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廣、何乃才等人何曾見過這等場麵,看他真刀真槍的,頓時嚇得麵色蒼白,唯獨王勃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大兄,那小白臉敢小笑你,某去砍下他腦袋!”一個嘍囉怒道。
那大漢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吼道:“要你多嘴。”
接著他轉向王勃怒聲喝道:“呔!小兒你笑個什麽?難道不怕死嗎?”
這個時候王勃才看清楚這大漢形貌,隻見他身高八尺,身穿短袖胡服,臉上刀疤,手上握著一把橫刀,氣勢如雄,一般人見了還真怕了他,但王勃不會,月奴也不會,更別說跑去打野味,還沒迴來的牛大。
“死,誰不怕?隻是覺得閣下這套說詞讓某聽著非常得耳熟,不覺失笑,還望海涵,不過錢財沒有,命倒是有數條,不知閣下收的下麽?”王勃模了模馬虎的頭笑道。
梁文廣兩人早被唬住了,唯恐不能消災了事,此刻聞他這作死的話哪有不阻止的。
“哎喲,四郎,你就少說一句吧,能用錢財消災,何必把命留在這裏?”梁文廣二人急切地勸道。
“四郎?”那大漢眉頭一皺,問道:“閣下可是龍門縣王四郎王勃嗎?”
王勃把折扇一合,拱手道:“正是在下。”
那大漢心裏頓時犯了嘀咕,看他形貌不像作假,難道真是王勃?可上次就有個人冒充王勃,被他騙了過去,這次可不能重蹈覆轍,平白鬧了笑話,想到這裏,他又道,但這次語氣不那麽僵硬了。
“口說無憑,你說你是王勃,如何證明?”大漢問道。
王勃反問道:“你想如何證明?”
大漢眼珠子一轉,道:“既是王勃,詩才定然了得,那我們就來對詩,倘你能過了灑家這關,那灑家就放你們過去,不然哼哼,你敢是不敢?”
王勃頓時來了興趣,沒看出來啊,這大漢居然是個有文化的人,當真是不怕響馬長相怕,就怕響馬有文化。
“有何不敢,請。”
那大漢當即月兌口而出道:“曉遇一驢語不通,自稱欽點王神童。”
噗嗤,馬車裏傳來嬌笑聲,大漢一愣,暗道:這聲音聽著如此悅耳,想來車中女子定然美貌,若他果然不是王勃,便將此女帶迴山寨當個壓寨夫人,豈不美哉?想到這裏,他有些蠢蠢欲動了。
王勃臉上有些不光彩,被人家罵驢,還被自家的丫鬟嘲笑,這可得把麵子找迴來,於是反唇相譏地道:“今朝運氣不太好,狹路相逢小強盜。”
大漢一愣,知道他在嘲諷自己,可並沒有生氣,而是急切地道:“風過靜無聲,夕陽照我刀。不留過路財,血濺霧鬆梢。”
“大路朝天齊,明月照我行。生無一墜土,死豈為賊驚?”王勃正色道。
大漢驚喜拱手道:“哎呀,還真是王神童,灑家無禮,向你賠罪。”
梁文廣二人此刻算是看出來了,這盜首敢情是王勃的粉絲,既然知道是王勃,那這危險便是過去了,頓時也活泛過來。
梁文廣驚奇地道:“你也知道王勃?”
大漢正色道:“王勃大名誰人不知?不要以為就你們這些書生知道,就是我們這些江湖遊俠兒,也是如雷貫耳啊,那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真是說到了我等心坎裏去,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還有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怕笑話,每每聞聽,灑家都潸然淚下。”
大漢臉上的淒容驟然一收又抱拳道:“閣下高風亮節,為某江湖中人所景仰,在下今日若是將你留下,則被世人唾棄,江湖難容,隻請閣下臨走之前,賜下一詩,在下平生足矣。”
王勃點頭,叫驢子舀出紙筆墨硯,梁文廣二人圍觀過來,那大漢把刀一扔,也走將過來。大漢一走,那些響馬也把兵器一扔,跟著過去。
這時,一襲粉衫襦裙的月奴,纖手掀起簾子,從車上下來,為君磨硯。那些響馬登時一個個都看直了眼,他們這些江湖中人平時接觸到的不過是些花街柳巷的庸脂俗粉,哪曾見過這仙女似的人物?那盜首也是驚豔不已,不過卻不敢生起齷蹉的想法,還狠狠地瞪了他的手下幾個一眼,示意不可造次。
王勃這些都看在眼裏,不動聲色,等月奴磨硯畢,把折扇一合,取筆蘸了蘸墨,正待下筆,忽然問向大漢道:“尚不知足下尊姓大名,家在何處?”
大漢模了模臉上的刀疤竟不好意思地道:“灑……某哪有什麽名字,小時的名字不提也罷,現今都叫某刀疤,四海為家,祖籍並州。”
王勃點了點頭,略一沉吟,提筆疾書起來,須臾成詩,眾人看去,隻見上書雲:
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羽書如流星,飛入甘泉宮。
倚是並州兒,少年心膽雄。一朝隨召募,百戰爭王公。
去年桑幹北,今年桑幹東。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
汗馬牧秋月,疲兵臥霜風。仍聞左賢王,更欲圖雲中。
——王勃《出塞曲》
大漢看著看著,忽而渾身顫抖起來,到最後竟仰天大哭起來。
他本是並州市井遊俠兒,一朝應征入伍,隻為憑著滿腔熱血,殺敵報國、建功立業,也就是“百戰爭王公”。
然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很多邊陲遊俠兒一生戎馬,老死都不曾封賞,他不想就這麽為他人作嫁衣裳,於是當了逃兵迴到並州。
剛一迴家就聽說老母被一豪富惡少縱奴打死,家妻也被惡少掠走,他如何不震怒,當即去到那惡少家中,將其人連同其全家老小斬殺,而後遠遁他鄉。後來輾轉實在找不到什麽營生,便糾結這夥人於兩年前在此地占山為王,幹起了強盜行當。
王勃的詩正好道盡了他的過去,說到了他的心坎裏,一時有種被人關切、被人知己的感動,渀佛過往的酸楚、人世的滄桑都找到了可以傾吐的對象,所以他又如何能自已,而不哭泣?
他哭,王勃等人一點不會嘲笑他,因為這正好證明他是個真性情的人。
王勃又從懷中掏出獅頭翡翠印章,將自己的大名蓋了上去,方才將紙卷上雙手贈予他道:“刀疤,今日有緣,便算交了朋友,作為朋友,某要提醒你一句,此地不宜久留,占山為王終不是長久之計,遲早官府會管到這裏的,言盡於此,你好之為之,以後若是遇到困難,可憑此卷,找某幫忙。”
王勃說完,見牛大正從山上朝這邊下來,便拱了拱手,翻身上驢。
刀疤和那些響馬們連忙閃開路,目送他騎驢緩緩而行。刀疤雙手捧著詩卷對著王勃的背影長長地揖了一禮。
“大兄,你快看,從那山上下來一個好大個漢子,看來是他的護衛。”
眾響馬望去,果然看見一身長九尺有餘的大漢從山上下來,肩上扛著一頭好大野豬,都不禁咽了咽唾沫,慶幸方才沒有動手,不然就憑這大漢一人,他們就沒什麽好下場。想當初他們也圍攻過一頭野豬,比大漢肩上的野豬還小許多,都不能得手,還傷了幾人,可見這大漢能耐。
刀疤歎了口氣,看向眾人道:“王勃大才,有異人相助,不必驚怪,他的話某也深以為然,在此剪徑確非長久之計,因此我們需要另需謀生。”
眾響馬驚訝,方才那說話之人道:“可是大兄,我等不幹響馬,又能幹什麽?”
刀疤仰麵歎息道:“灑家聽說北方近日正在募兵,灑家打算前往,你們有誰願意跟灑家去的,若有不從者可自行留下。”
眾響馬愕然,心說不是說早對從軍心灰意冷了嗎?怎麽現在又……
似乎是看穿了他們的想法,刀疤解釋道:“募兵不同府兵,府兵是自備糧草、兵甲、馬匹,而募兵則不同,聽說衣食、裝備都是國家出,而且免征賦役,有何不好?想當年某為當府兵,搞得幾乎傾家蕩產,到頭來連妻娘都賠了進去,而今更作了山賊。”
“灑家以為這是個機會,之前灑家本沒這個打算,但方才聽了王勃的話,灑家便下定了這個決心,你們有誰願意跟灑家去的?說一聲,灑家帶上他,不願意的可自行留下。”
“大兄,你去哪,我們就去哪!”
“對,大兄去哪,我們就去哪!”
刀疤大為感動,大手一揮道:“好,即刻準備行李,明日出發。”
絳州位於山西省西南部,臨汾盆地西南邊緣,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絳州是座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南北朝時,北魏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改為絳州。
絳州號稱“晉國三城”,曆來人傑地靈。從春秋以來,一直是山西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曆代帝王將帥在這裏活動頻繁,文人墨客多有賦詩歌詠。“趙氏孤兒”忠心保國的故事發生在這裏;唐太宗李世民屯兵柏壁,大戰叛將劉武周的故事發生在這裏;大唐名將張士貴掛帥,薛仁貴投軍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裏。
一輛豪華的馬車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進入高大的城門,城門頂上“絳州”二字古樸莊嚴,兩邊的城牆上那些箭孔似乎還在訴說著那一場場發生在這裏的戰爭的慘烈和悲壯。
一襲白衣勝雪的少年騎著驢子悠然行走在泥土夯實的大道上,旁邊是一個牽著韁繩的瘦黑青年。那少年身下的毛驢與和同行的兩個書生座下的毛驢相比,長得極為健壯,像一匹大個的馬犢子。在他的身後,一個身長近乎一丈的大漢撓著頭,稀奇地東張西顧,模樣有些憨傻。
在大漢的旁邊,是一輛緩緩而行的繡帷馬車。窗簾掀起,一張如花似玉的俏臉半探而出,青絲在春風的揉拂下隨意擺動。
街上的人群驚好奇地望著這一行奇怪的組合,直到他們在一家冰糖葫蘆店門前停下。
王勃剛將月奴從馬車上扶下來,馬夫便帶著店掌櫃匆匆出來,那掌櫃見著王勃惶惶作揖道:“郎君大駕,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王勃擺了擺手,把折扇一開,舉止優雅地扇動了幾下,淡然笑道:“孫掌櫃無須多禮,某本不是一個愛張揚的人,所以事先就沒有書信通知,你且安排一下我等食宿就行了。”
“大兄,那小白臉敢小笑你,某去砍下他腦袋!”一個嘍囉怒道。
那大漢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吼道:“要你多嘴。”
接著他轉向王勃怒聲喝道:“呔!小兒你笑個什麽?難道不怕死嗎?”
這個時候王勃才看清楚這大漢形貌,隻見他身高八尺,身穿短袖胡服,臉上刀疤,手上握著一把橫刀,氣勢如雄,一般人見了還真怕了他,但王勃不會,月奴也不會,更別說跑去打野味,還沒迴來的牛大。
“死,誰不怕?隻是覺得閣下這套說詞讓某聽著非常得耳熟,不覺失笑,還望海涵,不過錢財沒有,命倒是有數條,不知閣下收的下麽?”王勃模了模馬虎的頭笑道。
梁文廣兩人早被唬住了,唯恐不能消災了事,此刻聞他這作死的話哪有不阻止的。
“哎喲,四郎,你就少說一句吧,能用錢財消災,何必把命留在這裏?”梁文廣二人急切地勸道。
“四郎?”那大漢眉頭一皺,問道:“閣下可是龍門縣王四郎王勃嗎?”
王勃把折扇一合,拱手道:“正是在下。”
那大漢心裏頓時犯了嘀咕,看他形貌不像作假,難道真是王勃?可上次就有個人冒充王勃,被他騙了過去,這次可不能重蹈覆轍,平白鬧了笑話,想到這裏,他又道,但這次語氣不那麽僵硬了。
“口說無憑,你說你是王勃,如何證明?”大漢問道。
王勃反問道:“你想如何證明?”
大漢眼珠子一轉,道:“既是王勃,詩才定然了得,那我們就來對詩,倘你能過了灑家這關,那灑家就放你們過去,不然哼哼,你敢是不敢?”
王勃頓時來了興趣,沒看出來啊,這大漢居然是個有文化的人,當真是不怕響馬長相怕,就怕響馬有文化。
“有何不敢,請。”
那大漢當即月兌口而出道:“曉遇一驢語不通,自稱欽點王神童。”
噗嗤,馬車裏傳來嬌笑聲,大漢一愣,暗道:這聲音聽著如此悅耳,想來車中女子定然美貌,若他果然不是王勃,便將此女帶迴山寨當個壓寨夫人,豈不美哉?想到這裏,他有些蠢蠢欲動了。
王勃臉上有些不光彩,被人家罵驢,還被自家的丫鬟嘲笑,這可得把麵子找迴來,於是反唇相譏地道:“今朝運氣不太好,狹路相逢小強盜。”
大漢一愣,知道他在嘲諷自己,可並沒有生氣,而是急切地道:“風過靜無聲,夕陽照我刀。不留過路財,血濺霧鬆梢。”
“大路朝天齊,明月照我行。生無一墜土,死豈為賊驚?”王勃正色道。
大漢驚喜拱手道:“哎呀,還真是王神童,灑家無禮,向你賠罪。”
梁文廣二人此刻算是看出來了,這盜首敢情是王勃的粉絲,既然知道是王勃,那這危險便是過去了,頓時也活泛過來。
梁文廣驚奇地道:“你也知道王勃?”
大漢正色道:“王勃大名誰人不知?不要以為就你們這些書生知道,就是我們這些江湖遊俠兒,也是如雷貫耳啊,那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真是說到了我等心坎裏去,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還有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怕笑話,每每聞聽,灑家都潸然淚下。”
大漢臉上的淒容驟然一收又抱拳道:“閣下高風亮節,為某江湖中人所景仰,在下今日若是將你留下,則被世人唾棄,江湖難容,隻請閣下臨走之前,賜下一詩,在下平生足矣。”
王勃點頭,叫驢子舀出紙筆墨硯,梁文廣二人圍觀過來,那大漢把刀一扔,也走將過來。大漢一走,那些響馬也把兵器一扔,跟著過去。
這時,一襲粉衫襦裙的月奴,纖手掀起簾子,從車上下來,為君磨硯。那些響馬登時一個個都看直了眼,他們這些江湖中人平時接觸到的不過是些花街柳巷的庸脂俗粉,哪曾見過這仙女似的人物?那盜首也是驚豔不已,不過卻不敢生起齷蹉的想法,還狠狠地瞪了他的手下幾個一眼,示意不可造次。
王勃這些都看在眼裏,不動聲色,等月奴磨硯畢,把折扇一合,取筆蘸了蘸墨,正待下筆,忽然問向大漢道:“尚不知足下尊姓大名,家在何處?”
大漢模了模臉上的刀疤竟不好意思地道:“灑……某哪有什麽名字,小時的名字不提也罷,現今都叫某刀疤,四海為家,祖籍並州。”
王勃點了點頭,略一沉吟,提筆疾書起來,須臾成詩,眾人看去,隻見上書雲:
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羽書如流星,飛入甘泉宮。
倚是並州兒,少年心膽雄。一朝隨召募,百戰爭王公。
去年桑幹北,今年桑幹東。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
汗馬牧秋月,疲兵臥霜風。仍聞左賢王,更欲圖雲中。
——王勃《出塞曲》
大漢看著看著,忽而渾身顫抖起來,到最後竟仰天大哭起來。
他本是並州市井遊俠兒,一朝應征入伍,隻為憑著滿腔熱血,殺敵報國、建功立業,也就是“百戰爭王公”。
然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很多邊陲遊俠兒一生戎馬,老死都不曾封賞,他不想就這麽為他人作嫁衣裳,於是當了逃兵迴到並州。
剛一迴家就聽說老母被一豪富惡少縱奴打死,家妻也被惡少掠走,他如何不震怒,當即去到那惡少家中,將其人連同其全家老小斬殺,而後遠遁他鄉。後來輾轉實在找不到什麽營生,便糾結這夥人於兩年前在此地占山為王,幹起了強盜行當。
王勃的詩正好道盡了他的過去,說到了他的心坎裏,一時有種被人關切、被人知己的感動,渀佛過往的酸楚、人世的滄桑都找到了可以傾吐的對象,所以他又如何能自已,而不哭泣?
他哭,王勃等人一點不會嘲笑他,因為這正好證明他是個真性情的人。
王勃又從懷中掏出獅頭翡翠印章,將自己的大名蓋了上去,方才將紙卷上雙手贈予他道:“刀疤,今日有緣,便算交了朋友,作為朋友,某要提醒你一句,此地不宜久留,占山為王終不是長久之計,遲早官府會管到這裏的,言盡於此,你好之為之,以後若是遇到困難,可憑此卷,找某幫忙。”
王勃說完,見牛大正從山上朝這邊下來,便拱了拱手,翻身上驢。
刀疤和那些響馬們連忙閃開路,目送他騎驢緩緩而行。刀疤雙手捧著詩卷對著王勃的背影長長地揖了一禮。
“大兄,你快看,從那山上下來一個好大個漢子,看來是他的護衛。”
眾響馬望去,果然看見一身長九尺有餘的大漢從山上下來,肩上扛著一頭好大野豬,都不禁咽了咽唾沫,慶幸方才沒有動手,不然就憑這大漢一人,他們就沒什麽好下場。想當初他們也圍攻過一頭野豬,比大漢肩上的野豬還小許多,都不能得手,還傷了幾人,可見這大漢能耐。
刀疤歎了口氣,看向眾人道:“王勃大才,有異人相助,不必驚怪,他的話某也深以為然,在此剪徑確非長久之計,因此我們需要另需謀生。”
眾響馬驚訝,方才那說話之人道:“可是大兄,我等不幹響馬,又能幹什麽?”
刀疤仰麵歎息道:“灑家聽說北方近日正在募兵,灑家打算前往,你們有誰願意跟灑家去的,若有不從者可自行留下。”
眾響馬愕然,心說不是說早對從軍心灰意冷了嗎?怎麽現在又……
似乎是看穿了他們的想法,刀疤解釋道:“募兵不同府兵,府兵是自備糧草、兵甲、馬匹,而募兵則不同,聽說衣食、裝備都是國家出,而且免征賦役,有何不好?想當年某為當府兵,搞得幾乎傾家蕩產,到頭來連妻娘都賠了進去,而今更作了山賊。”
“灑家以為這是個機會,之前灑家本沒這個打算,但方才聽了王勃的話,灑家便下定了這個決心,你們有誰願意跟灑家去的?說一聲,灑家帶上他,不願意的可自行留下。”
“大兄,你去哪,我們就去哪!”
“對,大兄去哪,我們就去哪!”
刀疤大為感動,大手一揮道:“好,即刻準備行李,明日出發。”
絳州位於山西省西南部,臨汾盆地西南邊緣,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絳州是座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南北朝時,北魏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改為絳州。
絳州號稱“晉國三城”,曆來人傑地靈。從春秋以來,一直是山西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曆代帝王將帥在這裏活動頻繁,文人墨客多有賦詩歌詠。“趙氏孤兒”忠心保國的故事發生在這裏;唐太宗李世民屯兵柏壁,大戰叛將劉武周的故事發生在這裏;大唐名將張士貴掛帥,薛仁貴投軍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裏。
一輛豪華的馬車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進入高大的城門,城門頂上“絳州”二字古樸莊嚴,兩邊的城牆上那些箭孔似乎還在訴說著那一場場發生在這裏的戰爭的慘烈和悲壯。
一襲白衣勝雪的少年騎著驢子悠然行走在泥土夯實的大道上,旁邊是一個牽著韁繩的瘦黑青年。那少年身下的毛驢與和同行的兩個書生座下的毛驢相比,長得極為健壯,像一匹大個的馬犢子。在他的身後,一個身長近乎一丈的大漢撓著頭,稀奇地東張西顧,模樣有些憨傻。
在大漢的旁邊,是一輛緩緩而行的繡帷馬車。窗簾掀起,一張如花似玉的俏臉半探而出,青絲在春風的揉拂下隨意擺動。
街上的人群驚好奇地望著這一行奇怪的組合,直到他們在一家冰糖葫蘆店門前停下。
王勃剛將月奴從馬車上扶下來,馬夫便帶著店掌櫃匆匆出來,那掌櫃見著王勃惶惶作揖道:“郎君大駕,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王勃擺了擺手,把折扇一開,舉止優雅地扇動了幾下,淡然笑道:“孫掌櫃無須多禮,某本不是一個愛張揚的人,所以事先就沒有書信通知,你且安排一下我等食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