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去向,聽起來倒是非常誘惑人。當時,要想從學校調到其他部門,十分困難。
學校師資力量非常缺乏,為了不至於讓本來就薄弱的師資力量出現流失,保持教師隊伍穩定,縣裏規定,教師原則上不能調動到其他部門。
雖然工作已經滿了3年,海子仍舊對這種人事調動之類的事情沒有半點經驗。
海子心想著,自己大學畢業,教學成績突出,發表過那麽多作品,筆頭子那麽硬,還愁找不到一個接收單位?
海子於是想當然,憑感覺,選擇了第二個去向——調出教育界,改變教師身份。
海子沒有料到縣教委居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海子也沒有料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月兌離教育界,改變教師身份。
海子為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感到慶幸。他輕輕鬆鬆走出教委,海子對重新選擇的未來,充滿無限期待。
海子在江城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海子隻有去投奔靈兒。
多ri不見,海子也想靈兒了。見到海子,靈兒滿心歡喜,親親熱熱拉著海子的手,關切地問:海子,學校開學了,你怎麽有時間迴來啊?
海子不敢告訴靈兒實情,假裝說:我要在教委培訓一段時間。
靈兒不知道個中實情,說:教委招待所條件太差了,就住我爸他們單位招待所吧。
海子正愁找不到住的地方,靈兒一句話,解決了海子的後顧之憂。
海子高興說:你真是我的好靈兒。
接下來,海子開始在縣城找接收單位。海子在江城舉目無親,沒有人介紹,沒有人幫忙,也沒有人指點,海子隻能誤打誤撞。
海子將自己在報刊雜誌上麵發表過的作品剪下來,貼在一個文件夾一般大小的本子上。在當時,這種本子被稱做作品剪貼本。
海子拿著作品剪貼本,在縣城裏商品推銷員一般,一家一家單位上門推銷自己。
海子找的第一個單位是文化局。海子認為自己學的中文,文化局有群眾文化藝術館,圖書館,以及其他與文學藝術相關的單位,應該可以接收自己。
文化局長還算客氣,接過海子的作品剪貼本,翻看了一會,說:小夥子不錯,發表過不少作品,是個人才啊。我們研究一下,海子,你過幾天再來聽信。
海子不明白官場的潛規則,不知道文化局長“研究”一詞裏麵所隱含的深層次意味,果真傻傻等待了幾天,再兩手空空去找文化局長.
局長這次不再那麽客氣,說:我們文化部門正在機構改革,劇團要撤銷,影劇院、電影公司要合並,人員實在無法安排。
我們雖然很需要你這樣人才,但是,目前無法接收你。
海子並不氣餒,又去其他部門。其他部門比文化局態度可就差多了,看都不看海子的作品剪貼本,一句話:不要人。就把海子打發了。
眼看著海子一直悶悶不樂,靈兒似乎有所察覺,問:海子,你是不是遇到什麽難以啟齒的事情,實話告訴我,我們一起想辦法啊。
海子仍然硬撐著,說:這次培訓內容很重要,原來沒有學過,壓力很大。靈兒,你別為我擔心。
海子不肯說真話,靈兒也不好再追問。
接著,海子去了一家銀行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大概也喜歡文學,遞給海子一根煙,仔細讀了海子的作品剪貼本。
銀行辦公室主任跟海子說了一番推心置月複的話:小兄弟,你出大學門不久,不知道人事變動這一塊的規矩。
像你這樣毫無目的,沒有熟人關係,盲目亂跑,就是跑斷了腿,也不會有結果。
再說,你是教師身份。要想出教育界,改變教師身份,這種調動是嚴格禁止的,根本不可能。
你難道看不出來,這是別人在給你設圈套,讓你往黑窟窿裏麵鑽?小兄弟,你是不得罪了什麽人啊?
海子這才明白,之前的努力全是白費,以後也不會有什麽結果,這條路行不通。
海子打死也不願意再迴縣教委,向縣教委討一份殘羹冷炙,選擇去其他農村學校。
海子感到絕望了。
(
學校師資力量非常缺乏,為了不至於讓本來就薄弱的師資力量出現流失,保持教師隊伍穩定,縣裏規定,教師原則上不能調動到其他部門。
雖然工作已經滿了3年,海子仍舊對這種人事調動之類的事情沒有半點經驗。
海子心想著,自己大學畢業,教學成績突出,發表過那麽多作品,筆頭子那麽硬,還愁找不到一個接收單位?
海子於是想當然,憑感覺,選擇了第二個去向——調出教育界,改變教師身份。
海子沒有料到縣教委居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海子也沒有料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月兌離教育界,改變教師身份。
海子為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感到慶幸。他輕輕鬆鬆走出教委,海子對重新選擇的未來,充滿無限期待。
海子在江城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海子隻有去投奔靈兒。
多ri不見,海子也想靈兒了。見到海子,靈兒滿心歡喜,親親熱熱拉著海子的手,關切地問:海子,學校開學了,你怎麽有時間迴來啊?
海子不敢告訴靈兒實情,假裝說:我要在教委培訓一段時間。
靈兒不知道個中實情,說:教委招待所條件太差了,就住我爸他們單位招待所吧。
海子正愁找不到住的地方,靈兒一句話,解決了海子的後顧之憂。
海子高興說:你真是我的好靈兒。
接下來,海子開始在縣城找接收單位。海子在江城舉目無親,沒有人介紹,沒有人幫忙,也沒有人指點,海子隻能誤打誤撞。
海子將自己在報刊雜誌上麵發表過的作品剪下來,貼在一個文件夾一般大小的本子上。在當時,這種本子被稱做作品剪貼本。
海子拿著作品剪貼本,在縣城裏商品推銷員一般,一家一家單位上門推銷自己。
海子找的第一個單位是文化局。海子認為自己學的中文,文化局有群眾文化藝術館,圖書館,以及其他與文學藝術相關的單位,應該可以接收自己。
文化局長還算客氣,接過海子的作品剪貼本,翻看了一會,說:小夥子不錯,發表過不少作品,是個人才啊。我們研究一下,海子,你過幾天再來聽信。
海子不明白官場的潛規則,不知道文化局長“研究”一詞裏麵所隱含的深層次意味,果真傻傻等待了幾天,再兩手空空去找文化局長.
局長這次不再那麽客氣,說:我們文化部門正在機構改革,劇團要撤銷,影劇院、電影公司要合並,人員實在無法安排。
我們雖然很需要你這樣人才,但是,目前無法接收你。
海子並不氣餒,又去其他部門。其他部門比文化局態度可就差多了,看都不看海子的作品剪貼本,一句話:不要人。就把海子打發了。
眼看著海子一直悶悶不樂,靈兒似乎有所察覺,問:海子,你是不是遇到什麽難以啟齒的事情,實話告訴我,我們一起想辦法啊。
海子仍然硬撐著,說:這次培訓內容很重要,原來沒有學過,壓力很大。靈兒,你別為我擔心。
海子不肯說真話,靈兒也不好再追問。
接著,海子去了一家銀行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大概也喜歡文學,遞給海子一根煙,仔細讀了海子的作品剪貼本。
銀行辦公室主任跟海子說了一番推心置月複的話:小兄弟,你出大學門不久,不知道人事變動這一塊的規矩。
像你這樣毫無目的,沒有熟人關係,盲目亂跑,就是跑斷了腿,也不會有結果。
再說,你是教師身份。要想出教育界,改變教師身份,這種調動是嚴格禁止的,根本不可能。
你難道看不出來,這是別人在給你設圈套,讓你往黑窟窿裏麵鑽?小兄弟,你是不得罪了什麽人啊?
海子這才明白,之前的努力全是白費,以後也不會有什麽結果,這條路行不通。
海子打死也不願意再迴縣教委,向縣教委討一份殘羹冷炙,選擇去其他農村學校。
海子感到絕望了。
(