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確實動了胎氣,莫要看現在沒事就大意。”文天佑微蹙雙眉看向劉氏,“嫂子,你最近是否時有陣痛?”按理說孕婦應該比正常人體溫偏高,但據他觀察劉氏穿了不少竟然還有些畏寒,在剛才與大伯母的對峙中時不時捂住肚子表情有些痛苦,所以他才有此一問。
劉氏低頭仔細迴想,慘白著臉點頭說道:“最近幾日夜裏確實疼醒了幾次,我以為是睡的不舒服,難道肚子裏的孩子受了傷?”
一聽這話,王氏走後的輕鬆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鍾氏剛才停住的眼淚立馬撲簌簌的掉下來,“文佑,你嫂子肚子裏的孩子怎麽了?”老太太生過兩個兒子對於懷孕之事也算是非常了解,大郎家的最近臉色是不怎麽好看,她以為是吃不好才這樣,怎麽無緣無故動了胎氣,定是前幾日被推的才受的傷,鍾氏對大哥家的不滿又增了幾分。
“娘,你別著急,我也是猜測,要摸過脈才知道。”文天佑有點後悔當著老太太的麵這麽問,他這個娘親身體不好心思重,知道大嫂動胎氣肯定又要傷心傷身。
“老二,你會看病?”文義疲憊蒼老的臉上現出幾分驚訝,他這個兒子這幾天帶給他的驚訝可不少。
文天佑剛點完頭,他大哥就不管不顧的一把將他拉過來,“天佑,你快給你嫂子看看。”事關媳婦肚子裏的孩子,文天賜哪裏還有心思去想他弟弟怎麽突然之間會了醫術,一眼不錯得盯著弟弟搭在媳婦脈門的手指,好像那是掌握他未出世孩子命運的手。
看過那麽多電視電影,文天佑知道古人對於男女之間的接觸頗有忌諱,但劉氏是看著他長大倆人算是姐弟的關係,何況他現在是正二八本的看病,倒沒有什麽不自在的。
他四歲開始隨著師傅上山采藥,十三歲在師傅的看護下開始正式看病抓藥,他穿過來的時候29歲卻已經當了十六年的大夫,經驗自然非常豐富,雖然他隨著師傅四處奔波又沒有營業執照,但看病的技術那是毋庸置疑的。
劉氏的脈象滑而衝和,脈來流利,如盤走珠這是喜脈,而脈跳時有澀滯,確實動了胎氣但不厲害,應該是受了驚嚇加上飲食休息不當所以才造成的畏寒,期間左尺脈比右尺脈更滑,文天佑皺著眉撤迴手指,“情況倒是不太嚴重,但是胎兒有些不穩,必須得好好養胎,另外恭喜大哥這孩子多半是個男娃。”
“太好了!”聽到肚子裏的孩子沒什麽大礙,文天賜喜形於色,一臉不敢置信得問道:“天佑,真的是男娃?”
他家雖然已經有了兩個小子,但古代講究多子多孫才是福,文天賜也希望劉氏能多給他生兒子,現在得知這個消息那是喜出望外,連一直愁眉苦臉的劉氏臉色都多了幾分血色,枯瘦的手不停地撫摸著凸出來的肚子,一臉的欣慰,她瘦的皮包骨頭,隻挺著個碩大的肚子,看著違和感極強,讓人不由得生出幾分心酸。
無數的人都倒在流亡的路上,她能拖著有孕的身體走到現在已經算是個奇跡,現在皇上大赦天下,隻要熬過這段最艱苦的時間就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所以她現在必須堅持下去,女為母則強,看他嫂子眼中閃爍著溫柔而又堅定的光芒,文天佑心裏歎一口氣,調養調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就他們現在窮的連個雞蛋都沒有怎麽養?
他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雍州最西北的安溪縣的城外,雖然朝廷下令安置流民,但由於流民數量過多、魚龍混雜,未免流民入城擾民,所以在分配到土地之前,他們都必須都呆在城外,為維持城外秩序城門有官兵重重把守,想要入城難比登天,雖然使些銀子可以讓那些官兵代勞買安胎的藥材,但問題是他們家窮的就剩下幾個銅板,拿什麽來買?
鍾氏看小兒子一臉做難,咬咬牙從懷裏掏出一個包的厚厚的布包,“將這個簪子當了吧,雖然值不了多少錢,先給大郎媳婦補補。”
“娘,那可是你外祖母留給你的唯一念想,咱們挨了那麽多苦都沒有賣掉,現在苦日子馬上到頭更不能賣啊。”雖然隔著層層包裹,看娘親那珍惜的樣子文天賜就知道裏麵是什麽東西,頭晃得跟撥浪鼓一樣,就是不伸手去接。
文天佑他爹張了張嘴,最終還是什麽都沒有說,蹲在地上頭壓得很低,一邊是老妻壓箱底的東西,一邊是兒媳婦肚子裏的孫子,這是個艱難的選擇。
“大郎,這是死物比不上命金貴,你拿著看能到城裏換點銀子不。”鍾氏摸了摸粗布包,最後狠狠心硬塞到文天賜的手裏。
文天佑也心有不忍,但瞥到他爹明顯浮腫的腿,隻得硬下心腸,就像他娘說的,人命可比那些身外之物要重要,就算大嫂不吃點補藥,他也得保住他爹的腿。
瞅瞅他爹娘無奈的臉,再看看他大哥大嫂無措的模樣,文天佑再次感受到了家徒四壁的窘迫的感覺,好吧,他家連四壁都沒有呢。前世他因為心髒有毛病而被親生父母拋棄,被師傅撿到後雖然到處奔波但是衣食無憂,哪裏遇到過這種分文沒有、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真是一分錢憋死英雄好漢啊,這也算是豐富人生履曆了吧,隻是這種感覺可真不好受,看來自己要在種地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掙錢的偉大目標才行。
“大哥,你先拿著,咱倆去看看能不能給當了,先活當以後有錢再來贖,先度過這個難關再說。”看一家子人都僵持下來,文天佑出了一個算是兩全的辦法,不過在一直窮慣了的文家人看來,這東西一進當鋪那肯定是有去無迴。
最終,還是文天佑和大哥倆人去城門口試試。
一路走來,看到的全是席地而坐的流民,雖然個個瘦的不成人樣,在得知朝廷對流民的開荒政策後,每雙眼睛都迸發了勃勃生機,他們被安置到縣城外後每天都能得到一個窩窩頭,雖然吃不飽,但是也不會被餓死。
前世,上山采藥的時候,他師傅經常給他講一些野史傳記,從古至今包羅萬象。古代因為糧食產量低、土地兼並等各種問題,貧富差距那是大的沒法想象,有錢的為了炫富將幾十裏長的路上鋪滿綢緞,窮人凍死、餓死無數,災荒年間賣兒鬻女更是常見,所以像這麽大規模的流亡也不算少見,但據他前身的記憶和他穿過來所見,他們現在的處境倒沒有像野史的故事中那樣充斥著□□和草寇,當然這也得益於天齊的一個赫赫戰將——辰逸。
劉氏低頭仔細迴想,慘白著臉點頭說道:“最近幾日夜裏確實疼醒了幾次,我以為是睡的不舒服,難道肚子裏的孩子受了傷?”
一聽這話,王氏走後的輕鬆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鍾氏剛才停住的眼淚立馬撲簌簌的掉下來,“文佑,你嫂子肚子裏的孩子怎麽了?”老太太生過兩個兒子對於懷孕之事也算是非常了解,大郎家的最近臉色是不怎麽好看,她以為是吃不好才這樣,怎麽無緣無故動了胎氣,定是前幾日被推的才受的傷,鍾氏對大哥家的不滿又增了幾分。
“娘,你別著急,我也是猜測,要摸過脈才知道。”文天佑有點後悔當著老太太的麵這麽問,他這個娘親身體不好心思重,知道大嫂動胎氣肯定又要傷心傷身。
“老二,你會看病?”文義疲憊蒼老的臉上現出幾分驚訝,他這個兒子這幾天帶給他的驚訝可不少。
文天佑剛點完頭,他大哥就不管不顧的一把將他拉過來,“天佑,你快給你嫂子看看。”事關媳婦肚子裏的孩子,文天賜哪裏還有心思去想他弟弟怎麽突然之間會了醫術,一眼不錯得盯著弟弟搭在媳婦脈門的手指,好像那是掌握他未出世孩子命運的手。
看過那麽多電視電影,文天佑知道古人對於男女之間的接觸頗有忌諱,但劉氏是看著他長大倆人算是姐弟的關係,何況他現在是正二八本的看病,倒沒有什麽不自在的。
他四歲開始隨著師傅上山采藥,十三歲在師傅的看護下開始正式看病抓藥,他穿過來的時候29歲卻已經當了十六年的大夫,經驗自然非常豐富,雖然他隨著師傅四處奔波又沒有營業執照,但看病的技術那是毋庸置疑的。
劉氏的脈象滑而衝和,脈來流利,如盤走珠這是喜脈,而脈跳時有澀滯,確實動了胎氣但不厲害,應該是受了驚嚇加上飲食休息不當所以才造成的畏寒,期間左尺脈比右尺脈更滑,文天佑皺著眉撤迴手指,“情況倒是不太嚴重,但是胎兒有些不穩,必須得好好養胎,另外恭喜大哥這孩子多半是個男娃。”
“太好了!”聽到肚子裏的孩子沒什麽大礙,文天賜喜形於色,一臉不敢置信得問道:“天佑,真的是男娃?”
他家雖然已經有了兩個小子,但古代講究多子多孫才是福,文天賜也希望劉氏能多給他生兒子,現在得知這個消息那是喜出望外,連一直愁眉苦臉的劉氏臉色都多了幾分血色,枯瘦的手不停地撫摸著凸出來的肚子,一臉的欣慰,她瘦的皮包骨頭,隻挺著個碩大的肚子,看著違和感極強,讓人不由得生出幾分心酸。
無數的人都倒在流亡的路上,她能拖著有孕的身體走到現在已經算是個奇跡,現在皇上大赦天下,隻要熬過這段最艱苦的時間就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所以她現在必須堅持下去,女為母則強,看他嫂子眼中閃爍著溫柔而又堅定的光芒,文天佑心裏歎一口氣,調養調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就他們現在窮的連個雞蛋都沒有怎麽養?
他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雍州最西北的安溪縣的城外,雖然朝廷下令安置流民,但由於流民數量過多、魚龍混雜,未免流民入城擾民,所以在分配到土地之前,他們都必須都呆在城外,為維持城外秩序城門有官兵重重把守,想要入城難比登天,雖然使些銀子可以讓那些官兵代勞買安胎的藥材,但問題是他們家窮的就剩下幾個銅板,拿什麽來買?
鍾氏看小兒子一臉做難,咬咬牙從懷裏掏出一個包的厚厚的布包,“將這個簪子當了吧,雖然值不了多少錢,先給大郎媳婦補補。”
“娘,那可是你外祖母留給你的唯一念想,咱們挨了那麽多苦都沒有賣掉,現在苦日子馬上到頭更不能賣啊。”雖然隔著層層包裹,看娘親那珍惜的樣子文天賜就知道裏麵是什麽東西,頭晃得跟撥浪鼓一樣,就是不伸手去接。
文天佑他爹張了張嘴,最終還是什麽都沒有說,蹲在地上頭壓得很低,一邊是老妻壓箱底的東西,一邊是兒媳婦肚子裏的孫子,這是個艱難的選擇。
“大郎,這是死物比不上命金貴,你拿著看能到城裏換點銀子不。”鍾氏摸了摸粗布包,最後狠狠心硬塞到文天賜的手裏。
文天佑也心有不忍,但瞥到他爹明顯浮腫的腿,隻得硬下心腸,就像他娘說的,人命可比那些身外之物要重要,就算大嫂不吃點補藥,他也得保住他爹的腿。
瞅瞅他爹娘無奈的臉,再看看他大哥大嫂無措的模樣,文天佑再次感受到了家徒四壁的窘迫的感覺,好吧,他家連四壁都沒有呢。前世他因為心髒有毛病而被親生父母拋棄,被師傅撿到後雖然到處奔波但是衣食無憂,哪裏遇到過這種分文沒有、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真是一分錢憋死英雄好漢啊,這也算是豐富人生履曆了吧,隻是這種感覺可真不好受,看來自己要在種地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掙錢的偉大目標才行。
“大哥,你先拿著,咱倆去看看能不能給當了,先活當以後有錢再來贖,先度過這個難關再說。”看一家子人都僵持下來,文天佑出了一個算是兩全的辦法,不過在一直窮慣了的文家人看來,這東西一進當鋪那肯定是有去無迴。
最終,還是文天佑和大哥倆人去城門口試試。
一路走來,看到的全是席地而坐的流民,雖然個個瘦的不成人樣,在得知朝廷對流民的開荒政策後,每雙眼睛都迸發了勃勃生機,他們被安置到縣城外後每天都能得到一個窩窩頭,雖然吃不飽,但是也不會被餓死。
前世,上山采藥的時候,他師傅經常給他講一些野史傳記,從古至今包羅萬象。古代因為糧食產量低、土地兼並等各種問題,貧富差距那是大的沒法想象,有錢的為了炫富將幾十裏長的路上鋪滿綢緞,窮人凍死、餓死無數,災荒年間賣兒鬻女更是常見,所以像這麽大規模的流亡也不算少見,但據他前身的記憶和他穿過來所見,他們現在的處境倒沒有像野史的故事中那樣充斥著□□和草寇,當然這也得益於天齊的一個赫赫戰將——辰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