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謝玄再次來到老紀家,已經是兩ri後的黃昏,一架雙人馬車停在了門前,打斷了聶政對紀小丫的指點。
兩ri來,聶政傷勢全複,也已經初步完成了對紀小丫的內功築基工作。
謝玄來請,聶政也不再矯情,直接踏上了馬車。
“經過這兩ri的調查,那次襲擊事件並不是我那堂弟所為,而是大江幫。”謝玄見聶政正凝神靜聽,解釋道:“這次事件完全是場巧合,大江幫這次是因為發現兩湖幫的一個秘密據點——就是那個鐵匠鋪,本想將裏麵人員俘虜,沒想到聶兄剛好進入,導致了事件的發生。我已經jing告過大江幫幫助江海流,他已保證不會再出手與聶兄為難。”
馬車在這貧民區中轉悠了幾圈,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大型渡口,渡口處停留了一輪可載百人的大型畫舫。畫舫長約十丈,樓高約三十尺,分為二層,其上雕欄玉砌,彩燈已然點起,各種jing美的花紋在燈光投影之下散在畫舫牆壁上、船板上,恍若來到了天上宮闕,美侖美奐之極。
聶政跟隨謝玄上得畫舫上,一名美女巧笑倩兮地迎了出來。
這女子花容秀麗無倫,烏黑漂亮的秀發襯著一對長而媚的眼睛,玉肌勝雪,舉手投足均是儀態萬千,正是謝府大小姐謝道韞。
盼顧生輝間,謝道韞笑道:“多ri不見,先生氣sè大好,定然是痊愈了。道韞在此恭賀先生了。”
聶政收起了與謝玄的那種隨意從容,顯得有幾分拘謹,抱拳道:“謝過謝小姐。我已無礙了。”
謝道韞聽聞他又叫自己“謝小姐”,細眉微蹙,旋爾展眉淺笑道:“這次三叔想出來欣賞詩會,我也被請了過來,不然也見不到先生。三叔正在二樓等著你們哩!”
夜sè已經降臨,秦淮河上星星點點地燃起花燈,將這秦淮裝飾成天上的銀河。
三人一起上的二樓,透過大開的窗欞,映入眼前的便是如此美景,燈光與星光遙相唿應,讓人分不清天上rénjiān。
“你們總算來了。”謝安大笑著起身相迎,一身寬衣博帶,衣帶飄飄間恍若神仙中人。
寬敞的船艙,並沒有多少人在。除了他們四人和宋悲風以外,隻有些服侍的侍女存在,其他護衛都在一樓或甲板上巡邏放哨,顯然其他謝府之人定是坐其他船隻出遊了。
艙中單列了五個桌案,謝安在主桌坐下,聶政被請入緊挨著謝安的左桌,與他相對的是謝玄,下麵陪著他的則是宋悲風。
眾人坐定,自有侍女端上美酒菜肴,讓那些謝府下人們心裏覺得不滿的是,聶政此人竟然大大咧咧地雙腿前伸地箕坐在桌案前,透過桌案所有人都看得到那雙明晃晃的大腳。
謝安眉頭微皺,暗自思量:“這聶政看來不是出身於名門士族。可是若其長期未出山的話,這跪坐之禮按理來說,不是應該也長久地傳承下來嗎?”
可能看出了叔父的疑惑,謝道韞代為問道:“先生不習慣跪坐嗎?”
隻從坐姿,已可看出當時胡漢生活習慣的不同。漢人自殷周雙膝前脆,臀部坐在腳後跟上的“跪坐”習俗形成以來,成為儒家禮教文化的重要部份。臀部坐地,兩腿前伸的箕坐和垂腳高坐均被視為不敬的忌諱行為。到漢末以後,胡漢雜處,垂腳高坐椅子的胡坐又或箕坐,已在漢人間廣為傳播,形成高足型床、椅、凳的居室新文化。不過在世家大族裏,胡坐仍被視為不敬和沒有文化修養。
聶政笑道:“一般都坐椅子的。長期跪坐對身體不好,自從先輩發明了椅子之後就摒棄了。難道謝大人不覺得難受嗎?”
謝安哈哈一笑,點頭道:“的確如此。特別是像我這樣的老人,跪坐時間久了,的確不太舒服。不過我早已習慣了如此,可不能如聶小兄弟你這般瀟灑。聶兄弟總是這幅麻衣赤足的樣子,難道不覺得難受嗎?”
聶政聞言,眉角微微挑起,含笑道:“我墨家自戰國初期至現在,傳承悠久,雖然有些製度及理念有所改變,但‘節用’的觀點一直未變,衣食住行滿足個人需要便可。我一身麻衣即可裹身,一雙赤足即可行天下,也用不著華衣美鞋。天下之間不知有多少人無衣可穿,又不知多少人無糧果月複。有製造這些華衣麗服的功夫,有著購買這些不實之物的財力,那可以救活不知多少民眾了。”
自古以來,儒家和墨家爭論不休,兩家不管是對“仁義”、“利益”等人生觀念,還是對待葬禮、享樂的態度,都是截然不同。最後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聶政這番話幸好是在東晉這個時代,這時以老莊之學為骨的玄學興起,儒學式微,其他各種學說紛起,聶政的墨家之言還不算驚世駭俗。若聶政在漢朝時在公共場所談論這種思想,恐立刻便有下獄之災。
謝安沉吟片刻,曉得此刻並非爭論的時刻,笑道:“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要討論了。可以用膳了,等吃飽喝足,便可欣賞這秦淮難得一見的盛事了。”
謝安是識趣之人,既然知道了這聶政恪守古時墨家的教條,特意囑咐侍女將酒水撤離,上到桌上的菜肴也以足用為好。
每個桌案的上的吃食並不如以往宴席上那麽豐盛,很快便結束了宴席。聶政對教條的堅守,讓謝府眾人感覺十分無趣。聶政看著他們有些興致闌珊的樣子,感覺十分好笑,他節用的習慣是從現代當兵的時候便養成了,別人的浪費他雖然看不慣,可也不至於強烈反對,沒想到這謝安為了照顧他的情緒竟然把所有人的標準都降低了。
聶政並沒有攪和了宴席氣氛的尷尬,待碗盤都收拾殆盡後,徑直盤坐在席上閉目養神。
謝安等人麵麵相覷,這聶政既然是墨家嫡傳子弟,那肯定也是堅守“非樂”,原先準備在宴席暢談之後準備一套歌舞表演,此時也無法拿出手。
寬敞的船艙之中陷入莫名的冷場之中,直到秦淮河上流煙火衝天而起,兩岸的歡唿驚醒了艙中的眾人。
聶政睜開眼,眼中隱隱有些戲謔之意,道:“想必是詩會開始了吧。我們也過去看看吧。”
眾人吃驚地盯著聶政,這謝家的三人均是飽讀詩書之輩,對於墨家的思想也有所了解,沒想到他也會去湊這個耗費人力物力的熱鬧。
聶政嘴角的笑意再也無法忍住,哈哈大笑道:“各位想必有些誤會。我墨家的‘非樂’思想並不是說完全禁止音樂,而是想擺月兌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鍾製造和演奏,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許多思想也都有了很大變化。好的音樂可以抒發個人的感情,使聽眾獲得jing神上的享受與滿足,並從中獲得前進的力量。並且我墨家相信人無貴賤之分,十分尊重別人的選擇,若你有享樂的能力,自然有著自我享樂的權利。你們大可不必因為我在這裏而有所拘束。”
謝安尷尬地笑道:“那是我們誤會墨家的思想了。”
眾人皆默然無語,起身觀望這難得盛事。
窗外煙花消失無蹤,一艘艘的畫舫慢慢地朝著中心的一艘大型畫舫駛去。這次活動是由秦淮樓和淮月樓共同舉辦,此次的舉辦地點安置在了秦淮樓旗下的一艘畫舫“秦風舫”上。這艘畫舫由貨船改造,長二十餘丈,高出水麵三二丈,望之如閣樓,船上燈火通明,隻見樓上人來人往,不停地有人用小艇來往於周圍畫舫與秦風舫之間。這些人專門用來傳遞各舫的詩句,每當有詩句被遞上秦風舫上,便有名士為詩句品評,依舊按照九品來分,卻與九品中正製有些不同,而是先依照好壞,列出“上”、“中”、“下”三等。每當出現上等詩句時,便由專人傳遞給各家畫舫,讓每家畫舫在上等詩句中選出最好的三篇,依照“上上”、“上中”、“上下”三品排名,最後收集匯總所有大型畫舫的意見,給出最後的上三品詩句名次。
這種品評詩句的名額隻能由那些大型畫舫來定,像老紀他們那種烏篷船雖然也能提交詩句,卻沒有評判的權力,多半隻能欣賞這秦淮河中往來穿梭不停的小艇燈光。
謝安站在窗邊,凝視著秦淮河上閃耀的燈光,燈光遊曳在水麵上,蕩漾著一道道明亮的水線。
若單看這晚上的一幕盛世景象,誰能曉得這是一個大爭之世呢?北方胡虜勢力越發強大,南方各地陽奉yin違,還有那天師道的作亂,一個個大石頭阻礙著大晉王朝的前進步伐,什麽時候才能徹底清淨呢?
“如今美好的秦淮夜sè,也不知能持續多久?”謝安喃喃自語著。
聶政滿臉肅穆,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隻要世上存在利益衝突,美好的ri子便不會永久存在。”
謝安詫異地偏頭望來,問道:“不知聶兄弟對此有何高見?”
“沒什麽。突然有些感慨罷了。”聶政不想在這方麵與他們過多探討,說到底謝家終究代表了高門大族的利益,代表著如今主流的思想。通過這些ri子與謝玄及其他人等的交流,他已經明白了現今南北以佛家、道家思想為主導。北方佛門有彌勒教、五重寺等傳揚佛法、道家有太乙教建立道場;南方則有佛門勢力影響建康內外,更有孫恩的天師道占據東南。而魔門則影子都沒有見到,想必都還在地下隱藏。
“哦。”謝安也不多問,轉而提議道:“聶兄弟可有興趣遞上詩句、參與品評?”
聶政有些詫異,問道:“這詩會不是為了選擇花魁的嗎?我一個大男人也可以?”
謝玄在旁解釋道:“這詩會隻要是在秦淮河中的畫舫都可以參與。我們這些人隻是湊個熱鬧,主要還是看那些畫舫姑娘們才藝。不信你問問我姐,她便獲得過一次詩會魁首。”
聶政偏頭朝謝道韞望去,那一向莊重典雅的溫柔女子露出了一絲俏皮的笑意,不由得呆看起來。
“聶兄弟有意的話,可要好好構思一二。這詩會的要求,必須得是應景之新作。”謝安的聲音傳來。
聶政迴過神來,再次轉頭望向那秦淮燈火,靜思片刻,細細吟出了一首名傳後世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兩ri來,聶政傷勢全複,也已經初步完成了對紀小丫的內功築基工作。
謝玄來請,聶政也不再矯情,直接踏上了馬車。
“經過這兩ri的調查,那次襲擊事件並不是我那堂弟所為,而是大江幫。”謝玄見聶政正凝神靜聽,解釋道:“這次事件完全是場巧合,大江幫這次是因為發現兩湖幫的一個秘密據點——就是那個鐵匠鋪,本想將裏麵人員俘虜,沒想到聶兄剛好進入,導致了事件的發生。我已經jing告過大江幫幫助江海流,他已保證不會再出手與聶兄為難。”
馬車在這貧民區中轉悠了幾圈,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大型渡口,渡口處停留了一輪可載百人的大型畫舫。畫舫長約十丈,樓高約三十尺,分為二層,其上雕欄玉砌,彩燈已然點起,各種jing美的花紋在燈光投影之下散在畫舫牆壁上、船板上,恍若來到了天上宮闕,美侖美奐之極。
聶政跟隨謝玄上得畫舫上,一名美女巧笑倩兮地迎了出來。
這女子花容秀麗無倫,烏黑漂亮的秀發襯著一對長而媚的眼睛,玉肌勝雪,舉手投足均是儀態萬千,正是謝府大小姐謝道韞。
盼顧生輝間,謝道韞笑道:“多ri不見,先生氣sè大好,定然是痊愈了。道韞在此恭賀先生了。”
聶政收起了與謝玄的那種隨意從容,顯得有幾分拘謹,抱拳道:“謝過謝小姐。我已無礙了。”
謝道韞聽聞他又叫自己“謝小姐”,細眉微蹙,旋爾展眉淺笑道:“這次三叔想出來欣賞詩會,我也被請了過來,不然也見不到先生。三叔正在二樓等著你們哩!”
夜sè已經降臨,秦淮河上星星點點地燃起花燈,將這秦淮裝飾成天上的銀河。
三人一起上的二樓,透過大開的窗欞,映入眼前的便是如此美景,燈光與星光遙相唿應,讓人分不清天上rénjiān。
“你們總算來了。”謝安大笑著起身相迎,一身寬衣博帶,衣帶飄飄間恍若神仙中人。
寬敞的船艙,並沒有多少人在。除了他們四人和宋悲風以外,隻有些服侍的侍女存在,其他護衛都在一樓或甲板上巡邏放哨,顯然其他謝府之人定是坐其他船隻出遊了。
艙中單列了五個桌案,謝安在主桌坐下,聶政被請入緊挨著謝安的左桌,與他相對的是謝玄,下麵陪著他的則是宋悲風。
眾人坐定,自有侍女端上美酒菜肴,讓那些謝府下人們心裏覺得不滿的是,聶政此人竟然大大咧咧地雙腿前伸地箕坐在桌案前,透過桌案所有人都看得到那雙明晃晃的大腳。
謝安眉頭微皺,暗自思量:“這聶政看來不是出身於名門士族。可是若其長期未出山的話,這跪坐之禮按理來說,不是應該也長久地傳承下來嗎?”
可能看出了叔父的疑惑,謝道韞代為問道:“先生不習慣跪坐嗎?”
隻從坐姿,已可看出當時胡漢生活習慣的不同。漢人自殷周雙膝前脆,臀部坐在腳後跟上的“跪坐”習俗形成以來,成為儒家禮教文化的重要部份。臀部坐地,兩腿前伸的箕坐和垂腳高坐均被視為不敬的忌諱行為。到漢末以後,胡漢雜處,垂腳高坐椅子的胡坐又或箕坐,已在漢人間廣為傳播,形成高足型床、椅、凳的居室新文化。不過在世家大族裏,胡坐仍被視為不敬和沒有文化修養。
聶政笑道:“一般都坐椅子的。長期跪坐對身體不好,自從先輩發明了椅子之後就摒棄了。難道謝大人不覺得難受嗎?”
謝安哈哈一笑,點頭道:“的確如此。特別是像我這樣的老人,跪坐時間久了,的確不太舒服。不過我早已習慣了如此,可不能如聶小兄弟你這般瀟灑。聶兄弟總是這幅麻衣赤足的樣子,難道不覺得難受嗎?”
聶政聞言,眉角微微挑起,含笑道:“我墨家自戰國初期至現在,傳承悠久,雖然有些製度及理念有所改變,但‘節用’的觀點一直未變,衣食住行滿足個人需要便可。我一身麻衣即可裹身,一雙赤足即可行天下,也用不著華衣美鞋。天下之間不知有多少人無衣可穿,又不知多少人無糧果月複。有製造這些華衣麗服的功夫,有著購買這些不實之物的財力,那可以救活不知多少民眾了。”
自古以來,儒家和墨家爭論不休,兩家不管是對“仁義”、“利益”等人生觀念,還是對待葬禮、享樂的態度,都是截然不同。最後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聶政這番話幸好是在東晉這個時代,這時以老莊之學為骨的玄學興起,儒學式微,其他各種學說紛起,聶政的墨家之言還不算驚世駭俗。若聶政在漢朝時在公共場所談論這種思想,恐立刻便有下獄之災。
謝安沉吟片刻,曉得此刻並非爭論的時刻,笑道:“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要討論了。可以用膳了,等吃飽喝足,便可欣賞這秦淮難得一見的盛事了。”
謝安是識趣之人,既然知道了這聶政恪守古時墨家的教條,特意囑咐侍女將酒水撤離,上到桌上的菜肴也以足用為好。
每個桌案的上的吃食並不如以往宴席上那麽豐盛,很快便結束了宴席。聶政對教條的堅守,讓謝府眾人感覺十分無趣。聶政看著他們有些興致闌珊的樣子,感覺十分好笑,他節用的習慣是從現代當兵的時候便養成了,別人的浪費他雖然看不慣,可也不至於強烈反對,沒想到這謝安為了照顧他的情緒竟然把所有人的標準都降低了。
聶政並沒有攪和了宴席氣氛的尷尬,待碗盤都收拾殆盡後,徑直盤坐在席上閉目養神。
謝安等人麵麵相覷,這聶政既然是墨家嫡傳子弟,那肯定也是堅守“非樂”,原先準備在宴席暢談之後準備一套歌舞表演,此時也無法拿出手。
寬敞的船艙之中陷入莫名的冷場之中,直到秦淮河上流煙火衝天而起,兩岸的歡唿驚醒了艙中的眾人。
聶政睜開眼,眼中隱隱有些戲謔之意,道:“想必是詩會開始了吧。我們也過去看看吧。”
眾人吃驚地盯著聶政,這謝家的三人均是飽讀詩書之輩,對於墨家的思想也有所了解,沒想到他也會去湊這個耗費人力物力的熱鬧。
聶政嘴角的笑意再也無法忍住,哈哈大笑道:“各位想必有些誤會。我墨家的‘非樂’思想並不是說完全禁止音樂,而是想擺月兌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鍾製造和演奏,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許多思想也都有了很大變化。好的音樂可以抒發個人的感情,使聽眾獲得jing神上的享受與滿足,並從中獲得前進的力量。並且我墨家相信人無貴賤之分,十分尊重別人的選擇,若你有享樂的能力,自然有著自我享樂的權利。你們大可不必因為我在這裏而有所拘束。”
謝安尷尬地笑道:“那是我們誤會墨家的思想了。”
眾人皆默然無語,起身觀望這難得盛事。
窗外煙花消失無蹤,一艘艘的畫舫慢慢地朝著中心的一艘大型畫舫駛去。這次活動是由秦淮樓和淮月樓共同舉辦,此次的舉辦地點安置在了秦淮樓旗下的一艘畫舫“秦風舫”上。這艘畫舫由貨船改造,長二十餘丈,高出水麵三二丈,望之如閣樓,船上燈火通明,隻見樓上人來人往,不停地有人用小艇來往於周圍畫舫與秦風舫之間。這些人專門用來傳遞各舫的詩句,每當有詩句被遞上秦風舫上,便有名士為詩句品評,依舊按照九品來分,卻與九品中正製有些不同,而是先依照好壞,列出“上”、“中”、“下”三等。每當出現上等詩句時,便由專人傳遞給各家畫舫,讓每家畫舫在上等詩句中選出最好的三篇,依照“上上”、“上中”、“上下”三品排名,最後收集匯總所有大型畫舫的意見,給出最後的上三品詩句名次。
這種品評詩句的名額隻能由那些大型畫舫來定,像老紀他們那種烏篷船雖然也能提交詩句,卻沒有評判的權力,多半隻能欣賞這秦淮河中往來穿梭不停的小艇燈光。
謝安站在窗邊,凝視著秦淮河上閃耀的燈光,燈光遊曳在水麵上,蕩漾著一道道明亮的水線。
若單看這晚上的一幕盛世景象,誰能曉得這是一個大爭之世呢?北方胡虜勢力越發強大,南方各地陽奉yin違,還有那天師道的作亂,一個個大石頭阻礙著大晉王朝的前進步伐,什麽時候才能徹底清淨呢?
“如今美好的秦淮夜sè,也不知能持續多久?”謝安喃喃自語著。
聶政滿臉肅穆,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隻要世上存在利益衝突,美好的ri子便不會永久存在。”
謝安詫異地偏頭望來,問道:“不知聶兄弟對此有何高見?”
“沒什麽。突然有些感慨罷了。”聶政不想在這方麵與他們過多探討,說到底謝家終究代表了高門大族的利益,代表著如今主流的思想。通過這些ri子與謝玄及其他人等的交流,他已經明白了現今南北以佛家、道家思想為主導。北方佛門有彌勒教、五重寺等傳揚佛法、道家有太乙教建立道場;南方則有佛門勢力影響建康內外,更有孫恩的天師道占據東南。而魔門則影子都沒有見到,想必都還在地下隱藏。
“哦。”謝安也不多問,轉而提議道:“聶兄弟可有興趣遞上詩句、參與品評?”
聶政有些詫異,問道:“這詩會不是為了選擇花魁的嗎?我一個大男人也可以?”
謝玄在旁解釋道:“這詩會隻要是在秦淮河中的畫舫都可以參與。我們這些人隻是湊個熱鬧,主要還是看那些畫舫姑娘們才藝。不信你問問我姐,她便獲得過一次詩會魁首。”
聶政偏頭朝謝道韞望去,那一向莊重典雅的溫柔女子露出了一絲俏皮的笑意,不由得呆看起來。
“聶兄弟有意的話,可要好好構思一二。這詩會的要求,必須得是應景之新作。”謝安的聲音傳來。
聶政迴過神來,再次轉頭望向那秦淮燈火,靜思片刻,細細吟出了一首名傳後世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