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銀子的同時他們也從官兵的嘴中得知開墾的荒地已經被劃定,城外的流民不日將會被安頓下去,這可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多少人都盼著呢。
果然,第二日便有官兵帶著一批流民離開城外,官府動作這麽快是怕誤了農耕,畢竟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要是再拖下去今年恐怕很難有收成了,到時候幾十萬的流民誰養活?朝廷不能讓百姓活活餓死,但這氣肯定要撒到當地父母官頭上,到時候不但烏紗帽難保連腦袋都得搬家,所以雍州上下都把安置流民一事當成重中之重來抓。
隻等了一日,文家被帶到安溪縣北五十裏遠富陽山下一個山坳裏,麵積大的很,住了千餘口子還顯得稀稀拉拉的,為了相互有個照看,文家村村民流亡路上都沒有散開,理所當然全被分到一起,這也是為了方便以後核定冊籍。
這個時代和曆史上的各個朝代相似又不同,在廣大西北地區,秉承著“皇權不下縣”的傳統,流民十戶為一保,五十戶為一大保,每五百戶為一都保,算一個超大型的村子,設保正和副保正各一名,因這裏文氏姓人較多,繼續延續使用文家村的名號。
雍州處天齊最西北的地方,地廣人稀,環境惡劣,田野多荒,雍州的刺史大人也是個大方的,大手一揮,流民家中但凡有男丁者每人可開墾五畝山地,三年免納稅糧。哎呀我的媽呀,文天佑立刻變星星眼,這裏的男丁可沒有年齡限製,他爹加上兄弟二人還有大哥家的倆小子,一共就有五個人,妥妥的二十五畝地到手了,養活一家人那是小菜一碟。
村裏的宅基地是由保正劃定的,等文天賜認完文家的山地再去找保正的時候就剩下山根下的一處,位置偏,離村裏其他戶有點遠,新上任的保正為表公正給他們多劃出幾分,這邊的地多的很,這點權利他還是有的,自認占了天大便宜的文天賜領著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去往圈定那處。
看到那齊腰深的野草,文天佑差點給跪了,這特麽就是一片野地,這是要住草窩裏的節奏嗎?本來還想最差也能有個茅草房,結果證明他的想法太天真了,他們家全部的家當不過幾床破舊的被褥、一摞粗碗、難道用手挖泥巴蓋房子嗎?真是醉了。
文家其他人倒是興致勃勃,一邊計劃著怎麽開荒地一邊拔草,眼下已經是早春,小半個月就得下種,當務之急必須先把地給開出來,蓋房子那都是後話了。現在是全家總動員時間,劉氏月份大了不能彎腰是唯一的閑人,倆小子吃東西虎實幹活也不含糊,動作快力氣也不小,很快就拔了一大堆,文天佑也緊隨其後邁出他們文家落戶到這裏的第一件事——拔草。
可惜他這具身體是戰鬥力負五的渣,遇到稍微紮根深一點的草就麻爪了,把草葉子都給擼光了,那根還穩穩的紮在地下,他也不氣餒,有句話不是說“假如不能反抗就躺下來享受”嘛,文天佑將這話理解個透徹,更是揉合了阿q精神和隨遇而安的美德,立刻在心中開啟嘲諷模式:小樣,我現在要是有個鏟子你特麽還敢跟我倔?所以說,人得心大才能活的開心。
在五個名副其實的勞動力加文天佑的努力下,一個時辰就結束了戰鬥。然後文老爹領著倆兒子到保正那裏去簽字畫押領種子和農耕用具,當然這些東西並不是白給的,等到秋收後要折成銀子還給官府的,保正家是村子裏唯一一戶房子已經起來的人家,二進的院子特別氣派,每個進出的人眼帶羨慕,聽說蓋這房子花了二十多兩,文天佑直咂舌,他也有心也弄這樣一個,可惜心有足而錢不夠。
來的人太多,文天佑就沒進屋,在院子裏等他爹和大哥,看見不少人搬著成袋的糧食離開非常好奇,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委。從種地到收獲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流民大多都沒有剩餘糧食,這段時間內缺少糧食的可以從朝廷借,由保正登記並下發,還的時候以糧食或者銀子的形式都可以。這可挺讓他吃驚的,現代人對古代皇帝的不聞世事、高高在上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能為流民做的這麽周到的也真是夠可以的了,看來他真不能用電視劇裏的那些見解來解讀這個時代了,多年以後他弄清楚事實後才明白,天下烏鴉一般黑。
文家分得的荒地離宅基地不遠,走路不過五六分鍾,父子三人領了種子和農具沒迴去直接去了自家的地。他們去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熱火朝天的幹上了,說是荒地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荒地,因為這裏有開墾的痕跡,據說這裏曾經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再次開墾少費點勁,當然這個少費點勁是針對於文老爹和文天賜而言,像文天佑這種一鋤頭下去隻能刨個淺淺坑的人來說,二十五畝地瞬間就不那麽美好了。
他爹知道自己兒子的斤兩,抹了把頭上的汗,“天佑,你迴去給你娘幫忙去吧,這裏的活你可幹不了。”
文天賜光顧著高興了,才想起來他弟弟不是幹這活的人,也附和道:“迴去吧,等會太陽大了就不好走了。”
文天佑也不逞強,鍛煉身體是循序漸進的事,要是累趴下他娘還得照顧,那可真是幫倒忙了。他不鋤地也不迴去,扛著鋤頭開始在家和地附近轉悠。
村子後麵的富陽山並不高,連綿幾百公裏,他們所在的這個位置處於中後段,起伏不大,都可以直著身子上山,他比較感興趣的是富陽山後的那個被當地人稱做青巴的森林,在氣候惡劣的地方有這麽一大片森林相當紮眼。聽送他們來的官兵說,這片森林有千年的曆史,青巴是塞外蠻夷起的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是秘密的意思,青巴的盡頭跟涇河相連,西麵接著西海,自塞外二十多個部落小國,曆天齊的邊關涼城、紫燕城、川口,直至西南部的幽州一帶,延袤數千餘裏,山勢高險,林木茂密,傳說此地有惡鬼出沒,從來沒有人能活著穿越過這片森林,有不少誤闖此地的人都再也沒迴來,被視為死亡之地。
做為一個反迷信的21世紀大好青年,文天佑才不信什麽惡鬼之說,估計是瘴氣或者野獸在作祟,瘴氣是山林中濕熱蒸鬱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氣體,西南之地比較常見,西北這塊因為天氣寒冷瘴氣可能要差些,但森林接近水源,地氣卑濕,加上林中動植物腐爛形成毒氣也不是神稀奇的事,隻要不進到太裏麵,一般不會有什麽事。
他沒有探險的膽子,但是聽那些人提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也動了心思,小學課本不是說了嘛,森林就是一座寶庫,有很多可以吃的山菌野味,如果能弄點就可以改善一下生活,省得每天都麵對他那兩個兩眼冒綠光的侄子。
剛走出不遠,就看到他娘和嫂子還有兩個侄子挎著籃子迎麵走過來,看著籃子裏冒尖的野菜就知道收獲不少,在離開安溪縣時,文老爹將一錠元寶換成了散銀子,買了一些糧食,種子和農具也是當場付的銀子,所以那五兩銀子已經花的七七八八,文家人緊手慣了,即使有了糧食也是野菜攙著糧食吃,所以挖野菜就是必行的活計。
文雲軒和文雲皓對野菜討厭至極,踢踢踏踏的跟在他們娘後麵,看到他二叔眼睛就亮了,文雲軒叫了聲“二叔”就撲過來,還好他不是實在撲,否則文天佑肯定會被壓個半死。
聽文天佑說文老爹和文天賜已經在地裏幹上活,倆女人急著趕緊迴去做飯,文天佑還惦記著去那片林子看看,倆侄子也不願意迴到那個光禿禿的家,所以三個人就湊到一堆向北麵尋去。
自從知道文天佑救人得了十兩銀子,倆侄子看向他的眼神那是鋥亮鋥亮的,在他們眼裏,二叔=有能耐=銀子=吃的,多麽形象而又直接的關係鏈啊,當然這種觀念的灌輸是長時間積累而成的,從文天佑考中秀才以後,文天賜天天拿他給倆孩子當榜樣,所以兄弟倆都快成條件反射了。
“二叔,咱們是不是要去找吃的?”這話文雲軒一天要說很多遍,這次終於真相一把,文天佑捏捏他沒多少肉的臉蛋,笑眯眯的說:“答對了!”
文雲軒揉揉臉,很不給麵子的翻了個白眼,“這裏全是草,有啥好吃的,二叔,咱們去那片林子吧,那裏肯定有兔子,要是能抓到一隻咱們可就有肉吃了,我都好久沒吃過肉了。”剛和他娘出來的時候,他就想去那邊看看,可是他奶奶死活不讓,還嚇唬他那邊有吃人的野獸,切,他又不是小孩,哪能那麽輕易被糊弄過去。
果然,第二日便有官兵帶著一批流民離開城外,官府動作這麽快是怕誤了農耕,畢竟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要是再拖下去今年恐怕很難有收成了,到時候幾十萬的流民誰養活?朝廷不能讓百姓活活餓死,但這氣肯定要撒到當地父母官頭上,到時候不但烏紗帽難保連腦袋都得搬家,所以雍州上下都把安置流民一事當成重中之重來抓。
隻等了一日,文家被帶到安溪縣北五十裏遠富陽山下一個山坳裏,麵積大的很,住了千餘口子還顯得稀稀拉拉的,為了相互有個照看,文家村村民流亡路上都沒有散開,理所當然全被分到一起,這也是為了方便以後核定冊籍。
這個時代和曆史上的各個朝代相似又不同,在廣大西北地區,秉承著“皇權不下縣”的傳統,流民十戶為一保,五十戶為一大保,每五百戶為一都保,算一個超大型的村子,設保正和副保正各一名,因這裏文氏姓人較多,繼續延續使用文家村的名號。
雍州處天齊最西北的地方,地廣人稀,環境惡劣,田野多荒,雍州的刺史大人也是個大方的,大手一揮,流民家中但凡有男丁者每人可開墾五畝山地,三年免納稅糧。哎呀我的媽呀,文天佑立刻變星星眼,這裏的男丁可沒有年齡限製,他爹加上兄弟二人還有大哥家的倆小子,一共就有五個人,妥妥的二十五畝地到手了,養活一家人那是小菜一碟。
村裏的宅基地是由保正劃定的,等文天賜認完文家的山地再去找保正的時候就剩下山根下的一處,位置偏,離村裏其他戶有點遠,新上任的保正為表公正給他們多劃出幾分,這邊的地多的很,這點權利他還是有的,自認占了天大便宜的文天賜領著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去往圈定那處。
看到那齊腰深的野草,文天佑差點給跪了,這特麽就是一片野地,這是要住草窩裏的節奏嗎?本來還想最差也能有個茅草房,結果證明他的想法太天真了,他們家全部的家當不過幾床破舊的被褥、一摞粗碗、難道用手挖泥巴蓋房子嗎?真是醉了。
文家其他人倒是興致勃勃,一邊計劃著怎麽開荒地一邊拔草,眼下已經是早春,小半個月就得下種,當務之急必須先把地給開出來,蓋房子那都是後話了。現在是全家總動員時間,劉氏月份大了不能彎腰是唯一的閑人,倆小子吃東西虎實幹活也不含糊,動作快力氣也不小,很快就拔了一大堆,文天佑也緊隨其後邁出他們文家落戶到這裏的第一件事——拔草。
可惜他這具身體是戰鬥力負五的渣,遇到稍微紮根深一點的草就麻爪了,把草葉子都給擼光了,那根還穩穩的紮在地下,他也不氣餒,有句話不是說“假如不能反抗就躺下來享受”嘛,文天佑將這話理解個透徹,更是揉合了阿q精神和隨遇而安的美德,立刻在心中開啟嘲諷模式:小樣,我現在要是有個鏟子你特麽還敢跟我倔?所以說,人得心大才能活的開心。
在五個名副其實的勞動力加文天佑的努力下,一個時辰就結束了戰鬥。然後文老爹領著倆兒子到保正那裏去簽字畫押領種子和農耕用具,當然這些東西並不是白給的,等到秋收後要折成銀子還給官府的,保正家是村子裏唯一一戶房子已經起來的人家,二進的院子特別氣派,每個進出的人眼帶羨慕,聽說蓋這房子花了二十多兩,文天佑直咂舌,他也有心也弄這樣一個,可惜心有足而錢不夠。
來的人太多,文天佑就沒進屋,在院子裏等他爹和大哥,看見不少人搬著成袋的糧食離開非常好奇,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委。從種地到收獲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流民大多都沒有剩餘糧食,這段時間內缺少糧食的可以從朝廷借,由保正登記並下發,還的時候以糧食或者銀子的形式都可以。這可挺讓他吃驚的,現代人對古代皇帝的不聞世事、高高在上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能為流民做的這麽周到的也真是夠可以的了,看來他真不能用電視劇裏的那些見解來解讀這個時代了,多年以後他弄清楚事實後才明白,天下烏鴉一般黑。
文家分得的荒地離宅基地不遠,走路不過五六分鍾,父子三人領了種子和農具沒迴去直接去了自家的地。他們去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熱火朝天的幹上了,說是荒地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荒地,因為這裏有開墾的痕跡,據說這裏曾經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再次開墾少費點勁,當然這個少費點勁是針對於文老爹和文天賜而言,像文天佑這種一鋤頭下去隻能刨個淺淺坑的人來說,二十五畝地瞬間就不那麽美好了。
他爹知道自己兒子的斤兩,抹了把頭上的汗,“天佑,你迴去給你娘幫忙去吧,這裏的活你可幹不了。”
文天賜光顧著高興了,才想起來他弟弟不是幹這活的人,也附和道:“迴去吧,等會太陽大了就不好走了。”
文天佑也不逞強,鍛煉身體是循序漸進的事,要是累趴下他娘還得照顧,那可真是幫倒忙了。他不鋤地也不迴去,扛著鋤頭開始在家和地附近轉悠。
村子後麵的富陽山並不高,連綿幾百公裏,他們所在的這個位置處於中後段,起伏不大,都可以直著身子上山,他比較感興趣的是富陽山後的那個被當地人稱做青巴的森林,在氣候惡劣的地方有這麽一大片森林相當紮眼。聽送他們來的官兵說,這片森林有千年的曆史,青巴是塞外蠻夷起的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是秘密的意思,青巴的盡頭跟涇河相連,西麵接著西海,自塞外二十多個部落小國,曆天齊的邊關涼城、紫燕城、川口,直至西南部的幽州一帶,延袤數千餘裏,山勢高險,林木茂密,傳說此地有惡鬼出沒,從來沒有人能活著穿越過這片森林,有不少誤闖此地的人都再也沒迴來,被視為死亡之地。
做為一個反迷信的21世紀大好青年,文天佑才不信什麽惡鬼之說,估計是瘴氣或者野獸在作祟,瘴氣是山林中濕熱蒸鬱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氣體,西南之地比較常見,西北這塊因為天氣寒冷瘴氣可能要差些,但森林接近水源,地氣卑濕,加上林中動植物腐爛形成毒氣也不是神稀奇的事,隻要不進到太裏麵,一般不會有什麽事。
他沒有探險的膽子,但是聽那些人提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也動了心思,小學課本不是說了嘛,森林就是一座寶庫,有很多可以吃的山菌野味,如果能弄點就可以改善一下生活,省得每天都麵對他那兩個兩眼冒綠光的侄子。
剛走出不遠,就看到他娘和嫂子還有兩個侄子挎著籃子迎麵走過來,看著籃子裏冒尖的野菜就知道收獲不少,在離開安溪縣時,文老爹將一錠元寶換成了散銀子,買了一些糧食,種子和農具也是當場付的銀子,所以那五兩銀子已經花的七七八八,文家人緊手慣了,即使有了糧食也是野菜攙著糧食吃,所以挖野菜就是必行的活計。
文雲軒和文雲皓對野菜討厭至極,踢踢踏踏的跟在他們娘後麵,看到他二叔眼睛就亮了,文雲軒叫了聲“二叔”就撲過來,還好他不是實在撲,否則文天佑肯定會被壓個半死。
聽文天佑說文老爹和文天賜已經在地裏幹上活,倆女人急著趕緊迴去做飯,文天佑還惦記著去那片林子看看,倆侄子也不願意迴到那個光禿禿的家,所以三個人就湊到一堆向北麵尋去。
自從知道文天佑救人得了十兩銀子,倆侄子看向他的眼神那是鋥亮鋥亮的,在他們眼裏,二叔=有能耐=銀子=吃的,多麽形象而又直接的關係鏈啊,當然這種觀念的灌輸是長時間積累而成的,從文天佑考中秀才以後,文天賜天天拿他給倆孩子當榜樣,所以兄弟倆都快成條件反射了。
“二叔,咱們是不是要去找吃的?”這話文雲軒一天要說很多遍,這次終於真相一把,文天佑捏捏他沒多少肉的臉蛋,笑眯眯的說:“答對了!”
文雲軒揉揉臉,很不給麵子的翻了個白眼,“這裏全是草,有啥好吃的,二叔,咱們去那片林子吧,那裏肯定有兔子,要是能抓到一隻咱們可就有肉吃了,我都好久沒吃過肉了。”剛和他娘出來的時候,他就想去那邊看看,可是他奶奶死活不讓,還嚇唬他那邊有吃人的野獸,切,他又不是小孩,哪能那麽輕易被糊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