名副保正,所以各村的保正必須是縣令大人信的過的人,文家村的保正百裏青陽作為裏正還也算眾望所歸。
百裏家在雍州是望族大戶,現在最厲害的主家百裏崇已經坐到中書令的位置上,官居正二品,聲明顯赫,百裏家主族已經搬到京城,百裏青陽已經屬於幾個旁支以外的了,除了族譜上有記載,估計京城的百裏家都不知道有這號親戚,否則他也不會淪落到這麽一個旮旯的地方當保正。
百裏青陽是個正直的,兒子被教導的也是知書識禮,雖然百裏榆一身農家子的模樣,那也是識字的,和文天佑倆人倒是談得來。
得知文天佑不能再科考時百裏榆很是為他惋惜,這十年寒窗苦讀化成泡影要是一般心性不穩的,必然得瘋了,這文天佑倒真有幾分寵辱不驚的模樣,頓時就生了結交的心。
“不能再科考也不是什麽要命的事,我略懂醫術,維持生計也非難事。”文天佑有心在村子裏開館坐診,但得先讓村裏人知道他會看病,百裏榆是保正家的,渠道比自己多,如果他肯幫忙宣傳的話,這事就容易的多。
果然百裏榆聽了很高興,“這事好,咱村正好缺個看病的大夫,你若是肯出手,他們也不用再跑到縣城裏去抓藥了。”
看來這房子真得抓緊時間蓋,還要給自己單獨留一個藥房,另外中藥貨架、櫃台、藥磨和藥碗等器具也要訂製,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且短時間還迴不了什麽錢,也不知道自己這趟能換多少銀子,文天佑開始盤算具體要怎麽弄。
倆人正說著,驢車已經返迴於家,幾個人魚貫上車,踏上去去縣城的路。
安溪縣是雍州最大的縣城,曾經是抗拒蠻夷的要塞,長期有重兵把守,現在那些抵禦敵軍的工事還健在,在前後兩位睿王的鐵血手腕的控製下,這一片已經安居很久,安溪縣內駐紮的戍邊官兵都已經撤退,所以幾個人坐在驢車上看到官道上成批列隊走過的一排排官兵都很吃驚。
官道是從北至南修建而成,正好將文家村到縣城的路給截開,平時官道上也見不到個人影,冷不丁看著這麽手握武器身穿鎧甲的官兵把車上的幾個村民嚇的半死,就連文天佑也心生幾分不安,這些人的衣著穿戴明顯不是縣城裏那些城兵,難道這邊出事了?
沒等他多瞎想,趕車的於老大就解釋道:“莫要慌張,這些兵是押送那些貪官汙吏的,跟咱們平民百姓沒有多大幹係。”
“怎麽迴事?”在這生活了十多年的百裏榆也沒見過這樣的兵,不由得發問道,這於老大之前走過一趟縣城,所以比他們消息靈通一些,便開始給他們解釋。
雍州共有幾十個縣城,其中有十個收容了這批流民,朝廷對流民之事非常重視,所以特意撥了糧食和銀兩安置流民,沒想到就有那膽子大的私自吞下賑災的款項據為私有,結果由於胃口太大,貪的太多,餓死城外千餘名流民,堆積的屍體處理不及時險些釀成疫病,這事傳到幽州刺史的耳朵裏,還沒等他壓下來,就被剛從京城而來的睿王得知,睿王向來都是站在人屍體上講理的人,官官相護這事你跟他說的著嗎?開始嚴厲徹查,結果就查出貪汙賑災款項的事,然後大大小小拖出六十多個朝廷命官,證據確鑿之下,睿王大手一揮,全都給我拖出去斬了!
這幾日跪在王爺府外求情的官員快排了一條街,睿王放話了,凡事給這些貪官求情的肯定是有什麽扯不清的關係,全都停職查辦,這下王爺府外麵連個人影都見不到了,他們見到的這些人就是分批押解到京城處決的官員。
“看來傳言那位睿王是個心狠手辣的,果不其然啊,這幾十個官老爺說砍就砍,可真是······”聽完就有人唏噓不已。
文天佑倒不這麽認為,這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蛀蟲就該殺,當官是為了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你天天惦記百姓兜裏那點錢不是活該被砍嘛,雖然自古貪官都殺不盡,但是隻要你砍幾個殺雞儆猴,總會收斂點。
眼見文天佑湊過來,站著等車的花明瞥了一眼他,“喲,這不是大秀才嘛,您不是應該騎馬坐轎子嗎?怎麽也屈尊紆貴跟我們一起擠驢車,您的身子可是金貴的很,要是擠了碰了可不得了。”他這麽陰陽怪氣的一句話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原來村裏還有個秀才啊,這可得瞧瞧,讀書人哩。
要是原主聽了這夾槍帶棍的話肯定是要惱羞成怒的,但對於心比笸籮口還大的文天佑來說,這都不是事兒,說唄,又不掉二兩肉,麵色平靜的反問道:“你是哪位?” 倒不是他故意狂霸吊炸天的故意這麽說,而是真的不知道,原主有限的腦容量都奉獻給了四書五經,記憶裏根本沒有這號人。
同村了這麽多年還不認識自己?
花明可就誤解文天佑這是故意無視故意擠兌他,立刻漲紅了臉怒目而對,“作什麽狗屁清高!不就是讀了幾本勞什子的破書嗎?還真當自己是官老爺了,你也不看看你那短命窮酸樣,想要高中做夢去吧你,呸!”
文天佑也沒想到自己就問了一句就招來這麽一頓痛罵,這人一身酒氣又胡攪蠻纏,原主天天讀書也不像跟這樣的人有過節的樣兒,這是早就看他不順眼今天正好發作了,他是脾氣好但也不代表不會生氣,登時就冷笑:“我勸你別太動氣,你現在麵紅目赤、口臭易怒,明顯就是肝火旺盛的症狀,喜傷脾、怒傷肝,要是再遇事過激喜怒無常,恐怕會致病。”
這當然不是嚇唬他,從那人剛才說話開始文天佑就看出來了,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望就是指觀氣色,這是所有中醫都必須學會的基本,他現在視力好的很,把他的病症看的一清二楚,恐怕是因為長期飲酒的原因。
他的提醒在這個場合那就變成了詛咒花明得病,花明本來就心氣浮躁、情緒不定,聽了他的話立刻就怒了,撲過來就要打這個出言不遜的狗屁秀才,“狗娘養的,看我今天不教訓你一頓,讓你知道知道你花爺爺是不好惹的!”
說完剛才那番類似挑釁的話,文天佑就做好了準備,看他撲過來趕緊躲開,不過這人罵的也太難聽了,站定了腳步牙尖嘴利的迴道:“我爺爺早就入土為安了,你是從哪蹦出來的?怪不得看著就不是個好東西,原來根本就不是人,這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可容不得你這樣的妖魔做怪,還是早點去地下呆著才好。”
他這下雹子似得兵乓一頓也把那幾個看熱鬧的給弄呆了,讀書人不都是咬文嚼字不屑與人爭吵的嘛,認為吵架是有辱斯文的事,這文秀才罵起人來可真是好口才,果然是讀書人嗎?
眼看倆人之間火藥味升級,保正家的長子百裏榆趕緊出來勸架,“沒什麽大事不值當吵架,都是一個村子的有什麽解不了疙瘩,文秀才也是好意才出言規勸,你願不願意聽也不能動手啊,文秀才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你若是失手打傷了他,不但要賠藥錢還得進衙門的。”
百裏榆這勸架看著公允實則是偏向文天佑的,這事是花明挑事在先,說不過以後又動手,怎麽都不占理,雖然說這文秀才呃,有點特別,但是畢竟是秀才,誰也不能斷定以後前程如何,不好得罪。
相比於旁邊那幾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百裏榆是真心勸架的,他爹是保正,最近為了村子的事已經忙的焦頭爛額,所以這種滋事生亂的麻煩還是早解決的好。看出來花明這人是個色厲內荏的人,所以抬出文天佑的身份壓下去,如果不怕花銀子又不怕坐牢的話隨便打,直接就滅了花明的囂張的氣焰,讓文天佑很是刮目相看。
看花明氣哄哄的轉過頭站到遠處,文天佑總算舒了口氣,他不願意多生事端,但是也做不到被人欺負上門還不還擊,百裏榆給他解了圍所以衝他感激的笑笑,倆人攀談起來。
因為安置流民茲事體大,作為流民和朝廷之間紐帶的保正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維持村子秩序、調節矛盾、下發農耕用具種子,最重要的是掌管戶口和納稅,這可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雖然村裏還設置一名副保正,所以各村的保正必須是縣令大人信的過的人,文家村的保正百裏青陽作為裏正還也算眾望所歸。
百裏家在雍州是望族大戶,現在最厲害的主家百裏崇已經坐到中書令的位置上,官居正二品,聲明顯赫,百裏家主族已經搬到京城,百裏青陽已經屬於幾個旁支以外的了,除了族譜上有記載,估計京城的百裏家都不知道有這號親戚,否則他也不會淪落到這麽一個旮旯的地方當保正。
百裏青陽是個正直的,兒子被教導的也是知書識禮,雖然百裏榆一身農家子的模樣,那也是識字的,和文天佑倆人倒是談得來。
得知文天佑不能再科考時百裏榆很是為他惋惜,這十年寒窗苦讀化成泡影要是一般心性不穩的,必然得瘋了,這文天佑倒真有幾分寵辱不驚的模樣,頓時就生了結交的心。
“不能再科考也不是什麽要命的事,我略懂醫術,維持生計也非難事。”文天佑有心在村子裏開館坐診,但得先讓村裏人知道他會看病,百裏榆是保正家的,渠道比自己多,如果他肯幫忙宣傳的話,這事就容易的多。
果然百裏榆聽了很高興,“這事好,咱村正好缺個看病的大夫,你若是肯出手,他們也不用再跑到縣城裏去抓藥了。”
看來這房子真得抓緊時間蓋,還要給自己單獨留一個藥房,另外中藥貨架、櫃台、藥磨和藥碗等器具也要訂製,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且短時間還迴不了什麽錢,也不知道自己這趟能換多少銀子,文天佑開始盤算具體要怎麽弄。
倆人正說著,驢車已經返迴於家,幾個人魚貫上車,踏上去去縣城的路。
安溪縣是雍州最大的縣城,曾經是抗拒蠻夷的要塞,長期有重兵把守,現在那些抵禦敵軍的工事還健在,在前後兩位睿王的鐵血手腕的控製下,這一片已經安居很久,安溪縣內駐紮的戍邊官兵都已經撤退,所以幾個人坐在驢車上看到官道上成批列隊走過的一排排官兵都很吃驚。
官道是從北至南修建而成,正好將文家村到縣城的路給截開,平時官道上也見不到個人影,冷不丁看著這麽手握武器身穿鎧甲的官兵把車上的幾個村民嚇的半死,就連文天佑也心生幾分不安,這些人的衣著穿戴明顯不是縣城裏那些城兵,難道這邊出事了?
沒等他多瞎想,趕車的於老大就解釋道:“莫要慌張,這些兵是押送那些貪官汙吏的,跟咱們平民百姓沒有多大幹係。”
“怎麽迴事?”在這生活了十多年的百裏榆也沒見過這樣的兵,不由得發問道,這於老大之前走過一趟縣城,所以比他們消息靈通一些,便開始給他們解釋。
雍州共有幾十個縣城,其中有十個收容了這批流民,朝廷對流民之事非常重視,所以特意撥了糧食和銀兩安置流民,沒想到就有那膽子大的私自吞下賑災的款項據為私有,結果由於胃口太大,貪的太多,餓死城外千餘名流民,堆積的屍體處理不及時險些釀成疫病,這事傳到幽州刺史的耳朵裏,還沒等他壓下來,就被剛從京城而來的睿王得知,睿王向來都是站在人屍體上講理的人,官官相護這事你跟他說的著嗎?開始嚴厲徹查,結果就查出貪汙賑災款項的事,然後大大小小拖出六十多個朝廷命官,證據確鑿之下,睿王大手一揮,全都給我拖出去斬了!
這幾日跪在王爺府外求情的官員快排了一條街,睿王放話了,凡事給這些貪官求情的肯定是有什麽扯不清的關係,全都停職查辦,這下王爺府外麵連個人影都見不到了,他們見到的這些人就是分批押解到京城處決的官員。
“看來傳言那位睿王是個心狠手辣的,果不其然啊,這幾十個官老爺說砍就砍,可真是······”聽完就有人唏噓不已。
文天佑倒不這麽認為,這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蛀蟲就該殺,當官是為了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你天天惦記百姓兜裏那點錢不是活該被砍嘛,雖然自古貪官都殺不盡,但是隻要你砍幾個殺雞儆猴,總會收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