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棠病倒了?嚴重嗎?”養心殿東暖閣,慈禧眉頭微皺,眉宇間無不擔憂之色。♀(鳳舞文學網.qiuww.)
“應該有點重?”奕忻跪在地上用不大肯定語氣迴答道:“說是已經臥**不起,無法繼續指揮部隊,是故左宗棠已經出關,現已在新疆哈密坐陣指揮。”
“啊!這麽嚴重?!連左宗棠都出關了?!”發出這聲驚唿的當然是東太後慈安。
“妹妹,”慈安麵色很有點擔憂與不安地道:“左宗棠已經偌大年紀,現在劉錦棠又病得這樣重!這可怎麽辦?”
現在已經是光緒二年十月,換算成陽曆也就是十一二月了,這時候連京城都已經開始入冬,更別說大西北,要知道胡天八月即飛雪,所以這時候的大西北,已經是冰天雪地的世界。
可左宗棠也好劉錦棠也罷,這兩位一個老,一個病,又都是南方人,此時在大西北這等酷寒的環境下,當然都很讓人揪心。
原本在兩位皇太後的心中,左宗棠的份量,當然遠重於劉錦棠,甚至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級別上。
可現在這鬼情況當然又已經大不一樣,飛將軍劉錦棠在兩位皇太後心中的份量,那絕對是與日俱增,今非昔比!
是故左宗棠劉錦棠兩人現如今在兩位皇太後的心中,可以說掌心掌背都是肉,份量已經差不多重。
所以慈安才會表現得如此緊張不安,擔憂之情溢於言表。
“請母後皇太後寬心,”奕忻見慈安擔心成這樣,同為大清臣子的他,心裏禁不住還有點小感動,趕緊迴話安慰道:“現劉錦棠已迴烏魯木齊迪化城修養,左宗棠下令,大軍停止進攻,原地休整,明年再戰,有左宗棠親自坐陣關外,西疆戰事,諒可無慮。”
“這樣就好!”慈安臉色逐漸恢複中道:“聽說關外的氣候,冬天可以凍掉人的耳朵,這樣惡劣的氣候,明年開春再戰,也好。♀”
“母後皇太後聖明!”奕忻當然是先奉上一個不要錢的馬屁,而後才接著奏言道:“據聞左宗棠這次出關,是抬著一副棺材出關滴!”
“抬著棺材?!”慈安太後臉上頓時又大為動容,“好一個左宗棠!不愧是我大清的忠義老臣!”
“聖母皇太後誇獎得是!”奕忻接著講故事道:“左宗棠此番出關,還下令全軍將士包括他自己本人全都隨身攜帶著楊柳枝,從蘭州到肅州,從河西到哈密,一路西行,一路把楊柳枝栽種在沿途的進軍路線上,為此左宗棠帳下幕僚楊昌浚還寫了一首詩,歌詠此事,一時間傳遍天下!”
“竟有此事?!”慈安臉上立馬雲開見日道:“奕忻,你可記得此詩?”
“奴才記得!”奕忻當即搖頭晃腦背詠起來道:“大將酬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渡玉關。”
“好詩!”奕忻話音剛落,慈安就忍不住當堂叫了聲好。隨後嘴裏還喃喃自語地把這首詩,徑自坐在炕頭上搖頭晃腦地重複吟詠品味起來,那是一句句琢磨,一句句體會,每琢磨體會完一句,眼中就立馬發出異樣的光芒,顯然是大為讚賞!然後再接著細細品味第二句。
吟詩作畫,這原本就是慈安所好,再加上這首詩的確做得好!可以稱得上是千古絕唱,不輸給盛唐時代的邊塞詩。
所以慈安這會當然很快就沉浸到詩境之中,一時間眼前滿是一望無盡的戈壁荒漠,繼而又畫麵一變,變成一望無盡的西征大軍,然後畫麵又一變,變成一望無盡連綿不斷枝拂雲霄的楊柳,而隨著畫麵的不斷轉換,這位年齡不到四十的東太後慈安,竟然很快就品味得有點小花癡,滿臉滿眼都是癡迷之色,沉浸得不能自拔。
但慈禧卻並不好此道。
這時候慈禧突然很不和諧地話題一變道:“現在北疆地區既然已經全部光複,六爺!”
慈禧這聲六爺,叫得突兀且咬詞很重!就像有個啥很沉重東西突然**到你心坎上一樣。♀
叫完後這位不知風雅為何物的西太後,眼中目光也猝然一變,變得淩厲而嚴肅,緊盯著奕忻詢問道:“沙俄那邊,六爺你可曾照會過他們?他們現在又有何說法呀?”
奕忻心裏頓時咯噔一聲,往下一墜。心說自己費盡心思講了老半天故事,可該來的,終歸還是躲不過去呀!
老毛子占領伊利後,曾上書清政府,說什麽他們現在占據伊犁,是“隻因迴亂未靖,代為收複,權宜派兵駐守,俟關內外肅清,烏魯木齊、瑪納斯各城克服之後,當即交還”。
現在烏魯木齊也好,瑪納斯各城也罷,已經全都被大清光複。
所以按照老毛子以上所言,這伊犁城,當然也就該歸還大清才對。
找老毛子交涉討要迴伊犁,這顯然是奕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事,責無旁貸,是故慈禧現在才會對奕忻有此一問。
不過老毛子說是這樣說,但卻怎麽可能會真照此辦理呢?
這顯然和劉備借荊州是一個道理。當然,這點慈禧心裏也很清楚。
可人家遵不遵守承諾還不還伊犁是一迴事,自己這邊人去不去跟人家交涉要求人家遵守承諾則是另外一迴事。
所以這向老毛子和平討迴伊犁的事,當然還是要著落在奕忻這位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最高長官的身上。
可通過和平談判跟老毛子討迴伊犁?老天!這事何止是燙手的山芋,簡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且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魯肅魯子敬當年沒能討迴荊州就是最好的證明。
奕忻又不傻,像這種很明顯吃力不討好且又是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他現在當然是抱著那什麽能躲則躲最好是上邊把這事暫時給忘了都好的美好願望。
所以奕忻此番覲見,才不遺餘力地講故事。
但願望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奕忻這動人的故事,隻迷住了慈安一位,另外這位更重要的慈禧老人家,卻完全不為所動。
這讓奕忻心裏有點小小的失落。
當然,奕忻心裏也知道這事躲是躲不過去滴,但卻當然是想著等左宗棠把新疆全部收複後,再來談這事,再去跟老毛子交涉,才更為合適,也才稍微有點那個啥把握。
可慈禧現在怎麽可能會忘了這事呢?
不要說慈禧,就連劉清現在都沒有忘這事。
“翁師傅,”毓慶宮,這天早上快放學的時候,劉清突然向翁同合提問道:“你說沙俄現在會不會遵守約定把伊犁還給我大清?”
“不可能!”翁同合當即很肯定地搖搖頭:“皇上,俄人最無信義可言,不像英法,還略微講點信用。”
現在大清跟英法美俄等老外已經相處了很有段時間,尤其是老毛子,更是大清的老相識老對頭。所以現在大清高層官員們對這幾個西歐列強的認識看法,已經開始漸趨一致。
俄人最不講信用,這點早已被大清官民所公認。
因為俄人對大清疆土的侵吞,最為嚴重!總是找這借口那借口對大清西北邊疆得寸進尺,步步侵吞。
而丟城失地,無疑是大清軍民最不能容忍的事!比那什麽增開通商口岸以及賠款,更為大清軍民所痛恨!
是故在所有的老外中,老毛子當然是最不得大清官民之心的老外。
翁同合在這裏把老毛子定義為最無信用,也就是情理中事。
劉清見翁老師迴答得這肯定,隻好繼續追問道:“那我大清現在該怎麽辦呢?”
翁同和這次先皺著眉頭想了想,然後才心情無不沉重地迴答道:“皇上,現在我大清隻有先光複新疆其它地區,等把新疆全都光複後,再去跟俄人交涉理論歸還伊犁一事,盡力爭取,不過,哎!”
翁同合說到這,禁不住很悲觀地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道:“想我大清欲收迴伊犁,恐怕非得花費一番大氣力不可!”
大氣力?聽翁老師這口氣,顯然是要動武了?不過這左宗棠最後跟老毛子究竟打沒打起來呢?
劉清苦苦迴憶了老半天,但卻依然一點印象都沒有。腦子裏關於左宗棠收複新疆的這段曆史,僅僅隻有個結果,哪裏有什麽過程?
於是他隻好先撇開這問題,轉而開始關心起劉錦棠的病情。
“翁師傅,”劉清無不關心地問道:“聽說劉錦棠在前線病倒了,你說會不會很嚴重呢?”
這個?翁同和顯然沒有料到自己這位好學生腦子轉得這快,思想如天馬行空,無跡可尋,剛才還在問伊犁的事,現在卻突然關心起前線將領的病情來。
這讓這位班主任老師頓時愣了愣,然後才思考著迴答道:“毅齋乃湖南人,南人不服北土,再加上北方冬季的風雪,過於嚴酷,是故毅齋才會在這時候突然一病不起,不過隻要過了這個冬天,慢慢適應過來,以毅齋的身體,應無大礙?故臣以為,應該不會太嚴重?”
翁同合迴答完後,又無不欣慰地奉上一句馬屁道:“皇上身在九重宮闕,卻能心念我大清前線將士的病情,我皇聖明,實乃我大清之福也!哈哈……”
翁同合說罷禁不住望著劉清撫須而笑,臉上滿是欣慰自豪的神色。
畢竟這位小皇上是他的得意弟子不是?
這個,嘿嘿……劉清頓時有點不好意思起來,麵色微紅。心裏則無不受用,也無不心安。
要知道翁同和可不比沈安之流的小人物,他的馬屁,而且還是真心實意的馬屁,不是那什麽虛情假意的馬屁,當然會讓劉清感覺格外的好。
而翁老師言之有理所分析的劉錦棠病情,當然也會讓劉清感到心安。
然而劉錦棠現在究竟病情如何呢?
(
“應該有點重?”奕忻跪在地上用不大肯定語氣迴答道:“說是已經臥**不起,無法繼續指揮部隊,是故左宗棠已經出關,現已在新疆哈密坐陣指揮。”
“啊!這麽嚴重?!連左宗棠都出關了?!”發出這聲驚唿的當然是東太後慈安。
“妹妹,”慈安麵色很有點擔憂與不安地道:“左宗棠已經偌大年紀,現在劉錦棠又病得這樣重!這可怎麽辦?”
現在已經是光緒二年十月,換算成陽曆也就是十一二月了,這時候連京城都已經開始入冬,更別說大西北,要知道胡天八月即飛雪,所以這時候的大西北,已經是冰天雪地的世界。
可左宗棠也好劉錦棠也罷,這兩位一個老,一個病,又都是南方人,此時在大西北這等酷寒的環境下,當然都很讓人揪心。
原本在兩位皇太後的心中,左宗棠的份量,當然遠重於劉錦棠,甚至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級別上。
可現在這鬼情況當然又已經大不一樣,飛將軍劉錦棠在兩位皇太後心中的份量,那絕對是與日俱增,今非昔比!
是故左宗棠劉錦棠兩人現如今在兩位皇太後的心中,可以說掌心掌背都是肉,份量已經差不多重。
所以慈安才會表現得如此緊張不安,擔憂之情溢於言表。
“請母後皇太後寬心,”奕忻見慈安擔心成這樣,同為大清臣子的他,心裏禁不住還有點小感動,趕緊迴話安慰道:“現劉錦棠已迴烏魯木齊迪化城修養,左宗棠下令,大軍停止進攻,原地休整,明年再戰,有左宗棠親自坐陣關外,西疆戰事,諒可無慮。”
“這樣就好!”慈安臉色逐漸恢複中道:“聽說關外的氣候,冬天可以凍掉人的耳朵,這樣惡劣的氣候,明年開春再戰,也好。♀”
“母後皇太後聖明!”奕忻當然是先奉上一個不要錢的馬屁,而後才接著奏言道:“據聞左宗棠這次出關,是抬著一副棺材出關滴!”
“抬著棺材?!”慈安太後臉上頓時又大為動容,“好一個左宗棠!不愧是我大清的忠義老臣!”
“聖母皇太後誇獎得是!”奕忻接著講故事道:“左宗棠此番出關,還下令全軍將士包括他自己本人全都隨身攜帶著楊柳枝,從蘭州到肅州,從河西到哈密,一路西行,一路把楊柳枝栽種在沿途的進軍路線上,為此左宗棠帳下幕僚楊昌浚還寫了一首詩,歌詠此事,一時間傳遍天下!”
“竟有此事?!”慈安臉上立馬雲開見日道:“奕忻,你可記得此詩?”
“奴才記得!”奕忻當即搖頭晃腦背詠起來道:“大將酬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渡玉關。”
“好詩!”奕忻話音剛落,慈安就忍不住當堂叫了聲好。隨後嘴裏還喃喃自語地把這首詩,徑自坐在炕頭上搖頭晃腦地重複吟詠品味起來,那是一句句琢磨,一句句體會,每琢磨體會完一句,眼中就立馬發出異樣的光芒,顯然是大為讚賞!然後再接著細細品味第二句。
吟詩作畫,這原本就是慈安所好,再加上這首詩的確做得好!可以稱得上是千古絕唱,不輸給盛唐時代的邊塞詩。
所以慈安這會當然很快就沉浸到詩境之中,一時間眼前滿是一望無盡的戈壁荒漠,繼而又畫麵一變,變成一望無盡的西征大軍,然後畫麵又一變,變成一望無盡連綿不斷枝拂雲霄的楊柳,而隨著畫麵的不斷轉換,這位年齡不到四十的東太後慈安,竟然很快就品味得有點小花癡,滿臉滿眼都是癡迷之色,沉浸得不能自拔。
但慈禧卻並不好此道。
這時候慈禧突然很不和諧地話題一變道:“現在北疆地區既然已經全部光複,六爺!”
慈禧這聲六爺,叫得突兀且咬詞很重!就像有個啥很沉重東西突然**到你心坎上一樣。♀
叫完後這位不知風雅為何物的西太後,眼中目光也猝然一變,變得淩厲而嚴肅,緊盯著奕忻詢問道:“沙俄那邊,六爺你可曾照會過他們?他們現在又有何說法呀?”
奕忻心裏頓時咯噔一聲,往下一墜。心說自己費盡心思講了老半天故事,可該來的,終歸還是躲不過去呀!
老毛子占領伊利後,曾上書清政府,說什麽他們現在占據伊犁,是“隻因迴亂未靖,代為收複,權宜派兵駐守,俟關內外肅清,烏魯木齊、瑪納斯各城克服之後,當即交還”。
現在烏魯木齊也好,瑪納斯各城也罷,已經全都被大清光複。
所以按照老毛子以上所言,這伊犁城,當然也就該歸還大清才對。
找老毛子交涉討要迴伊犁,這顯然是奕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事,責無旁貸,是故慈禧現在才會對奕忻有此一問。
不過老毛子說是這樣說,但卻怎麽可能會真照此辦理呢?
這顯然和劉備借荊州是一個道理。當然,這點慈禧心裏也很清楚。
可人家遵不遵守承諾還不還伊犁是一迴事,自己這邊人去不去跟人家交涉要求人家遵守承諾則是另外一迴事。
所以這向老毛子和平討迴伊犁的事,當然還是要著落在奕忻這位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最高長官的身上。
可通過和平談判跟老毛子討迴伊犁?老天!這事何止是燙手的山芋,簡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且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魯肅魯子敬當年沒能討迴荊州就是最好的證明。
奕忻又不傻,像這種很明顯吃力不討好且又是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他現在當然是抱著那什麽能躲則躲最好是上邊把這事暫時給忘了都好的美好願望。
所以奕忻此番覲見,才不遺餘力地講故事。
但願望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奕忻這動人的故事,隻迷住了慈安一位,另外這位更重要的慈禧老人家,卻完全不為所動。
這讓奕忻心裏有點小小的失落。
當然,奕忻心裏也知道這事躲是躲不過去滴,但卻當然是想著等左宗棠把新疆全部收複後,再來談這事,再去跟老毛子交涉,才更為合適,也才稍微有點那個啥把握。
可慈禧現在怎麽可能會忘了這事呢?
不要說慈禧,就連劉清現在都沒有忘這事。
“翁師傅,”毓慶宮,這天早上快放學的時候,劉清突然向翁同合提問道:“你說沙俄現在會不會遵守約定把伊犁還給我大清?”
“不可能!”翁同合當即很肯定地搖搖頭:“皇上,俄人最無信義可言,不像英法,還略微講點信用。”
現在大清跟英法美俄等老外已經相處了很有段時間,尤其是老毛子,更是大清的老相識老對頭。所以現在大清高層官員們對這幾個西歐列強的認識看法,已經開始漸趨一致。
俄人最不講信用,這點早已被大清官民所公認。
因為俄人對大清疆土的侵吞,最為嚴重!總是找這借口那借口對大清西北邊疆得寸進尺,步步侵吞。
而丟城失地,無疑是大清軍民最不能容忍的事!比那什麽增開通商口岸以及賠款,更為大清軍民所痛恨!
是故在所有的老外中,老毛子當然是最不得大清官民之心的老外。
翁同合在這裏把老毛子定義為最無信用,也就是情理中事。
劉清見翁老師迴答得這肯定,隻好繼續追問道:“那我大清現在該怎麽辦呢?”
翁同和這次先皺著眉頭想了想,然後才心情無不沉重地迴答道:“皇上,現在我大清隻有先光複新疆其它地區,等把新疆全都光複後,再去跟俄人交涉理論歸還伊犁一事,盡力爭取,不過,哎!”
翁同合說到這,禁不住很悲觀地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道:“想我大清欲收迴伊犁,恐怕非得花費一番大氣力不可!”
大氣力?聽翁老師這口氣,顯然是要動武了?不過這左宗棠最後跟老毛子究竟打沒打起來呢?
劉清苦苦迴憶了老半天,但卻依然一點印象都沒有。腦子裏關於左宗棠收複新疆的這段曆史,僅僅隻有個結果,哪裏有什麽過程?
於是他隻好先撇開這問題,轉而開始關心起劉錦棠的病情。
“翁師傅,”劉清無不關心地問道:“聽說劉錦棠在前線病倒了,你說會不會很嚴重呢?”
這個?翁同和顯然沒有料到自己這位好學生腦子轉得這快,思想如天馬行空,無跡可尋,剛才還在問伊犁的事,現在卻突然關心起前線將領的病情來。
這讓這位班主任老師頓時愣了愣,然後才思考著迴答道:“毅齋乃湖南人,南人不服北土,再加上北方冬季的風雪,過於嚴酷,是故毅齋才會在這時候突然一病不起,不過隻要過了這個冬天,慢慢適應過來,以毅齋的身體,應無大礙?故臣以為,應該不會太嚴重?”
翁同合迴答完後,又無不欣慰地奉上一句馬屁道:“皇上身在九重宮闕,卻能心念我大清前線將士的病情,我皇聖明,實乃我大清之福也!哈哈……”
翁同合說罷禁不住望著劉清撫須而笑,臉上滿是欣慰自豪的神色。
畢竟這位小皇上是他的得意弟子不是?
這個,嘿嘿……劉清頓時有點不好意思起來,麵色微紅。心裏則無不受用,也無不心安。
要知道翁同和可不比沈安之流的小人物,他的馬屁,而且還是真心實意的馬屁,不是那什麽虛情假意的馬屁,當然會讓劉清感覺格外的好。
而翁老師言之有理所分析的劉錦棠病情,當然也會讓劉清感到心安。
然而劉錦棠現在究竟病情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